- 山城丰日暇,闭户见天心。
东旷迎朝色,西楼引夕阴。
书观千载近,学静二毛深。
忽有南风至,吹君堂上琴。 
-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玉笥集]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五       元 张宪 撰古诗【四言】野亭肃肃野亭在彼中野眷眷隐君寝处其下修竹映户华松覆瓦阑楯高明檐楹潇洒丰草鲜?杂花妖冶弦有清瑟饮有文斚远青层来平碧 
-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九月丙午朔日有食之所蚀仅四分未几复退故事日食不视朝吕颐浩言今车驾巡幸事务至繁乃以晚朝进呈公事上谓颐浩曰太史所奏日蚀早而分深朕适以油盆观之食浅而退速颐浩曰陛下严恭寅畏感格如此 宣义郎 
- 万历四年五月癸巳朔赐辅臣张居正等讲官申时行等各金书黄红符金艾叶绫符艾虎吊屏花绦字画扇各有差○巡漕御史陈功报本年粮舡八千三百一十只于四月十四业尽过洪视去年稍迟数日盖缘三月二十一日陡有曲头之溜军夫二百扒<孇 
- 昔司马迁罪废之余作《史记》,为万世史学之宗。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其所纪时事得于耳闻目击,有出于史册之所不载者,皆足以示劝惩而垂永久,是宜人见而爱,爱而传之于不泯也。然 
- 贰臣传 【二】 五代○五代 张文蔚  杨涉张策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杜晓】段凝康延孝  冯道李 琪郑珏袁象先刘昫卢文纪  姚顗李鏻和凝张文蔚 杨涉 张策 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 【杜晓】  段凝 康延孝 冯道 李琪 郑珏 袁 
- 一一 署理浙江巡抚熊学鹏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署理浙江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遵旨先行奏覆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 
-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四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魏世家第十四	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索隐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四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九年九月初一日浙江总督管巡抚事【臣】李卫谨	奏为覆奏候	旨事窃【臣】前差齎摺千总於八月二十四日回杭 
- 问:“夫子语子贡自谓非‘多学’而‘一贯’。岂一贯则学且识俱可废耶?”曰:“吾子平日训学之言为何?”曰:“学也者,所以学为圣人也。”曰:“圣人则如何以学也?” 
- 大学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论语集注通证二卷孟子集注通证二卷中庸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臣等谨案四书通证六卷元张存中撰存中字徳庸新安人初胡炳文作四书通释义理而畧名物存中因排纂旧説成此书以附其后故名曰四书通证炳文为之序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     宋 程公说 撰年表七晋卿年表春秋诸侯鲁晋齐皆侯伯之旧宋则王者之后也鲁以周公宋以先王典章在焉若曰诸侯宋鲁于是观礼而齐晋代兴务以伯功相尚齐桓晋文之事可覆视也然宋之文献或不 
-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九十六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八解脱清净。八解脱清净故大悲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八解脱清净。若大悲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清净。八胜处九 
-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作者作業品第八   或有人言.前品所說破一切法諸有所作有爲不成故何得有無爲.若作此說何故   與彼阿含相違。如佛世尊於契經中有說頌言.應修善法行勿修惡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声闻众俱。而彼给孤独长者具大福德。妻子奴婢眷属炽盛。富饶自在广积财宝其数无量。与毗沙门天王等无有异。而彼 
- 十行品第二十一(从第十九经半尽第二十一经)来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二释名者。随缘顺理造修名行。数越尘沙寄圆辨十。仁王名为十止。就三学中定心增故。梵网名。为长养。长道根故。 
- 洞下衡南大义山沙门 净讷 述世尊凡为说法。或先举喻。次举法。或先举法。次举喻。谓之法喻相参。以晓未悟。此古今说法之恒规也。云岩宝镜三昧。建章二十六句。广举大法为案。恐人以文害义。故引婴儿喻作证。所谓如 
- 诗话。北宋王直方撰。六卷。此书名称各家称引颇不一致,或称《王立之诗话》、《归叟诗话》、《兰台诗话》、《诗文发源》,此外尚有称《王子立诗话》、《王子直诗话》者。多杂录北宋苏、黄、王等人作诗佚事及论诗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