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李芳果(1357年—1419年),即朝鲜定宗(조선 정종),朝鲜王朝第二任君主(1398年—1400年在位),字光远,即位后改名李曔,是朝鲜太祖李成桂次子,李芳远同母兄,母为神懿王后韩氏。早年出仕高丽王朝,官至三司右使。朝鲜王朝开国后封为永安君,拜义兴亲军卫节制使、三军府中军节制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第一次王子之乱期间,世子李芳硕被李芳远杀害,事后改立李芳果为世子,同年九月,李成桂禅让于世子李芳果,翌年还都松京(今朝鲜开城)。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李芳远发动第二次王子之乱,铲除兄长李芳干的势力,李芳果遂立李芳远为世子,不久禅位于他,成为上王(世宗即位后称“老上王”)。永乐十五年(1419年),李芳果病死于开城仁德宫。享年六十三岁,葬于厚陵。明朝赐谥“恭靖”,朝鲜上谥“温仁顺孝”,但未上庙号。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由朝鲜肃宗追上庙号“定宗”,加谥“懿文庄武”,全称“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全部章节目录

(1)總序
(2)元年
(3)二年
(4)附錄

猜你喜欢
  三国杂事·唐庚
  闲燕常谈·董弅
  七国考·董说
  王安石传·梁启超
  奉天靖难记·佚名
  通鉴续编·陈桱
  辽史拾遗·厉鹗
  台湾私法人事编·佚名
  清高宗实录选辑·佚名
  勾吴癸甲录·佚名
  野史无文·郑达
  历代名臣奏议·杨士奇
  孔子传·钱穆
  蒙古律书·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德信·隋树森

    小令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

  • 二集卷五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九古今体一百三十四首【乙亥六】题张宗苍画宗苍谢病南归去着壁云烟昔偶忘捜索应教吟句遍笑予当面失冯唐七月朔日立秋恰是双秋始还看半岁分祝融犹恋暑列缺

  • 御选金诗卷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七七言律诗六元好问咏懐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逺客生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帝城【史院夜直作】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废晨昬媿

  • 卷一百六十二 表二·赵尔巽

      ◎皇子世表二   表略

  •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一·汪楫

      崇禎五年七月   ○崇禎五年七月   五年壬申七月丁酉朔孟秋帝親享太廟免朝   山東廵按王道純疏奏臣觀登賊狡詐百端撫亦叛不撫亦叛此斷斷不爽者若非大兵壓之以制其死命無論要求無厭未必萊圍之遽解即觧矣而

  • ●卷十九·赵翼

    ○贞观中直谏者不止魏征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太宗尝谓征曰:&ldquo;卿前后谏二百余事,非至诚何能若是。&rdquo;又谓朝臣曰:&ldquo;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赏其妩媚耳。&rdquo;征以疾辞位,帝曰:&ldquo;金必锻炼而成器,朕方自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三·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三【起着雍敦牂七月尽屠维协洽十二月凡一年有六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八年秋七月乙酉朔秦桧请复遣王伦及蓝公佐如金定和议且申问讳日 録司马光曽孙伋补承务郎 辛亥彗出东方 

  • 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癸已答杨子直云大抵身心内外初无间隔所谓心者固在于内而凡视听言动语默出处之见于外者亦即此心之用而未尝离也今于其空虚不用之处则操而存之于其流行运用之实则弃而不省此于心之全体虽得其半而失其半矣然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正统八年五月乙卯朔遣宁阳侯陈懋等为正使给事中王铎等为副使各持节册韩恭王庶长子开城王范圯为韩王郭氏为韩王妃辽王长子豪墭为辽世子伊王庶长子勉塣为洛阳王○升兀者右卫指挥使桑吉塔为都指挥佥事翰林院侍读周叙言人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弘治十三年十二月辛巳朔 上视牲于南郊○壬午升礼科左给事于瑁俱为左给事中户科给事中蕞兰工科给事中方矩俱为右给事中子聪瑁矩俱工科仕伟刑科兰兵科○尚宝司司丞郑宗仁丁忧服阕复除原职○癸未虏复入大同境既而引去提

  • 三三 南京下关·周作人

    到了南京下关,再走一步路,便是江南水师学堂,是我们此次旅行的目的地了。南京也是长江上一个大码头,照例有些流氓,旅客上下也是很有些不方便的。下关是学堂的大门口,不能眼看受人家的欺负,所以非想个法子来抵制不可。好在那时

  • 十国春秋卷三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唐十七列传孙鲂周彬 胡元 伍乔康仁杰 余璀 刘洞【夏寳松】 舒雅陈元亮 张惟彬邱旭罗颍吴淑陈彭年魏羽洪庆元孙鲂字伯鱼性聪敏好学故唐末都官员外郎郑谷避乱江淮鲂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吴时文雅

  • 叶仪传·张廷玉

    叶仪,字景翰,金华人,是许谦的弟子。许谦教导他说“:学者必以五性人伦为本,以开发心术、变化气质为先。”仪早晚均以此来告诫鞭策自己,探究其中深意。不久,他收徒讲学,士人争相拜他为师。他对弟子们说:“圣贤的言行,尽在于《六经

  • 卷四·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四    元 程端学 撰桓公【名轨史记又名允惠公庶子隠公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杜氏曰嗣子定位于初丧而改元必须逾年者继父之业成父之志不忍有

  • 卷六十三·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三钱塘程川撰礼四统论诸説五经中周礼疏最好诗与礼记次之书易疏乱道易疏只是将王辅嗣注来虚説一片【黄防录字子耕豫章人戊申所闻先生五十九岁饶录九

  • 卷六·佚名

    △净行品第七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言:佛子。云何菩萨不染身口意业。不害身口意业。不痴身口意业。不退转身口意业。不动身口意业。应赞叹身口意业。清净身口意业。离烦恼身口意业。随智慧身口意业。云何菩萨生处成

  • 五事毗婆沙论·佚名

    二卷,唐玄奘译。尊者法救作。释世友尊者之五事论。五事者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之五法也。分别色品第一。分别心品第二。分别心所法品第三。释尊者世友五事论,文来未尽。

  • 解脱戒经·佚名

    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列迦叶毗部别解脱戒之本条者。[囗@又]一切戒经之通名。智度论二曰:‘解脱戒经,即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