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藏经

又名《选择诸法经》、《奉入龙华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三卷或四卷。鸠摩罗什(344~413)译于姚秦弘始七年(405)。又称奉入龙华经、选择诸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属于大乘律之经典。内分十品:诸法实相品、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净戒品、净法品、往古品、净见品、了戒品、嘱累品,论述诸法之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及诸法实相;并谓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而诃责其种种罪相;又告诫‘不净说法’之大罪报。本经未特别论说菩萨律仪,此为异于其他戒本之处。然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并主张远离‘戏论分别’始得称持戒。又以本经阐释菩萨僧团必得由声闻僧团别立之种种原因,故列为大乘律之典籍。

《佛藏经》全部章节目录

(1)诸法实相品第一
(2)念佛品第二
(3)念法品第三
(4)念僧品第四
(5)净戒品第五之一
(6)净戒品之馀
(7)佛藏经净法品第六
(8)佛藏经往古品第七
(9)净见品第八
(10)佛藏经了戒品第九
(11)佛藏经嘱累品第十

猜你喜欢
  禅行法想经·佚名
  五蕴皆空经·佚名
  起世经·佚名
  月明菩萨经·佚名
  四愿经·佚名
  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佚名
  四品学法经·佚名
  彻悟禅师语录·彻悟
  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佚名
  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佚名
  最上秘密那拏天经·佚名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惟白
  唐梵文字·全真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师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61 ·佚名

    叶茵 友人见借放翁绝笔 放翁今已矣,犹有未刊诗。 阅稿无三豕,还书欠一鸱。 听儿弦诵罢,留客笑谈时。 发越吟边思,心香答所知。 叶茵 友人自淮至 别子若为久,於心终不忘。 一枰评旧雨,两鬓对

  • 卷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八      宋 陈起 撰赵庚夫 庚夫字仲白莆田人寓居兴化军魏王八世孙两举春官不第以宗子取应得右选赵紫芝名冠四灵而仲白亚於紫芝陈振孙书録解题云刘後村志其墓择其诗百篇为山中小集属

  • 卷六百五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五罗隐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鏐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勲郎朱全忠以谏

  • ●真傀儡·沈泰

    (绿野堂无名氏编如道人黄嘉惠评西湖上达黄之、仲含吴国华阅) 正名宋天子访政旧中书, 杜祁公藏身真傀儡。 (〔社长上〕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自家,桃花村两个里长。我是孙三老,他

  • 卷二十七·吴广成

      元丰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举攻兰州,粮匮引还。  秉常集河南诸监军司兵,克日齐驻葫芦河,游骑直至河外。宣庆使李宪知必大举,益增守备。秉常果以步骑八十万围兰州,督众急攻。矢如雨雹,云梯革洞,百道并进,十昼夜不能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万历六年十二月丁丑朔升贵州河南按察使张天驭吴文佳俱右布政使文佳福建天驭云南○狭西林家山番人冉家蛮等一百四十九名赴京进贡赏如例○戊寅以兵部左侍郎曾省吾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朝鲜国王李昖遣陪臣户曹参判郭越

  • 卷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三代世表第一【言代者以五帝久古传记少见夏殷以来乃有尚书略有年月比於五帝事迹 易明故举三代为首表者明也明言事仪】     史记十三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

  • 武帝本纪·姚思廉

    梁高祖武皇帝名萧衍,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郡中都里人,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萧何生赞阝定侯萧延,萧延生侍中萧彪,萧彪生公府掾萧章,萧章生萧皓,萧皓生萧仰,萧仰生太子太傅萧望之,萧望之生光禄大夫萧育,萧育生御史中丞萧绍,萧绍

  • 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六八旗大臣年表十七八旗都统年表七汉军八旗一<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 卷四·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四      吴江朱鹤龄撰 魏 按魏为晋献公所灭诗皆未灭时作公行公路虽晋官或魏亦尝有之○俭太过则褊啬褊啬之流为好利好利之流为重敛魏风以葛屦始以硕鼠终亦势使然乎 纠纠【音九○郝敬曰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五善现,四无色定清净故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布施波罗蜜多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无色定清净。若布施波罗蜜多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无色定清净故净戒安忍

  • 大梵天王劝请品第二十五·佚名

    佛告诸比丘,如来初成正觉。住多演林中独坐一处。入深禅定观察世间。作是思惟。我证甚深微妙之法。最极寂静难见难悟。非分别思量之所能解。惟有诸佛乃能知之。所谓超过五蕴入第一义。无处无行体性清净。不取不舍不可了

  • 八大人觉经略解·智旭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今初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即为佛之弟子。既为佛子。即应恒修此八种觉。言常于昼夜者。明其功无间断。言至心者。明其亲切真诚。言

  • 永嘉证道歌译文·玄觉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摒绝世间俗学,离绝出世间圣解,不以有为法修持至道,无心合道的&ldquo;闲道人&rdquo;,无妄想可断,无真理可求。当他彻见了本来面目之时,不但根尘情识

  •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为世尊功德巍巍。愍念众生为之伤悲。时与弟子大士相追。止处乐音广有所开。有一母人贫老伛偻。长跪问佛。五阴六衰会合我身悉为是谁。来何所从去何所归。惟愿世尊。为我思惟。佛言善哉。

  • 卷第一百·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 【论】第一正入当位法门於此段中从尔时已下至我唯得此求一切法无厌足

  • 宋季三朝政要·佚名

    编年体史书。六卷。宋末元初佚名者著。作者情况已不可考,根据书中内容推断,大概是宋朝遗老所作。《宋季三朝政要》采用编年体,按年月先后顺序主要叙述了宋理宗、度宗、恭帝(赵)三朝的史迹。前五卷记南宋理宗、度宗、

  • 水东日记·叶盛

    《水东日记》40卷,明叶盛撰。本书内容主要是记述明代前期的典章制度,由于作者久居官场,见闻亦广,对于各项制度及其沿革利弊等言之甚详,《四库提要》说:“(叶)盛留心掌故,于朝廷旧典,考究最详。……是书记明代制度及一时遗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