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元丰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举攻兰州,粮匮引还。

  秉常集河南诸监军司兵,克日齐驻葫芦河,游骑直至河外。宣庆使李宪知必大举,益增守备。秉常果以步骑八十万围兰州,督众急攻。矢如雨雹,云梯革洞,百道并进,十昼夜不能克,军中粮尽,乃解围。兵既退,城下得尸几五万。

  二月,集兵练家流,以争葫芦河。

  国人讹传中国欲城葫芦河,秉常发河南、北人马十分之九,期集练家流争之。因不见汉兵,谋掠诸路。中国边吏以闻,神宗以延素有瑕隙,恐首撄兵锋,令经略司厚备以待。

  河西塔坦国攻甘州。

  塔坦,西蕃别种,与回鹘东境相邻。乾德初,尝入贡中国,后以道远隔绝。其俗犷悍,喜战斗,轻死嗜利,与夏国世仇。尝以兵侵掠北境,俘夺人民,鬻之契丹。时闻夏国与中朝构兵,驱其众抄掠右厢监军司所。熙河经略司以闻,神宗命右班殿直皇甫旦持诏谕西蕃,使结其兵,共图夏国。旦至青唐,羌酋鬼章留之冢山寺,不得达。

  按:此塔坦与夏构难之始。

  复遣使乞兰、会二州。泾原将姚麟帅师破堪哥平诸族。

  秉常自兰州挫锐之后,国中叛者日众,因遣使乞还二州壤土。泾原副总管姚麟言:“夏人囚其主,王师是征。今秉常不废,虽为顺命,而二州则不可与。愿戒将帅,饬边备,示进讨,以绝其望。”神宗命麟督诸将入堪哥平讨破诸族,夏兵从葫芦河援之不及。

  三月,以兵掠安丰寨。

  焚民居,杀掠甚众。

  夏四月,犯安远寨,统军叶悖麻等败死。

  泾原经略使卢秉遣将彭孙等袭破葫芦河族帐。秉常怒,使都统军叶悖麻、副统军咩讹埋率众围安远寨。守将吕真、米贇拒战,悖麻、讹埋兵败被杀。二人尝主永乐之役者,知延州刘昌祚图形以献。是役也,人马数万丧失殆尽,士气大沮。

  按:永乐之役,中国丧失数十万,二人之罪可胜诛哉!书“败死”,贱之也。

  六月,寇德顺军,杀巡检使王友。

  初,蔡延庆知渭州,疆吏入西界攘羊马者,得辄戮之境上,告夏国曰:“两境不相侵则相安,故戮以示戒。汝境若有,亦当尔也。”夏人悦服,由是不犯渭州。已,延庆去,纵兵二万由第十七堡入德顺军蹂塔岭岔,与友战,杀之。


  附:《神宗御集》:“八月,秉常使首领至青唐,欲假西蕃文字入汉议和。阿里骨令首领赍董毡蕃字表同入熙河。”考李氏《长编》云:“此事不知后竟如何?”又汪藻《青唐录》:“此时阿里骨未与夏通,何以有熙河议和事?”

  秋九月,围定西城。

  夏国原川子路,距定西及会州之安西、平西诸城仅百里,可朝发夕至。秉常遣兵入熙河界,围定西城,烧毁龛谷族帐。第五副将秦贵与内殿崇班韦万引兵拒之,乃却。

  冬十月,监军仁多丁寇泾原,还至静边寨,战死。

  丁凶黠用事,常率兵于本国西南边出入兰州。安塞之役,皆其主谋。神宗募人生致之,不得。时引兵十万入泾原,纵火焚草积,蕃、汉民死者甚众。围第十六堡,丁素残虐,士卒不用命,久攻不下。卢秉遣姚麟、彭孙引兵趋静边,扼其归路。丁兵还,见之,惊曰:“此天降也!”士卒惶惧弃主将走,丁战死,麟等获其器甲以献。

  附:《宋史·神宗纪》:冬十月,夏人寇熙河。

  按:九月,夏人围定西。定西乃熙河巡属,既为秦贵击败,何以十月复入熙河?据李焘《长编》:此事《新纪》书之,《旧纪》不书。且定西之役,朱本有“赏功诏”可凭,熙河则诸书无考。

  十一月,复攻静边寨,杀守将白玉、李贵等。

  秉常愤角丁之败,遣兵复入泾原,攻静边寨。诱二人出战,佯败,入伏杀之。

  十二月,西蕃兵入境。

  阿里骨遣兵掠境,获蕃部二人,令首领赍蕃字书至熙州献。神宗诏依蕃丁例刺配。

  遣使入贡。

  秉常屡入寇,边备严,不得逞。大酋仁多丁等俱死,遵母梁氏命,遣使由熙河入贡,并贺正旦。

  元丰八年、夏大安十一年春正月,韦州蕃官伯德内附。

  率其丁口二百五十。神宗授供备库副使、本族巡检,赐银、绢各三百。

  附:李氏《长编》:“正月辛巳,赏皇城使吕吉等,功以熙河兰会制置使李宪言,吉等入西界大败夏兵,斩其将色辰岱楚等。”考吉等入界时月,《宋史·夏国传》不书。

  二月,梁乙埋死,子乙逋自为国相。

  自乙埋专权,数扰边,延经略使赵禼遗以书言:“何苦与汉为仇,恐所得不能偿所失也。能改之,中国必以礼待。”馈以锦袍、银彩。乙埋亦因酋渠嵬名阿吴辈多反侧顾望,怀内顾忧,不复自将窥塞,至是死,初,谅祚立梁后时,许乙埋世袭,子乙逋遂自立为相,独秉国政。

  按:乙埋身为国相,去官书“死”,不予其相也。然乙逋秉政,不由主命,专亦甚矣。揭书“自为”,与《纲目》书曹操、司马懿、刘裕同。

  三月,梁乙逋犯兰州,官军袭陵井罗城,破之。

  乙逋既执政,遣兵三万屯兰州界上,将伺中国怠,袭之。宣州观察使李宪选精兵万余,令将王文郁由瑞博坡渡河围陵井罗城,克之,斩五百级,获器甲、马、驼八万余。

  按:乙逋初执夏政,即逞干戈,故斥名书之。异日西州多事,不必尽书乙逋,其恶自见。

  宥州监军拽厥嵬名宿兵贺兰原,与知庆州赵禼战,被擒。

  嵬名,夏附马,为宥州正监军,宿兵贺兰原,四出俶扰,恃胜不设备。禼遣将李照甫、耿端彦、蕃官归仁分兵三路袭之。禼与端彦计曰:“贺兰险要,过岭即沙碛,使敌入平夏,无由破之。”乃别遣三蕃官,各率轻骑五百,由间道邀截归路,端彦等引大兵直抵贺罗平。嵬名率万骑迎敌,战败,果趋平夏。伏发,嵬名被擒,亡失战马、牛羊三万余。

  夏四月,太原兵入左厢,聚星泊、三角川诸寨皆不守。

  夏国数遭中国掩击,族帐皆远徙,间谍莫知其详。知太原府吕惠卿乘赵禼贺兰之胜,遣将折克行、訾虎率步骑二万五千入左厢,聚星泊、革罗浪、三角川等六寨俱为所破,丧大首领十三人,士卒千余,铜印十余颗。

  五月,攻葭芦寨,杀供奉官王英。

  自熙宁用兵以来,所失寨地,若环庆之安疆,河东之葭芦、吴堡,延之米脂、义合、浮图,皆深入本国境界,势在必争,秉常日思恢复。又以李宪等兵入界焚掠,遂假复仇为名,纵兵数万入河东,攻葭芦寨。寨居山巅,形势险绝,英恃险出战,败殁。

  六月,遣使进慰表。梁乙逋以兵犯肃远寨。

  秉常以嵬名被擒,用兵数败,心怀恐惧。会神宗崩,遣大使丁努嵬名谟铎、副使吕则陈聿精等进慰表。梁乙逋潜使减〈疒龙〉族人马入延安路,攻肃远寨。蕃官慕化与第二将戴宗扼要害力拒,乃退。

  秋七月,进攻延,不克。

  梁乙逋攻肃远不克,广造甲兵,声言攻兰州,潜以兵由杏子河入犯延。时龙安以北兵力咸弱,延安主帅患之。录事判官游师雄请发义勇以守,多聚石城上。夏兵至,急攻之,守城者发石如雨,被伤无算。乙逋知不能克,乃还。兵出顺宁寨,保安军巡检张子式伏兵以待,监军嵬名理直误入伏中,力战死之,乙逋大溃,还。

  银、夏州大旱,饥。

  自三月不雨至于是月,日赤如火,田野龟拆,禾麦尽稿。秉常遣官祈禳二十日,不应,民大饥。群臣咸请赈恤,秉常令运甘、凉诸州粟济之。

  按:谅祚之世,灵、夏大水,不三月而梁氏立;兹大旱,越四月而梁氏死。变不虚生,信哉!

  八月,复犯延。

  夏俗不耻奔遁,败三日,辄复至其处,捉人马射之,号曰“杀鬼招魂”。或缚草人埋于其地,众射而还,以为“厌胜”。乙逋侦知延解严,猝以五千众傍城大掠,尽得其牛羊驼马,获兵民辄射杀之,为嵬名理直报仇。已闻延二州兵出击,即全师退。

  转攻三泉、荒堆诸寨。

  荒堆、三泉自延直达河东,中若有兵扼之,则两路声援猝难相应。乙逋乘延之胜,转攻三泉,守将拒守不支,弃城遁。攻荒堆。荒堆,麟、府藩蔽。主将孙昭有干略,清野聚粮,择蕃、汉健勇者统以牙兵,登陴捍御。乙逋同侄梁阿格并马巡城,指挥攻具,昭一矢中阿格颈,坠马下。乙逋怒,并众力攻,城将溃,会梁氏疾作,秉常遣使召还。

  九月,遣使进助山陵。

  初,夏国进慰表,哲宗赐赉其厚,复遣官押赐遗留银器一千五百两、绢一千五百匹。秉常使芭良嵬名济、昂聂张聿正进助山陵马一百匹,使人两次赴阙,辞意恭顺。哲宗因以《奉天新历》赐之。

  冬十月,国主母梁氏卒。

  梁氏善病,喜服药,晚年始得孙乾顺,钟爱之,常躬自提抱。至是卒,临终嘱秉常曰:“世受朝廷封爵,恩礼备隆。今虽边事未已,属纩之后,急宜奉遗以进,示不忘恭顺之义,虽瞑目无憾。”于是秉常遣吕则嵬名怀逋告哀。哲宗诏依嘉元年例支赐孝赐及安葬等物,遣朝散郎、刑部郎中杜充祭奠使,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王有言充吊慰使。等入界,候导之人礼意颇倨,迓者衣毛裘设下人坐,蒙以黪。据礼争,不少屈。秉常受诏时不下拜,责曰:“天王吊礼甚厚,不可加礼乎?”秉常畏惧致敬。

  按:《纲目》于唐中宗神龙元年书“皇太后武氏崩”,后儒谓武氏得罪唐室,罄竹难书其恶,犹以“后崩”书,何以诛绝既往、示戒将来耶?今梁氏之恶,几同武氏,仍书“国主母卒”,善其晚也。盖观其垂老返政,临没遗言,知于伦常之理、宗社之重尚与武氏有间,故以王侯母卒例书。

  十一月,使告哀于辽。

  辽遣使吊祭。

  十二月,以遗马、白驼入献。

  梁氏卒后,国中人心不一。梁乙逋与仁多氏分掌东、西厢兵,势力相抗,猜忌日深。秉常不能弥其隙,于是入寇之谋渐息,遗使献梁氏遗物,并以临终言告。司马光曰:“秉常是岁凡四遣使矣,礼虽不备,卑屈稍形。然窃料其意有三策焉;一者冀朝廷万一赦其罪戾,返其侵疆;二者阳为恭顺,使中国休怠,阴伺间隙,入为边患;三者久自绝于上国,国中贫乏,使者往来,既得赐赉,且可因为市贩。岂真畏服而来乎?”

  宋哲宗元元年、夏天安礼定元年春正月,陕西、河东两路禁私市。

  哲宗登极,诏延路以改元报夏国。秉常不遣使贺,于是严禁边民不许私易,违者治之。

  二月,遣使入谢赙赠。

  秉常点集九监军司兵谋犯兰州,闻中国任司马光为相,饬边吏曰:“今中朝相府得人,必用仁宗故事,敢以一人一骑入边者族。”于是,感中国吊赙有礼,遣使贡马谢。

  闰二月,太白犯荧惑。

  术者谓“国有兵丧”。群臣上表请禳,秉常不许。

  夏四月,使贺即位。

  夏贡使至中国,诘不贺登极故。使回,秉常始遣首领拽罗麻诣延界首言:“本国差下贺登极人使多时,为国信使未至,不敢过界。”哲宗令经略司移牒应之,乃遣大使鼎利罔豫章入贺,并乞依例差官押赐登极支赐。诏以西京左藏库副使王克询押赐至夏国。

  五月,环庆路纵所掳人马还。

  环庆蕃官浪移等硬探入夏界,掳野寨戍卒五人、马四匹。经略使范纯粹责以引惹边事,将所掳人马令第三将于元捉处纵之。

  六月,复请故地。

  贺登极使回,未入境,秉常又遣大使春约讹罗聿、副使吕则田怀荣奉表入请故地。见于延和殿,奏辩久之,猝抗声云:“元丰西讨,师出无名,神宗亦自知错!”哲宗怒,变色起,令下二府议之。二府请以所得夏国土地易回陷蕃人口,于是赐诏曰:“前后用兵以来,所得城寨,彼此未尝交还。今来所请,不惟前例甚明,理难顿改。兼访在朝之论,皆谓义不可从。然朕独以永乐之师陷没者众,每一念及,良用恻然。汝倘能以见存汉人尽送归中国,复修职贡,事上益恭,仍戢边酋,无犯疆土,则朕必释然。尺寸之地,复何顾惜。当议特降指挥,据用兵以来所得土地,除元系中国旧寨及顺汉西蕃境土外,余委边臣商略,随宜分画给赐,汝其遵之。”

  秋七月,入贺坤成节。

  坤成,太皇太后节也。使人至京师,哲宗命供备库使张押赐国主生日礼物、内殿崇班安愈押赐仲冬时服至国。

  国主秉常卒,子乾顺立。

  秉常孱弱无能,不能服役其众,后梁氏与兄乙逋内外用事,秉常以忧愤卒,时月之十日也。年二十六,在位二十年,改元四,谥曰康靖皇帝,庙号惠宗,墓号献陵。长子乾顺立,方三岁。尊母梁氏为昭简文穆皇太后,遣吕则罔聿谟等八人告哀。哲宗辍朝三日,遣金部员外郎穆衍充祭奠使,供备库使张为吊慰使,赐诏曰:“故夏国主子乾顺:惟尔先人,世修职贡,讣音忽至,愍悼良深,相与诸臣,同增悲慕。惟忠可以保国,惟孝可以得民。各祗乃心,以服朕命。”

  论曰:“秉常性本驽下,年又冲龄,母后临朝,外戚专政,继立十余年,祭则寡人,政由宁氏,盖无南面之乐久矣。于是听李清之说,作归宋之谋,绝类无知,非同走险?梁氏废之,不为酷也。后虽复位,进奉中朝,而权落诸梁,事仍旧辙。观其数侵边界,频索故疆,若非中国厌兵,西州之祸未易解也。”

  八月,改元天仪治平。

  乾顺幼稚,梁乙逋专政,劝梁氏即月改元,于是以天安礼定元年八月为天仪治平元年。

  按:不逾年改元,乙逋之罪也。

  冬十月,杀归汉蕃族。

  初,夏国蕃族内附,中国必为招接。哲宗以乾顺新立,诏逐路经略司:“如有夏国首领归汉,毋许收纳。若人数众多,不肯听从,即量以人马约出汉界。”于是中途约回者,梁乙逋悉遣人执杀之。

  按:蕃部内附,于夏为叛,不书“叛夏”,书“归汉”何?病中国也。

  始遣使告哀于辽。

  秉常卒已三月,乙逋方遣使至辽告哀。辽主怒,不行吊祭,命乾顺先知国事。

  按:告哀书“始”,著乙逋慢也。

  十一月,入贺兴龙节。

  进御马五匹,常马二十五匹,橐驼二十头。

  十二月,使贺正旦。

  夏自复修职贡,使人入京赐予贸易,得绢帛五万余匹,归鬻之民,匹值五、六千。再以他物计之,一使所获不下三十万缗,故以进奉为利。时遣使贺正,以所将物色并进太皇太后两殿,中国所赐银、绢、茶亦倍之。

猜你喜欢
  皇后纪第十·范晔
  汉本纪第十·欧阳修
  卷八十八·列传第二十六·纥石烈良弼等·脱脱
  卷三·佚名
  第四回 受胁迫廉丹战死 图光复刘氏起兵·蔡东藩
  ◎沈英雌怒打郭先生·吴虞公
  竹素园丛谈·顾恩瀚
  第一卷 缪稿目录·缪荃孙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一·裴骃
  琅邪王高俨传·李延寿
  卷一百六·杨士奇
  第二章以用钱为证·孙中山
  卷一百七十六之三·雍正
  卷二十二·陆宗楷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纳兰性德·龙榆生

    纳兰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为太传明珠长子。年十七补诸生,明年举顺天乡试,康熙丙辰(一六七六)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自幼聪敏,读书一再过即不忘。尤喜为词,自唐、五代以

  • 卷七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西归集钞初离常州夜宿小井清晓放舩拦街父老不敎行出得东门已一更一事新来偏可意梦中闻打放舩钲晨炊只煮野蔬汤更?鲜鱼买一双病眼未能禁晓日西窗莫闭闭东窗春旱

  • 胡铨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1132)进士。绍兴七年(1137)以吕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秦桧主和,铨上封事请斩桧等,初议编管昭州,后改监广州盐仓,明年改威武军判官。十二年又除名,编管新州。十

  • 卷十 成帝纪第十·班固

    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年三岁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

  • 志第十二 乐四·沈约

    汉《鼙舞歌》五篇:《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方皇》、《殿前生桂树》。 魏《鼙舞歌》五篇:《明明魏皇帝》、《太和有圣帝》、《魏历长》、《天生烝民》、《为君既不易》。 魏陈思王《鼙舞歌》

  • 论礼第二十七·王肃

    孔子闲居,子张子贡言游侍,论及于礼。孔子曰:“居,汝三人者,吾语汝以礼 ,周流无不遍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如何?”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巧言足恭捷给之人似仁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正德七年夏四月乙亥朔享 太庙○升山东左布政使姜洪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鴈门等关兼巡抚山西等处○升云南布政司右布政使丁养浩为左布政使○丙子监察御史舒晟言往者刘瑾毒流海宇无罪而死者甚众如府丞周玺御史蒋钦徐

  • 谢庄传·李延寿

    谢弘微的儿子叫谢庄。谢庄,字希逸,七岁就能写文章,长大后,为人明善,容仪俊美,宋文帝见他以后很感到奇异,对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说:“蓝田生玉,难道是虚说么?”后来他担任随王刘诞的后军咨议,兼任记室。他把《左传》的经

  • 卷一百四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五雍正十二年七月上谕五道初四日四川总督黄廷桂奏署大宁县知县李梁园试用一年请准实授奉上谕凡命往各省人员多系不应即选之人因该督抚等奏请差委需员是以命往此等人员该督抚

  • 卷三十九·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九内务府上驷院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九<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九内务府上驷院国朝官制上驷院

  • 卷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周易兼义第八存旧周易系辞下第八韩康伯注【古本足利本】周易注疏卷第十二【宋板】周易系辞下第八谨按宋板无第八二字説具于前八卦成列至禁民为非曰义考异古本经系

  • 书传卷十七·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顾命第二十四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毕公高周之同姓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颒水发大命当齐戒沐浴今有疾不能洮颒水而已洮盥也颒颒面也相被冕服冯玉几相相礼者以衮冕服被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五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五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十法中有列释结。释中云如癞人信血为乳者。乃至信骆驼骨为舍利者。亦如荆根得戒羊骨放光等。轸者枕也。若修四三昧至而不调差者。此有四意故无病不差。一者道力

  • 卷第三上·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上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三上转法轮序曰。说法度人。如来出世之大要。人有利钝。则法有顿渐。故闻法之人无不悟入。犹夫医王应病与药。药能合宜。则病无不愈。疏不云乎。今

  • 卷第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八卷三十九南岳下第十三世 云居佑禅师法嗣  罗汉院系南禅师 慈云彦隆禅师  子陵山自瑜禅师 东山景福省悦禅师  白藻清俨禅师 宝相元禅师  永丰慧日庵主 南峯永程禅师  智海佛印智清禅

  • 杂病广要·丹波元坚

    内科著作。三十卷。日本·丹波元坚撰。 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 共分内因类、外因类、诸气病、诸血病、 脏腑及身体类六类。每类包括若干病证,对于每

  • 录异记·杜光庭

    志怪小说集。五代前蜀杜光庭著。八卷。沈士龙《题〈录异记〉》云此书“大都捃拾他说,间入神仙玄怪之事用相证实”,所记多为怪异不经之事。卷一录神仙事十二条,卷二录异人事十七条,卷三录忠孝、异梦、感应事十一条,卷

  • 金刚錍显性录·智圆

    凡四卷。宋代孤山智圆(976~1022)集。全称金刚錍论显性录。收于卍续藏第一○○册。本书系唐代僧荆溪湛然所著金刚錍论之注释书。天台宗山外派孤山智圆,于书中公然对四明知礼之山家派挑起论争。古来山外派学者之论著中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