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念僧品第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为圣众。舍利弗。若有人能信解通达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起无相。成就如是忍尚不得我。况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况得阿罗汉况复得法。况得男女何况得道。况得如是等事。是名圣众。是亦不得。复次舍利弗。众生少能信解无生无灭无相法者,若能信解无生无灭无相法者,心无颠倒共相知解。以法和合不受後有。知诸世间但从虚妄缘起。是人则更不住是身。以是因缘说名圣众。是人於是语言亦复不得谓诸名相。但集无相无戏论事。是名僧宝应受供养。得无颠倒真实义故。是人以是方便念僧是事亦空。舍利弗。如是教者名善知识。舍利弗。断一切语言道。名为圣众。何以故?於圣法中所因语言说真实义。如是语言亦不可得。是故当知断诸语言:名为圣众。舍利弗。或有人言:若於此中无有言说无有定者,何名为僧。舍利弗。我於此中有如是答。众僧名为示如实事。此事决定亦不可得。俱同一学一忍一味。是事亦以世俗语故说。非第一义。第一义中无有定实名为僧法常不坏者,圣人若说言有是法。是即为污。所以者何。若人作是分别。是男是女。是天是龙是夜叉是乾闼婆是鸠槃茶。是法是非法。作是分别已得种种事。得种种事故作是言:是坐是卧是行是祝圣人得诸法实相故。亦不分别是男是女。是天是龙乃至是法是非法。不分别故不得种种法。不得种种法者,能作是说是坐是卧是行是住不。不也世尊,舍利弗。若人言是男是女。是天是龙乃至是法是非法。是人所说非虚妄耶。虚妄世尊,舍利弗若不入是虚妄者,名为圣众。不颠倒故名为圣众。舍利弗。所有不善所有可知所有可得。如是一切诸不善法。皆以名相为本。此贤圣法中断诸名相。又不念名相不得名相。云何当言是圣是众。断诸名相名为圣众。若有法处可破可断。贤圣法中无名无相无有语言:断诸语言无有合散。若言无僧则破圣众是亦不得所谓名相虚妄想故。著种种邪见。因是邪见更受後身。贪著诸见则五阴生。舍利弗。五阴皆是虚妄贪著。是名恶道是名邪见。贤圣众者无有此事。但知虚妄缘故起於三界。知是事故名为圣众。舍利弗。凡所有见於圣众中皆不可得。谓我见众生见寿命见。人见男见女见。天见地狱见畜生见饿鬼见。阴入界见。贝声见鼓声见。地声见水火风声见。持戒声见毁戒声见。正道声见邪道声见。垢声净声。禅定三昧八圣道声。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声见。解脱声见得果声见。佛声见法声见僧声见。灭声见涅槃声见。舍利弗。是名虚妄音声等见。贤圣众者,於第一义不得是见。通达种种音声一相。所谓无相。无违无诤成就不颠倒法忍故。名为圣众。舍利弗。是不颠倒法忍即是无相。无相故无取无舍无逆无顺无生无灭。是中自然归灭无修无坏无起无得。不分别此彼故心常舍离。所以者何。於是忍中无此岸无彼岸。无分别无非分别。通达无相成就是忍。名为圣众破和合故名为圣众。舍利弗。我馀经说。若人见法是为见我。如来非法亦非非法。何以故?调达愚人及诸外道。皆以色身见佛。舍利弗。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亦复不应以音声见。舍利弗。若人以色身见佛。是去佛远。所以者何。佛不名见色名为见佛。舍利弗。若人能见诸法无相。无名无触无忆无念无生无灭。无有戏论不念一切法。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不贪涅槃。信解诸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舍利弗。是名真见。佛谓一切法无求无戏论无生。於此事中亦不念不分别。是名见佛。若有人於此法中无忆想分别。无取无舍无贪无违。无想无想业。不贪言说。知法假名。皆无所有。断语言道。无有差别亦无戏论。是名无生无想行者,於世间中名为圣众。舍利弗。见何法故名为见佛。所谓无想。无分别无戏论。不受一切法。若以空门若寂灭门若离门。不念见不得见。是事亦不得。所谓名字。是处亦不得。所谓涅槃。何以故?舍利弗。我尚不念涅槃。云何当说汝等当念涅槃当得涅槃。舍利弗。若人得涅槃者,是人不随如来出家。随六师出家。舍利弗。当知是人为是法贼入我法中。当知是人污辱我法。当知是人为是大贼。如大城邑中有大贼。所以者何。如是痴人尚不得涅槃。何况我人。舍利弗。如是痴人我以手遮。非我弟子。不入众数。我非彼师。舍利弗。若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念无想。得是法忍者尚不得涅槃。何况我人。舍利弗。佛说如是名为见法。能见是事名为见佛。舍利弗。云何名为佛。一切法如不异不坏。是名如来。若人於是法中无有疑悔。是名圣众。舍利弗。过去世中有一痴人不识猕猴。入一大林见猕猴群丛聚一处。是人曾闻有忉利天。便谓为是忉利诸天。即出树林还本聚落。多人众中作如是言:汝等曾见忉利天不。众人答言:未曾见也。即时语言:我已得见。汝欲见不。皆言欲见。即将大众诣彼林中示猕猴群。汝等观此忉利诸天。众人皆言非忉利天。此是猕猴乐住林中。汝痴倒故不识猕猴。又亦不识忉利诸天。舍利弗。是人空将大众诣彼林中。如是舍利弗。於未来世当有比丘至白衣家作是言:汝欲见佛圣众听佛法不。中有白衣信佛法者,皆言欲见听受佛法。舍利弗。中有白衣贪乐语言入於塔寺。有诸比丘好於言说能通诸经。依止语言乐於文饰。是诸沙门随顺为说。谓是真道。但充众数如放牛人。但乐读经不入真际。但悦人意贵於名利。善巧世事不净说法。但能巧语行世间道。无有威德破涅槃因。舍圣默然不乐禅定。昼夜常好谈论诤讼。卧厚被褥尚无一念随顺禅定。何况能得成沙门果。是人睡眠常与俗心相应。初夜後夜不修顺忍乐於下法。是人亦多得供养衣服饮食。何以故?是人常为恶魔所摄乐浅近语。於第一义不能勤学。不能诵持第一深经。闻则惊畏舍於淳浓而取糟粕。有诸凡夫见得利养。生贪著心作是念言:我等亦当习是言论。舍利弗。是人舍於无上法宝堕在邪见。是沙门旃陀罗。有诸白衣往诣其所。如此恶人而为说法。以利养故称赞於佛及法与僧。但求活命为财奴仆。贪重衣食赞己所乐。若行布施得生天上。於佛法中施为下法。赞以为最而作是言:大施因缘得生天上。不知语言不解义趣。但知初入浅近下法。贪著我人舍第一义。舍利弗。如是说法。或时有人生信出家。与诸恶人而共和合。不能勤求第一深义。有所得者说有我人寿者命者,忆想分别无所有法。於阿毗昙修妒路中自为议论。或说断常或说有作或说无作。舍利弗。我法尔时多外道法。令诸众生正见心坏。如是舍利弗。我清净法以是因缘渐渐灭荆舍利弗。我久在生死受诸苦恼所成菩提。是诸恶人尔时毁坏。舍利弗。若有比丘。不能舍是有所得见我见人见。不解如来随宜所说,而言决定有我人法。如是之人。我则不听受一饮水。或时是人得闻空法。信心清净而不惊疑。即便还应导引众人入实相义。便应出家受具足戒。何以故舍利弗。若人不舍如是见者,是名外道。舍利弗。我以世俗因缘假说有我。非第一义。若有人言:我亦复以世俗因缘而说有我。是人若能通达无生无灭无相之法。与我所说不相违者,是我弟子。舍利弗。若有人言:如来何故随世因缘。於无我法而说有人。如来不应为世间故作不实语。又诸经中多说有人。佛所说者不应虚也。舍利弗。应答是人。佛说诸法皆空无主无性。但是虚妄非第一义。如来不以第一义故。说有我人。圣人言说无所贪著。无智慧人无与佛等亦无过者,舍利弗。如来智慧不可思议。以是智慧知众生心。宁当有人与佛等者,佛为大龙大法之王。不应难言:佛说有人一切世间常共我诤。我常不与世间共诤。舍利弗。说有我者甚可哀愍。此中无法亦无有我。多有众生不解如来随宜所说,违逆法宝多堕恶趣。舍利弗。我知邪见而不为邪见。能知邪见者即是正见。舍利弗。邪见终不变作正见。见不知见。舍利弗。诸佛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世间所难得信。我於诸天一切世间。是最可信非不可信。舍利弗。我所说法为至彼岸。是中亦无至彼岸者,我所说法为尽诸行。是中亦无尽诸行者,我所说法为寂灭故。是中亦无有寂灭者,我所说法为灭度故。是中亦无有灭度者,我所说法为解脱故。是中亦无有解脱者,我所说法为诸智故。是中亦无有诸智者,我所说法为净垢故。是中亦无有净垢者,舍利弗。如来为天说法亦无有天。为人说法亦无有人。为众生说法亦无有众生。舍利弗。如来说明及与解脱。是中无明及与解脱。我说念佛佛不可念。我说空行空不可行。亦不可念。舍利弗。是名如来所说经法章句。是中无有说者,诸恶人等得此章句为他人说。亦复以我为师。无有如来圣众功德。而自为僧数。舍利弗。譬如猕猴群不似忉利天。如是众恶人。不似我圣众。舍利弗。是诸恶人。但以音声语言:自谓沙门。似如痴人见猕猴群谓忉利天。舍利弗。中有出家人喜乐问难。得值善师为说名色寂灭语言道断。无起无失。通达无相。得闻如是无生无灭无相之法。不惊畏者,当知是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能知我法可名圣众。

猜你喜欢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五·唐慧琳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胡适
  缘起圣道经·佚名
  卷第七·永觉元贤
  现代西藏序·太虚
  无常品第一·佚名
  千山剩人可和尚塔铭·函可
  三峰和尚年谱·三峰法藏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第一(帝年上周秦)·费长房
  佛说清净心经·佚名
  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太虚
  卷第四·佚名
  又序·德清
  卷十三·赞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龚鼎孳诗集六·龚鼎孳

    慰朱蒿庵都谏以言事谪官掖垣封事朝朝下,谁并朱云折槛名。断狱已无于定国,上书空累窦游平。批鳞君肯谋妻子,引手吾终愧友生。一斥未须悲仗马,从来骐骥惯长鸣。满庭芳 从友人处分得新茗少许以遗闺人用山谷韵箬叶云龙,银瓶风

  • 卷23 ·佚名

    陈棣 次韵梅花四首 爱花长苦恼天君,政恐因花赋洛神。 江上风霜方破腊,岭头水雪已回春。 帮人远信来千里,浪蕊凡香隔一尘。 天与孤高超世俗,肯将剩馥乞蜂臣。 陈棣 次韵苏伯言题所居鉴止轩 小

  • 卷一一九 宋紀一·司马光

      起上章涒灘(庚申),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四年。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四二O年)   春,正月,己亥,魏主還宮。   秦王熾磐立其子乞伏暮末為太子,仍領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大赦,改元建弘。   宋王欲受禪而難於

  • 卷一百五十三·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三 ∷起昭阳赤奋若正月,尽阏逢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绍熙四年金明昌四年   春,正月,己巳朔,帝朝重华宫。   辛未,金以瓜勒佳清臣为右丞相,监修

  • 第六十九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蔡东藩

      却说公孙瓒部下的骁将,姓赵名云,表字子龙,乃是常山郡真定人氏。本属冀州管辖,袁绍据住冀州,士多趋附;独云往依公孙瓒。瓒且喜且嘲道:“闻贵州人多愿从袁氏,君独何心,乃来依我?”云答说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百姓方苦倒悬,但

  • ◎礼五(吉礼)·徐天麟

    ○祖宗配侑孝文十六年,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祇,以太祖高皇帝配。(郊祀志王莽疏。)孝武元鼎五年,立泰一祠于甘泉,亦以高祖配。(同上。)元封四年,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合高皇帝祠坐对之。(服虔曰,时未以高祖配天,故言对,刘敞曰,按王莽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景泰二年三月庚子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遣官祭西海河渎娲皇帝尧帝舜商汤王中镇霍山白彪山马跑泉晋祠圣母之神凡九处以山西地方久旱也○帝御奉天门策试举人吴汇等制曰朕惟自古王天下之要有三曰道曰

  • 卷之一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一 周语上·左丘明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原文〕穆王将征犬戎①,祭公谋父谏曰②:“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③:‘载櫜干戈,载櫜弓矢④。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

  • 序·姚廷遴

    先祖御医公,乃太祖封君公长子,叔祖方伯公之胞兄也。性静心慈,行端表正,亡于余之周岁,为孙之不幸甚也。稽阅家谱,知祖九岁时遭太祖病,遂废学,学医。二十一岁复训蒙,四十四岁因弟贵始解馆,设帐二十四年,共得生徒三百有余。但入门者

  • 耶律孟简传·脱脱

    耶律孟简,字复易,于越屋质之五世孙。父刘家奴,官至节度使。孟简生性聪慧。六岁,父亲在早晨出猎,让他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做成,父亲十分惊奇。成年后,擅长做文。大康初(1075),枢密使耶律乙辛因为奸诈阴险窃夺权柄,被出为中

  • 卷之十二·佚名

    尚敬王十七年,國殿寶座改設于正中。國殿規模,原設王座于偏隅,而君臣之分似不得正。由是令按司向良顯【伊江按司朝良】、向其聖【目取真親方朝儀】等重修國殿之便,改設于正中,而上下之分燦然以明。東西阿佐那晝夜撞鐘,且禁夜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七·王顼龄

    商书集传契始封商【地理今释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上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上洛县金废今为商州地属陜西西安府】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书凡十七篇集说【史记汤黄帝后帝喾生契为唐虞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十三世

  • 三守·韩非

    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爱

  • 僧伽吒经卷第二·佚名

      尔时仙人告彼人言。乃往古昔无数阿僧祇劫。时有国王名曰净月。如法治世。善男子。时净月王。生一太子。时净月王。召诸占相婆罗门等。而问之言。今此童子有何等相。尔时相师白大王言。今此太子有不祥相。生此太子

  • 卷第二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乞者连肤顶髻。如宝髻王菩萨胜妙身菩萨及余无

  • 平淡的事·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作,载1929年5月,上海大东书局。描写一位受社会和经济压迫的医生仍无偿地为穷人看病的善良品德;

  • 安士全书·周梦颜

    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四部。被号称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的民国高僧印光大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全书共分四部,约60万字。本书被印光法师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