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五十五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五

罗隐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鏐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勲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刺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雕落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一作在】五湖归去来

皇陂

皇陂潋灎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

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一作直】至今

寄郑补阙

夫子门前数仭墙每经过处忆游梁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一作因】贪草谏书忙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牡丹花

似共东风【一作君】别有因绦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一作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後辜负穠华过此身

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崑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後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汴河

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柳色纵饶妆故国水声何忍到扬州乾坤有意终难会黎庶无情岂自由应笑秦皇用心错谩驱神鬼海东头

西京崇德里居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风从昨夜吹银汉泪拟何门落玉盘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锦鳞赬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投所思

顦顇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经张舍人旧居【一题作河中经故翰林张舍人所居】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一榻巳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文余吐凤他【一作当】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从此恩深转【一作深思更】难报夕阳衰草泪【一作独】沾巾

雒城作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斾鳬鷖尽着行手里【一作内】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少年太守勲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

多病无因櫂小舟阖闾城下谒名侯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袴讴早说用兵长暗合近传观稼亦闲游须知谢奕依前醉闲阻清谈又一秋

送章碣赴举

苹鹿歌中别酒催粉闱星彩动昭回久经罹【一作离】乱心应破乍覩昇平眼渐开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藴风雷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

寄杨秘书

湖水平来见鲤鱼偶因烹处得琼琚披寻藻思千重後吟想氷光万里余漳浦病来情转薄赤城吟苦意何如锦衣公子怜君在十载兵戈从板舆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会稽诗客赵能卿往岁相逢话石城正恨故人无上夀喜随良宰有高情山朝佐命层层耸水接飞流步步清两火一刀罹乱後会须乘兴雪中行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

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南陵【一作南感陵阳】旧主人万里朝台劳寄梦十年侯国阻趋尘寻知乱後尝辞禄共喜闲来得养神时见齐山敬亭客不堪戎马战征频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顔【一作倾】巷落偏饶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撅冻野蔬和粉重埽庭松叶带酥烧寒窗呵冻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嘉植【一作树】阴阴覆劒池此中能政动神祗湖边观稼雨迎马城外犒军风满旗融酒徒夸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珊瑚笔架真珠履曾和陈王几首诗

寄右省王谏议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自是宿缘应有累可能时【一作世】事更相关鱼慙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顒负北山看却金庭芝术老又驱车入七人班

焚书坑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始皇陵

荒堆无草树无枝嬾向行人问昔时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送沈先辈归送【一作宋】上嘉礼【一题作送沈光及第後东归兼赴嘉礼】

青青月【一作仙】桂触人香白紵衫轻称沈郎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盃倾别岸应【一作终】须醉花【一作草】傍征车渐欲芳拟把金钱赠【一作助】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春日叶秀才曲江

江花江草暖相隈【一作偎】也向江边把酒杯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疟避还来安排贱迹无良策裨补明时望重才一曲吴歌齐拍手十年尘眼未曾开

西京道德里

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一枝丹桂未入手万里苍波长负心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唯愿酒杯深七雄三杰今何在休为闲人泪满襟

忆夏口

汉阳【一作江】渡口兰为舟汉阳【一作江】城下多酒楼当【一作芳】年不得尽一醉别梦有时还重游襟带可怜吞楚塞【一作塞雁】风烟只好狎【一作好是冷】江鸥月明更想曾行处吹笛桥边木叶秋

武牢关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峰秋势自颠狂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嬾思量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太平天子念蒲东又委星郎养育功昨日隼旟辞阙下今朝珠履在河中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不及政成应入拜晋州何足展清通

长安秋夜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膓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春晩寄锺尚书

宰府初开忝末尘四年谈笑隔通津官资肯便矜中路酒醆还应忆故人江畔旧游秦望月槛前公事镜湖春如今莫问西禅【一作城】坞一炷寒香老病身

秋晓【一作晩】寄友人

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轻涟任去留世界高谈今已得宦途清贵旧曾游手中彩笔夸题凤天上泥封奬狎鸥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

秋日有酬【一题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三首余二在七卷一作寄王师范】

旧【一作盛】业传家有宝【一作佩】刀近闻余力【一作挥刃】更挥毫腰间印佩【一作绶】黄金重【一作枢贵】卷里【一作内】诗裁【一作文章】白雪高讌罢嘉宾吟凤藻猎归【一作回】诸将问龙韬分茅列土【一作登坛甲子】才三十犹拟回头赌【一作夺】锦袍

所思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

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

乱离【一作罹】无计驻生涯又事东游惜岁华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讐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賖应见使君论世旧埽门重得向曹家

四皓庙

汉惠秦皇事已闻庙前高木眼前云楚王谩费闲心力六里青山尽属君

浮云【一本题上无浮字】

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早发【一作行】

北去南来无定居此生生计竟何如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一作邻鸡半夜啼】

香【一本题上有咏字】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一作炉】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邺城【一本作铜雀台之二】

台上年年揜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五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九·彭定求
  周必大·唐圭璋
  卷五·董康
  第四折·佚名
  第二折·王实甫
  明纪弹词注卷之下·杨慎
  道园遗稿卷三·虞集
  前夜·戴望舒
  瓜庐集附录·薛师石
  卷432 ·佚名
  卷五十 南汉 荆南·佚名
  御选元诗卷七·康熙
  01、开场·蒲松龄
  卷十·施元之
  ●咏雪集句题词·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辅之诗话 全文·陈辅

      一、宋玉屈原   文忠公自称六一居士,王荆公自称楚老。今《诗话》凡举六一楚老,指二宗师也。①六一云:"屈原《离骚》读之使人头闷,然摘三句反复味之,与《风》《雅》无异。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类说》本)   ①

  • 第四折·秦简夫

    (范学士上,云)高鸟相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佐。小官范逵,离了丹阳县,领着陶侃来到京师。小官见了圣上,辩陶侃母亲教子有法,甘守孤贫。母为贤母,子为孝子,将剪发事,奏知圣人,就加陶侃为头名状元;就着小官直至丹阳,将陶侃母亲赐赏加

  • 卷二十七 茕斋序二十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七茕斋序二十首 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 吁咄哉!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而金骨未变,玉颜已缁,何常不扪松伤心,抚鹤叹息?误学书剑,薄游人间。

  • 夏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景德四年(1007)中贤良方正科,授光禄丞,通判台州。仁宗朝,与王钦若、丁谓等交结,渐至参知认事。官至枢密使,封英国公。后出知河南府,延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年六

  • 98.唐人诗论鸟瞰·施蜇存

    本文目的在将唐人关于诗的评论研究作一个鸟瞰。其实,我在讲诗的时候,已随时接触到这一方面的情况,本文只是再综合一次而已。诗论、文论,都属于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专题。关于唐代诗论,已有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方孝

  • 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张廷玉

        周嘉谟 张问达 汪应蛟) 王纪   周嘉谟,字明卿,汉川人。隆庆五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历韶州知府。   万历十年迁四川副使,分巡泸州。穷治大猾杨腾霄,置之死。建武所兵燔总兵官沈思学廨,单车谕定之。寻抚白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十有一月戊午朔右谏议大夫徐俯入对言大臣不可立威宜与诸将论事又言杜充一向威严诸将不敢议事其败以此上曰朕命大臣与诸将会食共议卿特未知吕颐浩曰将相和则国安岂可人情不通自颐浩张浚执政始与诸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一·佚名

    卷二十一   康熙十五年正月丁亥,命贵州提督赵赖募兵。总督董卫国奏:江西提督赵国祚率标下官兵三千随安亲王进取长沙,绿旗官兵遂至缺额;江省伏莽未靖,防守之兵不宜少减。上命见驻九江贵州提督赵赖就近募兵三千,暂令统辖;即

  • 名山藏卷之二十九·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二十九◆典谟记二十九穆宗庄皇帝○穆宗庄皇帝穆宗皇帝御讳载坖世宗皇帝第三子也母杜太后帝晬盘之日首取龙旗画鼓及五行志每耴辄进世宗世宗奇之长而耒神秀朗举止端庄见者谓有帝

  • 第六节 改造思想·老舍

    ①老舍自觉改造思想,力图在创作上反映自己的新的思想境界。这是一代人痛苦、曲折的心灵历史。本节正是老舍复杂痛苦的心灵历史的真实记录,从建国初到老舍生命终结止。为了反映这个过程,本节不按时序安排。老舍从满腔热情

  • 卷之七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二四 谕王燕绪着加恩授为翰林院编修仓圣脉等分别议叙·佚名

    六二四 谕王燕绪着加恩授为翰林院编修仓圣脉等分别议叙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四库全书处奏,所有办理四库全书依限完竣之革职中允王燕绪,庶吉士仓圣脉、何思钧,中书朱钤,进士杨懋珩、缪琪等,可否准其议叙一疏,奉谕旨:王燕

  • 志第一 律历上(原文)·范晔

    律准 候气古之人论数也,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矣。记称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夫一、十、百、千、万,所同用也;律、度、量、衡、历,其别用

  • ●卷上·徐咸

    太祖开基建康,升建康为应天府。太宗迁都北平,升北平为顺天府。今皇上兴自安陆,升安陆为承天府,与宋太祖以归德节度使登极,升宋州为应天府,太宗以晋王即位,升并州为大原府,高宗以康王中兴,升康州为德庆府,同一揆也。太祖游西苑,命

  • 卷七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二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乾符二年南郊赦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正月十七日门下执大象者导隂阳之和帝率土者茂生植之化粤自轩昊暨於唐虞侧身皇阶虚已大宝握金镜之明耀致玉烛之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九·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九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大方广佛华严经颂一百首(幷序)】【大佛顶首棱严经二十五圆通颂三十一首(幷序)】【妙法莲华经品颂三十三首(幷序)】【颂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颂一百首(幷序)】刹海入微尘。不是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三·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方便善巧圆满何等为十。一者得回向方便善巧。二者令诸外道归向方便善巧。三者转舍境界方便善巧。四者除遣恶作方便善巧。五者救护有情方便善巧。六者施与有情活命方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五又上座言。火界或少。或不增强。即名为冷。所以者何。于彼无日。或去日远。便有冷故。又如极大炎热起时。无别少分所造触起。同许唯有火大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