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戒品之馀

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闻佛所说如是等经。心不清净欢喜信乐。自知有过便疑此经。为我等说不为馀人。何以故?如我等比丘在此事故。舍利弗。如是上妙无比之法。破戒比丘乃生瞋恨。於说法者心多不信。得闻如是佛所说经。违逆不受。而作是言:此非佛说教语馀人。何以故?破戒比丘不乐修道。修道比丘不逆佛语。此皆破戒愚痴恶法。谓心不信违逆佛语。如是比丘自知有过。但生瞋恨憍慢佷戾。恶邪慢心谤佛法僧。舍利弗。随此比丘闻是诸经违逆不信。心不通达无上菩提。教语诸人非佛所说,舍利弗。佛说是人则为谤法。以谤法故为非沙门非释种子。应当灭摈是等比丘。若百千万亿诸佛三轮示现。不能令悟使得道果。何以故?舍利弗。如是恶人於此法中自作障道。无复生分无有信心。但好衣食贪乐世利。我说此人必堕地狱。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若人违逆如是法宝。於好生处永无有分。但生恶处常盲无目。舍利弗。是诸比丘憍慢炽盛不能定说。破我正法。其馀众人不能自活。为利养故随破我法。舍利弗。如是法宝尔时坏灭。何以故?如是法宝一切诸佛皆共恭敬诸辟支佛阿罗汉等亦皆恭敬。破戒比丘增上慢者不定说法。诸比丘等。尔时皆共轻慢我法而共远离。多怀慳贪专求生业。贵於财利嫉妒所缚。常好诤讼互生怨隙。不相敬顺无有威仪。志性轻躁犹如猕猴。转易威仪行诸恶业。退沙门法远离贤圣。舍利弗。如是恶人覆藏瑕疵。多欲多求以财自活。恶魔知心为作方便。令其乖异各共散坏。一味僧宝分为五部。既有五部则生诤讼。互相是非论说过失。舍利弗。如今比丘。互相教化互相恭敬。同心共行随顺佛语。尔时比丘。不相教化不相恭敬。见作恶者畏而舍去。不能以法共相教诲。或时虽有多闻深智。犹怀憍慢轻贱馀人。各以所是自立其轮。不喜相见况能受教。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味。我灭度後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於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於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於邪见为说邪法。谓弥楼陀罗迦楼。斗事五分。事念念灭。事一切有。事有我事。有所得事。尔时恶魔说如是等邪贪著事。如是事者,非诸佛及佛弟子所说,尔时恶人为魔所迷。各执所见我是彼非舍利弗。如来豫见未来世中。有如是等破法事故。说是深经悉断恶魔诸所执著。舍利弗。当尔之时阎浮提内。多是增上慢人。作小善顺便谓得道。命终之後当堕恶趣。何以故?是人长夜自谓得道。亦复称说他人得道。冒受圣人所供养事。是人於诸天人世间为大恶贼。如是痴人闻说第一实义。惊疑怖畏如堕深坑。舍利弗。有诸比丘乐此事者,相与共集破坏诸佛无上菩提。尔时增上慢人偏执者多。恶魔又复迷惑在家出家者心。令执非法。说正法者少於援助,则便散坏不复得立。舍利弗。尔时世间年少比丘多有利根。所以者何。诸出家者有馀烦恼。还生人中即复出家。是诸比丘喜乐难问推求佛法第一实义。舍利弗。尔时增上慢者,魔所迷惑但求活命。实是凡夫自称罗汉。谓诸年少比丘等言:善身口意此是佛法第一实义。善护净戒读诵经法勤修多闻。是名顺忍因缘。所谓净心信佛。又有第一实义。汝当系心缘中。专念涅槃灭三种苦,则能厌离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汝等当於静处观此阴界入法悉皆无常自观其身种种不净。汝等能如是观当得须陀洹果。又能於是五阴等法。深观无常苦空无我无有坚牢,则得斯陀含转复深观得阿那含得阿罗汉。是为第一实义是中年少比丘复问。於佛法中阿罗汉果。便是第一义耶。我等亦知是事。得阿罗汉是第一义。今此五阴。为忆念者生。为不忆念者生。答言:是五阴者忆念者生。不忆念者不生。复问。忆念与五阴为异不答言:如五阴忆念亦尔。复问。若如五阴忆念亦尔者,谁是念五阴者,答言:若无念五阴者,则无涅槃。实有念五阴者,是故有修八直圣道。入涅槃者,舍利弗。未来世中多有比丘成就此忍。舍利弗。尔时会中多诸天众。欲闻佛法第一实义。闻是增上慢者所说,心生疑悔如堕深坑。咸作是言咄哉。释迦牟尼佛法今将速灭。舍利弗。中有成就善根比丘。谓是比丘痴人空老增上慢者,若有五阴相十二入十八界相者,不受此语不喜不悦从座起去。舍利弗。尔时诸天心大欢喜四方唱言:释迦牟尼佛犹有好弟子在。是诸人等善根不少。不喜闻是不净所说,谓我见人见。诸天闻此皆大欢喜。称扬赞叹是利根者,喜乐问难必皆成就无生法忍。如是人等合集一处共为徒侣。人众既少势力亦弱。舍利弗。尔时我诸真子。於父种族尚无爱语。况得供养住止塔寺。舍利弗。汝且观之。尔时如来便为轻微。我灭度後我诸子等。成就善寂无所得忍时亦为轻贱。我以是故。於无数劫摧诸怨敌。化诸一切天王人王令心清净。所以尔者,令我诸子得安父位。舍利弗。如来今以一切世间天人为证。如来如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所不能转。舍利弗。如是现事。如来灭後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诸弟子等欲广流布。是诸恶人不能证明。亦复不能施与无畏。舍利弗。譬如蜜瓶置四衢道。而作是言:若人能食一毛头者,常不老死。尔时诸天世人各以刀杖卫护是瓶。时卫护者各作是言:若或有人食一毛头者,我等当杀。舍利弗。中有一人窃作是念。是瓶中蜜食一毛头,则不老死。我今何为惜死不啖。若得啖已,则便不畏诸卫护者,亦可常得无老病死。如是定心不惜寿命直诣瓶所。诸卫护者各持刀杖竞欲杀之。舍利弗。是人若能刀杖未。及食一渧者,则免衰患无复老死。如是舍利弗。多有恶人魔及魔民欲灭我法。如来灭後若有人能随顺空法通达无疑,则於诸法心无所得成就上忍。尔时虽为恶人所轻沮坏其道。是人若能不惜身命勤行精进。通达诸法无生无作,则得度脱生老病死。舍利弗。蜜瓶是佛第一义法。诸天世人卫护瓶者,则是恶人乐行魔事。自失大利。亦遮他人行实相者,失於大利。舍利弗。增上慢者皆是魔党助成魔事。咸共讥诃无生灭法。又舍利弗。不净说者,我见人见众生见。五阴十二入十八界见。未得谓得心计得道计得涅槃。咸亦讥诃如是正法。何以故?是人贪著空故。亦是魔众魔所迷惑。以我正法而作魔事。舍利弗。若在家出家闻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毕竟空法惊疑畏者,当知是人受魔教化。是像比丘为是盗法恶威仪者,舍利弗。是人则是我见众生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皆是魔民非佛弟子。何以故?我经中说。一切世间皆空。无我无我所。无人无众生。无常无定无不坏法。如是恶人亦复皆共读诵是经为他人说。而心贪著我见人见。如是痴人名为造作苦因。名为反覆两端。各为斗乱破僧。名为污染道法。名为沙门中浊。名为鬼陋秽恶。名为但有言说。名为假伪沙门。名为沙门中贫。名为担重担者,名为欺诳诸佛。名为得逆罪者,舍利弗。是人名为大恶逆贼。名为恶知识。名为破戒。名为邪见。名为外道。名为无实行。名为恶伴。名为杀鬼。名为癞疮。名为臭秽。名为烧热。名为谄曲。名为堕在黑闇。名为入稠榛林。名为堕生死流。名为互出恶者,名为地狱。名为畜生。名为饿鬼。名为阿修罗。名为不入道者,名为欺诳人者,名为自赞己者,名为行占相者,名为大声唤呼。名为因利求利。名为污染他家。名为常调戏者,名为散乱心者,名为贪所害者,名为瞋所害者,名为痴所害者,名为好面欺者,名为衰恼处者,名为无解脱者,名为忧恼缚者,名为非沙门。形像沙门。沙门旋陀罗。沙门臭秽。沙门糟粕。名为难满。名为难养。名为坏威仪者,名为无羞耻者,名为截断头者,名为身体坏者,名为袈裟系颈。名为自入闇冥者,名为多贪欲者,名为多瞋恚者,名为多愚痴者,名为五盖缠覆。名为没者,名为虚者空者,名为痴者,舍利弗。云何名空。退失诸佛赞善人相。故名为空。退失一切沙门功德沙门事法。故名为空。云何为虚。在圣法外故名为虚远离空无相无愿法故名为虚。舍利弗。如是恶人能令魔喜。贪著坚执虚妄法故。同於凡夫备足具有罪恶人相。不似得法忍者,沙门事法沙门功德。百千万分尚无其一。舍利弗。是故名为空者虚者,但深贪著世间利乐。非是沙门自称沙门。不应供养而受供养。名为常贼立幢相贼。名为自在杀害人贼。是人所食一口皆不清净。唯有向道得道果者能消供养。是人无此。是故名为不净食者,舍利弗。是故名为空者虚者,於意云何。若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嫉瞋恚邪见。是人为是常杀生不常夺命不。不也世尊,在家杀生不常夺命。杀生时少不杀时多。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偷盗。偷盗时多不盗时多。世尊,不盗时多。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邪淫。邪淫时多不邪淫时多。世尊,不邪淫时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嫉瞋恚时多。不瞋恚时多。世尊,不瞋恚时多。舍利弗。是十不善道中何者罪重。世尊,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著心。心不清净。舍利弗。我今语汝。若人一日杀百千万亿众生。一日偷盗百千万亿金银宝物。邪淫者昼夜不息。妄语者常欺诳人。口业不净无一实语。两舌者常破和合亦助破者,恶口者口常恶逆。乃至不说柔软一语。绮语者无有根本人问此事。以馀无量语言干乱。贪嫉者於他物中生非法心。瞋恚者无有因缘横起瞋恚怀恨满心。邪见者乐行非道。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成就如是不善法者罪为多不。甚多世尊,舍利弗。我今语汝。若人百岁成就如是十不善罪。破戒比丘一日一夜受他供养罪多於彼。何以故?是杀生者,多人所知多人所识人所恶贱。人皆知是杀夺命者,罪人秽浊是污染者,不善无德人所离者,又舍利弗。杀生之人多夺他命。或生厌心自知不是当得罪报。人皆知恶无戒秽浊。於此人所不望功德。乃至析毛百分之一。况谓福田而供养之。又舍利弗。是杀生之人其家妻子。人皆知悉不共恭敬。尚不令坐何况供养。杀生之人以财自活养育妻子。或时供养沙门婆罗门。以此业报得遇贤圣。比丘比丘尼为说道法。教离杀生舍其杀业。於佛法中而得出家无有障碍。得出家已近善知识得沙门果。是人现世轻受罪报。不障圣道得免三涂。舍利弗。於我法中有诸比丘,非是沙门自言沙门。非是梵行自言梵行。断诸善根障入涅槃迷惑失道。破道因缘破诸善法。行外道事入於恶道多诸恶贼。空生受命犹如死人。形色毁悴失正威仪。於我法中名为污染。名为法贼。名为逆人。名为魔使,犹如行厕亦如死狗。如像沙门同沙门服无沙门事。舍利弗。譬如野干在师子群。亦如黄门在於转轮圣王众中。亦如猕猴在於诸天。亦复如驴在象王众。亦如盲人在天眼众。亦如蝙蝠在金翅鸟众。舍利弗。破戒比丘在我众中。百千万亿诸天大众。见此比丘在众而坐。皆大忧恼而作是言:如是恶人何用布萨。是魔党类。欲闻无上佛道向白衣说。复有信乐佛法诸龙鬼神等。高声大唤是恶比丘。何故於此隐藏其身。似如恶马在调善马。中如是痴。人自谓无有见知我。恶自藏於此欺诳天。人为是一切天人中。贼众共见已皆更大笑。舍利弗。如是罪恶比丘。为是诸天所知恶贼。白衣无异而受供养。迎送礼拜合掌恭敬。弊人愚痴犹如死尸。所著衣服皆是偷得。钵中所食皆是盗龋无人与者,乃至少水亦是盗得。舍利弗。破戒比丘所至之方。若至东方南西北方。皆是偷地而行。何以故是人所有威仪行法。皆是偷盗假窃所作。行立坐卧来去视瞻。屈申俯仰著衣持钵。今但略说身口意业。有所施作皆是偷贼。若有剃是人发为剃贼发。举要言之。破戒比丘有所施作皆是贼作。舍利弗。弊恶比丘。乃至大小便利澡手皆是贼法。何以故?舍利弗阎浮提内皆是国王及诸大臣。人民所有及属非人。是恶比丘於中为贼。舍利弗。若王大臣。於恶贼所不望功德。不言等我不言胜我。破戒比丘著圣法服於是人所望得功德。是故听使止住国土。若知其恶。乃至唾地亦复不听。是故舍利弗。弊恶比丘。动身所作皆是贼作。名为常贼大贼立幢相贼。打害一切世间人者,何以故?无恶不作故。是故舍利弗。是恶比丘於诸一切天人世间。为是大贼。舍利弗。若人是一切天人世间大贼。是人能消一饮水不。不也世尊,舍利弗。於意云何。是人非是大恶人耶。如是世尊,舍利弗。破戒比丘於诸一切天人世间有大恶罪。以是义故我说此偈。

宁啖烧石,吞饮洋铜,不以无戒,食人信施。

舍利弗。是破戒比丘。无色无德无复志愿。身心热毒喜见恶梦不乐独处。或时独处或时独行身则战惧。见净戒者僻藏避回。心怯自愧不喜欲见。受供养时惊疑怖畏。心常驰骋多诸想念。深贪财利爱乐美食。如是比丘。命终之後必入地狱。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七忧恼箭必入地狱。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乐在众闹。散乱多语性好嫉妒。与破戒者以为亲友。常乐论说破戒恶事。以为喜乐不知羞耻。违逆深经心疑不信。或时闻说如是等经。疑逆诤竞不乐听受。东西顾望心不专一。以手掩口仰视虚空。从坐而起谤佛法教怀瞋恨心骂说法者,以如是等过恶因缘。命终之後深入地狱。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八忧恼箭。必堕地狱。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但乐尊重和上阿阇梨赞其功德。以求名利称持戒者,因以自活执事便附。随宜善巧无有羞耻犹如黑乌。为僧因缘多求衣服。饮食恣口身力肥盛。不知惭愧言无次第。手脚粗燥颜色毁悴。乐视妇女不附男子。如是恶人众所轻贱。天龙鬼神所不称赞。乃至诸佛亦不叹说心性急促常好瞋恚。众僧断事侠为势力。舍利弗。如是破戒比丘。多於僧中求有威势。未问而答常求他过。见净戒者谓是欺诳。勤求道者不同其法。喜乐别异诤者助喜。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九忧恼箭必堕地狱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好乐他事任持其理。有斗诤者以为喜乐。衣服严身学他威仪。求好卧具利养安身乐人称赞。护惜檀越及吝住处。恐好比丘来见我过。憎持戒者亲附破戒。常赞布施。不赞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赞寂灭远离独处。常好讥论持戒者过。亦不称赞行头陀者,或指说其事。或恶口横加。或忆想妄说。依怙种姓数问亲族。以少因缘为贪说法。常以曲心而怀惊疑。众所憎恶久而益贱。於持戒者常好讥说。苦切实语者不欲亲近。意不喜闻如是等经好持读诵如是经者,闻说是经心欢喜者亦不喜见。又不喜闻赞持戒法。说是等经不来听受。设来听受不久即还。多与白衣而作知识。常乐论说持戒比丘。以得自在轻行暴恶。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十忧恼箭必堕恶道。舍利弗。我灭度後如是等人满阎浮提。专行求利以自生活。

猜你喜欢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九·佚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太虚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佚名
  卷第四·晦翁悟明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卷九·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朱棣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卷之十四·别庵性统
  卷第五·佚名
  十七、国师三唤·慧开
  佛说箭喻经·佚名
  第十四卷·佚名
  缁门崇行录目次·祩宏
  选佛谱卷第二·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部分(一)·佚名

    辽金元三朝宫词 清 陆长春○辽金元三朝宫词 清 陆长春辽宫词金宫词元宫词△辽宫词开国雄图始汉城,宫闱神策定兼并。盐池杯酒戎机伏,却胜天皇十万兵。[薛居正旧五代史]阿保机自称皇帝,署中国官号。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九·王称

    外戚传一百二  司马迁谓受命帝王盖亦有外戚之助然任之以政假之以权则未有不为患者也祖宗鍳前世之祸徒尊以髙爵宠以厚禄使之贵而无位髙而无民此祸乱之所以不作也于乎规摹逺矣  杜审琦定州安喜人也昭宪皇后之兄父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正德十四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在太原府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遥贺礼○命妇朝 慈寿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戊戌宣宗章皇帝忌辰驸马都尉蔡震祭 景陵如常仪○是日 车驾发太原○庚子发河东运司银四万两于山西以实军储从巡抚都御史

  • 卷之一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九九单同治十三年九月廿五日一一三○四-八·佚名

    淡水分府陈,饬三快头役李禄,传医生潘春荫,诊视病犯温天送赏戴花翎、特授台湾北路淡水分府陈,单仰李禄,立传医生潘春荫,前往外室,诊视犯人温天送一名病症,小心用药调治,务痊,禀复赴辕,以凭察核。该差毋得刻延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纪昀

    列女传 【四】○金阿林妻萨勒扎 李宝信妻王氏雷妇师氏 康住住李文妻史氏李英妻张氏相琪妻栾氏 瓜尔佳华善妻额勒锦萨哈连妻通吉氏许古奏刘氏【二女】张慥妻冯妙真 完颜长乐妻富察明秀图 们呼图克们妻乌库哩氏

  • 权会传·李延寿

    权会字正理,河间莫阝人。志向崇尚沉稳高雅,举动遵循礼节法度。小时候学习郑玄《易》,曲尽其幽微奥妙。《诗》、《书》、《三礼》文义精审博识,兼擅风角之术,善观天象。仕于齐朝,开始的时候任四门博士。仆射崔暹引荐为门客,对

  •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司马光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1]春,正月,乙丑,悼考庙灾。 [1]春季,正月,乙丑(初一),史皇孙刘进的祭庙发生火灾。 [2]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既失倚,离权,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

  •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索隐】:按:举直谏,见左氏、楚系家。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索隐】:按:左传作“费无极”。为少傅。无忌

  • 卷十三 十三之一·孔颖达

    ◎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疏]“《谷风》三章,章六句”至“道绝焉”。○正义曰:作《谷风》诗者,刺幽王也。以人虽父生师教,须朋友以成。然则朋友之交,乃是人行之大者。幽王之时,风俗浇

  • 卷第十一·朱熹

    明道先生语一师 训刘绚质夫录「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君德也。君德即天德也。「思无邪。」「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与物同故不孤也。「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

  • 提要·孙奇逢

    二十巻,国朝孙奇逢撰。奇逢有周易大旨,别著録。是编于四子之书,挈其要领,统论大指,间引先儒之说,以证异同。然意旨不无偶偏,如云圣人之训无非是学,此论最确,乃两论逐章皆牵合学字,至谓道千乗之国章敬信节爱时使皆时习事,大学圣经

  •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林语堂

      人类是惟一在工作的动物现在当着我们面前的是人生的盛宴,惟一成为问题的是我们的胃口如何,胃口比筵席更为实在。讲到人,最最难于了解的是他对工作所抱的观念,以及他自己要做的工作或社会需要他做的工作。世间万物尽在

  • (十三)·钱穆

    第十三目辨异端之学。先秦诸子,惟道家庄老与儒家孔孟立言最相近。但庄老多本自然,孔孟则本人文。庄老非不言人文,孔孟亦非不言自然,但立言本源异,则推演所及亦必异。故后起儒学每视庄老道家为异端。佛教主出世,其为异端更显

  •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昙鸾法师作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现在西方去此界  十万亿刹安乐土  佛世尊号阿弥陀  我愿往生归命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

  • 傲霜花·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47年上海百新书店初版。内收《自序》1篇。小说初载时原名《第二条路》,1941年初载于重庆、成都两地的《新民报晚刊》。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是一部叙述人生的书,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所

  • 民国趣史·李定夷

    《民国趣史》,毗陵李定夷撰,国华书局(上海)出版。李定夷,字健卿,江苏武进人,著名旧体小说家。本书前有镇海轶池倪承灿“撰于春江寄庐”的序文及包醒独的“题词”。倪序云:“民国建立,四载于兹。朝野事实之足观感者固夥,社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