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

万历六年十二月丁丑朔升贵州河南按察使张天驭吴文佳俱右布政使文佳福建天驭云南

○狭西林家山番人冉家蛮等一百四十九名赴京进贡赏如例

○戊寅以兵部左侍郎曾省吾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朝鲜国王李昖遣陪臣户曹参判郭越赴京进贺长至节命礼部尚书潘晟宴之

○升蓟镇总兵标下左营游击李信参将分守蓟镇石门寨等处地方

○免山东沂费剡三州县变卖种马不敷价银

○己卯升福建右参政李太原为贵州按察使

○给原任顺天府治中许倓母封一品夫人李氏祭一坛从其请也○池州府范人张思道等七人犯强盗得财律先是奉旨处决而御史耿鸣世以称冤监候请  上以鸣世宽纵废法降一级调外任或谓南京户科给事中余懋学疏忤居正谪为民归婺源会歙民与婺休五邑争丝得激变居正阴挤懋学拟旨索宦族主使甚急鸣世不从遂有是贬

○庚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

○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赏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使余荫刘守等羊酒并官较炤例升一级以缉获罪犯有功也

○辛巳以南京兵部右侍郎郑雒为本部左侍郎大理寺卿王凝为兵部右侍郎

○升浙江山东左右参政徐节舒应龙为按察使节整饬苏松兵备应龙河南

○调补原任湖广右参政王叔杲为福建官如旧

○升宁夏管理水利屯田以都指挥体统行事署指挥佥事杨思署都指挥佥事充甘肃游击蓟镇总督标下右营游击王添职蓟镇总兵标下左营游击

○壬午  上视朝

○癸未升山东右参政翟绣裳为按察使整饬密云兵备

○升黄花镇守备李如松充总督蓟辽保定军门标下右营游击

○甲申复除吏科给事中杨言

○升巡抚延绥等处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宋守约为副都御史炤旧巡抚地方

○补山西右参政张楚城为浙江左参政

○诏以京城内外钱法壅滞重困小民各地方不著实奉行显是违抗今后再行申饬有犯私铸及倡言阻挠的除私铸为首依律论死余各问罪不贷

○谕在外衙门热审减等事例一切停止不得擅变成例妄议市恩○乙酉诏自今以后凡武职高于子者仍旧进阶卑者直炤子官文职品级其文武品级相同者并行封赠阶亦如之著为令

○升山东佥事张崇功为本省右参议分守辽东

○革乐平王府辅国将军旭木□款为庶人闲宅禁住夺旭柮旭梳禄米三分之一以木□款等纠党杀人故也

○丙戌  上御文华殿讲读

○降原任江西右布政使张柱为山西右参政

○以贵州分守贵宁道兼制四川乌撒等五府及每年督催额纳贵州仓库米银不时巡历贵前二卫贵州宣慰司地方一应事宜仍与毕节兵巡及迤西参备公同计议而行给敕书与之

○丁亥升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道基为南京大理寺卿○复除原任江西佥事周于德为山东佥事分巡辽东带管兵备屯田

○兵部议以山海关参将吴帷忠出关应援宁前于该关步兵内挑选精徤三百四十三名无马家丁一十二名共拨给太仆寺寄餋马三百五十五匹其月粮料草悉于永平该镇额饷内通融炤例关支报可

○己丑  上视朝

○庚寅  世宗肃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抚宁侯朱冈祭  永陵

○辛卯以年节赐大学士张居正等银币有差

○升山西左布政使张梦鲤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

○  景皇后忌辰遣都督佥事沉至祭陵寝

○壬辰裁定司礼监官七员锦衣卫官六员旗较士军一百八十名以后永为定额

○癸巳升山东右布政使张士佩为山西左布政使○甲午  上御文华殿讲读顷之辅臣居正等入侍因言向者  皇上御极之始方在冲年臣请每日写仿一张今  御书宸翰已为妙绝若再求精工即使书逼钟王亦于治理无益臣请自来岁为始停罢写字每日蚤讲之后容臣等将各衙门紧要章奏面奏数本摘其中紧关情节逐一讲说要见  祖宗法度如何见今事体如何某事便益合当举行某事弊坏合当厘革今当作何处分应何批答  皇上或面赐质问令臣等反覆开陈或出其  圣意与臣等商议可否议定然后行之臣等亦可随事纳忠陈其狂瞽臣又惟帝王之学要在讲明义理知古今治乱安危之所由不在句读且见今所讲经书皇上皆已熟读数过今后讲官止令炤常进讲不必先读其中或有疑义  皇上不妨面问令讲官通俗讲角□羊或讲官一时仓卒辞理未畅臣当从旁代对罄竭其愚  皇上既讲明义理又通达政事于治天下何有惟  圣明留意  上然之

○乙未升浙江按察使杨一魁为山东右布政使江西左参议王世懋为江西副使

○以诸王府及大臣丧辍朝一日

○丙申  上御文华殿讲读□原任大学士高拱妻张氏上疏陈乞恤典  上曰高拱负  先帝委托藐朕冲年罪在不宥但以  先帝潜邸讲读朕推念旧恩姑准复原职给与祭葬

○工科给事中刘中立云南道御史茹宗舜各<婠勶-釒>论劾京营戎政兵部右侍郎孟重贪庸状已而重疏辩乞休不允

○丁酉升浙江右参政徐云程为本省按察使

○调补广东右参议李天植为江西左参议分守九江

○戊戌以狭西积谷少四分以上夺平凉知府张崇谦等俸三月少五分以上安化知县张附翔俸半年七分以上泾州知州张四维等八月九分以上文县知县王三锡等一年

○遣浙江道御史朱文科巡视京营

○己亥升云南副使许宗镒为浙江右参政

○户部题覆淮大邳三卫运军月粮旧例该在存留屯粮支给近缘地方灾患各州县徵角□羊不前始改给于商税自今以后若不取给于屯粮则旧额渐湮若全取给于税银则徵商过重今议以十分为率在济漕税银内支者六七在存留屯粮内支者三四裒益适中可以永久至于泗州卫运军该卫屯粮秋米抵充外其余五个月该折粮银三千七百四十四两即于本州及天长旴<娙仗ǎ竞缦匚搴硬⒏梦老乃巴土复兆阕⑽定数报可○诏以各边工程但经题准紧要者上紧修筑以资防御其余不得虚冒钱粮疲弊军力如蓟镇之赛西湖宣府之饮酒楼等项殊无名色亟宜一切禁止

○勒令钜野王府辅国中尉颐尧□隹自尽降阳城王长子载土□常为庶人尧□隹殴母伤兄土□常居丧挟妓皆为抚按所劾奏也

○以南京  奉先武英二殿及承天门工竣赏礼部尚书陶承学等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兵科给事中王良心御史林应训各升俸一级仍与工部主事郭子章赏银有差

○庚子  上御文华殿讲读

○是日辅臣张居正等题先该臣等题称每年终将讲过经书通鉴讲章类写进呈以备  皇上温习观览仍发司礼监接续刊板已奉钦依节次进呈讫今将本年所讲经书通鉴共五本谨类写装潢进呈仍乞发下该监接续刊行

○居正又题适得蓟辽总督梁梦龙塘报言辽东大捷等因臣看此举虽系出边捣穴其所获皆守帐家口与精兵入犯临阵者稍异然斩馘至八百余级使贼狼狈内顾未及抢掠而去斯其功亦奇而可以慰  皇上东顾之忧矣谨具题以闻  建江西泸溪地方县治即以泸溪名县铨选知县典史各一员教谕训导各一员

○给原任总督狭西三边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董世彦祭葬世彦立有边功炤考满例与之

○壬寅  上视朝  升山西右参政兼佥事吴善言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户部藉奏勋爵魏国公徐邦瑞等常禄及节次加赐共岁支禄米二万五千四百三十石系常禄者于银库系加恩本色者于禄米仓各关支惟复仍旧本折分派  上曰既查明白以后通行造报

○癸卯升狭西佥事马时泰为行太仆寺少卿兼佥事

○令太常寺卿陈于陛致仕坐冒服登坛为科臣林景旸参劾也

○巡按狭西御史赵楫题虏之盘踞西海日与番僧溺志焚诵并无回巢消息部落八万有奇逐水草而乘机刁抢往往有之臣再三侦探此虏久驻不回其不便地方有四此中百姓全赖农桑今诸虏往来不得佃作秋事业已失望此时又无回巢消息则明年藨蓘之期又未可卜不便一凉庄僻在一隅所通往来者一线之路耳今虏王部落往回各套群丑之送迎道出凉庄永昌诸处固非垂槖而行也况中超胡儿一枝最号狡黠时剽掠粮畜当事者传谕虏王罚治则彼以年老不能钤束为辞以故不但居民有妨农桑抑且行旅受害道路萧然矣不便二虏王与宾兔丙兔超胡儿诸酋扣关乞赏无日无之而抚赏之费不过取给于商税而修城羡金自理赎锾悉摉括无遗焉臣与各道论及俱云此虏不去将来抚赏之费必议及军士月粮不能神运鬼输也夫边军方枵腹待哺何以堪之如往年庄浪之变可鉴也不便三虏王久驻海上沿边套虏风闻云集彼即遵盟守约而在我不得不分布要害以防叵测然既力分势弱倘番贼乘虚入寇出我不意未免顾此失彼如往年石峡堡之事乃其明鉴而疮痍未复之民又何以当也不便四然此就目前论也虏王年老有如一旦填壑则部落散涣其谁统之况诸虏久住甘凉庄西虚实尽为所伺万一犬羊生心则狭以西无复安枕之日矣顺义盘驻西海而沿边各套诸虏假以迎送约会倾巢飈拥悉移驻近边之外韦韝毳幕蜂屯螘集彼此已成首尾之势我之背腹皆虏何异痈疽结于肋下豺狼伏于门庭兼之虏王老耋各枝部落又不受其钤束万一黠虏匪茹则变当在旦夕间伏乞敕下从长计议旡滋后患议下所司

○甲辰调山东副使王土□旋为山西副使

○进仁寿清宁未央三宫官地子粒银共三万八千八百七十两

○乙巳升山西太原府同知李廿□向为狭西佥事整饬肃州兵备兼管屯田

○调补浙江副使刘翾为云南整饬福安兵备以考察不及调也

○丙午  上御皇极殿顺天府行进春礼○是日  上祫享

太庙

○以明日正旦节遣丰城侯李环定远侯邓世栋新宁伯谭国佐武平伯陈永绍庆都伯杜继宗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  康陵  永陵  昭陵惠安伯张元善祭  景皇帝陵寝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及废后吴氏指挥同知谢  二太子各陵园

神宗八十二终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陈杨封裴宇文郑权阎蒋姜张·欧阳修
  卷第二百三十四 唐紀五十·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六十五·王称
  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大事记通释卷三·吕祖谦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纪昀
  一四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请添派刘凤诰等三员校勘石经折·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七·朱熹
  七六 台门的败落·周作人
  殷本纪第三·司马迁
  柏耆传·欧阳修
  云南买马记·佚名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魏了翁·唐圭璋

      了翁字华甫,蒲江(在今四川)人。生于淳熙五年(1178)。庆元元年(1195)登进士。开禧初,以武学博士对策,谏开边事,御史徐相劾其狂妄,遂辞去。筑室白鹤山下,授徒讲学。嘉定末,除起居郎,历任州郡。入朝权工部侍郎,旋贬靖州。理宗亲政,召

  • 第廿八出 逼婚·李渔

    〖天下乐〗(生冠带,引众上)乘传归来万马迎,漫夸前是一书生。纱笼不自人间定,多少鸿儒倒未能。下官班师复命,蒙圣主不次加升;又见下官未曾婚娶,要把当朝宰相之女,钦赐完姻。下官因为不曾看见,恐怕做了詹家小姐的故事,所以只说家中

  • 卷二·魏源

    华山诗(三首)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一石一草木,尚压千万峰。岂肯放平易,招引人世踪。树皆斜仄生,云皆斜仄通,略无寸步直,但有两壁穹。近之太难亲,遥瞻始景从。正如古神圣,千载共朝宗。不睹岩岩势,但慕泱泱风。安知真觌面,不与跻

  • 卷四百六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五 何 入院言志 幽邃隔尘境峥嵘邻帝居庭槐欝青翠窗竹?扶踈剪绯花傍槛漱玉泉遶除睠惟翰苑清奚翅夏屋渠简拔幸见收

  • 卷二百三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一 元好问 登箕山作 千年箕山祠萝迳深以悄桂树不复见蒙密余秋筱盘盘尽絶顶石冢平木杪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侧身望岩窦解衣憇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七·王祎

    唐宗明皇帝开元元年春正月乙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以通鉴修】二月以髙丽大荣祚为渤海郡王【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六月丙辰兵部尚书郭元振同三品【以通鉴修】秋七月甲子岑羲萧至忠窦懐贞伏诛解题曰宗为太子乆矣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  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四○○禀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一二二一四--一·佚名

    中港、头份等庄总理黄玉堂禀请退办,并禀举谢焕光为新总理具禀竹南一保中港、头份等庄总理黄玉堂,为承接有人,据情禀明事。缘堂自王前宪任内,充当中港、头份等庄总理之责,守法奉公,已有年矣。现堂年迈六

  • 续后汉书音义卷二·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音义卷二    宋 萧常 撰 列传四解人【音骇】白马【东郡县】艘【苏曹切】襄阳太守【故南郡县今升为郡】荡寇【徒郎切】臂创【初康切】镞【千木切】刮骨【古察切】躄

  • 一四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请添派刘凤诰等三员校勘石经折·佚名

    一四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请添派刘凤诰等三员校勘石经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臣和珅等谨奏,为奏闻事。臣等奉旨校勘石经,除派出五员外,命臣等添拟三人,以足八员之数。钦此。臣等公同商酌,淹通经学者,殊难其选。【真

  • 汉哀帝·苏辙

    汉哀帝自诸侯为天子,方其在国,好礼节俭。知成帝优容舅家,权夺于王氏。及即位,收揽威柄,朝廷竦然,庶几于治。既而傅太后侵侮王后,僭窃名号,始失天下心。帝复宠任幸臣董贤,位至三公,富拟帝室。虽欲贬损王氏,而身既失德,朝无名臣,所以

  • 功名第二十八·韩非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

  • 唯识观大纲·太虚

    ──十一年三月在汉阳归元寺说──一 引论  二 五位百法之唯识观  三 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唯识观  四 悟妄求真真觉妄空之唯识观  五 空云一处梦醒一心之唯识观  六 五重层次之唯识观一 引 论若修唯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二·圆晖

      贤。谓贤和。圣谓圣正。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总明道体性。二明道所证谛。三约道辨人。且初第一明道体性者。论云。如是已说烦恼等断。于九胜位。得遍知名。然断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

  • 卷第十二·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二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揵度之四修智跋渠之余云何不修知他人心智苦智。答曰。所修行习法智习未知智尽法智尽未知智道法智。学见迹若阿罗汉。本得无漏智现在。前此非知他人

  • 枯崖和尚漫录卷中·枯崖圆悟

    祖贤首座抚之金溪人。人品高妙。得法於痴钝。久留闽南。欲归乡。至义江有感而反。焚绫牒。与归竟嘉编茅。隐於莆之土囊山。嘉既赴福师长生之招。即迁于黄山筱塘。自杇土室仅容膝。扁曰乐此。远近者闻之。始供以粟焉。

  • 陶山集·陆佃

    诗文别集。 北宋陆佃(1042—1102)撰。十六卷。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之祖。熙宁进士,官授蔡州推官,郓州教授,国子监直讲等,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未几出知亳州。佃少从王安石学经,为政不以新法为是。有集

  • 西郊笑端集·董纪

    二卷。明董纪撰。董纪,字良史,又字行,更字述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十五年(1382)举贤良方正,廷试对策称旨,授江西按察使佥事。未几告归,筑西郊草堂以居。因即以名其集为《西郊笑端集》凡二卷。然其集生前未及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