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藏经嘱累品第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尔世时诸比丘等。於善法中云何精进。佛告阿难。且置莫问。所以者何。佛无量智所说经典。尔时比丘尚不能信。况能勤行。阿难。如来於有为法中所有智慧。一切辟支佛阿罗汉等不能解知。阿难。如来所知法。若为汝说汝则迷闷。何况是人当能信之。如来於今说如是经。尔时痴人犹尚不信。何况能信所说罪报。阿难。法应当尔。自身是恶谓馀亦恶。如今第一懈怠比丘。尔时第一精进比丘所不能及。若所持戒威仪智慧。不得相比。如来若说此人所行。一切过恶转身所受。是人不信更起重罪。汝等若闻亦得忧怖。不能量其所受罪恶。阿难。如来深法受者难有。於意云何。好床茵褥豚子乐不。不也世尊,阿难。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法深妙智者所乐。是人不能信解通达。得出家已自称沙门。不能堪受如实教化。於此法中不能修心。不得滋味振手而去堕在恶道,犹如豚子舍好床褥。何以故?阿难。是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深清净。非难化者所能信解。难降伏者,无智慧者,难满者,难养者,破戒者,难与语者,住邪法者,行邪行者,贵财利者,以衣食为上者,破威仪者,破戒德者,堕顶者,弊恶者,懈怠者,小欲者,小精进者,无羞者,耐羞者,匆匆营事业者,沙门中旃陀罗。沙门中白衣。沙门中败坏。沙门中行邪道者,非沙门自言是沙门者,魔所吞者,与外道义合者,不如说行者,乐众闹者,乐散乱语者,具有魔事者,魔所衰恼者,烦恼炽盛者,我见者,人见者,众生见者,颠倒者,於我此法若能信解通达。无有是处。何以故?阿难。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清净快大。与此恶人不相称可。阿难。譬如百千亿三千大千世界中间旷远。此弊恶人远沙门法。犹尚如是,况得顺忍。况得涅槃。阿难。如此事者说不可荆当来沙门弊恶鄙贱。深怀慳贪。深怀瞋恚。深怀不信。三毒炽盛心行粗獷。难可制御。阿难。譬如良田善熟以火自烧。甘膳美食而自著毒。舍宅所有以火自梵。为应尔不。不也世尊,阿难。如是未来世痴人。因以我法得受供养。而不信解如来功德。又不能信如是等经。不能堪忍如实说过。自知疮疣而逆我语。如是痴人依佛自活。而逆是法。阿难。尔时阎浮提内。如是痴人充满其中。阿难。且置。何用求此愚痴恶人。徒生徒老所行恶事。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经名为佛藏。亦名发起精进。亦名降伏破戒。亦名选择诸法。当奉持之。阿难若人诵持是经。所得功德无量无边所以者何。破戒比丘。尚不能信读诵教人。况於是中得欢喜心。何以故?阿难。譬如恶贼於王大臣。不敢自现盗他物者,不自言贼。如是阿难。破戒比丘成就非沙门法。尚不自言是恶。况能向馀人说。自言罪人。阿难。如是经者,破戒比丘。随得闻时能自降伏则有惭愧。持戒比丘得自增长。说是经时。无数诸天於诸法中得法眼净。恶魔及诸眷属皆大忧恼。如堕十六种大坑。大啼哭言:瞿昙沙门知我觉我。我常长夜。愿佛灭後破持戒者助破戒者,欲令诸恶比丘不知佛法。但知读诵我欲於佛法中破安隐心。语言此非佛法无有义趣。瞿昙於今在诸天人大众之中。守护是法遮我所愿。魔说此已,怀忧愁恼忽然不现。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事。而说偈言:

我所说诸法,随顺第一义。有为不坚牢,如梦之所见。我今说此法,呵责未来事。随顺第一义,防制诸恶人。

尔时恶世中,比丘心尧动。诤讼生是非,不能得涅槃。沙门及白衣,所说无有异。尔时我此法,与俗法无别。

为诸在家说,汝知我希有。我得於佛法,初道第一果。更有比丘言,我说不异是。此人与我同,我真见法者,

见法不见者,为致白衣故。各於自法中,而生其议论。有言一切有,有言一切空。不住於正道,性恶毁我法。

汝勿近是人,可来亲附我。为汝说真法,如我疾得道。如是诸音声,流布於远近。同心相党助,破我所教法。

譬如诸恶贼,同恶共为侣。反逆破国土,城邑及聚落。尔时诸比丘,难可得开化。钝根深贪著,少智依我人。

不解於如来,随宜所说法。说有漏增上,自言是得道。在於大会中,多有诸比丘,皆言有智慧,求智无一人。

若是大会中,或有一比丘。如实有智慧,皆呵言无智。诸天神等见,法王道散坏。咸皆怀忧恼,相对而啼泣。

中有诸树神,从树而堕地。咸言释师子,妙法今悉坏。佛宝法僧宝,在世犹未久。如何於今日,悉皆当散坏。

我等不复闻,如来所说法。痴冥无所知,上道今将灭。尔时诸地神,皆出大音声。如来大法炬,於今当灭荆

诸天诸神等,後莫有所悔。而言不见闻,佛道今已灭。如来无量劫,自利亦利人。忍受诸苦恼,发愿得成佛。

释师子大圣,度诸众生者,清净微妙法,今将欲灭荆痴恶诸贼等,於今当得力。无有慈愍心,互相谤毁恼。

魔使及魔民,钝根难开化。谄曲懈怠心,瞋恚坏佛法。但於空林中,坐禅满三月。自言是罗汉,无禅况得道。

不得言得道,死言入涅槃。众人信起塔,而自入地狱。如是痴空者,互共相轻恚。我於无量劫,所得今尽坏。

尔时虚空神,共见释师子。妙法毁坏败,发声皆啼泣。四天王闻此,皆共怀忧恼。时与诸天神,佥皆共来下。

阿罗迦槃城,夜叉神众来。佥皆大啼哭,出可畏音声。有诸七宝城,严饰极微妙。失色皆如土,诸天不乐祝

悲号大啼哭,处处皆来集。各共怀忧恼,相见不能言:宛转卧在地,发如是音声。共行阎浮提,见是大怖畏。

佛子共斗诤,破法而分散。皆从天上来,共诣我生处。天神诸宝城,七日无光色。各共坐啼泣,满七日不起。

如何大精进,勇猛世间尊。我等见住此,今当不复见。咸共诣祇洹,相对而啼泣。佛此说四谛,我等此中闻。

世间将盲冥,互相轻恚慢。但起诸恶业,还堕於恶道。诸天妙宫殿,可惜今将空。我等诸天神,无复救度者,

尔时阎浮提,毁坏无威色。经行处树下,山窟无善人。一切诸世间,悉皆大尧动。诸天及大神,音声可怖畏。

尔时忉利天,举手大悲哭。各於宫殿中,发声而号哭。诸天宫殿中,皆称说我言:永离大圣王,为我说法者,

忉利天六月,不食修陀食。不听伎乐音,忧愁如丧子。诸阿修罗众,闻有如此事。皆共相命集,欲攻忉利天。

时诸阎浮王,皆共相征罚。诸天阿修罗,亦皆共战斗。尔时诸比丘,及诸比丘尼。多堕恶道中,少有得免者,

破戒诸白衣,随顺恶比丘。以是因缘故,皆趣於恶道。诸恶优婆夷,随顺恶师故。亦复入恶道,世间皆尧动。

有入城聚落,有至山林中。东西怀忧恼,以损其寿命。尔时多恶贼,多有诸崄道。种五穀不生,若生虫所食。

尔时世人民,饥馑多饿死。死堕饿鬼中,久受诸苦恼。时人施佛物,塔及四方僧。辄皆共分食,我後僧如是,

阿难汝等当,勉力勤精进。莫见後末世,如是众恶事。一切诸凡夫,愚痴无有智。起诸凡夫业,疾堕恶道中。

汝等勤读诵,是名智慧因。若为智慧故,疾得至胜处。我学世正见,汝亦如我学。断世障碍事,疾得至胜处。

勤行八圣道,当疾得涅槃。思量求自利,我所说如是,是劫过去後,六十劫无佛。尚无佛音声,况有得道者,

时世诸人民,饥饿所逼切。无有孝慈心,食母食儿肉。时诸家生子,常护恐他食。谁闻是恶事,复起生死业。

诸苦痴为本,五阴贪为本。若不乐五欲,当断诸贪著。受福果报时,深生贪著心。贪著因缘故,起恶堕恶道。

无漏法空寂,世间无牢坚。若知如是者,汝等应疾行。无心生心想,而自大惊畏。我为作不作,是事为云何。

如是诸凡夫,思惟而筹量。我当云何作,如是常啼泣。无阴生阴想,无我生我想。闻自相空法,如是亦迷闷。

不知佛如实,所说诸阴义。闻则以为定,畏处无畏想。我说去来今,诸阴皆空寂。三世悉平等,犹若如虚空。

所有过去佛,亦说自相空。未来世诸佛,亦说自相空。我今出於世,亦说一切法。自性自相空,三世无有异。

当来人不知,佛所说实义。贪著我众生,常堕於恶道。当来世如是,大恶甚可畏。汝等勤精进,莫见是恶世。

佛说此经已,长老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佛语。

猜你喜欢
  卷第九·李遵勖
  卷第七·佚名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太虚
  舒州投子山妙续大师语录·投子义青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五·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二·澄观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四·宗晓
  复黄忏华居士书(二通)·太虚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一卷·佚名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佚名
  德风禅师语录卷五·佚名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护国言论集及全缅视察录序·太虚
  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慧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吴广成

      宋英宗治平元年、夏拱化二年春正月,遣使吴宗入贺,不成礼而还。  初,夏使入贡,移文延州,称使者官曰枢密。延安抚使程戡奏令称使副不以官,或称领卢。领卢,蕃枢密院号也。使皆怏怏。谅祚遣宗入贺即位,初至,习上寿仪毕,退就

  • 第二十五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军擒归沙钵罗·蔡东藩

      却说许敬宗系杭州新城人,就是隋忠臣许善心子。善心为宇文化及所杀,敬宗辗转入唐,因少具文名,得署文学馆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唐书奸臣传,首列许敬宗,故本编特详叙履历。武昭仪得宠,敬宗乘势贡谀,甘作武氏心腹。武氏谋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八·佚名

    嘉靖五年九月辛巳朔○癸未夜火星犯太微西垣上将星○甲申孝恭章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遣都督同知夏助祭景陵○乙酉授行人魏有本知县王重贤张惟恕熊爵吴大本张璠陈贵廖自显陈邦敷俱试监察御史重贤浙江道有本云南道惟恕江

  • 卷之二十五·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十一月丁未朔。谕军机大臣等、镶红旗汉军都统崇勋等奏、应袭伯爵拣选承继声明请旨一摺。着该旗将广俊带领引见。应铨照例进签。现月  ○又谕、电寄袁树勋。据电奏、拟以改良盐务。为筹抵赌饷等语。该

  • 尚史卷七十七·李锴

    列传五十五说客传苏秦 【苏代苏厉附】苏秦者东周雒肠人也索隠秦字季子葢苏忿生之后已姓国防作雒阳轩里人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嵗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史记】乃之赵説李兑曰雒阳乘轩

  • ●王郭两先生崇论序·李衷纯

    论自汉以后始盛传极组织之巧镂心抉肠始成一家言至流誉千秋群口无妒即作者亦不可多得葢制作如林或以名理发其宗或以景物抒其蕴直探元始不烦转待独论则不然人与时而俱积事与迹而同冥从有意无意间窥情之所必至以推情之所

  • ●续碑传选集(一)·佚名

    长龄 长文襄公事略史善载 甘肃宁夏镇总兵署和阗办事大臣署甘肃提督史公墓碑丁朝雄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杨兆璜 休致直隶广平府知府杨君墓表温承惠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太子少保直隶总督慎余温公墓志铭倪

  • 十国春秋卷五十七·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十列传周仲明胡韫 虞洮周仲明未详其世系居成都以术数擅名明徳元年髙祖病且危司空赵季良召仲明问髙祖夀几何仲明曰帝合为真王食蜀中二十年既登九五于夀无益季良曰可为金滕乎曰此天数也非人力可为季良

  • 吴遵路传·脱脱

    吴遵路,字安道。父亲吴淑,见载于《文苑传》。中进士第,累任官至殿中丞,担任秘阁校理。章献太后临朝称制,国家的朝政得失,下面朝臣没有谁敢于议论。吴遵路条奏陈请十多件事,语言都直爽而切中要害,违背太后的意思,出任常州知州。

  • 卷之九十九  平番始末上(明)許進 撰·邓士龙

    (平番始末,二卷,明許進撰。許進,字季升,河南靈寶人。成化二年進士,累官至兵部尚書。事蹟詳明史卷一八六本傳。) 平番始末上 西域自漢武通後,歷代廢置不一。我太祖革元命,統一寰宇。洪武五年,宋國公馮勝兵至河西,元守臣掠人民遁入

  • 杂例·佚名

    目录 禁止殉烈 严禁闯神并装扮鬼脸奇形异状 禁迎神赛会 运木出水酌量装排章程 凡遇誊黄上谕,闽省照例刊送 藩署藏贮各项书籍及开雕板片立定章程稽查修补 染店收染民间布疋被窃赔偿办法 闽省时宪书刊颁章程 节妇均归县

  • 卷三十·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三十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商颂 【那之什】序那祀成汤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大师以那为首笺云礼乐废坏者君怠慢于为政不修

  • 卷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八宋 黄干 撰?服八 防礼六?【?服有五有见本经传记者如父卒为祖后者服斩之类是也有见它记者如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是也有见注疏者如天子诸侯父在为祖斩衰无期是也又有心防有吊服

  • 卷之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林我禅师语录林我禅师语录卷之三嗣法门人海金编元宵晚参。眼横鼻直。无分年去年来。渴饮饥餐。有甚岁新岁旧。阳回沃野。和风摇嫩柳拖金春满山川。暖日映寒梅吐玉皎光烛月。人人亲炙然灯歌咏喧天。处处

  • 笑面人·雨果

    长篇小说。法国雨果著。以克伦威尔起义被镇压后的英国社会为背景。主人公英伯伦原为克伦威尔的追随者克朗查理勋爵之子。按国王密令,自幼就被拐卖儿童的骗子带走,并遭毁容摧残,成为丑怪畸型的“笑面人”。不久被善良

  • 冯燕传·沈亚之

    唐代传奇小说。沈亚之撰。《沈下贤文集》卷4、《太平广记》卷195、《文苑英华》卷795、《唐人说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香艳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晋唐小说畅观》、《旧小说》均收有本篇。故事

  •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佚名

    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原经一般认为是在公元3~4世纪之间(或说2~3世纪),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等大乘佛性

  • 发觉净心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即《大宝积经》第二十五发胜志乐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