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见品第八

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八千佛。皆号定光。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皆不记我。汝於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六万佛。皆号光明。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亦不记我。汝於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三亿佛。皆号弗沙。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四事供养。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万八千佛。皆号山王。劫名上八。我皆於此万八千佛所剃发著法衣。修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五百佛。皆号华上。我时皆作转轮圣王。悉以一切供养诸佛及诸弟子。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五百佛。皆号威德。我悉供养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二千佛。皆号憍陈如。我时皆作转轮圣王。悉以一切供具供养诸佛。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九千佛。皆号迦叶。我以四事供养诸佛及弟子众。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去於万劫中无有佛出。尔时初五百劫。有九万辟支佛。我尽形寿。悉皆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尊重赞叹。次五百劫。复以四事供养八万四千亿诸辟支佛。尊重赞叹。舍利弗。过是千劫已无复辟支佛。我时阎浮提死。生梵世中作大梵王。如是展转五百劫中。常生梵世作大梵王。不生阎浮提。过是五百劫已,下生阎浮提。治化阎浮提。命终生四天王天。於中命终生忉利天。作释提桓因。如是展转满五百劫。生阎浮提满五百劫。生於梵世作大梵王。舍利弗。我於九千劫中。但一生阎浮提。九千劫中但生天上。劫尽烧时生光音天。世界成已还生梵世。九千劫中都不生人中。舍利弗。是九千劫无有诸佛辟支佛。多诸众生堕在恶道。舍利弗。是万劫过已,有佛出世。号曰普守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於尔时梵世命终。生阎浮提作转轮圣王。号曰共天。人寿九万岁。我尽形寿以一切乐具。供养彼佛及九十亿比丘。於九万岁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普守佛亦不说我。汝於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我於尔时不能通达诸法实相。贪著计我有所得见。舍利弗。於是劫中有百佛出名号各异。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亦不记我。汝於来世当得作佛。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千佛。皆号阎浮檀。我尽形寿四事供养。亦无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於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六百二十万诸佛。皆号见一切义。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於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八十四佛。皆号帝相。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於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六十五佛。皆号日明。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於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六十二佛。皆号善寂。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如是展转乃至见定光佛乃得无生忍。即记我言:汝於来世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舍利弗。我念过世有十二亿转轮圣王。皆字顶生。又舍利弗。过世有三十亿转轮圣王。皆名摩诃那摩陀那。舍利弗。我念过世四十亿转轮圣王。皆字摩诃提婆。舍利弗。我念过世有一亿转轮圣王。皆字亿螺(律妫反)。舍利弗。我念过世有一亿转轮圣王。皆字称尾(觅视反)。舍利弗。我念过世有一万转轮圣王。皆字照明。舍利弗。我念过世有二万转轮圣王名字各异。舍利弗。我念过世有十六亿转轮圣王名字各异。是诸王等。我於馀处为阿难说。舍利弗。於意云何。汝谓是诸王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舍利弗。我念过去时世。有佛号曰善明。弥勒菩萨时作转轮圣王。字曰照明。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於时众生寿八万四千岁。其善明佛三会说法。初会九十六亿人一时得道。第二大会九十四亿人一时得道。第三大会九十二亿人一时得道。时王见佛三会说法度人无量。心大欢喜。即於万岁一切供养佛及弟子。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未来世众生易度。我当成佛寿命限量。比丘僧数围绕如是,舍利弗。我知是事过此无量。舍利弗。弥勒发心四十劫已,我乃发心无胜佛所初种善根。我於千岁一切乐具供养是佛。五百张叠而以奉上。是佛灭後起七宝塔。高一由旬。纵广半由旬。皆以金银琉璃颇梨车磲马瑙赤真珠所成。心常发愿。众生苦恼无救度者,遭值恶法多堕恶趣。我於尔时当成佛道。舍利弗。汝且观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难修习。舍利弗。我修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央数世受诸苦恼。我若说者汝闻愁闷。我诸所受勤苦忧恼。皆为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汝观萨和檀菩萨。求善法菩萨。常悲菩萨。不放逸菩萨。常精进菩萨。供养若干诸佛受诸苦恼。犹尚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是诸痴人。乃无一念为求涅槃。舍利弗。如是行者犹尚甚难。况不行者,是故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以下法者不得上法。用上法者乃得上法。何等下法。谓身恶业口恶业意恶业。下法名为不能勤心修习善法。下法名为懈怠赖堕破所受戒。舍利弗。是名下中下者,又下中下者,於我法中出家。生有所得见我见人见众生见。何以故?舍利弗。如来於此了了现知。有所得者,乃无顺忍。况得道果。舍利弗。若有所得者,百千万亿诸佛以三轮示现是人。若当不舍是见。尚不消人一口饮食。况得道果。舍利弗。我见人见得涅槃者,一切凡夫皆应灭度。何以故?我见人见皆是邪见。诸凡夫人。多贪著我我所见人见众生见。是故一切凡夫应得涅槃。舍利弗。若人作念有我有人。是人若当不舍是见得入涅槃。一切凡夫应得圣道。何以故?一切凡夫皆是我见人见。是故我见人见入涅槃者,一切凡夫皆入圣道。於圣道中则无所少。舍利弗。若人作念有我见者则有涅槃。是人得是圣道不须馀念。何以故?一切凡夫我见人见无所少故。如是痴人有是过失。谓诸凡夫皆入圣道。圣道无系。是人修时应当杀生。受诸五欲起五逆罪。是故痴人於圣道中有五逆罪。何以故?一切凡夫皆说有我有众生故。若人作如是言:成就五逆罪者不入涅槃。说我人者得入涅槃。即是妄语亦是谤佛。於我法中又不能得清净出家。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有所得者无有涅槃。有所得者若有涅槃。是则诸佛不出於世。一切凡夫皆入涅槃。何以故?一切凡夫皆有我见人见。皆有所得皆是邪见。舍利弗。汝且观我。几时成就有所得见非贤圣行。诸佛不与我授记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舍利弗。我如是行。犹不得记。况是痴人但以持戒多闻禅定等。生我见人见众生见。舍利弗。我说此人不名行者不名得者,何以故?舍利弗。长夜贪著如是邪见不得灭度故。如是痴人不作是念。我等何不试行修习无我人法。我等或得断众苦聚。舍利弗。譬如从生盲人走避恶狗堕深火坑。舍利弗。我谓痴人。如是修习我见人见有所得见。以是诸见欲望清净。是人随所贪著。即以是事欲得涅槃。我说是人当堕恶道。舍利弗。譬如盲人於深火坑生安隐心。如是痴人於我人见有所得见生安隐心。是人长夜随所著者,为之欺诳还著是事。於我法中而受供养。如是痴人长夜衰恼堕恶道中。舍利弗。譬如大灌顶王。自於所治国中威势自在。是人应夺是人应驱。若诸民众不顺王意。说王过恶沮坏人心。不能护城谋欲反叛。王知是人为是大贼。於大众中打恶声鼓。苦治其罪驱摈令出。以其不能尽忠护城。得是苦恼。舍利弗。佛亦如是,於无量劫修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大法王。於法国土有大威力。诸弟子中有知法味。乃至失命不毁我教。诸天世人无能坏者,所受教中自不恶逆亦不教他。我於众中有大威力。自在立教为护法城。不使恶贼毁坏得入。窃受如来所说密法。向诸怨贼邪见者说舍利弗。如来现在善护法城。四大弟子智慧深远。今我法城不惧破坏。若与法城作障碍者,为是大贼毁坏法城。盗我密法向外道说。是人常来至於我所。我与共语示其教法不说密要。是人为求所示教法出家受戒。我知此人後应得道。听使出家四月中试。何以故?为护法城故。又使未来世贼不更起故。如是如来善护法城使不得便。所谓令受佛教舍本恶邪。诸比丘众皆应欢喜。听使出家得受戒已,天人世间不能动转。舍利弗。何等是可试者,谓外道人及乐外道法者,舍利弗。何等是乐外道法。所谓有所得者,我见者人见者,众生见者贪者邪者,於自相空法心生疑者,受行种种邪虚妄法。不能入於第一义空。行诸邪道。是人名为乐外道法。舍利弗。不可试以种种色衣。若白衣人若著袈裟。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见。皆名外道。於我法中出家受戒是人应试。何以故?有所得者,於我法中即是邪见。是名大贼。一切世间天人中贼。是名一切世间怨家诸佛大贼。舍利弗。是邪见人。我则不听出家受戒。舍利弗。一切法无我。若人於中不能生忍。一切法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不能信解。於我法中所受供养。名为不净。是人则是不供养佛。不供养法。不供养僧。强入我法。形是沙门。心是外道。为盗法人。舍利弗。於未来世当有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是人轻笑如来所说如来所行。如来常於第一义空。恭敬供养常乐是行。是诸比丘,轻笑如来所行真际毕竟空法。舍利弗。尔时若有苦行比丘。亦共轻笑。今我弟子有行空者,我赞其善安慰其心。尔时是人轻蔑空行但求不坚牢事。以有我及有诸法如是等事令众心喜。若说一切诸法空者亦轻是人。何以故?舍利弗。法应尔也。众生善根欲断本相,则现真实妙法。在於世间无有受者,譬如痴人以栴檀香同於猥木。舍利弗。迦叶佛说。未来世中释迦牟尼佛诸弟子众。以利养故。为诸白衣说第一义空。尔时多有在家出家。愚痴不受违逆不信。而反诽谤失於大利。以是因缘当堕恶道。舍利弗。尔时多有相违诤论。我论人论众生论寿者论命者论善法欲少但乐利养。实是愚痴自谓有智。互相违逆常共诤讼。乐有断事生怨嫉心。是人舍沙门法但求利养。多乐事务所营非一。常乐伺求他人长短。自隐其过称说功德。如今比丘覆藏功德自出过恶。当尔之时,咸共不能护持重戒无所晓故。破於仪则而言:诸法空自相空何所能作。如那罗戏人种种变现。无所知者见之大笑。何以故?不知戏法其术隐故。生希有心惊怪大笑。如是舍利弗。尔时真实比丘说空寂法。求活命者咸共嗤笑。何以故?是人不知佛法义故。闻说空法惊疑怖畏。舍利弗。汝观此人。於安隐处生衰恼心。於衰恼处生安隐心。是人颠倒逆行善法顺行恶法。舍利弗。如是痴人。多怀慳贪瞋恚愚痴。具行三不善根。舍利弗。我为利益持戒比丘故。说二百五十戒经。如是痴人。乃以世间小因缘故。向在家者说。乃至书写以示白衣。舍利弗。如是痴人说言:诸法空自相空。何所能作。何以故?如是痴人。尚不能除慳贪烦恼。何况能断无明。舍利弗。尔时持律比丘不能善学。诸说法者亦不善学。读诵修妒路者亦不善学。舍利弗。云何名为持律比丘。不能善学如来经中说有三学。善戒学。善心学。善慧学。是人於三学中不能善学。但以多闻因缘轻慢他人。是人则为障碍善法。如是痴人。犹尚不能如法答问。况於毕竟空无所有中能发精进。舍利弗。尔时破戒比丘。乐为白衣执事。宣通使命疗治病法。以自生活。舍利弗。汝今观此恶人。於我法中出家受戒得受供养。而反以我为怨。舍利弗。尔时四天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乃至百千万亿诸天。见我法中如是毁坏。皆大忧愁啼泣涕零。舍利弗。是实不应依止於我。而为白衣营执事务。何以故?释迦牟尼佛弟子。乃至诸天龙神。犹尚不应为作给使。诸天龙神於我弟子与作给使。如是痴人所亲近白衣。若能修习通达诸法第一义空。无有是处。舍利弗。尔时破戒比丘。乃至为得一杯酒故。与诸白衣演说佛法。於意云何。多贪恚痴多乐读经。贪外经利行不清净。是人能得信解无所有毕竟空法。能得具足沙门果不。不也世尊,舍利弗。若有比丘趣得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持戒清净不乐众闹散乱言语。不贪外义昼夜精勤如救头然。一心勤行八直圣道。是人於空无所得法尚难通达。况是痴人。无有深欲无有信解。舍利弗。汝观是人。不知如来无上义故破我正法。自为己身及为他人作大衰恼。如是大贼世间怨家。此经中说应当远离。是人於佛尚不知恩。自念我等所为出家。於此法中不应行处则不应行。是故舍利弗。如来欲使未来世中止此恶故说如是经。若有比丘破所受戒。毁破威仪及破正见。得闻是经怖畏反戒。何以故?破戒之人。不应於弹指顷住圣人相在袈裟中。若闻是经心欢喜者,是人名为供养诸佛守护佛道。何以故?舍利弗。是名佛道真际。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沙门法者,为听是经应过百千万亿由旬。何以故?诸佛如来久乃出世。虽出於世时乃说之。

猜你喜欢
  在波尔薄约国大研究院院长克什梯摩罕沈教授作宗教哲学讨论·太虚
  论时事新报所谓经咒救国·太虚
  金刚仙论 第一卷·佚名
  往尼连河品第十八·佚名
  卷第一(初诵之一)·佚名
  百论疏卷中·吉藏
  大智度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卷第十(弥沙塞)·佚名
  佛说穰麌梨童女经·佚名
  卷十九·赜藏主
  第六 目犍连相应·佚名
  卷十四·佚名
  第四卷·佚名
  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希蓬·唐圭璋

      希蓬,诗渊亦时作希逢。宋史卷二百二十二宗室世系表八有赵希逢,属宋太祖第四子秦王德芳房。希蓬与华岳唱和甚多,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见永乐大典卷九千七百六十三引),今不传。诗渊第十册至第二十四册,载华、赵唱和甚多。又

  • 卷九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四目録禽类画鹰【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唐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唐杜甫】观刘永年团练画角鹰【宋黄庭坚】题搨本姜楚公鹰【宋陆游二首】画鹰【元马祖常】画鹰【元揭傒斯】

  • 列传第五十五 崔光·魏收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焉。东清河鄃人也。祖旷,从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时水。慕容氏灭,仕刘义隆为乐陵太守。父灵延,刘骏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彧冀州刺史崔道固共拒国军。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

  • 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九·伶官·脱脱

        ◎伶官   ○罗衣轻   伶,官之微者也。《五代史》列镜新磨于《传》,是必有所取矣。辽之伶官当时固多,然能因诙谐示谏,以消未形之乱,惟罗衣轻耳。孔子曰:“君子不以人废言。”是宜传。   罗衣轻,不知其乡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五月。乙亥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户部奏、筹议云南矿务。请饬即时开采一摺。云南素产五金。乃天地自然之利。铜政关系钱法。运京鼓铸

  • 卷十七·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录卷十七  宋 徐自明 着孝宗绍兴三十二年八月己巳史浩参知政事【自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玉牒兼侍读迁左中大夫除】浩字直翁庆元鄞县人浩由太学博士改

  • 人谱·刘宗周

    人极图说无善而至善,心之体也。即周子所谓太极,&ldquo;太极本无极也&rdquo;。统三才而言,谓之极。分人极而言,谓之善。其意一也。继之者善也。动而阳也,&ldquo;乾知大始&rdquo;是也。成之者性也。静而阴也,&ldquo;坤作成物&

  • 卷五十二【起昭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二【起昭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注三月而葬速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疏【正义曰往年公孙于齐齐侯唁公

  • 卷三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孟子道性善而言必称尧舜者何也曰性善者以理言之称尧舜者质其事以实之所以互相发也其言葢曰知性善则有以知尧舜之必可为矣知尧舜之可为则其于性善也信之益笃而守之益

  • 四书逸笺卷二·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论语【下】请车章此章或以为假设之辞固非据其年顔回少孔子三十岁三十二而卒则顔渊卒时孔子年六十一伯鱼五十先孔子死是时孔子年七十则顔回先伯鱼卒殆十年矣而此云鲤也死又似伯鱼先回死者王肃家语注此书久

  • 卷三十七·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七    宋 黄伦 撰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无垢曰皇天上帝纣之父也纣皇天上帝之元子也然天帝以有敬德者为

  • 问乘马第七十·管仲

    失传。

  •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太虚

    ──民国十五年秋客星洲作──释海清,一字转道,福建晋江县桐林乡人氏。俗姓黄,父依汲公,母吕氏。师年十一时,父病甚笃,辄思兄弟六人,吾居其季,倘父亲有何不测,将何所倚!遂默祷菩萨垂佑,感于梦中指示云:汝能持斋,父病可痊,因即发愿持

  • 一字寄特佛顶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现威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三十三天以如来加持无量福出生普遍光楼阁。大福俱胝庄严。大福佛资粮。普遍无

  • 正源略集目录·佚名

    卷第二 南岳下三十四世  (天隐修法嗣)夹山林皋本豫禅师 理安箬庵问禅师  报恩玉林通琇禅师 绿萝山茨际禅师  松际印中通授禅师  (雪峤信法嗣)积翠唯一润禅师 云门彻崖宏歇禅师  明果形山宏淖禅师 开先

  • 广志绎·王士性

    地理杂志。全书六卷,实为五卷。明王士性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初授确山县令,治绩卓

  • 春秋详说·家铉翁

    三十卷。家铉翁撰。家铉翁字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宋元之际经学家。宋时以荫补官,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丞相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签名。宋亡不仕,元成宗即号“处士”,以寿终于家。此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