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梵文字

原名《唐梵两国言音文字》。梵文学习词典。唐全真撰。一卷。系梵汉对照本,约编撰于唐开成三年(838),书前有全真自序。全书收汉字一千一百个,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约收八百字,基本内容抄自义净的《梵语千字文》,体例也与之相同,上列梵语,下标汉字;后半部分约收三百字,大多为密教内容的字词。此书在国内久已失传,唐开成年间(836—840)传入日本,书名见录于圆行的《灵岩寺和尚请来法门道具等目录》。现见载于日本《大正藏》第五十四册。

《唐梵文字》全部章节目录

(1)唐梵文字一卷

猜你喜欢
  般泥洹经·佚名
  大庄严经论·佚名
  达摩宝传·悟真子
  梵网经忏悔行法·智旭
  过去世佛分卫经·佚名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佚名
  贤劫经·佚名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佚名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善月
  八大灵塔梵赞·佚名
  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金刚寿命经·佚名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圆信
  首罗比丘经·佚名
  金刚经讲义·江味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十一·赵尔巽

      吴振棫 张亮基 毛鸿宾 张凯嵩   吴振棫,字仲云,浙江钱塘人。嘉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年,出为云南大理知府,历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莱青道;贵州粮储道;贵州按察使;山西、四川布政使。咸

  • 东都事略卷二十八·王称

    列传十一  冯继业字嗣宗大名人也父晖朔方节度使封衞王五代史有传继业敏惠有度量以父任补朔方军节院使牙内都虞候周广顺初晖疾继业图杀其兄继勲晖卒遂代其父位为朔方军留后迁节度使建隆初来朝开寳二年拜靖难军节度使

  • 董绍传·李延寿

    董绍,字光远,新蔡鎢阳人。从小喜好学习,十分精通文章的义理。他离家入仕,任四门博士,屡次升迁,官至中书舍人,被宣武帝所赏识。豫州城的白早生献城投降梁朝,朝廷命董绍前去安抚慰劳。他被贼兵锁拿,送到梁朝。梁军领军吕僧珍与他

  • 卢照邻传·刘昫

    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十余岁就学于曹宪、王义方,听他们讲授《三苍》、《尔雅》以及经史书籍。博学善于写文章。开始出仕授官邓王府典谶。邓王很爱重他,曾对众官员说:“他就是我的司马相如。”后任新都县尉,因染上风疾

  • 卷六·刘逢禄

    王鲁例第十一隐元年:春,王正月。注:惟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又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

  • 第三章 15·辜鸿铭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辜讲当孔子第一次在国家教堂(太庙:代天子供奉祖先的祠堂)任职的时候,在祭祀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问别人自己该怎么做。马上就有人议论,“是谁

  • 卷一百二十·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   宋 卫湜 撰孔子闲居第二十九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孔子闲居者善其无倦而不衰犹使一弟子侍为之说诗着其氏言可法也退燕避人曰闲居此於别録属通论

  • 卷九·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九安溪 李光坡 撰禮運第九疏曰鄭云名曰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隂陽轉旋之道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盖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

  • 春秋传卷二十五·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昭公中【壬景王十申六年】十有三年【晋昭三齐景十九卫灵六蔡平公庐元年郑定公宁元年曹武二十六陈惠公呉元年杞平七宋元三秦哀八楚灵十二弑呉夷末十五】春叔弓帅师围费音注【费鲁邑】【费内邑也命正卿为

  • 卷十一·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十一   宋 郑伯谦 撰防计上【论司防以上七官】或问周制天下之财皆受令于太宰而总于太府其玉府则专掌王之器物以共王之服食好赐其内府则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其外府

  • 卷十·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书经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修撰【臣】于敏中林之奇曰世之人徒以舜之为君恭己正南面而己不知舜之君臣其都俞赓歌于一堂之上自一话一言未尝不以克

  • 仰山伟禅师·惠洪

    禅师名行伟。生于氏。大名人也。幼寡笑语。颓然地坐终日。伏犀插额。眉目疏秀。人皆异之。年十九。游京师。闻宝相寺大乘师。方益有鉴裁。谒之。益曰。君风神不凡。然非凌烟麒麟所宜置。正当袒肩荷担如来。乃称耳。伟

  • 净名玄论卷第五(宗旨中)·吉藏

    慧日道场沙门胡吉藏撰三论境智门智非孤生。必由境发。故境为智本。境非独立。因智受名。故智为境本。非境无以发智。非智无以照境。非境无以发智。故境为能发。智为所发。非智无以照境。故智为能照。境为所照。以境为

  • 卷第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八 【经】复次持国乾闼婆王得自在方便摄一切众生解脱门树光乾闼婆王得普现一

  •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五·湛然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第一观阴下。第八依章解释。自为十文。初阴入境又二。初明阴境。次明十乘。初又略四。初略释三科。次明三科开合。三引二论以明同异。四正示境相。初又二。先列数。次阴者下。释名。初附小宗。

  • 目次·佚名

    古林智禅师语录目次卷首序文卷第一盛京般若禅寺语录卷第二辽阳如来禅院语录卷第三辽阳建宁禅寺语录普说卷第四奉天府东前山台大悲禅寺语录机缘颂古小佛事法语卷第五偈上卷第六偈下行状古林智禅师语录目次终

  • 甫田集·文徵明

    诗文集,明文徵明撰。徵明(1470—1559),名璧,以字行,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集收诗十五卷、文二十卷,附其子文“行略”一卷。内容有诗、叙、记、赞、字辞、颂、题跋、祭文、书、行状、传、墓志、墓表、墓碑

  • 白话山海经·佚名

    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山海经》全书18篇,31000多字。此为山海经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