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老字思孺,号醒翁。衡山(今湖南省)人。登大观进士。绍兴三年(1133),知藤州。   踏莎行   十二封章,三千里路。当年走遍东西府。时人莫讶出都忙,官家送我归乡去。   三诏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虚语。太平朝野总 
-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六首【辛卯四】至泰安白鹤泉行馆作出谷缘山跸路延花村柳墅望相连观民缓迈青郊道行馆新成白鹤泉【在岱宗坊之北】只以娱慈用允尔设云适已实惭焉八旬圣母扶瞻岳更祝如斯亿 
-   七言  春题华阳观       白居易  帝子吹箫逐鳯皇空留仙洞号华阳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秋雨中赠元九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较近二毛年  城东闲游  宠辱忧 
-   希福珠满玛奇额赫讷洪世禄彰库鄂克逊莽奕禄沙纳哈 偏图瑚里布达理善额楚穆成额额斯泰布舒库塔勒岱 瓦岱桑格伊巴罕沃申武穆笃瑚图玛哈达杰殷弟杰都 瓦尔喀   希福,他塔喇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安褚拉库路。祖罗屯,国 
-   徽宗皇帝   议礼局大观政和二礼附   大观元年正月庚子,御笔:『议礼局依旧于尚书省置局,仍差两制二员详议,属官五员检讨。应缘礼制,可据本末议定取旨。』   二月壬戌,议礼局言:『臣等伏以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国家承 
- 宋纪【起重光作噩正月尽黓阉茂六月凡一年有竒】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建隆二年春正月丙申朔御崇元殿受朝退羣臣诣皇太后宫门称贺 壬寅幸造船务观习水战 太仆少卿王承哲坐举官失实责授殿中丞  
- 天顺元年三月甲子朔封代府昌化王第二子成釴为镇国将军赐诰命冠服○命国子监祭酒刘铉为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孙贤为左春坊左中允修撰刘珝为右春坊右中允编修牛纶为左赞善刑科左给事中司马恂为右赞善翰林院编修徐溥兼 
- 万历二十二年七月丁丑朔以孟秋享  太庙遣定国公徐文璧恭代○升天津游击王承业为台路参将○调密云游击陈爕天津海防○己卯原任吏部左侍郎沈一贯<锍-釒>辞礼部尚书正史副总裁得旨卿以硕望新膺简命政本重地方资赞襄宜 
-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三十六二月癸未督运于成龙等请以旗员蒙古兵分运并携理藩院官同行于成龙等奏曰此次运米俱用牲口防运止有【臣】等七人恐前 
-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是晋朝太尉陆玩的玄孙。从陆玩到陆慧晓的祖父陆万载,世代为侍中,都有著名的行事,陆慧晓的伯父陆仲元,又做侍中,当时的人们把他们比作金、张二族。他的父亲陆子真,在宋朝做官为海陵太守。当时中书舍人 
- 杨时乔,字宜迁,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职为工部主事。在杭州征专卖税,命令商人自己报告收入,向有司交税,不做干预。隆庆元年(1567)冬天,上奏时政的要务,称:“有三件事应当慎重:每天勤于朝讲是培养品德的要务,亲自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四经籍考【二十四】集【诗集】【臣】等谨按马端临於别集外复辑诗集一门凡无文而独有诗及有文而诗仍独行者胥隶焉伏读我皇上御制乐善堂文集并御制文初集奎藻腾辉裒成巨帙而御制诗自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 洪武三年春正月辛卯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置巩昌、平凉二卫指挥使司。 癸巳,上以王保保为西北边患,复命右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 
- 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蠬之 
-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三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永徽四年。禅师慧宽卒。宽生杨氏。父为道士魏三洞先生。姊信相。生而知道终日凝然禅寂。宽五六岁日与信相谭论。俱非世事。家世奉道宽独不喜。父诟厉使拜天尊 
- 篆刻论著。明周应愿著。 周应愿,字公谨,吴江 (今属江苏) 人。此 书成于明万历三年 (1575) 王常辑的 《印薮》 刊行后不久。全书共分20章。内容丰富,于 印学源流及篆法、刀法等论述颇详,特别是 结合书法中的笔法来谈论 
- 古小说。南朝人王琰撰。辑佚书,不分卷。琰约生于宋孝建元年(454),卒于梁天监、普通间(502—527)。仕齐为太子舍人,仕梁为吴兴令。据自序说幼年居交阯(今越南河内),从贤法师受五戒,后还都,云游各地。此书撰成于梁初,系 
- 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作传,宋阮逸注。十五卷,七十篇。编年体。书成于隋大业四年(608)。仿《春秋》及《公羊传》、《谷梁传》体例,记自孔子获麟之年至南北朝史事。于诸国皆以列居正统者入于“经”文,余则入于“传”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