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六(宙字号)

佛祖纲目卷第六(宙字号)

甲子(周幽王五年起)辛未(平王元年)王戌(桓王元年)癸亥(周桓王二年止)

(庚子)四祖优波鞠多传法提多迦

优波鞠多。叱利国人。(一名优波崛多。一名邬波鞠多)姓首陀。父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证果。随方行化。至摩突罗国。得度者甚众。繇是魔宫震动。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以害正法。鞠多即入三昧。观其所繇。波旬复何便。密持璎珞。縻鞠多颈。及鞠多出定。取人狗蛇三尸。化为华鬘。软言谕波旬曰。汝与我璎珞。甚是珍妙。吾此华鬘。以相酬奉。波旬大喜。引颈受之。即变为三种臭尸。虫蛆坏烂。波旬厌恶。大生忧恼。尽其神力。莫能移动。乃升六欲天。告诸天主。又诣梵王。求其解免。彼各告言。十力弟子所作神变。我辈凡陋。何能去之。波旬曰。然则柰何。梵王曰。汝可归心尊者。即能除断。乃为说偈。令其回向曰。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波旬受教已。即下天宫。至鞠多所。礼足哀忏。鞠多曰。汝自今去。於如来正法。更作娆害否。波旬曰。我誓回向佛道。永断不善。鞠多曰。若然者。汝可口自唱言。皈依三宝。波旬合掌三唱。华鬘悉除。乃欢喜踊跃。而说偈曰。稽首三界尊。十力圣弟子。我今愿回向。勿令有劣弱。说是偈已。作礼而去。鞠多一日。因访一老比丘尼。才入门。便触撒钵盂。比丘尼曰。佛在日。六群比丘甚是粗行。数来我舍。尚不如是。尊者绍祖位人。得与么粗行。鞠多乃休去。鞠多在世化导。证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其室纵十八肘。广十二肘。充满其间。最后有一长者子。名曰香众。来礼鞠多。求出家鞠多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鞠多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鞠多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即为剃发。授具足戒。仍告之曰。汝父尝梦金日而生。汝可名提多迦。复谓曰。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於我。今复付汝。听吾偈曰。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乃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却复本座。跏趺而逝。时号无相好佛。提多迦以室内筹。用焚其躯。收舍利建塔。当此土周平王三十年庚子岁也○有着身见者。求度於鞠多。鞠多曰。求度之法。要信吾言。不违吾教。其人曰。既来投。师固当闻命。鞠多乃化一险崖山耸乔木。令其上树。又於树下。化作大坑。深广千肘。又令放脚。其人受教。即放二脚。令放一手。便放一手。令复放手。其人答言。若复放手。便堕坑死。鞠多曰。先约受教。云何违我。是时其人。身爱即灭。放手而堕。不见树坑。即证道果。

佛祖纲目卷第六

 

猜你喜欢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九·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七·唐慧琳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智圆
  众经目录卷第五·彦琮
  佛说七佛经·佚名
  复周继武居士书·太虚
  佛说华手经卷第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十·佚名
  第五品 双小品·佚名
  总目·呆翁行悦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圆信
  二九 清净经·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五·唐慧琳
  卷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三出 愧别·孟称舜

    【女冠子】〔生上〕无端招引旁人妒,情寂寞,影萧疏。几番儿倚遍栏杆玉,算则是不如归去。好事多磨成又败,相看冷眼谁亻秋睬。五湖风月转头空,何时了却鸳鸯债。昨在园中为飞红所卖,只得告辞舅妗回去。俺舅氏尚有徘徊之意,妗意略

  • 卷二十·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秦州杂诗二十首【乾元二年作】【郑曰寰宇记魏初中分陇右为秦州师曰甫论房琯事贬华州司功属关辅饥弃官去客秦州遂有此作】补注【鹤曰公以乾元二年夏之秦史

  • 卷十七·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七 宋 王安石 编 李远五首【字求古大中中为忠州刺史】 赠写御真李长史 玉坐烟销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乍分隆准山河秀初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六朝供奉应无敌始觉僧

  • 卷六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七性道谦赋【以满招损谦      唐受益为韵】阙 名鉴天道之恶盈将守之以持满穷易象之明义排溢美于虚诞鉴其体而如卑明其训而非缓惟德之柄惟行之管是以贤人君子虽百代而同光圣帝明

  •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柳宗元登柳州峩山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蒹葭淅沥含秋

  • 第九十九回 易总理重组内阁 夺汉阳复失南京·蔡东藩

      却说广西巡抚沈秉坤,系湖南善化人,闻湖北早起义师,湖南亦告独立,长江下游,大半响应,广西虽处偏隅,势不能免,不如由我倡起,免受黎军压制。当下召文武各官,密谋独立。藩司王芝祥、提督陆荣廷,首先赞成。再开谘议局会议,通过多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纪昀

    宋纪 【二】太宗○太宗太宗皇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宣祖第三子太祖同母弟也帝幼不羣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工文业多艺能仕周至供奉官 都知太祖自陈桥兵次为军士推戴帝与赵普之谋为多太祖即位以帝为殿前都虞候领睦

  • 第23章 在南京要投降·冯玉祥

    蒋介石召集了一个秘密会议。后来知道蒋找的人没有我,那是德国大使陶德曼提出的调停和议。蒋介石就沟通了曹汝霖、王克敏、李思浩、梁鸿志、吴光新,这一些汉奸都云集在上海沧州饭店、哈同花园,忙个不了。蒋介石派的人是姓

  • 董绍传·魏收

    董绍,字兴远,新蔡鱼同陽人。少年好学,颇有文义。起家任四门博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国子助教、积射将军、兼中书舍人。对问善辩,被世宗所赞赏。豫州城人白早生举城南叛,帝诏让董绍前去慰劳。到上蔡,被敌人袭击,把他囚送江东,锁禁

  • 冯道传·薛居正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的祖先或种田或读书,没有固定的职业。冯道小时善良淳厚,爱学习会写文章,不厌恶粗衣薄食,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为乐事,虽在大雪拥门的寒天,尘垢满席的陋室,也快乐自如。天..年间,刘守光任他

  • 辽南条约·佚名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八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八日,北京。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欲缔结条约,由日本国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一切仍归中国管理。大清国大皇帝陛下特简钦差全权大臣太子太

  • 第九章 21·辜鸿铭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辜讲有一次,孔子谈到很多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他说:“有的人只是冒出小芽,但却不会开花;有的人只是开花,但却不会结果成熟。”

  • 评组织论中的全化论·太虚

    胡君先骕叙述南非洲斯末资将军的全化论,先说从达尔文以来的机械论,反对者有柏格森等的生命论,最近则有沟通两者间的组织论,而全化论即为组织论中之一派。予按照胡君所叙,则前者张东荪君所译为层创的进化论,或突出的进化论,亦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二枝末。疏二。初列。二释。释中二。初疏文十一重喻合义相昭然。寻文易解。然此翳喻亦未全似。若以首末比况。最切者不过梦喻。已见前文。皆由无明力者。如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无明为因等者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三·丈雪通醉

    嗣法门人彻纲等编住保宁府草堂寺上堂。問:「如何是性天底蘊?」師云:「今古歷然。」進云:「莫是學人安身處麼?」師云:「且莫詐明頭。」進云:「過在甚麼處?」師云:「是。」問:「如何是今日事?」師云:「疏雨灑空階,點綴人衣溼。」乃云

  • 玉官·许地山

    许地山早年受过佛教思想的影响,早期的短篇小说,多以南洋生活为背景,有异域情调,故事曲折离奇,充满浪漫气息。1939年发表的小说《玉官》,描绘了面对欲施暴的军士挺身而出宣扬基督爱的教义的玉官的救世精神。小说主人公玉官是

  • 长河·沈从文

    长篇小说。沈从文著。1945 年1月由昆明文聚社初版,列入《文聚丛书》。作品以三十年代湘西辰河中游的小码头吴家坪为背景,描写了辰河岸边兼务果园和水上运输的乡绅滕长顺一家的日常生活。他们辛苦经营的桔园丰收了,却

  • 明太宗宝训·杨士奇

    明太宗(成祖)朱棣语录汇编。杨士奇等编纂。宣德五年(1430)成书,与《太宗实录》同进。十五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五卷,凡六十子目。前有宣德五年明宣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