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慧晓传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是晋朝太尉陆玩的玄孙。从陆玩到陆慧晓的祖父陆万载,世代为侍中,都有著名的行事,陆慧晓的伯父陆仲元,又做侍中,当时的人们把他们比作金、张二族。

他的父亲陆子真,在宋朝做官为海陵太守。当时中书舍人秋当被宠幸,他的家在海陵,请假回家埋葬父亲,陆子真并不去他家拜望。秋当请派人修桥,又因为妨碍农活而不答应。彭城王刘义康听到后非常欣赏他。王僧达是贵公的子孙,恃才骄傲,做吴郡太守,进入昌门时说:“那里有人才啊!彼琛一公两掾,英才门第;陆子真五世做内侍,和我是同一类人物。”陆子真因为眼病而由临海太守辞归,为中散大夫,去世。

陆慧晓清正耿直,不交杂乱人员,同郡的张绪称赞说:“这是江东的裴、乐啊!”最初应州郡的聘请,举为秀才,经历过各府行参军,因为母亲年老回家奉养,十余年没有做官。

齐高帝辅政,任命他为殿中郎。邻族都来庆贺,陆慧晓举起酒杯说:“陆慧晓年龄已过了三十,妻子的父亲主管选任,才做了个尚书郎,你们还认为值得再来庆贺么?”

高帝上表禁止奢侈,陆慧晓撰写答诏的草稿,为高帝所欣赏,引他担任太傅东阁祭酒。齐朝建元初年,调为太子洗马。庐江何点常常说:“陆慧晓心如明镜,遇形触物,无不清清楚楚。王思远心像怀冰,暑月也有霜气。”当时人们认为是实录。

陆慧晓与张融宅院相连,中间有一个水池,池上有两棵柳树。何点叹息说:“这池子便是醴泉,这树便是交让。”到了武陵王萧晔做会稽太守,皇上为他精选辟吏,以陆慧晓为征虏功曹,与府参军沛国的刘..一同跟随前往就职。刘..是个清正的士人,行到吴地,对别人说:“我听说张融与陆慧晓连宅,中间有水,这里必定有奇异的味道。”所以命令车驾前往舀水来喝。他说:“喝了这里的水,则卑鄙吝啬的念头都会消尽。”

何点向豫章王萧嶷推荐陆慧晓,补任司空掾,加以礼遇。逐步升迁为安西咨议、兼任冠军录事参军。

武帝的第三个儿子庐陵王萧子卿为南豫州刺史,武帝叫着他的小名对司徒竟陵王萧子良说:“乌熊这个孩子痴呆如熊,不能得到天下第一人作为行事,就无法压住一州。”随后又说:“我想到了一个人。”于是就让陆慧晓为长史、行事。告别武帝的时候,武帝问他说:“卿怎样辅持庐陵王呢?”回答说:“安静以便修身,俭朴以便养性。安静则世人不扰乱,俭朴则世人不忧烦。”皇上非常高兴。

后来担任司徒右长史。当时陈郡的谢籫为左长史,府公竟陵王萧子良对王融说:“我府中的佐官,以前的人谁能相比?”王融说:“明公的两个上佐,是天下的英奇,古来很少有人能比。”萧子良在西院抄书,让陆慧晓参与此事。

不久调任西陽王征虏、巴陵王后军、临汝公辅国三府长史,行府州事。又担任西陽王左军长史,兼会稽郡丞,行郡事。隆昌元年(494),调任晋熙王冠军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陆慧晓先后共做了五次辅政,立身清正,僚佐以下的人来访,必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长史身份贵重,不应妄自谦让。”他回答说:“我生性讨厌别人无礼,不容不以礼待人。”他不曾称士大夫为卿,有人问他是什么缘故,陆慧晓说:“贵人不可以称卿,而贱者才可以称卿,人一生中怎么能在心里老是想着轻重呢!”他终身经常都是称呼人的职位。

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西中郎长史,行事、内史职务依旧。不久征为黄门郎,还没有上任,调为吏部郎。尚书令王晏挑选自己的学生补任朝内外的要职,陆慧晓只为他任用了几个人就停止了。王晏十分恼恨他。他把一个女妓送给陆慧晓,想和他搞好关系,陆慧晓不接受。吏曹都令史被派来做选拔人才的顾问,陆慧晓一意独行,不曾和他商量。明帝派主书单景俊对他说:“都令史熟悉旧的人事情况,可以一齐商议。”陆慧晓对单景俊说:“六十的年龄,不能再靠咨询都令史来做吏部郎了。皇上如果认为我不能胜任,我便应当拂衣而退。”明帝很怕他。后来想用他为侍中,因为他身材矮小而作罢。

后来调出京城担任晋安王镇北司马、征北长史、东海太守,负责府州事务。又入京担任五兵尚书,负责扬州事务。崔惠景事件平息,他兼任右军将军。出京监管南徐州。朝中舆论又打算以他为侍中,王亮说:“济水、黄河需要人,现在暂且从朝廷借用,让他去镇守南兖州。”王荧、王志都说:“侍中尤其需要英华,方镇应该还有其他人选。”王亮说:“衡量二者,还是担当侍中比较缓和,拒敌贼寇比较急切。当今朝廷很弱,应该服从急切者。”于是让他为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加任都督。到镇以后,不久因为有病遍京。后来去世,赠他为太常。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八·李心传
  第七回 弑故主冤魂索命 丧良将胡骑横行·蔡东藩
  第十回 践夙约一方解职  借外债四国违言·蔡东藩
  法军侵台档(五)·佚名
  第一章 缘起·陈寅恪
  卷之五百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六十二·祁韵士
  卷九十·班固
  ●自序·林豪
  《南齐书》简介·萧子显
  侯深传·李延寿
  段志玄传·欧阳修
  石守信传·脱脱
  第四十四章 护党救国军之缘起·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九蔊菜类长短句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宋】杨万里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蔬经我繙尽不见蔊菜名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取士取名多失真

  • 本纪第八 明帝·沈约

    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戊寅生。二十五年,封淮阳王,食邑二千户。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元凶弑立,以为骁骑将军,加给事中。世祖践阼,为秘书监,迁冠军将军、南兰陵下邳二郡太守,领石头戍事

  • 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脱脱

        ◎地理中   ○南京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南京路,国初曰汴京,贞元元年更号南京。府三,领节镇三,防御八,刺史郡八,县一百五。(都城门十四,曰开阳,曰宣仁,曰安利,曰平化。曰通远,曰宜照,曰利

  • 卷二百十三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辛卯,詔新判太原府歐陽修罷宣徽南院使,復為觀文殿學士、知蔡州。先是,修病,辭宣徽使至五六,因論青苗法,又移書責王安石,安石不答而奏從其請。修辭太原,移書責王安石,安石不答而奏從其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四·叶隆礼

      王沂公行程錄   初,奉使者止達幽州,後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涼淀、北安州、炭山、長泊。   自雄州白溝驛度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一]。北度涿水、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縣。度盧溝河[

  • 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癸已答杨子直云大抵身心内外初无间隔所谓心者固在于内而凡视听言动语默出处之见于外者亦即此心之用而未尝离也今于其空虚不用之处则操而存之于其流行运用之实则弃而不省此于心之全体虽得其半而失其半矣然

  • ◎曾国藩的治兵术·恽逸群

    湘乡曾涤生(国藩)为中国近百年间的重要人物,捧他的颂之为圣人,骂他的就谥之曰汉奸。究竟他是好是坏,极易判断,只要看帮谁办事,反对的是那一阶级,就黑白分明。他死于南京的两江总督任内,南京玄武湖一个亭子上过去悬挂他的遗像,辛

  • 卷二十九·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巻二十九九月甲寅朔檄防旺喇卜滩保防回回国王阿卜都里什特阿卜都里什特奏言【臣】为噶尔丹所擒受寃苦十有四年仰仗圣上威灵灭噶尔丹【臣】得出而来降合家既防圣上髙厚之恩今又

  • 卷六十三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范晔

    (李杜)◆李固传,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李恢的儿子。李恢的事迹在《方术传》。李固像貌有奇特的外表,头上有骨突出如鼎足,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年少时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于是读尽许多古书,结交不少英贤。四方

  • 敬新磨传·欧阳修

    庄宗喜欢打猎,在中牟打猎时践踏民田。中牟县令挡住马恳切进谏,为民请命,庄宗怒斥县令要杀掉。伶人敬新磨知道他这样做不对,就和众多伶人去追赶县令,捉拿到马前斥责他说:“你当县令,为什么不知道我们天子喜欢打猎呢?你为啥要叫

  • 卷一百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乐考历代乐制建文四年七月【时成祖已即位】赐谷王橞乐七奏赏其开金川门迎驾之功也至九月命齐王榑复国青州亦赐以乐人【臣】等谨按永乐实録云

  • 108.扶不起的阿斗·林汉达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

  • 周官禄田考卷中·沈彤

    吴江沈彤撰公田数制王畿及畿内外国邑之地皆主于田田有公有私私田民所受公田则禄所自出也故考周官及内外诸侯官之禄者更必尽知公田之约数王畿地方千里为方百里者百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为田六十四万井

  • 卷第三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四已辩第三向果差别。次应建立第四向果。颂曰。上界修惑中  断初定一品至有顶八品  皆阿罗汉向第九无间道  名金刚喻定尽得俱尽智  

  • 东巡记·赵彦卫

    台州临海县章安祥符寺,法堂有高庙御坐。寺僧师颜年八十余矣,能言东巡事,云:时年方十四,事悟讲主。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曰,民间欢言天子航海东来,泊金鳌山下。

  • 康平县乡土志·佚名

    地方志书。约为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由李绍纲、徐芳修纂。此志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一册不分卷。绍纲,时任县劝所总董;徐芳,县巡警总局董事。按清末固定目录程式填报成书。约四千五百字。记事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

  • 岂有此理·空空主人

    这是一部被清廷多次查禁的奇书,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辍神的经典。作者以戏滤嘲骂的笔调。视一切权威为无物,专门疑人所不敢疑,汉人所不能被议,时见“大逆不道”的言辞。在作者眼中,人(鬼)无高下、事《物》无俱细,统统岂有

  • 南岳单传记·弘储

    全一卷。清代弘储表,南潜评。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我国禅宗临济宗之法统,从释尊以下,至第六十九祖退翁弘储,历代单传之略传,各传并附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