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叙七佛

叙七佛

传灯录云。古佛应世。绵历无穷。难以悉数。现在贤劫。有千如来。暨於释迦。但纪七佛。案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於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金华善慧大士。登松山嵿行道。感七佛引前。维摩接后。今之撰述。断自七佛而下。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长阿含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剎利。姓拘利若。父盘头。母盘头婆提。居盘头婆提城。坐波波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三十四万八千人。神足二。一骞茶。二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 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长阿含云。人寿七万岁时出世。种剎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芬陀利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一阿毗浮。二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 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

长阿含云。人寿□万岁时出世。种剎利。姓拘利若。父善灯。母称戒。居无踰城。坐婆罗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扶游。二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 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现在贤劫第一贤)

长阿含云。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礼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树下。说法一会。度人四万。神足二。一萨尼。二毗楼。侍者善觉。子上胜 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

长阿含云。人寿三万岁时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盘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 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

长阿含云。人寿二万岁时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母财主。居波罗柰城。坐尼拘律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善友。子集军 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

长阿含云。人寿一百岁时出世。本在一万岁时。为观众生。无机可度。至百岁。劫末苦逼。故出乎世。种剎利。姓瞿昙。父净饭。母大清净。居舍卫城。坐菩提树下。说法一会。度人无数。神足二。一舍利弗。二目犍连。侍者阿难。子罗睺罗 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幻寄居士瞿汝稷曰。始予录指月录。七佛第书其偈。阿含化迹皆削焉。既见世之人。粗闻即心即佛者。率多拨无报化乃悟。昔人载此之妙密。盖偈阐法身之极致。阿含示化迹之大略。可谓断常俱遣。事理两融者矣。传灯成於道原。而裁定於杨大年。其旨不苟也。因具录之。此录稍录神通亦以此。

佛祖纲目叙七佛卷(终)

猜你喜欢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下·佚名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卷九·佚名
  卷十二·佚名
  卷四十·性音
  卷第三十五·呆翁行悦
  山家绪余集目次·善月
  覆罗普悟居士书·太虚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第五章 学派及师资相承·佚名
  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法藏
  禅宗颂古联珠旧序·佚名
  杂毒海卷六·性音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七·佚名
  缁门崇行录·祩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冯伟寿·唐圭璋

      伟寿字艾子,号云月,取洽子。   玉连环   忆李谪仙   谪仙往矣,问当年、饮中俦侣,于今谁在。叹沉香醉梦,胡尘日月,流浪锦袍宫带。高吟三峡动,舞剑九州隘。玉皇归觐,半空遗下,诗囊酒佩。   云月仰挹清芬,揽虬鬓、尚友

  • 宋齐愈·唐圭璋

      齐愈字文渊,一云字退翁。宣和三年(1121)上舍第一。靖康初,官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为左司员外郎,试起居郎。以推举伪楚张邦昌,论死。   眼儿媚   霏霏疏影转征鸿。人语暗香中。小桥斜渡,西亭深院,水月朦胧。   

  • 歳时杂咏巻十三·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寒食【今诗】作诗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 蘓 轼北城寒食烟火防落花蝴蝶作团飞王孙出游乐忘归前门騘马紫金勒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动谁敢睎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书生老眼省见

  • 卷一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张谔张谔景龙中登进士第仕为陈王掾岐王范雅好儒士谔与阎朝隐刘庭琦郑繇等皆从之游赋诗饮酒後坐贬山茌丞诗十二首百子池【一有怀古二字】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宫女厌镜笑窥池身

  • 王安中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安中(1076—1134)字履道,曲阳(今属山西)人。从学于苏轼、晁说之。筑室自榜曰“初寮”。元符三年(1100)进士,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政和中,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以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宣和元年(1119),任尚书右

  • 卷一百五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九月辛未朔封晋恭王第三子平阳王济熿为晋王○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等来朝贡貂鼠皮等物赐赍有差○夜有星如鸡子大赤色尾迹有光出房宿西南行至近浊○癸酉命故金吾左卫指挥佥事何通子清金吾右卫指挥佥事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十月丁卯朔颁历○是日享太庙遣公张惟贤恭代○礼科右给事中周永春等上言几辅今岁水灾较之三十二三十五两年其势尤甚小民盻望蠲缓之诏以日为岁今已数月杳然无闻查得牧地自万历十年清丈共地一万六千余顷每年

  • 一四○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一四○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八日湖北巡抚臣福宁跪奏,为遵旨查缴《纲目续编》,循例汇奏,仰祈圣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九年内先后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偏谬及肆

  •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一。○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

  • 丁崇吉·周诒春

    丁崇吉 字艗仙。年五十七岁。生于浙江定海。永久通信处。上海赫德路三十四号。已婚。子五。女二。初学于上海出洋局。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某高等学校。习文科。光緖六年。入哈佛大学。光緖七年回国。研究

  • 君子阳阳·佚名

    ——夫妻自娱乐陶陶【原文】君子阳阳①,左执簧②。右招我由房③,其乐只且④。君子陶陶⑤,主执纛⑥。右招我由敖⑦。其乐只且。【注释】①阳阳:得意的样子。②簧:古时的一种吹奏乐器③由:同“游”房:同“放”

  • 卷四·王天与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四     元 王天与 撰禹贡第一         夏书【唐陆氏曰夏禹天下号也凡九篇五篇亡】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汉孔氏曰分其圻界唐孔氏曰计九州之境当应旧

  • 卷七·佚名

    △第二无边庄严会清净陀罗尼品第三之二尔时佛告无边庄严。有诸天神住鸡罗娑山。彼等天神。能令诸说法者六根清净。於诸演说开示法时。助其语业令相续说。即说咒曰钵啰(二合)多钵怛底(一)吠嚧折那筏底(二)没陀末底(三)嚩苏末底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愿卷第七(七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愿说理由智导行由愿兴。行愿得均理智兼备。理智兼备则心心念念总是弥陀。刹刹尘尘皆为净土。自非大愿行力。曷能臻此哉。欲人人证此三昧者。要在信愿深其根本也。夫愿者乐也欲也。欲生西方净土乐见阿弥陀佛。故

  • 佛说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耨大池边龙王宫中。与大比丘僧五百人俱。大菩萨众满足千人。皆得陀罗尼。住于十地应绍尊位。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法界通达无碍。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于佛智德心无

  • 天宫事经·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觉者一 椅子品一 椅子天宫一&ldquo;汝之椅殊妙黄金造,如意之速行所欲处。装饰华鬘缠美衣者,恰似雷光辉云顶。二依何汝有是容色?缘何汝处天宫享善果?又何可意财宝为汝生耶?三女神!大威神者!我问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禅师住黎川罗汉禅寺语录卷之二门人德因 编侍者德玹记录师受苏州府吴江县黎里镇缙绅工部金同太史张刑部韦鸿胪朱文学毛秦沈周吴众檀信并法侣剖初元超等请入院。师指山门云玄珠斫象拈

  • 盘洲文集·洪适

    宋代诗文别集。80卷。洪适著。《四库全书总目》谓“适以词科起家,工于俪偶”,“其内外诸制,皆长于润色,藻思绮句,层见迭出”,“至于记序志传之文,亦尚存元祐之法度,尤南宋之铮铮者矣”,“其他表、启、疏、状诸篇,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