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四(藏字号)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四(藏字号)

甲子(晋惠帝永兴元年起)丙寅(改光熙)丁卯(怀帝永嘉元年)癸酉(愍帝建兴元年)丁丑(东晋元帝建武元年)戊寅(改大兴)壬午(改永昌)癸未(明帝太宁元年)丙戌(成帝咸和元年)乙未(改咸康)癸卯(康帝建元元年)乙巳(穆帝永和元年)丁巳(改升平)壬戌(哀帝隆和元年)癸亥(晋哀帝兴宁元年止)

(庚午)天竺佛图澄至洛阳

佛图澄。天竺人。姓帛氏。晋永嘉四年。至洛阳。自云百有余岁。服气自养。积日不食。善诵神咒。役使鬼神。腹旁有孔。以绵塞之。夜则拔绵出孔。以自照。每临溪。从孔出肠胃洗濯。还纳腹中。欲於洛阳立寺。以弘大法。值刘曜宼乱。遂不果。时石勒屯葛陂。多残杀。部下大将郭黑略素奉法。澄即杖锡投略。略受五戒。后略从征伐。輙预克胜负。勒疑而问略。略曰。有一沙门。智术非常。云将军当略有区夏。已应为师。臣前后所白。皆其言也。勒喜曰。天赐也。遂召澄。问佛道有何灵验。澄知勒不达深理。止可以道术为征。即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生青莲花。勒繇此信服。澄因谏曰。王者德化。洽於宇内。则四灵表瑞。勒甚悦之。勒后因忿。欲害诸道士。并欲苦澄。澄乃避去。使人觅之。不得。还报勒。勒惊曰。吾有意向圣人。圣人舍我去矣。通夜不寝。思欲见澄。澄知勒意悔。明旦造勒。勒曰。昨夜何行。曰公有怒心。昨故权避。公今改意。是以敢来。勒大笑。

(乙酉)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传法不如蜜多

婆舍斯多。罽宾国人。姓婆罗门。父寂行。母常安乐。初母梦得神剑。因而有孕。既诞。拳左手。遇师子尊者。显发宿因。密受心印。后适南天。至中印度。彼国王名迦胜。设礼供养。时有外道。号无我尊。先亦为王礼重。嫉斯多至。乃於王前论义。谓斯多曰。我解默论。不假言说。斯多曰。孰知胜负。彼曰。不争胜负。但取其义。斯多曰。汝以何为义。彼曰。无心为义。斯多曰。汝既无心。岂得义乎。彼曰。我说无心。当名非义。斯多曰。汝说无心。当名非义。我说非心。当义非名。彼曰。当义非名。谁能辨义。斯多曰。汝名非义。此名何名。彼曰。为辨非义。是名无名。斯多曰。名既非名。义亦非义。辨者是谁。当辨何物。如是往返。五十九番。外道杜口信伏。时王宫殿忽有异香。斯多肃然。面北合掌。长吁曰。我师师子尊者。今日遇难。斯可伤焉。寻辞王。王曰。尊者少留。容有所问。此苑有泉。热不可探。愿为决之。斯多曰。此为汤泉。有三缘所致。其一神业。其二鬼业。其三热石。热石者。其色如金。其性常炎。故其出泉如汤。鬼业者。谓其鬼方出罪所。游於人间。以余业力。煎灼此泉。以偿其夙债。神业者。谓神不守其道。妄作祸福。以取飨祀。恶业贯盈。宜罚役之。亦使煎灼此泉。以偿滥祭。王曰。幸尊者验之。三缘中。此果何者所致。斯多曰。此神业所致也。即命爇香临水。为其忏悔。须臾濒水现一长人。前礼斯多曰。我有微佑。得遇尊者。即生人中。故来辞谢耳。已而遂隐。后七日其水果清冷。如常泉。斯多辞王。王躬罗御仗。以送之。至南印度。潜隐山谷。时彼国王名曰天德。迎请供养。王有二子。长曰德胜。凶暴而色力充盛。次曰不如蜜多。和柔而常婴疾苦。王以问斯多。斯多为陈因果。王敬信受。后六十载。德胜嗣位。信向外道。因致难於斯多。不如蜜多以进谏。被囚。王遽问斯多曰。予国素绝妖讹。师所传者。当是何宗。斯多曰。王国昔来。实无邪法。我所得者。即是佛宗。王曰。佛灭已千二百年。师从谁得耶。斯多曰。饮光大士。亲受佛印。展转至二十四世师子尊者。我从彼得。王曰。予闻师子比丘。不能免於刑戮。何能传法后人。斯多曰。我师难未起时。密授我信衣法偈。以显师承。王曰。其衣何在。斯多即於囊中出衣示王。王命焚之。五色相鲜。薪尽如故。王即追悔致礼。师子真嗣既明。乃赦蜜多。蜜多遂求出家。斯多问曰。汝欲出家。当为何事。曰我若出家。不为其事。斯多曰。不为何事。曰不为俗事。斯多曰。当为何事。曰当为佛事。斯多曰。王子智慧天至。必诸圣降迹。即许出家。六年侍奉。后於王宫。受具。羯磨之际。大地震动。颇多灵异。斯多乃命之曰。吾已衰朽。安可久留。汝当善护正法眼藏。普济群有。听吾偈曰。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本性。无道亦无理。蜜多受偈已。问衣可传乎。曰此衣为难。故假以证明。汝身无难。何假其衣。化被十方。人自信向。斯多乃现神变。化三昧火。自焚平地。舍利可高一尺。德胜王瓶浮图而秘之。当此土晋明帝乙酉岁也。

(戊申)佛图澄尊者入寂

石勒殂。弟虎袭位。尤倾心事佛图澄。澄谓虎曰。帝王事佛。在恭俭慈忍。显赞法道。不为暴虐。不害无辜。民有为恶化之不悛者。其可不罚乎。但杀不可滥刑。不可不恤耳。永和四年十二月。澄谓弟子曰。石氏当灭吾及其未乱。失逝矣。乃遣人辞虎。虎惊曰。大和尚遽。弃我国。有难乎。即至寺慰澄。澄曰。出生入死。道之常也。修短分定。无繇增损。有可恨者。国家存心佛法。建寺度僧。当蒙福祉。而布政暴虐。刑罚交滥。特违圣典。终无福佑。能敷仁政。祚或可延。虎号恸悲咽。知其必逝。即为凿圹营坟。至八日安坐而逝。寿一百七十岁。入道一百九年。酒不踰齿。食不过中。非戒不履。立寺八百九十三。所度弟子七千余人。凡澄所在国人。无敢向其方涕唾便利者。每相戒曰。莫起恶心。大和尚知。汝自大教东来。至澄而盛。后有僧自雍州来。见澄西入关。以闻虎。虎命发冢。惟块石存焉○竺佛调久师澄。住常山寺积年。或分身他处。或经岁入山。赍乾饭数斗。归常有余。有僧随调。山行。值雪。调入虎窟中宿。虎还共卧。后自克亡日。远近皆至。调曰。人身无常。能专心真净。形数虽乖。而必同契。言讫。端坐而逝。弟子入山。见调坐岩上。众礼曰。和尚尚在耶。调曰。吾常在耳。乃不见。众共开棺。惟衣履存。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四

 

猜你喜欢
  佛说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卷第三·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十五·道宣
  不能代替·佚名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佚名
  大云轮请雨经卷下·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十九(之上)(论本第七十至七十二)·遁伦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四·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一(有序)·智旭
  第四十一章 八王章·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玄奘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二·重显
  卷第十八·佚名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目录·非浊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阮阅

      ●卷六·讽谕门  唐文宗夏日联句,东坡谓宋玉对楚王雄风,讥其知己不知人也。公权小子,有美而无规,为续之云:“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及)  四方。”或谓五弦之薰〔风〕解愠阜财,已有

  • 道乡集补钞·管庭芬

    道乡集补钞邹浩送俞秀老归维扬踏雪驱驱原宪履,御风猎猎老莱衣。情投岂比钟山出,兴尽远同剡水归。炀帝池边松荫远,维摩室内烛光微。携筇促席相羊处,应记当年接下机。过永州澹山岩作我入幽岩亦偶然,初无消息与人传。训狐戏学

  • 卷八百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六李珣【五十四首】渔父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避世垂纶不计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櫂警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

  • 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文宗四·宋濂

        ◎文宗四   二年春正月己卯,御制《奎章阁记》。行枢密臣言:“十一月,仁德府权达鲁花赤曲术,纠集兵众以讨云南,首败伯忽贼兵于马龙州,以是月十一日杀伯忽弟拜延,献馘于豫王。十三日。战于马金山,获伯忽及其弟

  •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春秋讲义卷二上·戴溪

    宋 戴溪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庄公卒而子般立子般卒而闵公立闵公继子般者也是时鲁国有乱闵公尚防不行即位之礼故春秋不书即位齐人救邢春秋之法书救者皆善之去冬狄伐邢今年齐救之固足以为善矣然桓公之力治狄有余不能伐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二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吉祥品第十二   以是三寶功德具足.故經初說。又此三寶於一切世閒第一吉祥.如吉祥偈中說.佛法   及衆僧是名

  • 妙行无住分第四·朱棣

      复次。须菩提。   【王日休曰】谓再编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乃叙经者自谓。   【颜丙曰】复次。乃再说也。   【李文会曰】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疏钞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就破颠倒渐明真见二。一且对匿王破其断见二。一述阿难所坏愿辨真妄。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又

  • 卷第九·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六观居士 毕延玠 较订唐元宗癸丑(开元元年)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并旧译。合成一部百二十卷。至是功毕。流志自是更不译经。唯专持诵。时修禅观○七月义净法师示寂。寿七十九。勑给葬事。

  • 撄宁大师语录叙·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大师语录叙喻指和尚答三峰曹洞十六问序明道贵契乎真虚履践宜切乎真实故法言有三设问有四法言者始寔而终虚道之至也始虚而终实行之至也非寔而非虚化之至也是以至人其心若镜其心若水包

  • 基地与地球·阿西莫夫

    《基地与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6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五部作品,归于“基地后传”,也是年代最晚的基地故事。银河的命运取决于某人一念之间,这个人就是葛兰·崔维兹,而他竟

  • 缉古算经·王孝通

    古代数学经典著作。唐王孝通著。一卷。成书7世纪初。全书仅有20个问题,可分为天文(共1题)、土木工程(共6题)、地窖和仓库容积(共7题)和勾股(共6题)四类。每题均有答案和解题步骤,并写有自注。现传本后四题有残缺。所有

  • 草书状·萧衍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同《与陶弘景论书》、《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等,俱为愿人从中取法之论。是篇对草书技巧提出一些精到的看法。篇中首先论述草书的产生,说: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

  • 蜃楼志·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蜃楼志全传》、《盖世无双情中奇全传》。二十四回。题“庾岭劳人说,禺山老人编”,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九年(1804)本衙藏板本,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 敕修百丈清规·德辉

    凡八卷。略称敕修清规、百丈清规。元朝东阳德辉编,全悟大訢及学业沙门等共校正。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元朝至元二年(1336),蒙顺宗之敕,德辉乃重编百丈古清规,于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对照参考古清规、校定清规、备用清规和幻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佚名

    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薪,被黑蛇螫,苦痛之极,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咒,并诸神诸天诸佛菩萨名,及神咒,救之。与今流通本同。

  • 无量门微密持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一向出生菩萨经之异译。与《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咒译作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