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五(宇字号)

佛祖纲目卷第五(宇字号)

甲子(周共和五年起)甲戌(宣王元年)庚申(幽王元年)癸亥(周幽王四年止)

(乙未)三祖商那和修传法优波鞠多

商那和修。摩突罗国人。亦名舍那婆斯。姓毗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在胎六年而生。西域有九枝秀草。名商诺迦。(此云自然服)出则圣人降生。和修生而此草出。昔如来行化。至摩突罗国。见一青林枝叶茂盛。语阿难曰。此林地名优留荼。吾灭后一百年。有比丘名商那和修。於此转妙法轮。后百岁。果诞和修。出家证道。受庆喜尊者法眼。化导有情。及至此林。降二火龙。龙受三归。遂施其地。以建梵宫。和修化缘既久。思付正法。寻於叱利国。得优波鞠多。以为给侍。因问鞠多曰。汝年几耶。答曰。我年十七。和修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耶。心白耶。和修曰。我但发白。非心白耳。鞠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和修知是法器。后三载。遂为落发。受具。告曰。昔如来以无上正法眼藏。付嘱迦叶。展转相授。而至於我。我今付汝。勿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说偈已。即隐於罽宾国南象白山中。后於三昧中。见鞠多有五百徒众。常多懈慢。乃往彼正之。鞠多见和修至顶礼次。和修以右手上指。即有香乳。自空而注。问鞠多曰。汝识之乎。鞠多不测。遂入三昧观察。亦不能测。乃请曰。是果何三昧耶。和修曰。是谓龙奋迅三昧。如是五百三昧。汝皆未之知。复曰。如来三昧。辟支不识。辟支三昧。阿罗汉不识。吾师阿难三昧。而我不识。今我三昧。汝岂识乎。是三昧者。心不生灭。住大慈力。递相恭敬。其至此者。乃可识之。於是鞠多弟子。皆伏而悔谢。和修复为说偈曰。通达非彼此。至圣无长短。汝除轻慢意。疾得阿罗汉。五百比丘闻偈已。依教奉行。皆获无漏。和修乃现十八变化。火光三昧。用焚其身。鞠多收舍利。建塔於梵迦罗山。当此土周宣王二十二年乙未岁也。

○阿育王造塔缘起

巴连弗邑国王。名频头婆罗。生子阿育。(此云无忧)身体粗湿。不喜见之。后值边国恒乂尸罗反。诸子中独命阿育往伐。仅给朽钝甲兵数十人。从者难之。阿育曰。我若应王。自有来应之者。作是语时。忽然兵甲从地涌出。即将往伐彼国。俱闻空中宣示。阿育王子。当王此天下。汝等勿兴逆意。於是诸国悉平。至於海际。适王卧病。诸臣共扶。阿育将至王所。欲立为王。王闻不乐。即便命终。阿育心念。我若应王。诸天自然水灌我顶。素缯系首。言讫。铁轮飞降。王阎浮提。领一天下。阿育王如法葬父。王已即立。阿[少/兔]楼陀为大臣。时诸臣自持策立功。高心生轻慢。王知其意。乃勅诸臣。伐花果之树。而植刺棘。三勅不从。即持利剑。手杀诸臣。阿[少/兔]楼陀劝王。宜立屠杀之人。时有[〦/凶]恶耆黎子。自夸其能。王便为起屋舍。仅开一门。中作种种治罪之法。状似地狱。[〦/凶]人启王。若入此中者。不复得出。王许之。尔时有一商主之子。厌世间苦。出家学道。游行诸国。次第乞食。误入屠舍。遥见舍中火车炉炭等。恐怖毛竖。便欲出门。[〦/凶]主前来。执捉比丘。比丘心生悲悔。涕泪满目。乞延一月。不听。如是渐减。至於七日。乃听。比丘勇猛精进。坐禅息心。至第七日。适王将一宫女。送付[〦/凶]主。[〦/凶]主取着臼中杵捣。须臾便成碎末。比丘见已。极生厌恶。我身不久。亦当如是。断一切结。成阿罗汉。[〦/凶]主语比丘言。期限已尽。比丘答曰。我心得解脱。断除诸有尽。今此身骸。无复吝惜。[〦/凶]主即执比丘。着铁镬油中。使者燃火。火不能热。及至自燃火即猛盛。既开镬盖。见彼比丘。坐莲华上。生希有心。即以启王。王便严驾。率众来看。比丘身升虚空。犹如雁王。示种种变化。向王说偈曰。我是佛弟子。逮诸漏已尽。生死大恐怖。我今悉得脱。阿育王闻已。於佛法所。生大敬信。白比丘言。佛未灭度时。何所记说。答曰。佛记。大王於我灭后。过百岁时。於巴连弗邑。有三亿家。彼国有王。名曰阿育。当王此阎浮提。为转轮王。正法治化。又复宣布我舍利。於阎浮提。立八万四千塔。王今造此大地狱。杀害无量。宜应承佛所记。如法修行。阿育王合掌作礼。我得大罪。惟愿佛子受我忏悔。勿复责我愚人。比丘度阿育王已。乘空而化。时王欲出[〦/凶]主留之。王曰。汝欲杀我耶。答曰如是。王曰。谁先入此中。答曰我是。王曰。若然者汝先应取死。即勅左右。将[〦/凶]主着胶舍中。以火烧之。又勅坏此地狱。施众生。无畏王乃至王舍城。取佛塔中舍利。作八万四千金银瑠璃颇棃箧。又作八万四千四宝瓶。勅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耶舍尊者舒指。放光八万四千道。令捷疾鬼。於阎浮提城邑聚落。满一亿家者。各立一塔。在震旦国者。一十九所○初世尊与诸比丘。循邑而行。时有二童子。一名阇耶。二名毗阇耶。共在沙中嬉戏。遥见世尊。三十二相庄严其体。阇耶心念。我当以麦麨上佛。仍手捧细沙。着世尊钵中。毗阇耶亦合掌随喜。时童子发愿言。以惠施善根功德。令得一天下一伞盖王。即於此处生。得供养诸佛。世尊微笑。告阿难曰。我灭度百年之后。此童子於巴连弗邑。统领一天下。转轮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复广布我舍利。造八万四千塔。阿难汝可取此钵中所施之沙。舍着如来经行处。阿难如教奉行。

○阿育王参礼优波鞠多

时巴连弗邑。有上座。名耶舍。阿育王深生礼敬。立鸡雀精舍。请耶舍主之。至是复诣鸡雀。白耶舍曰。更有比丘。佛所授记。当作佛事否。我当往诣。供养恭敬。耶舍答曰。佛般涅盘时。游行至摩偷罗国。告阿难曰。於我般涅盘百岁之后。当有长者子。名优波鞠多。出家学道。号无相佛。王曰。今已出世不。答曰。已出世。住在优留荼山中。王闻已。便欲诣彼。令使者告报。鞠多思惟。若王来者。无量侍从杀害微虫。答使者曰。我当自诣王所。鞠多遂至王国。王大欢喜。至尊者前。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言曰。我今领此阎浮提。受轮王位。不以为喜。今睹尊者。如睹於佛。踊跃无量。如来弟子乃能如是。又曰。尊者颜貌端正。而我形体丑陋。何也。鞠多说偈曰。我行布施时。净心好财物。不如王布施。以沙施於佛。王又白言。愿尊者示我佛所说法。游行处。并佛记。诸大弟子塔所。当礼拜供养。鞠多曰。善哉善哉。遂将王至彼所。一一指。示供养讫。至示阿难塔曰。此人是佛侍者。多闻第一。撰集佛经。王遂舍百亿珍宝。供养是塔。告诸臣曰。如来之体身。法身性清净。彼悉能奉持。是故供养胜。法灯常存世。灭此愚痴冥。皆繇从彼来。是故供养胜○王复诣菩提树下。手持香炉。向四方作礼。愿如来贤圣弟子。在诸方者。悉来集会。时三万大阿罗汉。王见第一座无人。问其故。海意尊者曰。此是宾头卢位。此人亲见佛来。王曰。今在何处。海意曰。且待须臾。言讫。宾头卢从空而下。王请就座礼敬。宾头卢不顾。王乃问。承闻尊者亲见佛来是否。宾头卢以手策起眉曰。会么。王曰不会。曰阿耨达池龙王。曾请佛斋。吾是时亦预其数。

佛祖纲目卷第五

 

猜你喜欢
  卷四·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太虚
  卷五·丹霞子淳
  雨法雨品第三十·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七·湛然
  第三卷·圆瑛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一卷·佚名
  卷一·野竹福慧
  卷第九十九·佚名
  卷五百二·佚名
  略评外道唐焕章·太虚
  曹溪大休珠禪師普說卷第十·佚名
  华严经疏·佚名
  卷第七十三·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沙门岛张生煑海·臧懋循

    沙门岛张生煑海杂剧(元)李好古撰●沙门岛张生煑海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石佛寺龙女听琴 正名 沙门岛张生煑海第一折〔外扮东华仙上诗云〕海东一片晕红霞。

  • 卷八十八·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八十八目録【起一百十二字至一百十四字】透碧霄柳永查荎女冠子【又一体】蒋捷沁园春【又一体】韩玉离别难【又一体】柳永选冠子【又一体】侯寘【二首】陆游陈允平冯全真前调【又一体】鲁逸

  • 何跋·佚名

    何跋光绪建元五月,宝应王中丞奉命渡台,檄予随营办理文案。越四月,而中丞病作;又一月,中丞内渡就医,遽捐馆舍。杜陵失武,余甚恸之!方中丞之在台也,公余之暇,日事吟咏,因作「台湾杂诗」;每成一绝,即以示予。予受而录之,积至三十二首;嗣

  • 畦乐诗集原序·梁兰

    诗以道性情诗之所以传也古今以诗名者多矣然三百篇后得风人之旨者独推陶靖节由其冲和雅澹得性情之正若无意于诗而千古能诗者卒莫过焉故能轻万锺芥千驷翛然物表俯仰无惭岂非足乎已而无待于外者乎是虽不必以诗名而诵其诗

  • 列传第十六 温皇甫二李姜崔·欧阳修

    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人。父君攸,北齐文林馆学士,入隋为泗州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大雅性至孝,与弟彦博、大有皆知名,薛道衡见之,叹曰:“三人者,皆卿相才也。”初为东宫学士、长安尉,以父丧解,会天下乱,不复仕。高祖镇太原,厚礼之

  • 权景宣传·李延寿

    权景宣,字晖远,天水显亲人。他的父亲权昙腾,魏时任陇西郡守,去世后赠封为秦州刺史。  景宣少小聪明颖悟,有气概侠骨,同宗的人都对他惊异和叹服。十七岁时,魏行台萧宝夤看见他深感惊奇,上表请求朝廷加封他为轻车将军。萧宝夤

  • 程日华传·刘昫

    程日华,定州安喜人,本为单名程华。父程元皓,任安禄山帐下将领,跟从安禄山攻陷东、西两京,颇以有勇力著称,史思明时任定州刺史。程日华年轻时在本军服役,为张孝忠的牙将。当初,李宝臣得授恒州节度使,吞并消灭邻近的藩镇,据有恒、

  • 金履祥传·宋濂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先祖原姓刘,因避讳吴越钱武肃王之同音名,故改姓金。履祥幼时就很聪慧,父兄稍加教授,就能背诵。年龄稍大,更加自勉奋发学习。对天文、地理、礼乐、兵谋、阴阳、律历之类的书,无不认真研究。及至青年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丙午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大江,东进白下门外,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内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庳隘。上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故增筑新城,

  • 231.杨继盛冒死劾严嵩·林汉达

    明武宗死后,他的堂弟朱厚熜(cōng)继承皇位,这就是明世宗。明世宗刚即位的时候,在政治上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像限制宦官权力,整顿税收等等。但是后来迷信道教,在宫内设坛求仙,渐渐不大过问朝政。凡是迎合他信道的,就得到重用,大学

  • 卷十五·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五汉 高诱 注兵略训【兵防也防乱之萌皆在略谋解喻至论用师之意也故曰兵略】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略获也】将以存亡继絶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

  • 间传·姚际恒

    间字未详,郑氏谓:丧服之间轻重所宜,以间为「平声」。吴幼清谓:当读如间厕之间,仪礼丧服正经自有正传,此篇非正传,而厕于丧服之正传,以间字为「去声」。郑说犹近之,吴说其凿。篇中言哀之发于容体、声音、言语、饮食、居处,凡五段

  • 佛本行经车匿品第十二·马鸣

    菩萨以普慈,目睫绀青色。眼雨泪且言,尽心晓车匿。金鞘明珠靶,拔剑如抽虺。自以剃其头,天敬接发去。解宝璎珞付车匿,遥跪敬意嘱及曰:以此宝珠拜上王,执慈意启唯莫忧。畏死怀惧甚苦剧,乃令父王失所侥。未还膝下之报养,乃令慈母宿

  • 法华文句记卷第十·湛然

    释寿量品之余迹中唱灭通约三身。又二。初总立。如净名下释。释中初明三身非灭唱灭。次明三身常住不灭。三明三身不生不灭。以不灭故唱灭非灭。以不生不灭故名为非灭。总而言之显于不灭。初文自三。初明法身为六。初借

  • 正德武功县志·康海

    陕西地方志。 明康海(1475—1540)纂修。三卷。海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弘治进士,授修撰。为明中叶文学家、诗人。是志成于正德十四年(1519),约二万字。记事止正德十三年。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

  •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演说。谓一切众生若犯有「十恶五逆」之罪,死后当入地狱受苦。若能广建道场,设斋行道,则可超度亡灵,不入地狱。书中有十殿阎

  • 王氏医案·王士雄

    原名《回春录》。医案。清王士雄撰。周辑录。二卷。士雄有《温热经纬》已著录。同郡周字光远,搜集王氏自道光四年(1824)至二十三年临证验案,编辑成帙,于二十三年刊行。书中以年代为序收载外感、内科杂病、妇科等医案

  • 李有才板话·赵树理

    中篇小说。赵树理著。初载于1943年7月25日至8月13日《晋绥日报》副刊。同年底由新华书店初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小说“尽量用普通的平常的话语,但求每句话都能适合每个人物的特殊身份、状态和心理”(周扬《论赵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