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黄字号)

佛祖纲目卷第四(黄字号)

甲子(周孝王十三年起)丁卯(夷王元年)癸未(厉王元年)庚申(周共和元年)癸亥(周共和四年止)

(癸巳)二祖阿难传法商那和修

阿难。王舍城人。姓剎帝利。父斛饭王。实佛之从弟也。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尝所赞叹。加以宿世有大功德。受持法藏。如水传器。乃命为侍者。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见一奇特事。佛曰。见何奇特事。阿难曰。入城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总见无常。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见一奇特事。阿难曰。未审见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时亦见乐人作舞。阿难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缕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剎竿着。阿难一日入竹林。闻比丘诵偈曰。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因为正之曰。不然。佛云。若人生百岁。不解诸佛机。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於是比丘以闻其师。其师曰。阿难老昏矣。吾语是也。异日阿难复经竹林。见比丘诵偈如前。阿难诘知其故。因念愚痴难化。入三昧。求尊圣为之证。於是地为之动。光明遽发。俄有一圣宿大士示现。而为之说偈曰。彼者念讽偈。实非诸佛意。今遇欢喜尊。而可依了之。彼师弟子竦敬。寻得二果。后阿阇世王白言。如来迦叶尊胜二师。皆已涅盘。而我多故。悉不能睹。仁者般涅盘时。愿垂告别。阿难许之。后自念言。我身危脆。犹如聚沫。况复衰老。岂堪长久。又念。阿阇世王与吾有约。乃诣王宫。告之曰。吾欲入涅盘。故来辞耳。门者曰。王寝不可以闻。阿难曰。俟王觉时。当为我说。时王梦中。见一宝盖。七宝严饰。千万亿众。围绕瞻仰。俄而风雨暴至。吹折其柄。珍宝璎珞。悉坠於地。心甚惊异。既寤。门者具白上事。王闻语已。失声号恸。哀感天地。即至毗舍离城。见阿难在恒河中流。跏趺而坐。王乃作礼。而说偈言。稽首三界尊。弃我而至此。暂凭悲愿力。且莫般涅盘。时毗舍离王亦在河侧。复说偈言。尊者一何速。而归寂灭场。愿住须臾间。而受於供养。尔时阿难见二国王咸来劝请。乃说偈言。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涅盘当我净。而无诸有故。复念。我若向一国而般涅盘。诸国争竞。无有是处。应以平等度诸有情。遂於恒河中流。将入寂灭。是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雪山中有五百仙人。睹兹瑞应。飞空而至。礼阿难足。胡跪白言。我当於长老而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阿难默然受请。即变殑伽河。悉为金地。为其仙众。说诸大法。复念先所度脱弟子。应当来集。须臾五百罗汉。从空而下。为诸仙人。出家受具。其仙众中。有二罗汉。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底迦。阿难知是法器。乃告之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迦叶入定而付於我。我今将灭。复付於汝。汝受吾教。当听偈言。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说偈已。复以正法眼。嘱累商那和修。而谓末田底迦曰。昔佛记云。佛灭度后。后五百岁中。汝当於罽宾国。敷宣大法。言已。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轮奋迅三昧。而分身四分。一分惠忉利天。一分惠娑竭罗龙宫。一分惠阿阇世王。一分惠毗舍离王。各造宝塔而供养之。当此土周厉王十二年癸巳也。

佛祖纲目卷第四

 

猜你喜欢
  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慧苑
  致海潮音社书·太虚
  第二十一章 诸王之事迹·佚名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五·通奇
  阿夷决疑品第六·马鸣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佚名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佚名
  卷一·佚名
  甲二 正宗分——乙一 显一乘境·太虚
  卷第九·佚名
  卷第一百七十七·佚名
  集团的恶止善行·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二·唐慧琳
  卷三百七十四·佚名
  卷七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识·唐圭璋

      识字致远,永春人。弱冠领乡荐。精星历,尝作浑天图、浑天仪。   水调歌头   观星   一雨洗空阁,象纬迫人清。披襟台上,坐看北斗正旋衡。知是南宫列宿,初出极星未远,龙角正分明。河汉馀千里,风露已三更。   坐未久

  • 卷五·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五吏部侍郎汤右曾撰赠乔石林侍读四首南宫风月已多时得路烟霄去较迟闲与墨卿为职业冷看芸府是曹司关心小贮铜匜火过眼慵争玉局棊那更宦途论巧拙护花累石足幽期有才如此合腾骞尺一俄闻诏旨传泚笔

  • 卷十一·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一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径山【二十一日比年寺火独遗国一和尚塔院及明月池耳他皆再建者】 明月池头国一禅残僧依旧占三椽薰风正緑门前树积水都清涧下川坐断千峯因底事身轻百刼本

  • 卷一百三十一·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二 越王侗【字仁谨炀帝之孙元德太子昭之子美姿容性寛厚大业三年立为越王十三年帝幸江都侗留守东都宇文化及弑逆遂即位改元皇泰寻为王

  • 卷二百十三·毕沅

      ◎元纪三十一 ∷起柔兆涒滩正月,尽强圉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十六年年   春,正月,壬午朔,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福建行中书省。   是日,张士诚弟士德陷常熟州。时江阴群盗,互相吞啖,江宗三、

  • 卷六十 后秦録八·崔鸿

    姚嵩 姚嵩兴之弟也仕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厯至司空封安成侯留心经典専精释道兴因赐以皇后所遗珠佛像嵩上表谢曰臣言奉珠像承是皇后遗属所建礼觐之日永慕罔极伏惟感往增懐臣言先承陛下亲营像事每

  • 卷之四十三·佚名

    成化三年六月甲午朔○丙申巡抚甘肃右佥都御史徐廷章奏上边议三事一足兵食以备战守夫备边急务在足兵食而已甘肃等卫所大约原额旗军七万二千九百余名今实有者四万一千八百余名事故逃亡三万一千一百余名虽累清勾而解到者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二四八四柱细册光绪八年五月一一六○四--二·佚名

    抄发台北府属各县光绪六年分额征供栗收支四柱册式抄发台北府属各县光绪六年分,额征供栗收支四柱细册(注一)印 台北府印台北府总光绪六年分旧管额征台湾府属,划归管理,应征正供,并奇武■〈老〉庄谷共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纪昀

    列传金 【四】○金四卢彦伦 毛子廉 李三锡孔敬宗 李师夔 沈璋刘彦宗【筈仲诲】时立爱韩 企先□琼李成孔彦舟徐文施宜生卢彦伦毛子廉李三锡孔敬宗李师夔沈璋刘彦宗时立爱韩企先郦琼李成孔彦舟徐文施宜生△卢彦伦卢

  •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佚名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八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奉文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搜查,据各属先后呈缴,经前抚臣吴虎炳、李世杰先后咨送军机处销毁,并恭折奏明在案。臣到任后

  • 成宗本纪·宋濂

    元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名铁穆耳,世祖之孙,裕宗真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徽仁裕圣皇后,姓弘吉烈氏。铁穆耳至元二年(1265)九月初五生。至元二十四年(1287),诸侯王乃颜反叛,世祖亲自率军将其讨平。后来合丹又造反,命铁穆耳前往征伐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二·允禄

    雍正二年正月初三日奉上谕元旦朝班左翼人员并不按班排立三五成羣前后错杂徃来此系大礼之地乃都察院所专司伊等理应拏防着将元旦左翼站班之御史交部察议嗣后行礼排班之处于左右两翼各派侍卫四五员令其管辖若有如此行走

  • 卷二十六·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六宋 徐天麟 撰学校下图书下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隂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名七家三十六篇墨六家八十六篇从横十二家百七篇杂二十家四百三篇

  • 卷二·曾巩

    建隆元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叛。五月,驾幸军前,六月,筠自焚,泽潞平。七月,车驾还京,时筠子守节据上党,闻筠死亦降。是年九月,李重进叛。十月,车驾还幸军前。十一月,重进自焚。十二月,车驾还京。重进,太原人,周祖之甥,在周为平卢军节度

  • 阿育王传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忧波鞠多因缘之余  说此偈已即入涅槃。如是乃至起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炭塔。乃至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以香花音乐末香涂香供养舍利。而作是言。佛付嘱我等法而般涅槃。从今已去

  •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钱穆

    钱穆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沧海丛刊于1984年12月印行,长沙岳麓书社凤凰丛书于1986年5月出(大陆)版。全书以文化不同学术亦异的文化学术观和比较学术方法,以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

  •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佚名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太上三天正法经》一书后半篇,《正统道藏》本分出另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