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二(收字号)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二(收字号)

甲子(汉灵帝中平元年起)庚午(献帝初平元年)甲戌(汉改兴平)丙子(汉改建安)庚子(魏高祖黄初元年)辛丑(蜀汉昭烈章武元年)壬寅(吴太祖黄武元年)癸卯(汉后主建兴元年)丁未(魏明帝太和元年)己酉(吴改黄龙)壬子(吴改嘉禾)癸丑(魏改青龙)丁巳(魏改景初)戊午(汉改延熙吴改赤乌)庚申(魏改正始)癸亥(汉后主延熙六年。魏正始四年。吴赤乌六年止)

魏 曹姓。五主。共四十五年 三国 蜀汉刘姓。二主。共四十三年    吴 孙姓。四主。共五十九年

汉初平年中。有牟子。未详名字。避世隐居。锐志佛道。着理惑三十七篇。极其推崇。梁僧佑律师。收之弘明集○陈思王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操之中子。十岁诵诗书十余万言。善属文。邯郸淳见而骇叹。称为天人。植每读佛经。留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世皆则之。游渔山。闻有声特异。清扬哀婉。因仿之为梵呗。然不好黄老。尝着辨道论。以见意。

(己丑)二十三祖鹤勒那传法师子比丘

鹤勒那。(勒即梵语。鹤即华言)月支国人。姓婆罗门。父千胜。母金光。以求子祷於七佛金幢。梦须弥顶有神童。持金环云。我来。及诞。而天雨花。国王以其有神征。乳於宫中。宫嫔育之。即分身各为其子。有千许。王曰。我无储嗣。将育尔为太子。今者千身。孰为正子哉。言已。一子放光。忽皆不见。而见於其父母家。王莫能如何。七岁睹民间淫祠。恶其宰杀。入庙叱之。庙貌遂隳。乡党称之为圣子。至年二十二出家。栖一林间九白。诵大般若。感鹤众相随。三十得法。行化至中印度。为其王无畏海说法。感日月天子礼拜其前。王目见之。乃问勒那。日月国土。总有多少。勒那曰。千释迦所化世界。各有百亿迷卢日月。我若广说。即不能尽。王闻忻然。时勒那演无上道。度有缘众。有上足龙子。蚤夭。其兄师子博通强记。事婆罗门。将葬龙子。而众力举其柩。不能动。勒那谓师子曰。昔汝弟欲冥福汝。而塑一佛像。汝方信婆罗门。投於地。今汝弟虽谢世。犹欲感悟汝。故示斯异。汝亟供像。柩斯举矣。师子奉命。而柩举。未几婆罗门师死。师子乃归依勒那。问曰。我欲求道。当何用心。勒那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勒那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经云。我所作功德。而无我所故。师子闻是语已。即入佛慧。时勒那忽指东北。问曰。是何气象。师子曰。我见气如白虹。贯乎天地。复有黑气五道。横亘其中。勒那曰。其兆云何。曰莫可知矣。勒那曰。吾灭后五十年。北天竺国。当有难起。婴在汝身。吾将灭已。今以法眼。付嘱於汝。善自护持。乃说偈曰。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师子比丘闻偈欣惬。然未晓将罹何难。勒那乃密示之。言讫。现十八变而归寂。阇维。各欲分舍利兴塔。勒那复现形空中。而说偈曰。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大众闻偈。遂不复分。就驮都场而建塔。当此土后汉献帝二十年己丑也。

(辛丑)三藏康僧会行化至吴

康居国大丞相之子。姓康。名僧会。弃俗归缁。游化至建康。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吴人以为妖。吴主孙权闻之曰。是汉明帝所梦。佛道之遗风耶。诏至。问状。会广陈如来之化因曰。如来化已千年。然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育王奉为八万四千塔。此遗化也。权曰。舍利可得。当为塔之。苟其无验。国有常刑。会请期七日。谓其属曰。佛法废兴。在此一举。当加意恳求。至期无验。乃展二七。又无验。权曰。趣烹之。会默念。我佛名真慈。必不违我。更请展期又七日。五鼓矣。闻铿然有声。起视瓶中。五色错发。大呼曰。果如吾愿矣。黎明进之。权与公卿聚观。叹曰。希世之瑞也。会言。舍利威神。一切世间无能坏者。权使力士搥之砧碎。而光明自若。於是建塔立寺。名其里曰佛陀。寺曰建初。江南塔寺。自此而始。权问太傅阚泽曰。汉明何年。佛教入中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平十一年。佛法初至。计今赤乌四年。一百七十余年矣。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褚善信等。与西僧粗法。善信负妄惭死。凡中国人。例不许出家。无人流布。加之乱离岁深。方至本国。权曰。孔子制述典训。教化来叶。老庄修身自玩。放浪山林。归心澹泊。何事佛为。泽曰。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教诸天奉行。不敢违佛。以此言之。优劣可见也。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二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四卷·佚名
  诞生品第七·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九·澄观
  论建立国际合众国·太虚
  卷二百一十三·佚名
  卷五百二十九·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四上·智顗
  卷三·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八·澄观
  三 禅宗的传法授衣·正果法师
  卷第九·佚名
  菩萨的人生观与公民道德·太虚
  应日本关系中华民国之五团体欢迎会致词·太虚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全文·佚名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杜文澜

    秦澹如观察词秦澹如观察缃业,字应华,江苏无锡人。由副贡官浙江候补道,历权司道各篆,声誉卓然。余於吴门贾芸樵观察益谦坐中始识之。後数往还,辄间阻,而勋华雅韵,时熟耳中。所著微词录、虹桥老屋词,秘不示人。从友人处借钞

  • 卷126 ·佚名

    胡仲弓 寄舟中诸吟友 溪流何太急,画桨去如飞。 诗垒才无敌,愁城醉解围。 日斜帆影亚,风细乐声微。 误入桃源去,月明犹未归。 胡仲弓 寄朱静佳明府 十载江湖叹不遭,识君岁月漫蹉跎。 文书南

  • 卷三百九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七麟类四言古麟颂          【汉】蔡 邕皇矣大角降生灵兽视明礼修麒麟来孚春秋既书尔来告就庶士子鉏获诸西狩麒麟颂         【吴】薛 综懿哉麒麟惟兽

  • 列传第七十八 艺术下·李延寿

    周澹 李修 徐謇 从孙之才 王显 马嗣明 姚僧垣 褚该 许智藏万宝常 蒋少游 何稠周澹,京兆鄠人也。多方术,尤善医药,遂为太医令。明元尝苦风头眩,淡疗得愈,由此位特进,赐爵成德侯。神瑞二年,京师饥,朝议迁都于邺,淡与博士祭酒崔浩

  •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四十·赵尔巽

      莫洛陈福王之鼎费雅达李兴元陈启泰吴万福   陈丹赤马閟叶映榴   莫洛,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呼纳赫鲁。祖温察,太祖时来归。莫洛初授刑部理事官,累迁工部郎中。康熙六年,擢左副都御史。七年,出为山西陕西总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九·焦竑

      錦衣衛   ◆錦衣衛   錦衣衞都指揮使宋忠(忠節錄)   錦衣衞指揮使萬貴(實錄)   錦衣衞指揮使錢通(實錄)   驃騎將軍錦衣衞事掌衞都指揮使朱公驥墓志(倪岳)   錦衣衞掌衞事都指揮使贈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葉公廣

  • 卷四十六·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六 【起己未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尽甲子德宗兴元元年四月】凡五年有奇 【己未】十四年春正月以李泌为澧州刺史质实【澧州注见

  • 卷十一·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一     宋 萧常 撰列传六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弟劭俱有人伦之鉴而不相能劭为郡功曹排摈靖靖以马磨自给楚国蒋济常论劭褒贬不平故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刘?曰

  • 一六三 北大感旧录九·周作人

    十三,马隅卿 隅卿是于民国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在北大上课,以脑出血卒于讲堂里的,我也在这里抄录《隅卿纪念》的一篇文章作替代,原本是登载于《苦茶随笔》里的。“隅卿去世于今倏忽三个月了。当时我就想写一篇小文章纪念他,

  •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范君石 译注【说明】这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

  • 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佚名

    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自尧舜禹汤文武之後而有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自易书诗礼春秋而外而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书如日月之光昭於天岳渎之流峙於地猗欤盛哉盖有四子而後二帝三王之道传有四子

  • 卷八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四卿大夫之孝法服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谢枋得曰干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圜有阳奇象坤地在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隂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

  • 育王月江和尚语录叙·月江正印

     (门人)居简.妙心.大机.慧忠.可橖.祖安.具德.宗满.自然.慧观.寿椿.德粹.思敬.良圭.景行.本真.绍宗.文阐.宝生.文藻.自成 编 余初游方时。月江禅师。已出世说法。虽辱交三十余年。而以不及预参徒。久亲炉鞴。为恨。至治间。奉旨金山升座。

  • 卷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十二住临江府新庵门人寂纯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尺牍寄德山裔禅师行道于此世自非应真乘悲愿力孰能为之湖海之大土地之广披缁者不下几千万数而千万中得一人半人维

  • 全真清规·陆道和

    全真清规,元朝全真道通玄子陆道和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辑录全真道部分戒规、礼仪和杂文,分作十二篇:〈指蒙规式〉、〈簪披次序》二篇,言童蒙出家规矩和初出家者簪冠披衣仪式。 〈游方礼师〉、〈堂门戒

  • 内经药瀹·张骥

    内经药瀹[yuè] ,医经类著作。清张骥辑。十卷。骥字先识,双流(今属四川) 人。另辑有《内经方义》、《雷公炮炙论》等。是书刊于一九二三年。张氏认为《内经》中虽少提药名,但其理论对用药规律、药物性味归属等皆有纲领

  • 蜃楼·郁达夫

    故事说的是一名叫陈逸群的海龟青年,因病去到杭州静养,想起自己的各种罗曼史,以及在杭州各种艳遇的事情。故事表达出了当时在各个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国爱国青年的愁苦和无助。本篇最初发表时,未完,作者未曾续写,也未收入集子或

  • 终身大事·胡适

    作者胡适。1919年3月发表于《新青年》6卷3号,附有作者的序和跋。作者说原是应朋友之约用英文写成,后译成中文。是中国最早的话剧作品之一。剧本描写一个中产家庭的独生女田亚梅为争取婚姻自主而离家出走的故事。亚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