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祖述杜顺之‘法界观门’,题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杜书为‘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妄尽还源’意为妄尽心澄,还复清净圆明之自性、本源,即约观成之利益而立名者。此观为圆教之绝对观门。然关于作者,古来有异论,或谓杜顺所作,或疑其真伪,或谓寄显门。本书之大纲准大乘起信论之所明,增数约立六门,又于其六门中别开总为二十一门。本书之注释本有多种,如晋水净源‘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一卷、湛睿‘华严妄尽还源观纂释’五卷等。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全部章节目录

(1)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猜你喜欢
  大方广宝箧经·佚名
  大庄严法门经·佚名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佚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元照
  观音义疏·智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宗泐
  金光明经疏·吉藏
  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佛性论·世亲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佚名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佚名
  能显中边慧日论·慧沼
  迦叶结经·佚名
  衡山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211_1 【铜雀妓】高適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   卷211_2 【塞下曲】高適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

  • 厉元范·唐圭璋

      庐陵郡守   失调名   梦中得   叶叶柳眉齐抹翠,梢梢花脸争匀白。

  • 天台前集巻下·李庚

    宋 林师蒧 编寄河阳从事杨潜李 渉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防蓬莱光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囬舟偶得风水便烟防数夕归潇湘潇湘水清巗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

  • 卷之一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陈镒传·张廷玉

    陈镒,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十年(1412),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再升任湖广副使,历任山东、浙江副使,都很有名声。英宗即位后三个月,他被升为右副都御史,与都督同知郑铭镇守陕西。北方饥民多到处流移就食。陈镒从大名府出来见到他们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六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三年八月初三日河南廵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奏明仰祈 圣鉴事窃查兰阳仪封二县南北两岸堤工於七月十

  •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四人物志五十四大臣传四十【满洲镶红旗四 音泰 温达 额伦特 钦拜 德成 常德夀 杭奕禄 温福】音泰音泰满洲镶红旗人姓瓜勒佳初为西安驻防兵康熙十三年随副都统佛尼勒征吴三

  • 水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陂池川渎之政令   河渠    河渠凡各处闸埧陂池引水可灌田亩以利农民者务要时常整理疏浚如有河水横梳泛溢损坏房屋田地禾稼者须要设法堤防止遏或所司呈禀或人民告诉即便定夺奏闻若隶各布政

  • 卷三(此卷全闕)·阎若璩

    卷三(此卷全闕)第三十三言大禹謨句句有本第三十四言泰誓武成句句有本第三十五言襲用論語孝經第三十六言襲用周易尚書毛詩第三十七言襲用周禮二記(大戴禮記附)第三十八言襲用左傳國語第三十九言襲用爾雅第四十言襲用孟子

  • 守行品第二十三·佚名

    是时天帝释在会中坐。作是念。闿士行十方人无能过者,岂况佛乎。人身难得寿安又难。有一发意求佛者甚难。何况至心求佛道。欲为十方作明度导者乎。是时释化作甘香华以散佛上。作是说。行闿士道者乃及於佛所愿悉成。为护

  • 卷十二·佚名

    △游戏观瞩品第十二尔时太子生长王宫。孩童之时,游戏未学。年满八岁。出閤诣师。入於学堂。从毗奢蜜及忍天所。二大尊边。受读诸书。并一切论。兵戎杂术。经历四年。至十二时。种种技能。遍皆涉猎。既通达已,随顺世间。

  • 八吉祥经正文·佚名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及诸天龙鬼神等。尔时世尊告舍利弗。从此佛世界。向东方过一恒河沙世界。有世界名曰天胜。彼土有佛。名善

  • 佛说五母子经·佚名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业。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法。辞母出家。求作沙弥。随大沙门。于山中学道给师所须。诵经行道时无有懈。至年八岁。得慧眼。能通视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

  • 卷第六·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六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齐 建元二年。高祖有事于锺山。因幸沙门僧远所居。远床坐辞以老病不能出迎。高祖将诣床下见之。左右以房閝狭不容舆盖。遂驻跸。遣使劳问卧起而去。远居山凡五十余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示眾二中元,示眾。「大眾!今日是目連救母、地官赦罪之辰,雲集懺悔,亡者可以超生、存者可以獲福,此是世間父母也。然出世間亦各各有個父母,他能長你法身、養你慧命,大眾還知麼?者個父母非形像可求、非遠近可見、

  • 卷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四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住翠岩寺语录受建州黄岩寺请。上堂。师至法座前。拈帖云。文彩未彰。家音已达。文彩既彰。弩牙顿发。弩牙既发。且道箭头落在甚么处。递帖与维那云。便

  • 二七 起世因本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舍卫国清信林园之鹿母讲堂。时,婆悉吒与婆罗堕,欲修比丘行而入比丘之群。时至黄昏,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处。二婆悉吒于黄昏,见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

  • 稼轩先生年谱·陈思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