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祖纲目序

余辑是书。窃有深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曰发心正以求其自觉。曰应世正以满其初心。心之未形。杳杳冥冥。不见一物。无佛无祖无纲无目者。此性之纤尘不立也。心之已形。浩浩荡荡。不遗一物。有佛有祖有纲有目者。此性之万法朗然也。故曰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不可以语言造。不可以寂默通。离四句。绝百非。如空里栽花。如波心踏月。无汝凑泊处。无汝拟议处。毕竟如何。以佛祖遣佛祖。以纲目夺纲目。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是书草创於万历三十八年之庚戌。卒业於崇祯四年之辛未。呕心枯须者。历二十有一年。遂成佛祖纲目四十一卷。一时莲社行人。相与谋付剞劂。作人天眼目。余乃欢喜踊跃。而说偈言。偈曰。

我述此书  不为名闻  事理俱备  权实双行  庶几观者  了如镜明  开卷展读  发无上心  不愿佛子  耽着句味  但愿反求  直下便是  剪葛藤根  伐无明树  不愿佛子  瞥生知解  但愿穷源  扫开奇怪  赤手归家  尘尘出碍  不愿佛子  贡高我慢  但愿知非  灵光显现  佛不柰何  魔军自散  不愿佛子  轻忽毗尼  但愿性戒  无犯无持  赤肉团上  出摩尼珠  不愿佛子  沉空枯坐  但愿明心  了无退堕  管甚蒲团  破与不破  不愿佛子  虚度光阴  但愿精进  拳拳服膺  万年一念  大地平沉  不愿佛子  儱侗颟顸  但愿悟彻  击碎疑团  竿头进步  桶底踢穿  不愿佛子  浮饰外护  但愿实心  圆修六度  法海无边  剎那涉过  我作此偈  诸佛证明  沧海可竭  须弥可崩  而此愿力  与佛长存

猜你喜欢
  卷第六(初诵之六)·佚名
  卷之三·牧云通门
  佛说决定义经·佚名
  僧宝正续传卷第四·祖琇
  卷第三上·志磐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四·唐慧琳
  顯揚聖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四卷·宝亮
  卷二·彭绍升
  佛说续命经·佚名
  三无性论卷上(出无相论)·佚名
  卷第三十二·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惟白
  卷第四十二·呆翁行悦
  刻准提心要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全史宫词卷十二 北朝·史梦兰

    ○魏魏,太祖道武皇帝,姓拓跋氏,名圭。其先鲜卑部人,后徙漠北。先世猗卢,晋愍帝建兴中,封代王。太祖始取大名之义,改国号曰魏,都平城。晋隆安二年,即帝位,在位十二年,为子绍所杀,葬金陵,改元四(登国、皇始、天兴、天赐)。长子明元皇帝

  • 卷四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二治道舜歌南风赋【以能感和乐生  唐殖羣物为韵】杨 乃巍巍舜德于今人称居北极而惟大歌南风以敷?歌之伊何制丝桐而合奏风之至矣信长育而有徴兹可谓无为而自理天纵而多能美夫诚发深

  •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四·赵尔巽

      陆建瀛杨文定 青麟崇纶 何桂清   陆建瀛,字立夫,湖北沔阳人。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直上书房,洊迁中允。大考擢侍讲,转侍读。二十年,出为直隶天津道,累擢布政使。时英吉利扰浙江,沿海戒严,徵西北兵聚畿辅,建瀛供防

  • 原序·浦起龙

    长安二年,余以着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着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自惟

  • 第十卷 水利治绩下·缪荃孙

    淮安府唐上元中,于射阳湖置洪泽屯。大历中,黜陟使李承置常丰堰。宋雍熙初,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开沙河四十里,以蓄泄水利。绍兴五年,修广惠髓。淳熙六年,教授刘炜重开广惠。绍熙中,淮东提举陈损之言:“楚州、高邮间陂湖渺漫,

  • 卷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一典礼志十四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三【四季献神仪注 四季献神祝辞 浴佛仪注 浴佛祝辞 堂子立杆大祭仪注 坤宁宫大祭祝辞 大祭翌日祭天仪注 大祭翌日祭天赞辞】每岁春夏秋冬四季献神

  • 唐律释文序·长孙无忌

    唐律释文序夫礼者民之防刑者礼之表二者相须犹口与舌然礼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后使民在宥各遂其生圣人用之不得已也譬夫衔辔者驭其覂驾篙棹者拨乃横流有国有家废之莫得惟闻刑措岂去刑书然听断之间虑生疑惑从轻则惠奸何

  • 十六年·佚名

    (丙申)十六年大明永樂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午朔,上行賀正禮,仍奉上王至昌德宮,置酒廣延樓下,世子及宗親、駙馬侍宴。賜群臣宴,賜樂于議政府。1月4日○丁酉,遣大護軍趙菑于蓴城。上與兵曹判書朴信、都鎭撫韓珪、知申事柳思訥

  • 卷之六·罗汝芳

    问:“夫子语子贡自谓非‘多学’而‘一贯’。岂一贯则学且识俱可废耶?”曰:“吾子平日训学之言为何?”曰:“学也者,所以学为圣人也。”曰:“圣人则如何以学也?”

  • 第十七章 7·辜鸿铭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辜讲有一次,有个侯国已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春秋通义一卷不着撰人名氏考宋史艺文志蹇遵品王晢家安国邱葵皆有春秋通义其书均佚不传蹇氏王氏书各十二卷家氏书二十四卷此本仅存一卷凡四十八条编端冠以小序称孔子之修春秋也因其旧文乘以新义正例笔之常

  • 卷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六存旧尚书卷第三古文尚书禹贡第一夏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正义第六【宋板】禹贡考异古本序任土作贡下有作禹贡三字经北过降水至于大陆蔡沈集传本降作

  • 卷五十二·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二祭统祭统是不专主於法与义统而论之之谓陈氏祥道谓是总序大纲穿贯百职统成一礼而见其始末此所以始於心怵而终於观政也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礼礼有五经莫

  • 卷十八·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八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北山之什北山大夫刺幽王也 役使不均已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孟子曰是诗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其父母也已尽此篇之旨盖不得终养只于首章见之通篇俱承此意不徒行役不均之

  •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二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无变异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无变异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无变异空

  • 中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梵志青目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一]觀三相品第七   問曰.經說有爲法有三相生住滅.萬物以生法生.以住法住.以滅法滅.是故有[二]諸法。   答曰.不爾.何以故.三相[三]無決定故。是三相

  • 卷十·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褱竹元竹眉二子拂衣昆海是春时三楚为家未可知不见衡阳归雁至空教老眼两行垂寄兜率坚长老住

  • 莲洋诗钞·吴雯

    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号莲洋。薄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辽宁辽阳。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中举。游食四方,足迹遍及南北。吴雯少敏慧,博览群籍,淹通经史。后因母亲去世哀痛过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