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六(张字号)

佛祖纲目卷第十六(张字号)

甲子(汉文帝三年起)乙酉(景帝元年)辛丑(武帝建元元年年号自此始)丁未(改元元光)癸丑(改元元朔)己未(改元元狩)癸亥(汉武帝元狩五年止)

(庚辰)十五祖迦那提婆传法罗睺罗多

迦那提婆。南天竺人。姓毗舍罗。初求福业。兼乐辩论。后谒龙树。将及门。龙树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满钵水。置於座前。提婆睹之。即以一针投之而进。欣然契会。龙树即为说法。不起於座。现月轮相。提婆既得法已。名震五天。然犹以人不信用其言为忧。时天竺有大自在天人。身真金色。高二丈。人有所求。皆如所愿。提婆造庙见之。万众随入。像果瞬视若怒。提婆曰。神则神矣。何其小哉。正当以威灵感人。智德化物。而假金为躯。玻璃为目。以妖世。非所望也。即梯其肩。凿出目睛。观者疑之曰。大自在天。乃为一小婆罗门所折困耶。提婆曰。神明远大。故以近事试我。我得其心。故敢尔也。於是办供。是夜大自在天降以受之曰。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质馈。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诬我者人。然汝供甚美。但乏我所欲。提婆曰。神须何物。大自在天人曰。我缺左目。能施我乎。提婆笑即出自己目与之。愈出而愈不竭。自旦及暮。出目睛数万。神赞曰。善哉摩衲。真上施也。欲何所求。提婆曰。我禀明於心。不假外也。后至迦毗罗国。彼有长者。曰梵摩净德。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美。惟长者与第二子罗睺罗多。取而食之。取已随长。尽而复生。自余亲属皆不能见。提婆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长者乃问其故。提婆曰。汝家昔曾供养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以虚沾信施。故报为木菌。惟汝与子。精勤供养。得以享之。余则否矣。又问。长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提婆乃说偈曰。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长者闻偈已。深加叹伏。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师。愿舍次子。随师出家。提婆曰。昔如来记此子。当第二五百年。为大教主。今之相遇。盖符宿因。即与剃发。至巴连弗城。闻诸外道欲障佛法。计之既久。提婆乃执长旛。入彼众中。彼问曰。汝何不前。提婆曰。汝何不后。彼曰。汝似贱人。提婆曰。汝似良人。彼曰汝解何法。提婆曰。汝百不解。彼曰。我欲得佛。提婆曰。我灼然得佛。彼曰。汝不合得。提婆曰。元道我得。汝实不得。彼曰。汝既不得。云何言得。提婆曰。汝有我故。所以不得。我无我故。我自当得。彼词既屈。乃问提婆曰。汝名何等。曰我名迦那提婆。彼既夙闻提婆名。乃悔过致谢。时众中犹互兴问难。提婆折以无碍之辨。繇是归伏。乃告上足罗睺罗多。而付法眼。偈曰。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於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说偈已。入奋迅定。身放八光。而归寂灭。学众兴塔供养。当此土汉文帝十九年庚辰岁也○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讨匈奴。过居延。擒休屠王。获其金人。率长丈余。帝以为大神。列於甘泉宫。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佛道流通之渐也。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云。身毒国有浮屠之教云。元狩三年。京师掘昆明池。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胡道人。及后永明中。摩腾至。有问之者。腾曰。此劫灰也。

佛祖纲目卷第十六

 

猜你喜欢
  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太虚
  目录·野竹福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二·欧阳竟无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十二卷·龙树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一·唐慧琳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知礼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九·欧阳竟无
  梵语杂名·佚名
  卷第一百七十·佚名
  卷第八·佚名
  卷第三十七·普瑞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八·澄观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邵怀英·唐圭璋

      怀英,字里不详。其词乃寿刘珙者,盖孝宗时人,官于胡南者。张孝详于湖居士文集卷五有送邵怀英分鲁直诗韵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得生书诗,又有元宵同张钦夫邵怀英分韵得红旗字诗。   水调歌头   寿刘帅   

  • 第一齣~第十齣·单本

    第一齣 开场【满庭芳】〔末上〕淨洗铅华。单塡本色。从来曲有他肠。作诗容易。此道久荒唐。屈指当今海内。论词手几个周郞。笑他行。非伤绮语。便落腐儒鄕。不才嗟落魄。胸中无字。一味疎狂。但酒间花畔。长听商量。

  • 新婚与旧鬼(译诗)·徐志摩

    罗赛蒂的妹妹(Christina Rossetti) 原作新娘郎呀,郎,抱着我他要把我们拆散;我怕这风狂如虎,与这冷酷的暴烈的海:看呀,那远远的山边,松林里有火光炎炎;那是为我点着的灯台。新娘你在我的怀里,我爱,准敢来将你侵犯;那是北极的星芒灿

  • 卷一百九十四·徐世昌

    李芳李芳,字华黍,号兰谷,钱塘人。春日久雨寄沈桐谿东风料峭镇关心,霪雨连朝思更深。乳燕怯飞巢冷院,流莺无语坐空林。不因翠减三分色,却恐春过一片阴。且恨山行苔藓滑,背关寂寞自长吟。招桐谿游天竺诸兰若入

  • 提要·陈厚耀

    【臣】等谨案春秋战国异辞五十五卷通表二卷国朝陈厚耀撰厚耀字泗源泰州人康熙丙戌进士官苏州教授以通算术入直内廷改授检讨官至右谕徳是编采羣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防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又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

  • 序·缪荃孙

    苏省邦交,其在春秋,实始吴晋。会柤之后,遂遍中夏,勾践承之。周王致伯,无疆之败,地属于楚,不专苏境,自可不录。吴濞既王,亦通诸粤。七国之变,削弱宗藩,南边诸郡,不隶王国,邦交遂绝。汉鼎三分,孙吴为国,蜀汉而外,颇通外徼。西晋灭之,邦交

  •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四。○(乙巳)十四年春正月戊辰遣密直副使金庾如元请执送德兴君。 庾至辽阳知枢密院事黑驴谓庾曰: "帝 臣杖塔思帖木儿还其本国今

  • 第三讲·孙中山

    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中国到今日已经失去了这个宝贝。为什么中国失去了这个宝贝呢?我在今天所讲的大意,就是把中国为什么失去了民族主义的原故来推求,并且研究我们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否真正失

  • 刘经庶·周诒春

    刘经庶 字伯明。年三十岁。生于南京。已婚。子一。初毕业于南京汇文大学。得学士学位。任日本东京中国靑年会书记。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芝加哥及西北大学。习哲学及教育。民国二年。得硕士学位。民国四年。著老子

  • 厚黑丛话卷四·李宗吾

    成都《华西日报》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月  两月前成都某报总编辑对我说:“某君在宴会席上说道:李宗吾做了一篇《我对于圣人之怀疑》,把孔子的面子太伤了,我当着一文痛驳之。”静待至今,寂然无闻,究竟我那篇文字,对于孔子

  • 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①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③。” 【注释】 ①史鱼:卫国大夫史鳅(qiu),字子鱼。②蘧(qu)伯玉:卫国大夫,名瑷。③卷而怀之:卷,收;怀,藏。卷而怀之即收藏避祸,亦

  • 卷二十二·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卷二十二元 汪克寛 撰襄公中【庚靈王十子一年】十有二年【晉悼十二齊靈二十一衛獻十六蔡景三十一鄭簡五曹成十七陳哀八孝六宋平十五秦景十六楚共三十吳

  • 昭公·昭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子执徐子。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 中庸·朱熹

    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宋 朱子 章句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乆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一切菩萨。皆于毗卢遮那佛前。各自说心真言印。于是曼殊室唎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白佛言。

  • 卷第六·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六 示众 勘辨 棒喝 示众 南泉示众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鼓山珪颂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青山白云。落花芳草。若是灵利阿师。终不回头转脑。 开善谦云。太平时节岁丰盈。旅不赍粮户不扃。宫路

  • 水经注释·赵一清

    地理文献考证著作。清赵一清撰。《水经注释》四十卷、附录三卷,五十三万余字。 《水经注笺刊误》十二卷,十七万余字。一清字诚夫,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国子监生。赵氏尊其师全祖望之说,以郦道元《水经注》因久传写

  •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佚名

    唐于阗国沙门释智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