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诗话

清吴景旭撰。八十卷。以天干数分为十集。甲集六卷,评论《诗经》,乙集六卷,评论《楚辞》,丙集九卷,评赋,丁集六卷,评古乐府,戊集六卷,评汉魏六朝诗,己集十二卷,评杜甫诗并考订其谱系,庚集九卷,评唐诗,辛集七卷,评宋诗,壬集十卷,评金、元诗,癸集九卷,评明诗。其体例仿陈耀文《学林就正》,“先列旧说于前,而杂引诸书,以互相参考。其旧说所无,而景旭自立论者,则列本诗于前,而附己意于其后。虽嗜奇爱博,不免有曼衍之失,然取材宏富,亦《苕溪渔隐丛话》之亚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二十《集部》九《诗文评类》)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和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

《历代诗话》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歴代诗话卷一
(3)歴代诗话卷二
(4)歴代诗话卷三
(5)歴代诗话卷四
(6)歴代诗话卷五
(7)歴代诗话卷六
(8)歴代诗话卷七
(9)歴代诗话卷八
(10)歴代诗话卷九
(11)歴代诗话卷十
(12)歴代诗话卷十一
(13)歴代诗话卷十二
(14)歴代诗话卷十三
(15)歴代诗话卷十四
(16)歴代诗话卷十五
(17)歴代诗话卷十六
(18)歴代诗话卷十七
(19)歴代诗话卷十八
(20)歴代诗话卷十九
(21)歴代诗话卷二十
(22)歴代诗话卷二十一
(23)歴代诗话卷二十二
(24)歴代诗话卷二十三
(25)歴代诗话卷二十四
(26)歴代诗话卷二十五
(27)歴代诗话卷二十六
(28)歴代诗话卷二十七
(29)歴代诗话卷二十八
(30)歴代诗话卷二十九
(31)歴代诗话卷三十
(32)歴代诗话卷三十一
(33)歴代诗话卷三十二
(34)歴代诗话卷三十三
(35)歴代诗话卷三十四
(36)歴代诗话卷三十五
(37)歴代诗话卷三十六
(38)歴代诗话卷三十七
(39)歴代诗话卷三十八
(40)歴代诗话卷三十九
(41)歴代诗话卷四十
(42)歴代诗话卷四十一
(43)歴代诗话卷四十二
(44)厯代诗话卷四十三
(45)厯代诗话卷四十四
(46)厯代诗话卷四十五
(47)歴代诗话卷四十六
(48)歴代诗话卷四十七
(49)歴代诗话卷四十八
(50)歴代诗话卷四十九
(51)歴代诗话卷五十
(52)历代诗话卷五十一
(53)歴代诗话卷五十二
(54)歴代诗话卷五十三
(55)歴代诗话卷五十四
(56)歴代诗话卷五十五
(57)歴代诗话卷五十六
(58)歴代诗话卷五十七
(59)歴代诗话卷五十八
(60)歴代诗话卷五十九
(61)歴代诗话卷六十
(62)歴代诗话卷六十一
(63)歴代诗话卷六十二
(64)歴代诗话卷六十三
(65)歴代诗话卷六十四
(66)歴代诗话卷六十五
(67)歴代诗话卷六十六
(68)歴代诗话卷六十七
(69)歴代诗话卷六十八
(70)歴代诗话卷六十九
(71)歴代诗话卷七十
(72)歴代诗话卷七十一
(73)歴代诗话卷七十二
(74)歴代诗话卷七十三
(75)歴代诗话卷七十四
(76)歴代诗话卷七十五
(77)歴代诗话卷七十六
(78)歴代诗话卷七十七
(79)歴代诗话卷七十八
(80)歴代诗话卷七十九
(81)歴代诗话卷八十

猜你喜欢
  东郭记·孙仁孺
  孟浩然集·孟浩然
  南宋杂事诗·佚名
  全宋诗·佚名
  花王阁剩稿·纪坤
  明诗综·朱彝尊
  天台前集·李庚
  梦鹤轩梅澥诗钞·缪公恩
  黄遵宪诗集·黄遵宪
  分春馆词·朱庸斋
  因园集·赵执信
  浣花集·韦庄
  绝妙好词·周密
  龚鼎孳诗集·龚鼎孳
  水南词·陈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二十九齣·王錂

    第二十一齣 忤奸【三台令】〔淨登徒履跛形丑扮家童扶上〕悠悠怨愤难平。使我终朝痛心。暗裏自思寻。直须害却狂生。〔丑〕老爷。今日脚痛好些么。〔淨〕咦小厮。今日一发疼得紧。我想起来我的脚痛到还有好的日子。想那

  • 提要·王祎

    臣等谨案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明王祎撰祎字子充义乌人少游栁贯黄溍之门明初征为中书省掾修元史成拜翰林待制使云南抗节死赠翰林学士追諡忠文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乃续吕祖谦大事记而作体例悉遵祖谦之旧惟解题不别为一书即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杨士奇

    宣德三年六月壬午朔○甲申命定国公徐景昌行在鸿胪寺左少卿刘顺为正副使持节册潞州卫百户韩福女为陵川王妃南城兵马副指挥王克智女为平遥王妃○命沈简王第二女浑源郡主配潞州仓副使张唤子儒第三女翼城郡主配本府典膳所

  • 皇王大纪卷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周成王大司马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贒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以九伐之灋正邦国冯弱犯寡则

  • 通志卷一百三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二梁王茂 曹景宗 王珍国【张齐】席阐文 夏侯详【子亶防鱼】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罗研】【李膺】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 张策【子缅 

  • 第59章 收买领袖不成功的蒋介石·冯玉祥

    中国有一种秘密的社会组织,名曰红帮、青帮。这种秘密组织,有很长的历史,据说是明末中国的大学者顾亭林先生和许多反抗满清的先贤创立的。他们的信条,有八个字,即“驱逐鞑靼,恢复汉室”。这种组织,是带着封建性的,入帮的人,是论

  • 秦使赵攻魏·佚名

    【提要】 战国合纵的诸侯之间是相互依存、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是有些国家眼光短浅,相互攻伐,结果最终招致自己的灭亡,这也是合纵战略最终失败的原因。 【原文】 秦使赵攻魏,魏谓赵王曰:“攻魏者,亡赵之始也。昔者晋人欲亡虞而

  • 更正《章实斋年谱》的错误·胡适

    ——胡适给姚敬存的一封信竞存先生:谢谢你的指教。《章实斋年谱》是我在二十多年前试作的。印行之后,我才见刘翰怡先生刻的《章氏遗书》,其中有《庚辛之间亡友传》。那时我就想修正这部年谱。后来一位青年学者

  • 18.流亡公子重耳·林汉达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

  • 乐记·戴圣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

  • 卷二上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别为第二卷也。故云《梁惠王章句》下。今据此卷“章指”,凡十六章。一章言人君田猎以时,锺鼓有节,与民同乐。二章讥王广囿专利,以严刑陷民。三章言圣人乐天事小,以勇安天下。四章言与天下同忧乐者,不为

  • 卷四十四【礼器图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四【礼器图四】<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四 礼器图四<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四 礼器图四案仪礼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

  • 变虚篇第十七·王充

    【题解】本篇驳斥了天能感应人间善恶,并进行赏罚的虚假说法。王充抓住传书上说宋景公时候,火星迫近心宿以示要祸害宋景公,后来宋景公说了三句好话,感动了上天,便使火星离开心宿,免除惩罚,并延寿二十一年的典

  • 序·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性理精义序朕自冲龄至今六十年来未尝少辍经书唐虞三代以来圣贤相传授受言性而已宋儒始有性理之名使人知尽性之学不外循理也故敦好典籍於理道之言尤所加意临莅日久玩味愈深体之身心验之政事而确然知其

  • 周书·顾命·佚名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

  • 卷之四十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七智朋友之智《後汉书》:锺皓以笃行称,与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同郡陈皇,年不及,皓引与为友。皓为郡功曹,会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对曰:明府必欲得人,西门亭长

  • 解脱道论 第六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六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行门品之三问云何虚空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处何功德。云何取其相。答虚空一切入。有二种。有虚空离色。有虚空不离色。虚空入处相。所谓离色虚

  • 中说·王通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