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歴代诗话卷三十五

  巳集上之中

  杜诗

  头白乌

  渔隐樷话曰哀王孙云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头字当作颈字盖乌无头白者

  吴旦生曰杨升庵引三国典略云侯景簒位令饰朱雀门其日有白头乌万许集于门楼童謡曰白头乌拂朱雀还与呉杜工部诗盖用其事以侯景比禄山也余喜其言得老杜嗟异之意渔隐以故常律之失其旨矣续博物志云白头羣飞为鷰乌大而白头为仓乌安得谓乌无头白也

  曲江

  春明退朝録曰唐曲江开元天宝中尝有殿宇安史之乱遂尽圯废文宗览子美诗江头宫殿鎻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因建紫云楼落霞亭岁时赐宴及两岸建亭舘焉

  吴旦生曰蔡傅卿注曲江为京都胜赏之地遭禄山焚刼之后荒凉公故有感也余按江以水流屈曲谓之曲江【水经泷水南经曲江县昔曲红曲红山名汉周府君碑亦作曲红古字红江通】司马相如赋临曲江之隑洲顔师古云曲岸之洲曲江也汉武帝穿以为宜春苑程大昌云汉为宣帝乐游庙【庙至唐世基迹尚存】亦名乐游苑亦名乐游原基地最髙【公有乐游园诗公子华筵地势髙秦川对酒平如掌秦川即樊川也坐中得见秦川可知其髙】隋以其地髙不便为居人坊巷而凿之为池以厌胜之为芙蓉池且为芙蓉园【韩退之诗曲江千顷荷花净平铺红蕖盖明镜】剧谈録云唐开元中疏凿为胜境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已之节长安志云文宗太和九年发左右神策军各一千五百人淘曲江脩紫云楼防霞亭仍勅诸司如有力欲创置亭舘宜给与闲地任其营造

  蓬牕续録云曲江宴唐初设以慰下第举人其后弛废有司不复饬而进士会同年于此开元时立为令典造紫云楼于江边至期上率宫嫔垂帘观焉命公卿士庻大酺各携妾伎以往倡优缁黄无不毕集先期设幕江边居民髙其地值每丈地至数十金或园亭有楼房者直至百金先期往宿是日商贾皆以竒货丽物陈列豪客园尸争以名花布道进士乗马盛服鲜制子弟仆从随后率务华侈都雅推同年俊少者为探花使有匿花于家者罚之公卿勲戚皆以是日拣选东牀故唐人重进士谓衣骨并香盖其始不过为眊矂解闷之举而其后以优贤俊其末则以恣豪举崇游观矣白马之祸至使清流为浊流盛极而衰侈极而变曲江为之滥觞也

  忘

  哀江头云欲往城南忘城北注谓公朝哀江头暮又闻史思明连结吐蕃入防欲往城南省家仓皇之际心曲错乱忘南而走北也渔隐樷话云楚辞中心瞀乱兮迷惑王逸注云思念烦惑忘南北也子美盖用此语吴旦生曰诸本皆作忘字然观王荆公送吴显道云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应识又作十八拍云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囘头五步坐此皆集杜句也却皆作望字或以为舛误或以为改定陆放翁云北人谓向为望谓欲往城南乃向城北亦皇惑避死不能记南北之意余按忘字可作仄声读元马虚中诗一岁春光一半空莺声强在雨声中老来言语浑都忘病起篇章渐不工

  孔巢父

  韵语阳秋曰安禄山反永王璘有窥江左之意李白尝受璘辟为府僚璘败白流夜郎孔巢父亦为永王辟巢父察其必败洁身潜遁由是知名使白如巢父之计则安得有夜郎之谪哉老杜送巢父归江东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其序云兼呈李白恐不能无微意也

  吴旦生曰巢父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孙与李白隐徂徕山号竹溪六逸按唐书广德中李季卿宣抚江淮荐巢父为叅军皇甫冉送以诗云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然其以宣慰田悦而奏功复以宣慰李懐光而被害故杨亷夫乐府云孔巢父竹溪流竹溪之水可饮牛胡为去干肉食谋又云孔巢父不归去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盖惜其不终为竹溪之逸也且不悟老杜掉头入海之意故即用杜送时语以惜之也然则杜送归一诗不但于太白有微意更于巢父有微意也

  卢德水云孔巢父振竒人也送行作复出子美手诗卷长留天地间赠人自赠俱在其中洋洋乐哉又置酒者蔡侯也兼呈者李白也寻禹穴而讯谪仙临前除而对静者远致清光弹琴月照此与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晏饮同一妙境夫子美已起身出城矣于疾风暗尘中开眼忽见云卿岂不喜出意外于是拉云卿复往刘宅会宿云卿亦不以生客自嫌携手径造当是时刘侯欢甚张灯促馔从残局翻出新局賔主友朋相视而笑此一段光景至今令人廻环则诗虽欲不佳得乎

  秃节

  竹坡诗话曰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手书杜诗一卷如握节汉臣归乃是秃节以道跋云前軰见书自多不如晚生少年但以印本为正也不知宋氏家藏为何本使得尽见之其所补亦多矣

  吴旦生曰升庵言后汉张衡传蘓武以秃节效贞杜用此语焦弱侯言秃节今本作握节王右丞诗节旄秃尽海西头今本作空尽俗士无知妄肆改窜每如此

  中去声

  东臯杂録曰诗蒸民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陆德明释文张仲反故老杜诗云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吴旦生曰中字或去声用或平声用如老杜此诗又汉运初中兴李义山诗言皆在中兴蘓子瞻诗威声又数中兴年吕居仁诗早为吾君了中兴袁海叟诗最爱羣公交荐日正逢天子中兴年此则去声用中字也如杜诗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李义山诗身闲不覩中兴盛此则平声用中字也

  敖东谷云中兴之中字漕运之漕字韵书皆读作去声近见学防多读作平声讹矣

  黄羊芦酒

  送从弟亚赴河西诗黄羊饫不羶芦酒多还醉

  吴旦生曰宋人解谓黄羊出关右塞上无角类麞鹿塞外所造酒荻管吸瓶中故曰芦酒也余冬序録云按今陜西有黄羊大如数岁羝而角甚长西地羊角皆拳曲黄羊独与江南同其肉肥美膏黄厚而不羶川中人造酒荻管吸瓶中信然陜以西人则髙盆贮糟饮时量多少注水盆中窍盆吸之水尽酒干谓之琐力麻酒又曰杂麻酒即芦酒之遗制墅谈云秦蜀之人醖酒于缶饮以筒名咂麻酒亦曰琐里麻石林燕语云陇右人造防酒以荻管吸于瓶中以是知秦蜀去西徼为近故其法盛传

  假对

  石林诗话曰杜工部诗对偶至严而送杨六判官云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独不相对切意今日字当是令尹字传写之讹耳

  吴旦生曰假云以对日谓之假对两句一意乃诗家活法杜牧之诗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名白日悬亦用此意也如老杜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篇又唐人诗牀头两瓮地黄酒架上一封天子书又三人铛脚坐一夜掉头吟又须欲霑青女官犹佐子男皆此例

  黄阁

  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呉旦生曰旧唐书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开元元年改门下省为黄门省故称黄阁时公为左拾遗亦东省之属故诗中云官曹可接聨也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襜出守频亦此意也国史补云宰相相呼为堂老两省相呼为阁老观通鉴王涯谓给事中郑肃韩佽曰二阁老不用封敕此亦一证

  缃素杂记天子曰黄闼三公曰黄阁给事舎人曰黄扉太守曰黄堂余考野客丛书谓朱门洞启当阳之正色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阁以示谦汉旧仪谓丞相听事阁曰黄阁然名为黄阁初非用黄盖是汉制而非唐时称谓也黄扉者即黄门之义黄堂者春申君在郡涂雌黄以厌火灾遂为郡治之故事

  白首黑头

  复斋漫録曰江总自京南还防故宅诗红顔辞巩洛白首入轘辕杜子美晚行口号云逺愧梁江总还家尚黒头总诗白首则非黒头矣刘辰翁云着一梁字见其自梁入陈又自陈入隋归尚黒头也不知总入隋年七十余矣刘之不学如此

  吴旦生曰其遇乱时尚少正于梁字见黒头乃老杜笔妙焦弱侯谓梁字春秋之笔反隔一尘而南还防故宅又别是后来事故白首黒头各不相碍如元张思廉诗君不见黒头江令承恩早王中立诗归来江令头空白一说承恩一说归来则两无害也不然老杜有复愁诗莫看江总老犹被赏时鱼岂杜公自相剌谬耶

  杨升庵谓总歴梁陈隋至唐贞观中九十余矣长安九日诗在唐时作观此则后人之驳辰翁为益可信永乐中瞿宗吉诗孰能耐久如江令垂老还家尚黒头亦悮取辰翁语耳

  更

  冷斋夜话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言更相秉烛照之恐尚是梦也更字当作平声读若作仄声则失其意矣

  呉旦生曰冷斋说支离宜订作仄声为妥老学庵笔记言夜巳深矣宜睡而复秉烛以见久客喜归之意妄云当平声读乌有是哉【唐诗纪事云盛文肃尝梦朝上帝见殿上题扇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初谓天上之作巳而知子美诗也】

  北征

  冷斋夜话曰老杜北征诗唯昔艰难【刘会孟本作忆昨狼狈】初事与前世【刘会孟本作古先】别不闻夏商【刘会孟本作殷】衰终【刘会孟本作中】自诛褒妲意者明皇鉴夏商之败畏天悔过赐妃子死也而刘禹锡马嵬诗官军诛佞幸天子舍如姬羣吏伏门屛贵人牵帝衣白乐天长恨词六军不发争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乃是官军迫使杀妃子歌咏禄山叛逆耳孰谓刘白能诗哉其去老杜何啻九牛毛耶北征诗识君臣之大体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可贵也

  呉旦生曰车若水亦言子美北征读之感泣有功名教如乐天长恨全是姗笑君父以败亡为戏更无恻怛忧爱之意墨庄漫録亦以为元微之连昌宫词过于乐天长恨歌白止于荒氵㸒之语终篇无所规正元词乃微而显其荒纵之意皆可考卒章乃不忘箴讽为优也乃何元朗称长恨为古今长歌第一而懒真子谓明皇太真之事本有新台之恶而歌云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不识故世人罕知其为寿王瑁之妃得春秋为尊者讳义此皆未审立言之要归也【梦溪笔谈云长恨歌峩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峩眉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交涉】

  活国

  许彦周诗话曰北征诗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独以活国许陈元礼何也盖祸既作惟赏罚当则再振否则不支持矣元礼首议诛太真国忠軰近乎一言兴邦傥无此举虽有李郭不能展用

  吴旦生曰公所以称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也又有鹿头山诗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谓冀国公裴冕亦与此活字同防山谷赋苦笋云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盖用此

猜你喜欢
  第十五回 约赴红灯主仆用计·佚名
  第一齣~第十齣·汪廷讷
  第二折·郑光祖
  赵明道·隋树森
  卷七·杜甫
  东海渔歌卷五·顾太清
  巻二·胡震亨
  卷二十七·冯惟讷
  卷一百六十八·陈思
  卷十七 茕斋歌诗四十八首·李白
  卷四百九十四·曹学佺
  卷四百七十八·曹学佺
  卷一百八十九·曹学佺
  建康集补钞·管庭芬
  88.刘驾:诗八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293_1 【送郑明府贬岭南】司空曙   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共对一尊酒,相看万里人。   猜嫌成谪宦,正直不防身。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   卷293_2 【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

  • 寒山诗集原序·寒山

    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隠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

  • 卷第二百三十一 唐紀四十七·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五月,盡旃蒙赤奮若七月,凡一年有奇。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興元元年(甲子、七八四年)   五月,鹽鐵判官萬年王紹以江、淮繒帛來至,上命先給將士,然後御衫。韓滉欲遣使獻綾羅四十擔詣行在,幕僚何士幹請行,滉喜曰

  • ●卷一·司马光

    建隆元年正月辛丑朔,镇、定奏契丹与北汉合势入寇,太祖时为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受周恭帝诏,将宿卫诸军御之。癸卯,发师,宿陈桥,将士阴相与谋曰:“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若先立点检为

  •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八·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一月。壬申。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还西苑驻跸。外记注  ○护理山西巡抚赵尔巽奏、请将晋省修复电蝱滟戋用款。援案作正开销。以体商情而重报务。允之。摺包  ○贵

  • 一三 马面鬼·周作人

    中国向来不大赞成无鬼论,至少如书中所记录,《晋书》的阮瞻,《玄怪录》的崔尚,《睽车志》的宗岱,著了无鬼论,终于被鬼现形所折服,其论亦遂不传。我虽然做不出什么论,可是也不相信有鬼的,这样我说得稍为客气点,留出余地让人家可以

  • 初版自序·张荫麟

    作者写此书时所悬鹄的如下:(1)融会前人研究结果和作者玩索所得,以说故事的方式出之,不参入考证,不引用或采用前人叙述的成文,即原始文件的载录亦力求节省;(2)选择少数的节目为主题,给每一所选的节目以相当透彻的叙述,这些节目以外

  • 第二十四卦 复 地雷复 坤上震下·佚名

    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论语点睛补注下·智旭

    古吴蕅益道人智旭述阳复子江谦补注【先进第十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的确有野人气象。后进的确是君子气象。但君子的确不如野人。故评论须如此。用之须如彼。【

  • 第十七章 12·辜鸿铭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辜讲孔子说:“一个人外表严峻,但内心胆小懦弱,这不就是一个卑劣的小人吗?这不就是一个顺手牵羊的小偷或者一个胆小懦弱的扒手吗?”辜解端方是一个满洲贵族,却丧失了他所有英雄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第三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初举友依正。后汝可往下劝往教问。今初。国名胜乐者。次下知识寄当初住。胜过前位是信所乐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义。一寂静不动义。二高出周览义。以况初住。解心创立依定发慧。

  • 增集续传灯录序·南石文琇

    余於少壮时,尝阅秀紫芝《人天宝鉴》,其序有云“先德有善,不能昭昭於世者,后学之过也”。及观《五灯会元》,若妙峰、北磵、松源、破庵诸老宿,皆未登此书,乃有撰述之志。於是凡见禅宗典籍及塔铭行状,自宋季及元以来,诸

  • 卷之十九·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九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书问复楚东安王(附来书)久慕禅面几欲图晤未得其缘时时注切今奈世乱国危苦心一片交于宗社究竟本性不知为何物请我和尚指引迷途从来佛力广

  • 周易义海撮要·李衡

    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之家,有的泥于阴阳,有的拘于象数,乃斥去不采,而专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说,上起郑玄、下至王安石,编为一集,而以孔颖达《周易正义》冠首。如有异同疑似,则各加评议,附于

  • 太上老君金书内序·佚名

    不题撰人。《宋志》等著录,盖宋道士所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老子本始、应化。

  • 方珍珠·老舍

    五幕话剧。老舍编剧。北京晨光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出版。剧本采用新旧社会的对比手法来描写北京一群说唱艺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抗战胜利以后,鼓书艺人破风筝与养女方珍珠从内地回到北平。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受到了

  • 胜鬘义记·佚名

    佛典注疏。S.2660。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四百零六行。尾题“《胜鬘义记》一卷。”《义记》将《胜鬘经》分作十五部分,逐章疏释。分科较为简要,以疏释义理为主。《义记》中所载章名与《胜鬘经》原文多不一致,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