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歴代诗话卷二

  甲集上之下

  三百篇

  勺药

  尧山堂外纪曰熙宁始尚经术说诗者竞为穿凿如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谓此为氵㸒泆之会必求其为士赠女乎女赠士乎刘贡父曰勺药能行血破胎气此葢士赠女也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则女之赠士也本草椒性温明目暖水脏故耳闻者絶倒

  呉旦生曰陆农师亦有勺药破血欲其不成子姓之说岂以溱洧之间男女亟聚会遂相谑至此乎本草言其辟邪气韦昭云食马肝者合勺药煮之马肝至毒或误食至死则制食之毒者莫良于勺药故独得药之名耳相如子虚赋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注云勺药根主和五藏辟毒气故合之于兰桂五味以助诸食因呼五味之和为勺药张衡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鱻鱼以为勺药是乃以鱼肉等物为醢食物也七发云勺药之酱王维诗勺药和金鼎韩愈诗五鼎调勺药

  埤雅牛亨问曰将离相赠以勺药何也董子答曰勺药一名可离将别故赠之亦犹相招赠之以文无故文无一名当归江淹别赋下有勺药之诗正用此义张景阳七命云和兼勺药五臣注勺音酌药音畧广韵亦有二音

  晞

  东方未晞

  呉旦生曰说文晞干也干上出也有光明意故通天然积阳为天故转训干湿之干耳若诗之晞训干正用上出本训今人误读干转音干逺矣九歌晞尔髪兮阳之阿

  岂弟

  杨升庵曰鲁道有荡齐子岂弟郑笺曰岂弟当作闿圛闿开也圛明也葢与旁章发夕为对发夕侵夜而行闿圛将明而行也圛字一作曎三苍解诂云日明曰曎字諟云云覆暂见日曰曎古文尚书雨雺圛克许氏说文圛圛升云半有半无史记相如封禅文昆虫闿泽文颖曰闿泽皆乐也闿音恺据此闿泽即闿圛也字不同尔今文作岂弟恐非焉有氵㸒乱之人而目之为岂弟乎

  呉旦生曰升庵经说此条殊可録余攷困学纪闻云周礼太卜注引洪范曰雨曰济曰圛曰蟊曰尅诗齐子岂弟笺古文尚书以弟为圛正义云洪范稽疑论卜兆有五曰圛注云圛者色泽光明葢古文作悌今文作圛贾逵以今文校之定以为圛郑依贾氏所奏古文尚书曰防曰圛与周礼注同

  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呉旦生曰集韵作猗嗟防兮谓眉目之间也西京赋昭藐流盼一顾倾城注昭眉睫之间皆言美人眉目流盼使人冥迷所谓一顾倾城也名防冥三字古通用按尔雅释训云猗嗟名兮目上为名毛传云目上为名目下为清皆有妙义丘光庭谓清者目中黑白分明如水之清亦非

  苓

  采苓采苓

  呉旦生曰观传者言大苦之草想下章采苦因之耳然当是霝误作苓说文苓卷耳草也郎丁切蘦大苦也亦郎丁切笺云香草曰苓蘦楚辞解蕙者苓蘦香也二字连用

  别按草曰零木曰落一作蘦楚辞悼芳草之先蘦亦作苓汉书失时者苓管子奋盛苓落

  梅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毛氏梅柟也许氏说文柟也可食陆玑疏云梅树皮叶似豫章柟木理细于豫章荆州人曰梅终南及新城上庸皆多樟柟终南与上庸新城通故亦有柟也尔雅梅柟郭璞云似杏实酢埤雅云梅至北方多变而成杏故人有不识梅者地气使然也呉旦生曰尔雅翼柟大木可以为舟陈文帝出柟材造战舰即此张华云交让木宋子京云让木即柟也若尔雅之梅柟乃陆云似豫章者今之所谓梅乃古和羮之梅以梅实荐馈食之笾所谓干防是也蜀志云蜀名梅为防大如雁子礼记疏云防为干梅此则郭云似杏实酢者也岂得以释尔雅之梅柟耶草木同名异种者甚多不可合二梅为一也

  句始

  古今诗话曰三字句若鼓咽咽醉言归之类四字句若闗闗雎鸠在河之洲之类五字句若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类七字句若交交黄鸟止于棘之类其句法皆起于三百五篇也

  呉旦生曰唐刘存以交交黄鸟止于棘为七言之始宋王得臣议其合两句以言悮也余观诸家论七言当以始于垓下而柏梁祖之之说为正亦如四言之始韦孟五言之始苏李是要其全体而言其或推原经史乃间出一二语耳近文太青云三百篇往往有俳偶语葛覃则是刈是濩为絺为绤草虫则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柏舟则觏闵既多受侮不少硕人则鳣鲔发发葭菼揭揭氓则言笑晏晏信誓旦旦黍离则行迈靡靡中心揺揺吉日则发彼小豝殪此大兕后世律诗之祖余以风人何意此乃后人意智所及偶一拈示要非有碍若夫傅长虞之取而为集句王弇州之又取而为摘句难乎其为风雅矣

  夏屋

  杨升庵曰夏屋渠渠古注屋具也字书夏屋大俎也今以为屋居非矣礼周人房俎鲁颂笾豆大房注大房玉饰俎也其制足间有横下有跗似乎堂后有房然故曰房俎也以夏屋为居以房俎为房室可乎又礼童子帻无屋亦谓童子戴屋而行可乎

  呉旦生曰郑笺言于我设礼食大具以食我其意勤勤升庵葢本此意而为言也按崔骃七依说宫室之美云夏屋渠渠文选灵光殿赋注引七依作蘧蘧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注夏屋今之门庑其形旁广而卑正义殷人以来始屋四阿夏家之屋唯两下而已无四阿如汉之门庑据此又与毛氏夏训大之义异矣

  燕礼疏四向流水曰东霤考工记之四阿上林赋之四注也两下屋曰东荣檀弓之夏屋也士冠礼注周制自卿大夫以下其室为夏屋

  月日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呉旦生曰其所以变月而言日毛氏未明指其故张氏集传云七月言月皆夏时而以周正为一之日可见兼存之法则又穿凿矣后见王荆公诗说云彼曰七月九月此曰一之日二之日何也阳生矣则言日隂生矣则言月四月正阳也秀葽言月何也以言隂生也隂始于四月生于五月而于四月言隂生者气之光至者也解最精当【大易临至于八月有凶复七日来复程氏云阳极于九而少隂生于八隂之义配月隂极于六而少阳复于七阳之义配日与时同意】

  防

  七月鸣防

  呉旦生曰尔雅作博劳易通卦验作抟劳左传作伯赵乐府作百劳孟子鴃舌之声离骚鹈鴂先鸣王逸注一名买字书有鷤防苏林音殄绢师古音弟桂月令仲夏曰防始鸣【王肃云七月之七当为五古文五字似七故误杨升庵谓合于月令】吕氏春秋注博劳夏至日碟蛇于树然后食王充论衡博劳食蛇物理论鵞飞则蜮沈防鸣则蛇结信恶鸟也以夏至来冬至去似鸜鹆五更辄鸣江南谓之鸟舅蜀中名驾鵹滇中名铁鹦哥又名榨油郎好掠人冠巾俟鹰飞辄撃百鸟亦畏之俗又呼为凤凰皂隶禽经云伯劳飞不能翺翔直刺而已性好单栖其飞也翪其声嗅嗅易纬云鹂必匹飞防必单栖故古乐府以东飞伯劳为兴

  蟋蟀

  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呉旦生曰张文潜言三百篇虽云妇人女子小夫贱隶所为要之非深于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以下皆不道破至十月入我牀下方言是蟋蟀非深于文章者能之乎余观阮嗣宗咏怀诗开秋兆凉气蟋蟀出床帏是又以秋初开即鸣床帏不待十月葢伤时变之急矣

  改岁

  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呉旦生曰十月而言改嵗一云厯元始于冬至卦气起于中孚周以十一月为正葢本此则是举周正而凿说也后见困学纪闻云风于十月云曰为改嵗言农事之毕也祭义于三月云嵗既单矣言蠺事之毕也农桑一嵗之大务故皆以嵗言之此论极佳

  郁薁

  六月食郁及薁

  呉旦生曰注云郁棣属即白栘也以其似棣故曰棣属又谓之车下李又谓之唐棣薁即郁李也郁薁同音注谓之薁蘡葢其实似蘡蘡即含桃也晋宫阁铭曰华林园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即郁也白栘也唐棣也即论语所谓唐棣之华偏其反而也埤雅云其华反而后合凡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此华先开而后合也薁李即郁李也薁也常棣也即小雅所谓常棣之华鄂不韡韡也埤雅云此华上承下覆甚相亲尔者常而已矣故曰常棣也【常棣字或作棠棣亦误今小木中却有棣棠黄花緑茎而无实其叶似棣】

  剥枣

  八月剥枣毛氏本注剥撃也陆徳明音普卜反

  呉旦生曰收枣击而落之齐民要术所谓全赤即收收法撼而落之为上是也字书剥撃也与扑同扑亦音普卜切杜子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得风之遗意王荆公新经不依注释乃作解云剥者剥其皮而进之所以养老也后从蒋山郊步至民家问其翁安在曰去扑枣始悟前非即具奏乞除去十三字故今本无之然荆公从村野之口以证经解独不记有杜诗何也

  八谷

  随隠漫録曰书称后稷播时百谷周礼农贡九谷晋志有八谷孟子云树艺五谷百谷繁莫克知九谷黍稷稻梁菰大小豆麦麻八谷即诗之黍稷稻梁禾麻菽麦独五谷郑注云黍稷菽麦麻赵岐云黍稷菽麦稻日用所急莫如稻岐说为是黄帝用黍制律积六十四黍为圭准之黍类苜蓿差小宜酿酒杜预谓菽为豆唐本草旧注云稷即穄也

  呉旦生曰陈随隠谓百谷繁莫克知余观杨泉物理论云粱者黍稷之总名稻者既种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谷故诗曰播厥百谷

  周礼又以稌【一作稻】黍稷粱麦苽为六谷

  列星图有八谷八星之说一主稻二主黍三主大麦四主大豆五主小豆六主小麦七主粟八主麻子一星亡一谷不登

  陈随隠引八谷稻粱诗乃作重穋字注谓先种后熟曰重后种先熟曰穋按种稑石经作重穋说文长笺云因俗读种为穜故去禾避之能避而不能正亦为不善避矣左传余髪如此种种犹言比晚禾之短也俗读若穜无义因而二字交互通误如潘岳借田赋后妃献种稑之穜谬书穜穋之种杨升庵亦引说文云禾边作种是种穋之种禾边作穜是穜植之字今人混之久矣

  绸缪

  绸缪牖户

  呉旦生曰绸缪注云缠绵也王仲宣诗绸缪清燕娯五臣注云绸缪亲重貌呉季重答东阿书是何慰喻之绸缪乎注云绸缪殷勤之意也杨升庵谓古妇人长带结者名曰绸缪

  垤

  鹳鸣于垤

  呉旦生曰毛注以垤为螘冢将隂雨则穴处者先知之丘光庭云此垤不得为蚁冢葢土之隆耸近水者按左传屦及于窒皇谓寝门阙也又葬于垤皇谓墓门阙也凡阙者聚土为之故知此垤谓土之隆耸近水者若坻沚之类也鹳水鸟天将雨则鸣于隆土之上若以垤是蚁上于冢则鹳鸣竟于何处

猜你喜欢
  徐叔至·唐圭璋
  卷三·杨慎
  ●卷八·陈衍
  ●清芬室诗话(竺仙)·蒋箸超
  田间诗学卷十二·钱澄之
  剑花室诗集之一·连横
  卷二十八·黄希
  三集卷九十二·乾隆
  寒山诗集原序·寒山
  卷102 ·佚名
  小诗·刘半农
  卷四百七十八·曹学佺
  卷七十六·徐倬
  御选明诗卷八十六·康熙
  刘永攻书·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元鼎·隋树森

    王元鼎,至治、天历年间(一三二一——一三三O)人。曾为翰林学士。所作散曲, 今存小令七首,套数二套;或写景状物,或吟咏闺情,词皆流美,用韵响亮,风格明丽委婉。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六有《古今历代启蒙

  • 卷一百四十五·徐世昌

    宋晋宋晋,字锡蕃,号雪颿,溧阳人。道光甲辰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有《水流云在馆诗钞》。过七里泷望钓台作万笏拱危石,孤台瞰远江。星犹临帝座,天为筑鱼矼。祠庙论终古,功名骇急泷。清风如未远,瞻眺拓篷窗。张良

  • 卷六·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霞外诗集卷六      元 马臻 撰嗣师总摄吴真人奉旨乘驿远诣龙虎二山等处崇建金籙大斋庚戌仲夏十有四日抵杭四圣延祥观庆成典礼复被纶音回鄱阳进二亲国公夫人之秩千载盛事道俗交欢敬赋七言唐律二

  • 附録三·佚名

    后村先生大全集建康府申已断平亮等为宋四省身死事若详覆案,皆先行遣而后关报,则并格目皆自诸郡出给可也,提刑一司,可以省罢矣。此事虽施行于当职未交事之先,而申到实在于到司之后。已往之事,不欲深言。帖两狱官,今后除事干边

  • 卷二十·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 嘉礼四 册皇太子 总序 自夏后氏传位於启商周因之皆立嫡长为世子至汉高祖五年即皇帝位立子盈为皇太子而始有皇太子之称然犹未行册拜之礼至明帝时礼文始着于

  • 鬻子序·鬻熊

    鬻子名熊,楚人,周文王之师也。年九十,见文王,王曰:老矣。鬻子曰:使臣捕兽逐麋,已老矣;使臣坐策国事,尚少也。文王师之。着书二十二篇,名曰《鬻子》。子者,男子之美称。贤不逮圣,不以为经,用题纪标子。因#1据刘氏九流即道流也。遭秦

  • 论语通卷一·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一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学而第一【语録学两篇名取篇首两字初无意义这是孔门弟子编集只把这个作第一件所谓学者何学今之学有三词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

  • 卷十二·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二    宋 杨简 撰小雅二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补音牙讹胡切易林讼之鼎曰虎聚磨牙以

  • 卷十二·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二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隐公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吴志王朗遗孙策书曰常念渝平更成复践宿好】左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公羊传输平者何【渝二传作输俱训为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

  • 定公·定公十一年·左丘明

    【经】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夏四月。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冬,及郑平。叔还如郑莅盟。【传】十一年春,宋公母弟辰暨仲佗、石彄、公子地入于萧以叛。秋,乐大心从之,大为宋患,宠向魋故

  • 卷十七·佚名

    △梵行品第八之三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何等利。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义无碍知一切法所有诸义。能随诸法所立名字而为作义

  • 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太虚

    一 全部教史的纲要 甲 佛法流变的原则 乙 印度佛教的三期 丙 世界佛教的三系二 全部教法的纲要 甲 四藏 乙 三法 1.五乘共法 2.三乘共法 3.大乘不共法三 今后佛学的建立 甲&n

  • 十住断结经卷第六·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碎身品第十五  佛告最胜。菩萨摩诃萨入碎身定。使菩萨入此定。具足十种如住。何谓为十。一切世界如如住。一切诸方如如住。一切劫数如如住。一切众生如如住。一切诸法如如住。一切

  •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上·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经云佛说阿弥陀经。赞曰。下第六正释本文分二。初解题目。二释经文。此初也。佛说者即能化教主。阿弥陀者。唐言无量寿等也。经者摄贯等四义也。以胜显劣。依主释也。或以别简总亦依主释也。依人得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佚名

    相不同有其十种。□□□□□□□是其名也。名虽□□□□□三。初之二种□□□□□□□行相立名。后之五种就行体立名。行者□□□□□□□□□□□□□依止。第二名应知相者。一义似前。又解。与三智相应名为应知□□

  • 坤舆图说·南怀仁

    中国古代地图的说明书。二卷。清南怀仁撰。南怀仁,西洋人,康熙中,宫钦天监监正。本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记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洲,最后是西洋七奇图说。与艾儒略的

  • 孔氏谈苑·孔平仲

    笔记。旧题宋孔平仲著。此书记事以北宋为主,偶亦及唐代传闻,而内容则较杂,自朝野逸事、士大夫言行至民俗民谚、异闻传说均有涉及,其中亦有关于宋代文人诗词创作(如“王曾赋梅花诗”、“王介甫江宁夹口诗”、“范文正赋有

  • 续子不语·袁枚

    清·袁枚撰。笔记小说集。十卷。此书为《子不语》续集,有清初刻本,民国初年上海进步书局有石印本。内收二百八十八条神鬼怪异故事,其中含有大量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