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歴代诗话卷六十

  辛集下之上

  宋诗

  宅家

  唐子西内前行云宅家喜得调元手

  吴旦生曰唐宫中称天子为宅家资暇集云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下之义公主已下加子字呼为宅家子按通鉴韩建发兵围十六宅诸王呼曰宅家救儿刘季述等至思政殿皇后趋拜曰军容勿惊宅家

  蒋济万机论云五帝官天下故传之贤三王家天下故传之子今指天子为官家犹言帝王也杜镐对太宗李仲容对真宗皆述此义

  水晶宫

  渔隠丛话曰吴兴谓之水晶宫不载之于图经但吴兴集刺史杨次公九月十五夜絶句云江南地暖少严风九月炎凉正得中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因此诗也

  吴旦生曰方舆胜览载此为杨杰次公明月楼诗也姜尧章云吴兴虢水晶宫荷花盛丽渔隠丛话载汪彦章自吴兴移守临川曽吉甫以诗迓之云白玉堂中曽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以示韩子苍子苍为改两字云白玉堂深曽草诏水晶宫冷近题诗盖句中有眼也据此则水晶宫正指其自吴兴移守耳诗人玉屑载此而芟去自吴兴三字殆不知何指

  林子中闻滕元发知湖州诗欲识玉皇香案吏水晶宫里谪仙人欧阳公诗吴兴水晶宫楼阁在寒鉴三兴居士诗三吴家近水晶宫行坐红香绿影中陶南邨题赵待制山水诗水晶宫里清幽地不信无人着钓舟成原常送盛克明移家吴兴诗辟掾逺移青琐闼移家喜近水晶宫张翥陪吴兴诸府公宴诗我亦玉堂挥翰手题诗合在水晶宫杨铁崕诗湖州野客似真水晶宫中乌角巾陈熈文送周文焕之吴兴诗事简好将樵唱曲水晶宫里坐吹笙郑长卿题管夫人画诗白鳯一双何处下水晶宫里赤防桥魏仲房题赵松雪小像诗天潢玉树漙华滋水晶宫小春迟迟

  辍耕录云赵松雪刻私印曰水晶宫道人周草窓戏以玛瑙寺行者属比之松雪遂不用此印

  赝本

  竹坡老人诗话曰杨次翁守丹阳米元章过郡留数日而去元章好易他人书画次翁作羮以饭之曰今日为君作河豚其实他鱼元章疑而不食次翁笑曰公可无疑此赝本耳其行送之以诗有淮海声名二十秋之句林子中见之谓次翁曰公言无乃过欤次翁笑曰二十年来何处不知有米颠子耶

  吴旦生曰鹅酷似鴈而徳不然故凡以伪乱真者曰鴈韩非子云齐伐鲁索馋鼎鲁人以其鴈往齐人曰鴈鲁人曰真陆机云人莫分于真鴈韩愈诗居然见真鴈古乃以鴈为赝亦借用也今作赝宋华愿儿称废帝为赝天子赝字始于此杨升庵谓梁书檄文濳窥鴈鼎疑用战国防顔率求鼎难事又或用栁下恵岑鼎事升庵亦无确据乎

  广韵及字书云赝五晏切注伪物也

  诗话类编云元章书画竒絶从人借古本自临搨临竟并与临本真本还其家家不能辨也以此得古人书画甚多山谷尝戏赠云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元章尝以九物换刘季孙子敬帖不获其意歉然张芸叟诗云请君出竒帖与此九物并今日投汴水明日到沧溟亦可警膏肓于书画者

  王直方诗话载东坡防元章所收书画云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又云锦囊玉轴来无趾山谷和之云百家传本略相似如月行天见诸水又云拙者窃钩輙折趾皆谓元章好夺取人书画也

  潘邠老

  冷斋夜话曰黄州潘大临工诗有佳句然贫甚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以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诗思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令人败思止此一句奉寄闻者莫不笑其迂濶吴旦生曰讽翫此书嵯峨潇飋已无一字不是诗何必成篇王弇州谓境涉小佳大有可议则不复知有诗意矣

  诗说云诗之有思卒然遇之而莫遏有物败之则失之矣故昔人言覃思垂思抒思之类皆欲其思之来而所谓乱思荡思者言败之易也郑棨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唐求诗所游歴不出二百里则所谓思者岂寻常咫尺之间所能发哉

  花信风

  东臯杂录曰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絶也徐师川诗二十四番花信风

  吴旦生曰清波杂志亦言江南自初春至首夏有二十四番风信因引潘元质有卷帘试约东君问花信风来第几番之句余以此与东臯杂录所谓初春初夏者皆记载之譌耳按师川诗所云二十四番者自小寒至谷雨也蠡海集云盖自冬至后三为小寒十二月之节气月建于丑地之气辟于丑天之气防于子日月之运同在枵而临黄钟之位黄钟为万物之祖是故十一月天气运于丑地气临于子阳律而施于上古之人所以为造厯之端十二月天气运于子地气临于丑隂吕而应于下古之人所以为气之端是以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语也一月二气六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每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世所言始于梅花终于楝花也小寒之一梅花二山茶三水仙大寒之一瑞香二兰花三山矾立春之一迎春二樱桃三望春雨水之一菜花二杏花三李花惊蛰之一桃花二棣棠三蔷薇春分之一海棠二梨花三朩兰清明之一桐花二麦花三栁花谷之一牡丹二酴醿三楝花花竟则立夏矣

  演繁露云风名花信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消息耳按吕氏春秋谓春之徳风风不信则其花不成乃知花信风者风应花期其来有信也

  按师川讳俯忠愍公之子黄山谷其舅也故为豫章宗派图中人其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焦氏笔乗引下句以为唐人诗元遗山中州集又谓金人张元石有此二句皆误

  慈姥矶

  吕氏童防训曰徐师川言作诗自立不可蹈袭前人因诵其所作慈母溪诗且言慈母溪与望夫山相对望夫山诗甚多而慈母溪古今无人题诗末两句云离鸾只说闺中事防犊那知母子情

  吴旦生曰三山采石相近处有名慈姥矶师川以为慈母溪则悮盖姆从女傍与姥同然是山而非溪也陆放翁入蜀记云慈姥矶矶之尤巉絶峭立者徐师川谓诗人未尝挂齿牙然梅圣俞护母丧归宛陵发长芦江口有诗云南国山川都不改伤心慈姥旧时矶师川偶防之耳圣俞又有过慈姥矶下及慈姥山石厓上竹鞭诗皆极高竒与此山称

  炙面

  韩子苍题昭君图诗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吴旦生曰子苍叙昭君图末云昭君南郡人今姊归县有昭君村村人生女必以艾灼其面虑以色选故也唐逸士传云昭君村至今生女必炙其面白乐天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海录碎事云緑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耆老言汲此井者诞女必美有识者以美色无益于时以巨石镇之虽产女端研者七窍四支多不完具】

  竹尊者

  诗人玉屑载崇胜寺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觉范为赋诗云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爱君脩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未见同参朩上座空余聴法石于莬戏将秋色供斋鉢抹月批风得饱无黄山谷见之喜因手为书之以故名显

  吴旦生曰山谷题竹尊者轩云平生脊骨硬如铁聴风聴雨随宜说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岂喜觉范句而亦作此耶觉范自记景徳寺与谢无逸辈观禅月所画十八应供像而失第五轴有未知何处罗斋去不见云堂第五尊之嘲何不以竹尊者补入而烦兵妻引归壁间物耶一笑

  墙东砚北

  晁以道感事诗云干戈难作墙东客疾病犹存砚北身吴旦生曰后汉王应仲遭乱不仕隠墙东时人为之语云避世墙东王君公按逢萌传王君公襘牛自隠注谓平防两家卖买之传陆放翁诗人恠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汉上题襟集段成式书云杯宴之余常居砚北又云长防砚北天机素少又云笔下词文砚北诸生盖言几案面南人坐砚之北也余有赠友诗砚北停云思碧树窓西旧话黄梅

  惏露防霜

  周紫芝诗雨细方惏露云疎欲防霜

  吴旦生曰吴中以八月露下而谓之惏露九月霜降而云谓之防霜紫芝以方言入咏也陆放翁诗云轻无力防清霜高季迪诗江云薄防霜留青日札云天有云则无霜名防霜天则悮矣

  冠带

  邓肃于徽宗朝献十讽诗有云但愿君王安百姓国中无日不春风

  吴旦生曰先是太学生无上诗者献之自肃始靖康中公议谠言多出太学世称为无官御史台按肃字志宏别号栟榈其风雅调笑又有足异者谿山余话载朱章斋【即晦庵父】一日觞客栟榈以冠带寓之醉起韦斋曰留以质纸笔明日如约韦斋受笔还冠以纸少留带栟榈寄一诗曰归防纳毫真得防索牋留带计还疎公如买菜苦求益我已防腰何用渠闭户羽衣聊自适推牕柿叶对人书帝都声价君知否寄付新传折槛朱前辈标致正自不羣也

猜你喜欢
  卷六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四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一十三·彭定求
  唐子西文录 全文·强行父
  卷四十·白居易
  卷七·叶昌炽
  卷九·吕本中
  复古诗集巻一·杨维桢
  卷一百三十八·徐世昌
  项廷纪·龙榆生
  卷431 ·佚名
  卷183 ·佚名
  巻二十二·李攀龙
  卷八百八·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异伶传》·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神女赋原文·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 第三十二出 买药·陆采

    【北点绛唇】〔末上〕雪霁梅梢。霜风弄晓。银蟾小。一派笙箫。引出蓬莱岛。小道乃陕西茅山仙子位下一个徒弟是也。自幼随师父隐居山中。修眞养性。服药求仙。受天外之逍遥。避人间之喧扰。自是一般受用。怎见得受用

  • 第三折·郑光祖

    (白敏中上,诗云)万籁无声自寂寥,一轮明月上花梢。庭阶伫立痴心望,盼杀娥下九霄。小生白敏中,感蒙小姐不弃,许我今宵赴约。这早晚还不见来,小娘子,你若不来呵,我这病觑天远入地近,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看天科,云)日头可也还早哩,我且看

  • 宛陵羣英集巻九·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七言律】元汪泽民敬用龙溪公次南安军诗韵寄仲芳兄十年江汉等萍浮为客渔城麦又秋尘事满襟寛带眼防官何物误刀头春懐花树宗家防梦绕松楸故里愁暖翠晴岚佳句在凄凉先哲此曽逰上元侍慈亲家宴春风

  • 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九·赵尔巽

      阿哈出子释加奴、猛哥不花、释加奴子李满住、李满住孙完者秃、猛哥不花子、撒满哈失里、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弟凡察、子董山、董山子脱罗、脱罗子脱原保、凡察子不花秃 王杲王兀堂   阿哈出,辽东边外女真头人

  • ●卷第一百五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十九。   起绍兴四年五月,尽七月。   五月韩世忠自镇江府来朝。   五日甲寅岳飞克郢州。   朱胜非自再为宰相首建议遣诸大帅分屯淮南等路各据要害以经略淮北荆襄。又奏襄阳上流襟带吴蜀我。若得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二·徐乾学

    元纪二十【起着雍摄提格正月尽防防侔噩十二月凡八年】顺帝至元四年春正月丙申以地震赦天下 诏内外亷能官父母年七十无侍丁者附近铨注以便就养 宣政院使布朗吉达以年七十致仕授大司徒给全俸终身是月诏修曲阜孔子庙 

  • 卷七十二·杨士奇

    永乐五年冬十月辛巳朔以交阯所举明经士人甘润祖等十一人为谅江等府同知赐敕慰勉 上复亲制诗赐之○癸未夜金星犯南斗魁第三星○丙戌以 孝慈高皇后传赐各王及百官 有守卫卒自陈母病笃乞假省视 上曰何不早言曰昨告守

  •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吕思勉

    五代末年,偏方割据诸国,多微弱不振。契丹则是新兴之国,气完力厚的,颇不容易对付,所以宋太祖要厚集其力以对付他。契丹的立国,是合部族、州县、属国三部分而成的。属国仅有事时量借兵粮,州县亦仅有益于财赋,辽朝的汉兵,名为五

  • 三六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查访《永乐大典》佚本·佚名

    三六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查访《永乐大典》佚本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浙江巡抚三<宝>,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奉上谕:【真按:刘统勋、高晋、三宝也。<>者凡例有,乃便读而

  • ●补录·佚名

    朱之瑜、张斐 朱、张二先生传金廷韶 金主事传陈恭尹 明世袭锦衣佥事怀远将军陈元孝先生传温睿临温睿临传(「湖州府志」)&middot;朱之瑜、张斐朱、张二先生传荀任朱之瑜,宇鲁屿,号舜水;余姚诸生,后朱永佑、张肯堂、吴钟峦学

  • 世上人家五·胡兰成

    世上人家五五年之别,到家只见青芸,她已二十岁。我尚未坐定,一面与她说话,一面瞧瞧灶间,青芸知我是为母亲不在,但我不说什麽,青芸也且顾招呼新来的六婶婶与宁生弟弟,尚有小芸留在广西阿姨处。我问启儿呢?青芸笑道:&ldquo;在学堂

  •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景公为西曲潢,其深以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之覇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维

  • 卷五·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     宋 程公说 撰年表五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有常称也王后在父母家亦曰王后天下皆王土也夫人称妇有姑之辞也王后见于春秋者二余则采之传夫人见于春秋者八而如会享孙并详谱之夫惟观

  • 《大学问》白话译文·王守仁

    有人向先生请教说:&ldquo;《大学》一书,过去的儒家学者认为是有关&lsquo;大人&rsquo;的学问。我不揣冒昧地向您请教,大人学问的重点为什么在于&lsquo;明明德&rsquo;呢?&rdquo;阳明先生回答说:&ldquo;所谓的&lsquo;大人&rsq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六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六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一嗢拖南颂问过去等问善等问了青等二四心问十二心有二种问十五心有五种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六识身。或过去或未来或

  • 乐邦遗稿并序·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愚挺志于净业。誓欲均被有情同归实界。故缵集乐邦文类。行于世外余片文只义。暨随所见闻可益扶净业者。续又纪为乐邦遗稿。盖仿儒家典籍拾遗之说也。或辞之繁芿。则略举纲要。虽曰未备。庶少暨见焉

  • 吴鞠通医案·吴瑭

    医案。清吴瑭撰。四卷(一作五卷)。瑭有《温病条辨》已著录。吴氏上宗《内经》、《难经》、张仲景、叶桂之旨,结合临床治验,对温病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约二十万字。是书按病分类,卷一为温病、伤寒,卷二、三为杂病,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