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歴代诗话卷九

  乙集中之上

  楚词

  天问

  朱子辨证曰古今说天问者皆本山海经淮南子今以文意考之疑此二书皆縁天问而作

  吴旦生曰离骚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縦九辨九歌皆禹乐也天问启棘宾商九辨九歌注棘当作梦商当作天以篆文相似而误是也据天问之意但谓启梦宾于天得二乐而山海经以为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九歌又以西南海之外有人曰夏后开珥蛇乗龙胡元瑞谓此本离骚天问二章之説而譌者乃信朱子为不诬矣

  史记云禹乃兴九招之乐帝王世纪云启升后十年舞九韶竹书云夏后开舞九招艾轩谓劝之以九歌即九招之乐按吕氏春秋帝喾作九招而帝舜修九招也

  焦氏笔乗云离骚启九辨与九歌兮即后之九歌九辨皆原自作无疑王逸因夏康娱以自縦之句遂解九歌为禹不知时事难于显言乃托之古人此诗人依仿形似之语耳不然则上所谓就重华而敶词岂真有重华可就耶

  陈深云天问发难至千五百言书契以来未有此体原创为之先儒谓其文义不次乃原杂书其壁而楚人辑之今读其文章句之短长声势之诘崛皆有法度似作也非辑也屈子以文自圣且在无聊何之焉而不为作也尝爱曽子问五十余难亦至奇之文说者乃曰非曽不能问非孔不能答非也礼家托于曽孔以尽礼之变耳抑独出于曽氏之门乎何文之辩而理也

  夜光

  天问有云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吴旦生曰皇甫谧年厯云月羣隂之宗光内日影以宵曜名曰夜光广雅云夜光谓之月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朱晦翁云菟与兔同世俗桂树蟾兔之传其惑久矣或以为日月在天如两镜相照而地居其中四旁皆空水也故月中微黒之处乃镜中大地之影畧有形似而非真有是物也【按晦庵所引乃沈存中之言也存中又言月本无光日耀之乃光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耳日渐逺则斜照而光稍满对照则正圆也】

  酉阳杂俎云佛言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王荆公云月中彷佛有物乃山河影也东坡鉴空阁诗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妄云桂兔蟇俗説皆可屏据此则晦庵之辨为有理楚辞作此説何耶

  按晋志云羲和占日常仪【音蛾】占月区车占星登真隠诀云上真之道七郁仪奔日文为最结隣奔月文为次郁仪者羲和也结隣者嫦娥也唐麟德殿东有郁仪结隣楼李肇韦执谊所记皆书隣为麟程太之曰当作隣上清紫文黄庭经又作结璘张平子云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以奔月是谓蟾蜍搜神记作蟾蠩纬书云嫦娥小字纯狐小説家又谓广寒清虚之府皆可笑

  羿

  天问云帝降后羿革孽夏民

  吴旦生曰羿称善射弑夏后相此书所谓有穷后羿是也然按说文羿帝喾时射官又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命羿射其九合观数代若不一其人者则知羿乃射官故世有其称也

  朱晦翁云按此十日本是自甲至癸耳而传者悮为十日并出之说杨升庵云古传言羿射日落九乌乌最难射一日落九乌言射之捷也而后世不得其说者遂以为射九日矣

  铄金

  惜诵云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吴旦生曰王勉夫谓补引邹阳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之语在后岂应引证不知在楚人之前尝有此语矣观邓析子曰古人有言众口铄金三人成虎邓析春秋鲁定公时人邓谓古人有言则此语又见于邓之先矣补引汉人语是未见邓析子书耳且在邹阳之前张仪亦尝有此语其后李善注文选邹阳语引国语伶州鸠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要未为广论衡曰众口铄金口者火也在五行二曰火五事二曰言言与火直故云铄金

  风俗通云俗说有美金在此众人咸共诋訿言其不纯卖金者欲其售因取锻烧以见真此谓众口铄金

  欸

  九章涉江云乗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臯低余车兮方林

  吴旦生曰杨升庵谓欸即唉从欠从口如叹与叹欬与咳歗与啸实一字耳尸子禹有进善之皷备讯唉也韦孟诗勤唉厥生史记范増撞破玉斗曰唉方言南楚谓然曰唉余谓此朱晦庵之语悮看説文而强合之也按説文唉譍也亚改切又焉开切欸訾也乌开切又凶戒切解作唉非是盖説文业早辨之矣安得谓说文二字音义并同以悮后人哉方言欸然也南楚凡言然者曰欵或曰则方言亦作欸字楚辞注欸叹声

  注绪风余风也顾回澜云绪风相续不断风也谢灵运诗初景革绪风用楚辞语按风孚金切古每与心林氵㸒音为韵如今之侵韵毛诗凄其以风与实获我心叶鸩彼晨风与郁彼北林叶其为飘风与祗搅我心叶如彼遡风与民有肃心叶庄子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枚乗七发梧桐并闾极望成林众芳纷郁乱于五风相如长门赋天飘飘而疾风与神怳怳而外氵㸒叶蔡邕诗君子博文贻我德音辞之集矣穆如清风据此则古韵皆作孚金切而无作方中切者惟贾谊惜誓右大夏之遗风与天地之圜方叶乃是孚光切意至汉去古音渐逺转而为孚光切之音渐复转而为方中切之音如今之读耶

  舲

  涉江篇乗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而击汰

  吴旦生曰舲音零船有牕牖曰舲字学集要云舟有牕者亦作舲当亦取牕櫺之义耶王维诗击汰复扬舲全用其语

  橘颂

  橘颂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吴旦生曰考工记鸜鹆不逾济橘逾淮而北为枳地气然也晏子橘生于淮北为枳水土异也説文橘果名出江南诸处在在有之南中尤胜长笺云橘逾淮而化为枳故曰江南因其不可移故屈平有橘颂以自况余按屈虽颂橘之根叶华实而义兼比赋故篇内以不迁难徙为言耳朱子编楚辞后语坡公他词皆不取惟録服胡麻赋以为近于橘颂

  黄棘

  悲回风云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吴旦生曰解者谓以棘为策取其芒刺则马伤深而行愈逺余以棘刺岂堪鞭骑其说不通薛符溪云秦楚尝盟于黄棘后懐王再防武关遂被执是黄棘之盟楚祸所始朱子以黄尘荆棘解之缪矣

猜你喜欢
  曹休斋·唐圭璋
  第三十三出 出使·李渔
  琵琶记原文·高则诚
  ◆李征士序(絪缊集)·顾嗣立
  人境庐诗草·卷七·黄遵宪
  后集卷二·罗椅
  卷一百六十六·徐世昌
  卷十九·陈起
  卷十五·乾隆
  卷二·杨基
  提要·陈棣
  卷一百六十九·陈廷敬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四十四·徐倬
  补遗·贺铸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634_1 【狂题十八首】司空图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   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   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徐复祚

    第二十一齣 咏梨〔生上〕铜龙漏滴已残更。素魄还留映水明。何事嫦娥音信杳。重门深掩不胜情。小生昨宵得遇小姐。眞个温柔旖旎。绝世无双。赵伯畴虚生二十二年。未曾见此香奁中物向来空忆谢素秋。每以不得见面爲恨。

  • 年谱·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白香山诗集年谱【世系】按唐宰相世系表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於虞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媵伯姬於秦受邑於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後名故称为孟明视孟明视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

  • 人境庐诗草·卷八·黄遵宪

    ○悲平壤黑云萆山山突兀,俯瞰一城炮齐发。火光所到雷■〈石宫〉■〈阝詹〉,肉雨腾飞飞血红。翠翎鹤顶城头坠,一将仓皇马革裹。天跳地■〈卓〉哭声悲,南城早已悬降旗。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驱之驱之速出城,尾追

  • 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九 隋世系表畧 杨氏汉太尉震之後也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後魏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惠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是为皇考仕周封隋国公

  • 六九二 大学士阿桂等奏孙士毅得邀宽免恳请代谢天恩折·佚名

    六九二 大学士阿桂等奏孙士毅得邀宽免恳请代谢天恩折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大学士 公阿桂等谨奏,据孙士毅呈,为恳请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窃士毅由军机处司员仰蒙皇上优渥恩施,不次超擢,用至巡抚,天恩高厚,无以复加。乃不

  • 六朝通鉴博议卷二·李焘

    (宋)李焘 撰命陆逊讨平山越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定威校尉吴郡陆逊言于孙权曰方今克敌临难非众不济而山冦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定难以图逺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从之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阳贼帅费

  • 姚察传·李延寿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吴国太常卿姚信的九世孙。父亲姚僧垣,是梁朝的太医正。梁元帝在荆州时,僧垣作晋安王陈伯恭的谘议参军。后来入周,官位颇高,很受恩遇。姚察从小性情淳厚,六岁便能背诵文章万余言。不贪玩耍,读书勤奋,十二

  • 樊山政书卷一·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凤翔县武生严桂芳控词(陕臬任内稾)批华州里民局绅刘殿魁禀词。批临潼县民孙世定等控词批发遣人犯李从模呈词批醴泉县贡生罗经权等禀词批咸宁县生员刘德浚控词批定远厅民萧登清控词批白河县民张肇忻控族

  • 卷三十五·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五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告子下礼与食孰重章总防 此章与男女授受不亲章同一意 乐天斋翼注曰此章见理欲之辨当论其大分不当较其一偏据一偏则常屈于变而礼之重者反轻食色之轻者反重论

  • 卷九·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防书卷九明 孙防 编春秋文耀钩大率阐星燿而幽曲言之故曰钩东宫苍帝其精为苍龙南宫赤帝其精为朱鸟西宫白帝其精为白虎北宫黑帝其精为武春起青受制【一作苍帝春受制】其名灵威仰夏起赤受制【赤帝夏受

  • 佛说法常住经·佚名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之园。佛告诸比丘。法者常在。有佛无佛法住如故。如来至真出现世间。因为宣解分别深义敷演至慧。志在小乘。为说四谛苦习尽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 卷五·投子义青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五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七十则芭蕉法身 示众云。薄批明月。细切清风。若能拿空擭空。便解以楔出楔。且道谁有如此作略。 举僧问芭蕉情和尚。如何是透法身句(熊翻筋斗。驴舞

  • 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佚名

    上下二卷。道教经书。作者不详。所作时代无可考,疑为隋唐或之前所出道经。上卷讲至真无上大道(又称无上大法),认为不悟大乘无为法教,故难解脱,而无上大道具足圆满,成就一切,导引群迷,速登道岸,度脱生死,解脱无为。要

  • 还乡记·柔石

    这篇散文可以看作是柔石对他的还乡过程中情形的真实描绘,这篇作品的基调是明朗的、几乎可以说是欢快的,它一扫《旧时代之死》中朱胜龋似的抑郁和绝望。最重要的,柔石后期作品风格的转变在这篇散文中有完整清晰的体现。文

  •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文集。闻一多杂文集,收文16篇。闻一多著。收于《闻一多全集》第3卷。这是由别人记录的一篇讲演稿。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遭国民党反动派暗杀。7月15日,闻一多在追悼李公朴的大会上作了这一讲

  • 净土十疑论·智顗

    一卷,隋智者大师说。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疑。二释求生乖无生理疑。三释偏求生一土疑。四释偏念一佛疑。五释具缚得生疑。六释即得不退疑。七释不求内院疑。八释十念得生疑。九释女人根缺不生疑。十释作何行业得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