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8.流亡公子重耳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在,待他挺客气,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可是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

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树林里有一个女奴在采桑叶,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告诉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耳说:“听说你们要想回晋国去,这很好哇!”

重耳赶快辩白,说:“没有那回事。”

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重耳总是不愿意走。当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离开齐国很远了。

以后,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对狐偃说:“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力量发兵送他回去。”

狐偃说:“这我们全明白,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们了。”

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待重耳好,重耳也对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都城雍,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去了。

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司马迁
  ●卷一百九十七·徐梦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卷三十九·叶盛
  ◎翰墨姻缘·李定夷
  一百四十一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自序·郝经
  裴诹之传·李延寿
  裴行俭传·欧阳修
  刘春传·张廷玉
  张翼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七·宋敏求
  卷四十·宋敏求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洧·唐圭璋

      洧号仙麓,闽人。曾守道州,宝祐、咸淳间人。   糖多令   庆曹松庐待郎,与秋壑只争二日,曹新除两浙漕八月初十   雁荡接台山。秋来最好看。寿星明、高现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间。   玉节近天颜。东

  • 卷一百四十二·徐世昌

    曾国藩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湘乡人。道光戊戌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赠太傅,谥文正。有《求阙斋诗集》。怀刘蓉我思竟何属,四海一刘蓉。具眼规皇古,低头拜老农。乾坤皆在壁,霜雪必蟠

  • 卷十七·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七嘉善曹庭栋编雪溪集主铚字性之汝隂人昭素之后也博学有才识常同子正荐于朝视秩史官给札奏御时秦桧柄国忤其意遂遭摈斥尝居庐山结诗社后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着有默记国老谈苑侍儿小名

  • 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五杨衡杨衡字仲师吴兴人初与符载崔羣宋济隐庐山号山中四友後登第官至大理评事诗一卷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旅次江亭扣

  • 第七十二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 进神马兼迎宝鼎·蔡东藩

      却说匈奴西偏,有一乌孙国,向为匈奴役属。当时乌孙国王,叫作昆莫。昆莫父难兜靡,为月氐所杀,昆莫尚幼,由遗臣布就翖侯窃负而逃,途次往寻食物,把昆莫藏匿草间,狼为之乳,乌为之哺,布就知非凡人,乃抱奔匈奴。到了昆莫长成,匈奴已

  • 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蔡东藩

      却说宋太祖得了花蕊夫人,册封为妃,待她似活宝贝一般,每当退朝余暇,辄与花蕊夫人调情作乐。这花蕊夫人,却是个天生尤物,不但工颦解媚,并且善绘能诗;太祖尝令她咏蜀,她即得心应手,立成七绝数首,中有二语最为凄切,传诵一时。诗

  • 第三三一保结状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八·佚名

    郊铺户全长和等,保结郭尚茂为北门总理具保结状,本城郊铺户金长和等,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郭尚茂为人诚实,有室有家,街众素所信悦,堪以顶充北门总理额缺,小心办公,不致玩误。合具保结状是实。〔批〕附卷。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纪昀

    列传宋 【三】○宋三李继勋 药元福 赵晁【延溥】郭崇杨廷璋 宋渥向拱王彦超 王全斌 康延泽 王继涛 高彦晖李继勋药元福赵晁 【赵延溥】郭崇杨廷璋宋偓向拱王彦超王全斌康延泽王继涛高彦晖△李继勋李继勋大名元

  • 世家卷第二 高丽史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太祖二。○(辛卯)十四年春二月丁酉新罗王遣*大守谦用复请相见。辛亥王如新罗以五十余骑至畿内先遣将军善弼问起居罗王命百官迎于郊堂弟

  • 弁言·钱仪吉

    这本「碑传选集」系自清道光间嘉兴钱仪吉(衎石)汇纂的「碑传集」选录而成的。钱氏尝就清初(始于天命纪元)讫嘉庆朝止二百年间「采集诸先正碑版状记之文,旁及地志杂传,依杜氏大珪、焦氏竑之例」(引钱氏「自序」语),辑为一集(初称

  • 卷十一 哀帝纪 第十一·班固

    (汉哀帝刘欣)【原文】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

  • 卷五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五雍正五年闰三月上谕三十一道初一日奉上谕朕日理万几惟欲周知庶务通达下情是以广开言路令人条奏事件冀於政治有所裨益近见条陈人员内颇有能据实陈奏不避嫌怨切中情弊者朕思此等

  • 卷七·郑玄

    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以叙其财,受其币,使入于职币。(九正谓九赋九贡。正,税也。九事谓九式,变言之者,重其职。明本而掌之,非徒相副贰也。叙犹比次也,谓钩考其财币所给

  • 卷十六·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六     宋 沈棐 撰伐【伐者为客见伐者为主】经书从王伐者一桓五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是也孟子曰天子讨而不伐盖敌国交兵则曰伐王师问罪则曰讨伐有胜负讨无不服此尊卑之异也成周盛时

  • 撰集百缘经卷第五·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饿鬼品第五  (四一)富那奇堕饿鬼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欲设食时。先观地狱畜生饿鬼。然后方食。所以尔者。欲令众生厌离生死求于涅槃。时彼目连。见一饿鬼。身

  •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下·佚名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比丘白佛。大德。惟此出生相续缘生。为更别有缘生。佛言。比丘。我说八门缘生。一谓受用世俗者。如眼缘色生眼识。三和有触触缘受如是等。二谓说助持者。缘生如四食作缘。根大得住当有增益。

  • 卷第八·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八嗣法门人今辩重编问答师问僧。声色枞然。拨不是。不拨不是。你作么生。僧云。我总不见有过。师云。见有过也不是。见无过也不是。毕竟作么生。僧无语。师云。何不问山僧。僧如问。师云。快打茶

  • 星槎胜览·费信

    中国古代外国地理游记。费信撰。明正统元年(1436)成书。原本前、后集2卷,后有改订本为4卷;近人冯承钧校注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费信(1388—?),字公晓,江苏太仓人,14岁时代兄为太仓卫戍军,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