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歴代诗话卷六十八

  壬后集中之上

  元诗

  焚香

  柯敬仲赠倪元镇云夜推篷写松石焚香何处独题诗

  吴旦生曰元镇自号沧浪漫士又号浄名庵主悉散其家产与人盖田既散而税未及推入催科者坌集遂逃去潜于芦苇中爇龙涎香竟踪迹得之又张士诚弟士信使人持绢求其画元镇怒曰我生不能为王门画师即裂其绢一日士信逰太湖闻渔舟中有异香急傍舟近之乃元镇也敬仲所谓推篷焚香殆属比耶

  何元朗云元镇诗法韦苏州昔人言苏州鲜食寡欲爱扫地焚香而坐元镇实类之不但诗之酷似而已云林遗事云尝有逺国人道经无锡欲见之以沈香百斤为贽诒云适往恵山翌日载至又云出探梅花其人以倾慕不得一见徘徊其家宻令人开云林堂使豋焉堂前植碧梧四周列竒石东设古玉器西设古尊彛法书名画其人方惊顾间谓其家人曰闻有清閟阁能一观否家人曰此阁非人所易入其人望阁载拜而去

  怯薛

  辍耕録曰杜清碧应召次钱塘诸儒者争趋其门燕孟初作诗嘲之有紫藤帽子髙丽靴处士门前当怯薛之句闻者传以为笑用紫色防藤防帽而制靴作髙丽国样皆一时所尚怯薛则内府执役者之译语也

  吴旦生曰清碧名本江右人所编五声韵自大小篆分真草以至各方新字题曰同音尝一再防京师王公贵人乐与之交至正中奏修三史各举一处士清碧以处士征授翰林待制至钱唐辞疾不行则此正其怯薛时耶

  张思亷有怯薛行永乐中周藩诚斋作元宫词云几畨怯薛上班慵生怕銮舆又别宫李昌祺作至正丽人行云后先雉扇怯薛执左右麟符火赤佩按元朝有四怯薛太官怯薛者分宿卫供奉之士为四畨畨三昼夜凡上之起居饮食诸服御之政令怯薛之长皆总焉

  献书图

  张伯雨诗侍书爱题博士画日日退朝书满床奎章阁上观政要无人知有授经郎

  吴旦生曰文宗御奎章阁学士虞伯生博士柯敬仲常侍从以讨论法书名画为事时授经郎掲曼硕比二人宠眷稍疏因潜着一书曰奎章政要以进二人不知也有画授经郎献书圗行于世伯雨题此诗盖柯作画虞必题故云然此诗不载句曲外史集中余从辍耕録见之

  诗话类编云伯雨钱唐黄冠也有诗字名尝于一士夫家见袖轴一卷伯雨首有山居雪霁诗一律后多名笔次韵今止记忆数首是皆无集可观者録之于左并书姓氏爵里伯雨诗曰日光玉洁千峰立映雪时晴一气凝当昼垆亭催扫巷犯寒渔艇借收氷松皮石裂号饥防隙尘消扑冻蝇青茁菜芽浑可爱倩谁春餤卷红绫张翥自京来杭和曰窈窕磵阿人迹断隠居学道自神凝岩头鹤下松无雪石底龙蟠水不氷酿酒春瓶浓胜乳抄书云笈细如蝇多君肯念还京客为织春袍柿蔕绫黄溍和曰雪中乗兴真竒事无奈舟胶水始凝朝士白头惭独步仙人赤脚傲层氷招来尽是鸡羣鹤趋附空惭马尾蝇夜乆松龛同拥毳絶胜儤直有青绫俞友仁追和曰湖上千峰尽失青湖光十里未消凝吟诗细嚼梅花蕋煮茗潜敲涧壑氷东郭忍寒行似鹤南屏痴醉坐如蝇相过内相知乘兴盛服犹披旧赐绫翥字仲举先晋宁人父官于杭因家钱塘官至学士晋卿义乌人官至学士俞字文辅仁和人明初防元也余按张仲举所着有蜕庵集黄晋卿所着有日损斋集何得槩云无集可观也水东日记谓元人文集如马祖常元好问之卓卓今皆无传余冬序录云元好问有遗山集四十卷今刻于河南马祖常有石田集十卷今刻于陜西盖说家不详考而漫然为言类若此

  东坊藁

  张伯雨题范徳机东坊藁后云一编上有东坊字吴旦生曰刘伯温作句曲外史墓志云时范徳机以能诗名外史造范范适出有诗集在几上外史取笔书其后为诗四韵守者见则大怒趋白范范惊曰吾闻若人不得见今来天畀我友也即自诣外史结交而去今观其题东坊藁即所书四韵者此耶

  尧山堂外纪云伯雨晩居茅山罕接賔客一日有僧来访童子拒之僧云语而主吾诗僧也乃入报伯雨书老杜花径不曽縁客扫之句使持以示僧僧略不运思足成诗云乆闻方外有神仙只住华阳古洞天花径不曽縁客扫石牀今许借僧眠穿云去汲烧丹井帯雨来畊种玉田一自茅君成道后几人骑鹤下苍烟伯雨得诗大惊延留数日

  画葡萄

  张伯雨题温日观葡萄诗日观一饮西凉酒解写葡萄絶代无请师截断葛藤路还我黒月摩尼珠

  吴旦生曰宋子虚诗墨花酣春马乳涨醉梦渇想西凉姿马虚中诗寒藤挂眼累累冷花碧僧梦观诗镔刀剪断紫璎珞累累马乳垂金风三诗竒澁可与伯雨相匹图绘寳鉴云僧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归子遂昌杂録云日观居葛岭码碯寺人但知其画葡萄不知其善书也今世传葡萄多假其真者枝叶须梗皆草书法也农田余话云古人无画葡萄者日观于月下视葡萄影有悟出新意似飞白书体为之酒酣兴发以手泼墨然后挥墨迅于行草收拾散落顷刻而就如神甚竒特也【余得陈眉公画葡萄扇乃仿温僧写破袈裟法即书其懐浄土诗云往往来来旧破瓢此心未了漫徒劳从今不作轮回梦只走人间这一遭余甚珍之按我乡沈仲华为日观弟子传其法亦佳】

  地肺

  张伯雨赠危太朴诗秋水渚涯浮地肺茅君局任守天台

  吴旦生曰图经云金陵者洞墟之膏腴勾曲之地肺其土肥良故曰膏腴水至则浮故曰地肺伯雨谓此又逰城南记云终南一名太乙亦名地肺髙传所谓秦时四皓共入商雒隠地肺山是也【河图云大懐山为地喉岐山为地乳昆仑山为地首杨升庵以地首对天台以地喉对天首】

  许浑题孙处士居诗髙歌懐地肺逺赋忆天台陆放翁诗隠士寄云从地肺逰僧问路上天台又云蹑屩未成逰地肺掩扉聊欲隠天台【皮袭美诗天台画得千回看湖目芳来百度逰成原常诗云外送僧归日本月中携客过天台宋子虚诗地肺潜通岳峩眉秀拂云邹彦吉诗僧居地肺长啣日佛立天心但附风即以之分属亦佳】

  挽管君

  张伯雨挽赵夫人管君诗曽谒西池閟殿春赐加大国宠疏频择壻当年郗太傅能书今日卫夫人玉镜离台空掩月寳衣堆桁暗凝尘千秋乡中名不没墓有通儿书老银

  吴旦生曰松雪以翰墨着其夫人管氏讳道升字仲姬亦工诗画奉中宫命题所画梅诗云雪后琼枝嫩霜中玉蕋寒前村留不得移入月宫看至今吴兴天圣寺壁有夫人所画朱竹【太平清话云朱竹古无所本宋仲温在试院卷尾以朱笔扫之故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加封魏国夫人卒时其子雍为书圹志故落句云尔按欧阳率更子通书毋夫人墓铭毋讳老银【松雪弟孟吁三子长亮次雍字仲穆季奕字仲光二孙鳯麟甥王防皆以画名】

  松雪作夫人墓志云其先管仲之子孙自齐避难于吴兴人皆贤之故其地至今名栖贤【今乌程栖贤山是也妮古録云夫人出泖西小蒸今其路尚名管道恐亦悮】管公讳伸字直夫无子夫人即故居作管公楼孝思道院奉其祀

  西溪樷语云卫夫人名铄字茂漪即廷尉展之弟恒之从妹汝隂太守李矩之妻中书郎李充之母王逸少师善钟法能正书入妙能品王子敬年五嵗已有书意夫人书大雅吟赐之

  华阳真逸

  张伯寄李季和诗杜陵醉歌不易得岂惜华阳真逸书其下细书自注云顾况号华阳真逸

  吴旦生曰瘗鹤铭华阳真逸撰欧阳永叔谓是顾况道号刘有定亦谓或曰顾况号自黄长孺董彦逺辨其悮余于辛集苏诗详识之今伯雨方外人乃于隠居犹未谙其称号而澷注顾况耶元末张思廉栖鹤峰诗华阳真逸上清来鐡笛一声山月晓正指陶隠居也

  槎头

  张伯雨诗槎头钓鱼秋雨足

  呉旦生曰襄阳耆旧传岘山下汉水中出鳊鱼味极肥美常禁人采捕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鳊宋张敬儿为刺史作六橹船置献齐髙帝曰奉槎头缩项鳊一千八百头唐孟浩然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又云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故杜子美诗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谩钓槎头缩项鳊黄山谷题浩然画像诗先生一往今几秋后来谁复钓槎头

  鹤林玉露云周礼庖人共祭祀之好羞郑康成注云好羞谓四时所谓膳食若荆州之防鱼扬州之蠏胥陆德明音释云蠏酱也则是防鱼或即槎头鱼字作防耶

  青饭

  张伯雨诗白石资方青饭洪厓借乘雪精骡

  吴旦生曰陶隠居登真诀有干石青精饥饭音迅谓飡也其法即南烛草朩浸米蒸饭暴干其色青如珠食之可以延年却老神农本草朩部有南烛枝叶人服轻身长年令人不饥益顔色取汁炊饭名为乌饭又名黒饭草在道书谓之南烛草朩在本草谓之南烛枝叶盖一物也神仙传邓伯元王甫俱在霍山服青精饭又唐髙宗命叶法善往江东造青饥饭【琐碎録云蜀人遇寒食日采杨桐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饭】

  石泉

  张伯雨诗石泉新处钻槐火山雨多时拾菌钉

  吴旦生曰东坡梦看参寥饮茶诗寒食清明多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问火固新矣泉何故新荅曰俗以清明淘井故伯雨又有上已诗槐火新泉还有梦谓此事也金人刘无党寒食诗杨柳杏花相对晚石泉槐火一时新盖直写坡语矣

  续礼仪志冬至日鑚燧改火夏至日浚井改水然则古人水火皆改所谓隂鉴阳鉴是也

  栗

  张伯雨寄新栗诗朅来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殻开吴旦生曰耿纬诗霜凝栗罅开盖词人状物曲尽形容言栗必及其殻而杜子美则亦及栗蓬矣其诗云尝果栗皱开集韵皱侧尤切革纹蹙也周繇诗开栗弋之紫皱贯休诗新蝉避栗皱陆放翁诗开皱得紫栗又云猬刺坼蓬新栗熟

  属对

  马虚中诗吟静惊山心空守谷神

  吴旦生曰杨仲雪中诗寒侵免窟愁山冻合龙宫偪水仙向服其工又见虚中一聨可悟属对之法虚中江边饯别诗古巷聚人祠栎社暮潮催客散樟亭浙江晚眺诗云分雨脚回沙溆防趂潮头出海门幽居遣懐诗卜筑每嫌山有姓避时长羡草无名皆佳致也

  踏里彩

  滇南志载梁王郡主阿诗曰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苹花歴乱苍山秋悮我一生踏里彩云片波璘不见人押不芦花顔色改肉屏独坐细思量西山铁立霜潇洒吴旦生曰至正间明玉珍将红巾三万攻云南梁王字罗皆奔总管段功进兵烧红巾追至七星闗胜之梁王深嘉段功以郡主阿妻之奏授云南平章后为梁人所谮梁王宻召阿付以孔雀胆一具命毒殪之澘然不受命私语段功不听明日邀功至通济桥马逸因格杀之阿愁愤作此诗按踏里彩锦被名也杜子美诗布衾多年冷如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当亦指此谢世修注以为娇儿踏破其里全不暖也恐非东坡纸帐诗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里不成眠洪武中髙季迪兠罗被歌云今朝得此何竒絶展覆不忧儿踏裂亦皆承此譌耳

  押不芦北方起死回生之草肉屏骆驼背也铁立松林也

猜你喜欢
  黄人杰·唐圭璋
  晏殊·唐圭璋
  卷之三佳话挽词·梁章钜
  ◆方参政行(东轩集)·顾嗣立
  第六十七回 元天子巧设机关·陈端生
  第五十四回 真女儿时时装假·陈端生
  卷二·杜文澜
  宦门子弟错立身·佚名
  第二折·贾仲明
  ●慶芝堂詩集卷十二·戴亨
  东海渔歌卷五·顾太清
  卷四十四·郭元釪
  卷三百三·陈廷敬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蔡伸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耿时举·唐圭璋

      时举字鼎,一字德基,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居太学,以恩科得文学,为岳庙卒。   浣溪沙   露压蔷薇金井栏。   辘轳声断碧丝乾。   辽阳无信带围宽。   花落池塘春梦静,   月生帘幕夜香寒。   闲愁无力凭阑干

  • 玉蟾集钞·吴之振

    葛长庚采莲舟葭蒲满荡起晴烟,总属霜鸥雪鹭天。一片紫菱分十字,中间放过采莲船。登楼秋望恁遍朱栏醉已苏,楼前眼缬望中疏。汉阳草树看来短,淮岸渔家淡欲无。薄暮鸦翻千点墨,晴空雁草数行书。多情庾亮吟魂远,风泛芦花秋满湖。

  • 月泉吟社诗·吴渭

    宋 吴渭 编春日田园杂兴【律五七言四韵余体不取】第一名罗公福【杭清吟社三山连文凤伯正号应山】评曰众杰作中求其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窘边幅者此为冠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一犂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放犊

  •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司马迁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

  • 卷二百二十六·表第十七·脱脱

        宗室世系十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七·祭祀五·宋濂

        ◎祭祀五   ○太社太稷   至元七年十二月,有诏岁祀太社太稷。三十年正月,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于和义门内少南,得地四十亩,为壝垣,近南为二坛,坛高五丈,方广如之。社东稷西,相去约五丈。社坛土用青赤白黑四

  • 七国考卷六·董说

    ○秦羣礼改元更元 史记秦惠文王十四年更为元年又十四年而卒【先是魏惠王三十六年改称元年后十一年而秦惠王复改元】按周文王改元矣尚书运期授注云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命受命之月已是季秋至明年乃改元书序云惟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纪昀

    逆臣传元○元 特克实 博啰特穆尔特克实 博啰特穆尔 △特克实 特克实故丞相特们德尔义子也当英宗初即位由翰林学士丞旨为宣徽太医二院使至治元年特授御史大夫佩金虎符领忠翊侍卫 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医院使如故既又命

  • 第十一章义冢租·佚名

    (一)乾隆二十四年,台湾知县夏瑚等,设法捐资代运旅榇至厦,俾客亡亲属,按籍认领。咸丰年间,总兵林向荣镇守时,各属停柩不能归葬者,资助运回原籍,皆一时传为盛举。要不若广设义冢,俾小民得一坏之土,以安旅魂,其利尤溥也;但必划界勒碑,垂

  • 卷二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六雍正二年十一月上谕十八道初二日奉上谕王贝勒公等悉有一定品制国家大典攸关不可稍有踰越亦不可过爲贬损各按品制遵行乃合於理如或有意贬损亦属违法朕前爲贝勒时并无僭越之处後

  • 卷一百七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一 朱批赵城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十一日湖南布政使【臣】赵城谨 奏为奏明奉到 谕旨恭谢 天恩事窃本年八月二十九日【臣】於邮封内接书一封内开和硕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字寄湖南布政使雍

  • 第八章 8·辜鸿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辜讲孔子说:“在教育中,学习诗歌可以唤醒情感 ;学习艺术可以形成判断;学习音乐可以完成对性格的培养。”(华兹华斯说,诗歌可以:在成长中使想象力增强,赋予头脑感悟的力量,凭借诗歌可以迅速知晓,事

  • 凡例·顺治

    凡例一著书求其可法故博采正史加以断论若流虹绕电等事虽称祥瑞恐近荒唐皆不敢録一道莫先于孝而女以夫为家故事舅姑列事父母之前刲股割肝等事虽曰至情不可为例槩删之一内则为圣贤相传之正经故每项俱用内则冠首正经无可

  • 四十一、达磨安心·慧开

      达磨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云:“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磨云:“将心来,与汝安。”   祖云:“觅心了不可得。”   磨云:“为汝安心竟!”   无门曰:缺齿老胡,十万里航海特特而来,可谓无风起浪。末后接得一个门人,又却

  • 人天眼目卷之一·智昭

    临济宗师讳义玄。曹州南华人也。俗姓邢。幼而颖异。长以孝闻。及落发受具。居于讲肆。精究毗尼。博赜经论。俄叹曰。此济世医方也。非教外别传之旨。即更衣游方。首参黄檗。次谒大愚。其机缘语句。载于行录。既受黄檗

  • 第六集 辰·佚名

    续刊古尊宿语要第六集 辰雪堂行和尚语    嗣佛眼上堂举玑和尚。僧侍立次。垂问云。禅以何为义。众下语。不契。僧请益。师自代云。以谤为义。大众。三世诸佛是谤。西天二十八祖是谤。唐土六祖是谤。天下老和尚是

  • 卷第三·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剖裂玄微昭廓心境者玄微与心境即所诠之义剖裂与昭廓即能诠之经钞外略申三解一拣偏显圆释二上通下总释三迎前带后释初者如五教相望小教诠生空等虽曰玄微望始教二空则为

  • 周官总义·易祓

    三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颜章,号山斋,湖南宁乡人,淳熙进士第一,诏事苏师旦,历官礼部尚书,师旦败,贬死。生平着述颇多,除着《周官总义》外,还有《禹贡疆理记》、《易学举隅》、《周礼释疑》、《汉南北军制》及《山斋集》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