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厯代诗话卷四十五

  已集杜陵谱系下

  杜少陵先生正传

  甫字子美本出杜陵徙为襄阳人曽祖依艺令巩又徙河南巩县祖膳部员外郎审言以诗着神龙间生奉天令闲其适为甫七嵗缀诗少不羁游吴越客梁宋与李白髙适登吹台入酒家卢啸咏人皆异之归长安应诏退下表称先君恕预以降逮亡祖审言髙视藏府假臣执先祖故事述作跂扬雄枚臯流防天宝十载朝献太清宫飨太庙有事南郊奏三大礼赋竒其才命宰相试文章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曺参军潼闗之变车驾幸蜀避乱鄜州闻灵武传位羸服趋赴陷贼中寻脱贼达行在所上谒拜左拾遗时房琯败绩于陈陶斜罢相甫上疏言琯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推问得宰相张镐救帝乃解甫进谢状复称琯故相子少自树立晚为醇儒时论许以公辅才臣不自度叹其气志挫防望陛下弃细录大以允众望天下幸甚迹其抗声忤旨引称不少贬要才为国惜非止以布衣驩也冬收京扈从而还明年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属闗辅饥弃官客秦州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严武镇成都往依之武还朝往来左蜀诸郡召补京兆功曺不至武复出镇亦归成都表为节度叅谋检校工部贠外郎居幕府性褊敖倚醉上武牀目慑曰挺之乃有此儿武以世旧不之忤过草堂不巾见亦不衔时谓甫狂生且多武之能屈意以成甫髙也武卒崔旰乱蜀乃下忠渝次云安大厯初居防州往来转徙者三阅嵗自此出峡赴荆门泛处于潭又值臧玠之乱泝郴水而上至耒阳时江水暴涨阻饥方田驿聂令通刺以酒肉饷一夕而卒享年五十有九

  赞曰以此之才奋兴当世职任清涂日条上封事为天子近臣讵不盛哉乃遭谴黜所在乱饥自荷薪拾橡梠不给三年营一草堂曽不得寜止郁邑无可依而去悲夫要其愤发有作念不防君世称诗史盖贤于遇矣【按新旧史本传各无伦次谨为攷订而作正传畧举二史于左】

  新唐书天寳十三载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竒之使待制集贤院按进三大礼赋表云臣生长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天寳十载公齿四十则进三赋乃十载事而十三载所进者为请封西岳赋也即请封西岳赋序云上旣封泰山之后三十年间自开元十三年乙丑封泰山至天宝十三载甲午计有三十年则西岳赋在十三载矣

  旧唐书献三大礼赋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曺参军按十三载进西岳赋表尚称臣本杜陵诸生盖长安一匹夫耳则献三赋时何尝授官公自赠诗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原注云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曺此天寳十四载事也是年禄山反故述懐诗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可证

  新唐书上疏言琯事帝怒张镐救解然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防夺甫家寓鄜弥年艰寠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据公自京赴奉先县咏懐诗云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则孺弱饿死当在天寳十四载赴奉先时而非至德二载省视鄜州时也

  新唐书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趋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载亡走鳯翔谒上拜左拾遗此最可信也旧唐书以为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集注因之亦谓自京窜至鳯翔皆悮

  旧唐书甫甞凭醉登武之牀瞪眎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防暴不以为忤初无欲杀之说新唐书以为武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观公先寄诗云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又八哀诗云空余老宾客身土愧簪缨其生死交情亦可槪见新史失之诬矣

  旧唐书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髙适既至而适卒按适于广德元年十二月入朝及拜左散骑常侍永泰元年正月乃卒公闻髙常侍亡诗云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是适卒于归朝后而非在蜀也何言欲东依适旣至而适卒耶其年正月适卒至四月武卒是适卒于武之前也何言武卒公无所依而依适耶

  旧唐书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防湘流游衡山据公在江陵有暮春雨后夏日执热秋日述懐等诗是三月至江陵秋移居公安又数月至嵗暮方抵岳何言未维舟而乱即去之也况其时江陵无警也

  旧唐书永泰二年卒于耒阳按公生于先天元年壬子卒于大厯五年庚戌为年五十有九则非永泰年间矣其言卒于耒阳最为可信吕大防诗谱以为是年夏还襄阳卒于岳阳鲁訔黄鹤谱谓卒于潭岳之交又牵引囘棹归秦等诗以为证皆不足凭也旧唐书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塟于偃师元微之墓志云旅殡岳阳其孙嗣业去子美殁余四十年为元和之癸已合窆于首阳之山前因观耒阳县志载工部墓在县治北郭外二里胡苕溪谓耒阳有子羙墓前贤多留题司马温公谓岂微之但为志而不克迁或已迁而故塜尚存耒阳耶此皆不明旅殡之义遂致众说纷纷按説文殡者死在棺将迁塟柩宾遇之此云旅殡当是卒于耒阳迁柩岳阳后乃归塟偃师也公自称当阳君后故世塟偃师首阳山山在官路而当阳墓载图经可攷【晋书预先为遗令曰吾去春入朝自表营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为将来兆域开隧道南向】天宝三载公以祖母卢归塟偃师嗣业归塟公于偃师皆承当阳君之志也

猜你喜欢
  卷八百四十三·彭定求
  刘厵·唐圭璋
  第十一出 约婚·许自昌
  第四折·佚名
  无题·徐志摩
  她们·周作人
  前集卷七·罗椅
  卷十九·佚名
  卷十九·乾隆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一百五十·佚名
  御选宋诗卷二十一·康熙
  石田诗选巻九·沈周
  70.元稹艳诗:会真诗·施蜇存
  梅村诗话·吴伟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杨慎

      【臣】等谨案诗话补遗三巻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等书已着録又尝作升庵诗话其门人杨达之刻之此其戌云南后所作其门人曹命编次者也慎在戌所无文籍可稽著书惟凭腹笥中如称宋本杜甫集丽人行中有足下何所有红渠罗袜穿镫

  • 第三十二章 官兵大捷·屠隆

    【凤皇阁】〔小外扮郭子仪末李光弼将士随上小外〕宫墙禾黍。龙辇间关西蜀路。孤臣飮泣戒师徒。誓扫胡尘淸禁籞。〔末〕威名远着寒贼胆。先声庙谟。〔小外〕天子西征蜀道难。胡尘一望满长安〔末〕王师大举

  • 第八出 仙游祈梦·王世贞

    〔副末上〕琴剑相逢浙水东。孤帆江上挂秋风。经纶功业匡时志。尽在仙游一梦中。自家是邹秀才家裏一个小童。我官人自从与莆田林官人结义。兄弟相从郭相公讲书会文。今郭相公已上京会试。林官人要辞别归家。闻得福建有

  • 卷四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七    宋 陈起 编余观复北窻诗稿 读柴桑集 游心太古初得句万物表平生一罇酒寂寞三迳小有琴不张弦正以知音少伊予挹残芳道心烱相照北窻清梦长山间自啼鸟吾欲问先生天濶白云杳 咏怀

  • 卷三十八·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八    元 方回 编远外类 汲冢周书有王会图周官有象胥环人之职汉蒟酱卭竹蒲萄苜蓿安石榴皆自外国至远人慕化而来使人将命而出以柔以抚其事不一形诸赋咏诡异谲觚於唐为多宋亦不无也

  • 高祖纪二·薛居正

    天福元年十一月己亥,帝御北京崇元殿,降制:“改长兴七年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十一月九日昧爽已前,应在京及诸州诸色罪犯,及曾授伪命职掌官吏,并见禁囚徒,已结正未结正,已发觉未发觉,罪无轻重,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应明宗朝所行敕

  • ●卷二百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六。   起绍兴十六年五月,尽绍兴十九年十二月。   绍兴十六年五月金人遣使来贺生辰。   十月何铸为大金贺正旦国信使。   十二月金人遣使来贺正旦。   绍兴十七年三月四日丁卯牛皋卒。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纪昀

    列传宋 【二十八】○宋二十八杨砺宋湜王嗣宗李昌龄【纮】赵安仁【君锡】 陈彭年任中正【中师】 周起程 琳范雍【子奇坦】赵祯任布高若讷 孙沔杨砺宋湜王嗣宗李昌龄赵安仁陈彭年任中正周起程琳范雍赵祯任布高若讷孙

  • 刘斌传(附刘思敬传)·宋濂

    刘斌,济南历城县人,年少丧父,由祖父抚养成人。斌有勇力,随从济南张荣起兵,为管军千户。太宗四年(1232),大军攻河南,刘斌战斗有功授中翼都统。攻睢阳郡,屯驻杏堆,距陈州七十里,探知陈州正在近郊整顿军队,刘斌乘夜率众击破。又战败

  • 第四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是穿衣问题。在民生主义里头,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吃饭,第二个重要问题是穿衣。所以在吃饭问题之后,便来讲穿衣问题。我们试拿进化的眼光来观察宇宙间的万物,便见得无论什么动物植物都是要吃饭的,都是要靠养料才能够

  • 卷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二选举考【十六】考课乾隆三十三年谕向来各衙门保举抚民同知通判例由吏部请旨特派大员考试第思此项人员原不过取其通晓字义标判文书而止并非塲屋衡文可比若一一传集校艺恐其中转易滋代

  • 卷五十 论语三十二·黎靖德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章   林恭甫问:"论语记门人问答之辞,而尧曰一篇乃记尧舜汤武许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会文字。尝见说,尧曰一篇是夫子诵述前圣之言,弟子类记於此。先儒亦只是如此说。然道理紧要却不在这

  • 卷四·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四桓公集說【楊氏士勛曰魯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隱公之弟以桓王九年即位世本作軌諡法辟土服遠曰桓】【庚桓王午九年】元年【齊僖二十年晉哀七年衛宣八年蔡桓四年鄭莊三十三年曹桓四十六

  • 附录二 颜之推传(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一〕。九世祖含,从晋元东度,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二〕。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三〕世善周官、左氏学〔四〕。〔一〕洪亮吉晓读书斋四录下:“南史颜协在文学传,其子颜之推,在北

  • 卷十一·佚名

    △诽谤品第九之馀若猗内藏,依贤圣活,愚者堕恶,犹愿邪见。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数千万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有异比丘即从坐起。偏露右臂叉手合掌前白佛言:如来莫说休息泥洹。如来出要贤圣妙法。如来于现法中闲静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如来名号品第七(入第二会)疏。二会来意者。于中有二。一对后辩来。以一分六会。今是初故。又前举下对前辩来疏。又远答名号海问者。自是十海为总意耳疏。佛于其中说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义。一境智合说。真俗双照曰

  •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佛告诸苾刍。汝等谛听我今宣说无畏陀罗尼。是陀罗尼能与众生息除诸难。苾刍若人得闻及受持者。是人所获功德无量无边。即说陀罗尼曰。唵(引)那莫阿(引)哩也(

  • 沙弥威仪·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同于七十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