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汉书

文集。南朝宋范晔(398—445)撰。一百二十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累官太子詹事。后因谋立刘义康为帝一案牵涉被杀。全书分帝纪九卷,后纪一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共一百二十卷。范晔所撰纪传,梁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三十卷合成全书。上起新莽灭亡(23),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记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范晔撰此书前已有十八家后汉史书,范氏博采众书,斟酌去取,纪传写得颇具特色,叙述人物,多以类相从,增创有《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烈女》列传。叙事抑势力,薄公卿,褒党锢,尊独行。如表彰班超事功,为有才行的妇女蔡文姬立传。直写曹操“自领冀州牧”,“自为丞相”,为史家所赞肯。其《东夷传》、《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各传,记载和保存了大量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资料,如在《南匈奴传》里,记载了王昭君为良家女,入宫多年,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远嫁匈奴的史实。被后世戏剧创作所取材。唐史学家刘知几评范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然书中也反映出范氏反对农民起义,对黄巾军多所诋毁。又缺表,无食货、艺文、河渠等志,缺少对后汉社会经济、交通、文化情况等专章叙述。唐章怀太子李贤为纪传作注。清惠栋有《后汉书补注》,王先谦有《后汉书集解》。版本以宋谆化五年(994)初刻最早,南宋绍兴本为善,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后汉书》全部章节目录

(1)光武帝纪第一
(2)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3)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4)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5)孝安帝纪第五
(6)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7)孝桓帝纪第七
(8)孝灵帝纪第八
(9)孝献帝纪第九
(10)皇后纪第十
(11)志第一 律历上
(12)志第二 律历中
(13)志第三 律历下
(14)志第四 礼仪上
(15)志第五 礼仪中
(16)志第六 礼仪下
(17)志第八 祭祀中
(18)志第九 祭祀下
(19)志第十 天文上
(20)志第七 祭祀上
(21)志第十一 天文中
(22)志第十二 天文下
(23)志第十四 五行二
(24)志第十六 五行四
(25)志第十八五行六
(26)志第十九 郡国一
(27)志第二十 郡国二
(28)志第十三 五行一
(29)志第十五 五行三
(30)志第十七 五行五
(31)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
(32)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
(33)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
(34)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
(35)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
(36)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
(37)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
(38)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39)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
(40)志第三十舆服下
(41)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42)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43)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44)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45)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46)邓寇列传第六
(47)冯岑贾列传第七
(48)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49)耿弇列传第九
(50)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51)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52)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
(53)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54)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
(55)窦融列传第十三
(56)马援列传第十四
(57)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58)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59)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
(60)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
(61)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
(62)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63)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64)梁统列传第二十四
(65)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66)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
(67)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68)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6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
(70)班彪列传第三十
(71)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72)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73)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74)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
(75)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76)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77)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78)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7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80)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
(81)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82)崔骃列传第四十二
(83)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84)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85)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
(86)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87)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88)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89)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90)马融列传第五十
(91)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92)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93)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94)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95)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96)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97)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98)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99)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100)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101)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102)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103)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104)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
(105)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106)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107)酷吏列传第六十七
(108)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109)儒林列传第六十九
(110)文苑列传第七十
(111)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112)方术列传第七十二
(113)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114)列女传第七十四
(115)东夷列传第七十五
(116)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117)西羌传第七十七
(118)西域传第七十八
(119)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120)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猜你喜欢
  清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酌中志·刘若愚
  通鉴问疑·刘羲仲
  靖夷纪事·高拱
  国初礼贤录·佚名
  锦衣志·王世贞
  旧京琐记·夏仁虎
  青磷屑·应廷吉
  德宗请脉记·杜钟骏
  淮城纪事·佚名
  谠论集·陈次升
  翰苑群书·洪遵
  岭海焚余·今释澹归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雍正
  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三古今体九十五首【乙巳三】西直门外作度节驻春苑还宫举辟雍莫非事可慢益勅已惟恭雅实溯京镐诗宁效景龙【此次以肇建辟雍告成於仲春上丁?奠讲学进宫因於二月初

  • ●卷二·刘一清

    ○淳熙盛事 宋孝宗御宇,高宗在德寿,光宗在青宫,宁宗在平阳邸,四世本支之盛,亘 古未有。杨诚斋时为官僚,贺光宗诞辰诗云:&ldquo;祖尧父舜真千载,禹子汤孙更一 家。&rdquo;读者服其精切。又云&ldquo;天意分明昌火德,诞辰

  • 读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徐乾学

    庙制下朱子家礼祠堂制【古之庙制不见于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祠堂制三间或一间正寝谓前堂也】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髙曽祖考四代各为

  •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六朝通鉴博议卷五·李焘

    (宋)李焘 撰桓冲伐秦无功而还宁康三年桓冲自求出外诏以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军自京口迁镇姑孰旣而苻坚冦凉州冲遣宣城内史朱序豫州刺史桓伊率众向寿阳淮阳太守刘波泛舟淮泗乗虚致讨以救凉乃表曰氐贼自并东胡类实

  • 卷二十四·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午(一六五四)、大清顺治十一年(永明王永历八年、鲁王九年)春正月壬辰朔永明王在安龙,鲁王在金门。十六日(丁未)鲁王定西侯张名振再入京口攻观音门,凡五日而退。大清擒其参将阮姑娘,斩之。按「牧斋投

  • 孙传庭传·张廷玉

    孙传庭,字百雅,代州振武卫人。在他父亲任上,他家里四代人都乡试中举。传庭长得身材高大,沉着坚定而且多智多谋。万历四十七年(1619)他考中进士。初任永城知县,因为有才干又被调往商丘。天启初年,他升任吏部验封主事,经几次迁

  • 第十八节 加富尔之再相与北意大利之统一·梁启超

    自1820年烧炭党革命以来,迄于今日,实为1860年。时玛志尼五十五岁,加里波的五十三岁,加富尔五十岁。此四十年中,骚乱继以骚乱,蹉跌继以蹉跌,意大利志士之脑之血,亦既已绞尽矣。大业垂成,遂为奸雄拿破仑所卖,名相名将相继辞职,意大

  • 馆阁续録卷七·陈骙

    官聨一监修国史 淳熈五年以后八人 范成大【五年四月以参知政事兼权】赵雄【五年六月以参知政事兼权】钱良臣【字师魏嘉兴人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榜进士出身五年十一月以参知政事兼权】谢廓然【字开之天台人淳熈四年五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八礼部七皇太后上尊号仪洪熙元年定告祭前期太常寺官具奏致斋三日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上亲告太宗皇帝几筵大行皇帝几筵上册宝前期礼部移文各衙门是日鸣钟鼓百官具朝服随班行礼前一日内侍官於

  • 卷一○五·邱濬

    ▲明流赎之意 《舜曲》曰:流宥五刑。 孔颖达曰:“流谓徙之远方,放使生活,以流放之法宽纵五刑也。据状合刑,情差可恕,全赦则太轻,致刑则太重,不忍依例刑杀,故完全其体,宥之远方,应刑不用,是宽纵之也。” 臣按:

  • 法禁第十四·管仲

    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毋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三者藏于官则为法,施于国则成俗,其余不强而冶矣。君一置其仪,则百官守其法;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矣。君之置其仪也不一,则下之倍法而立

  • 卷四十七·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七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哀公一【公名蒋定公之子盖夫人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周【敬王二十六年○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鲁哀公十九年敬王崩子元王立此据哀传载敬王崩故也按诸本敬

  • 雪關和尚語錄目次·雪关智訚

    序傳卷之一瀛山語錄博山語錄鼓山語錄卷之二虎跑語錄妙行語錄卷之三拈古頌古贊偈卷之四偈之餘卷之五尺牘疏祭文卷之六詩

  • 胎产秘书·陈笏庵

    《胎产秘书》,产科著作。又名《胎产金针》。二卷(又有三卷及四卷本)。清·陈笏庵撰。刊于1796年。书中共载胎前34症,临床4症,产后47症,并记述难产救治调护各法。后附保婴要诀,记述初生儿的护理。其产后部分,似从傅青主《产后

  • 诗话补遗·杨慎

    明代论诗著作。3卷。杨慎著。杨慎的论诗见解已见于《升庵诗话》。此书为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后所作,由门人曹命编辑而成。作者有感于传诗注诗者经常疏忽,或遗漏原作,或衍讹成错,欲予以纠正之;然而当时身边缺少书籍,仅凭记忆,故

  • 大乘起信论略述·昙旷

    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二卷。敦煌遗书藏本。正文标题下署“建康沙门昙旷撰”。据研究,此处的建康应为唐证圣元年(695)在甘、肃两州之间所设的建康军。本书前有沙门澄漪撰序文一篇,内称昙旷先撰《大乘起信论广释》,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