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

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阳 济阴

-- 兖州

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

-- 徐州

◎ 陈留郡武帝置。雒阳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三。

〖陈留〗有鸣雁亭。

〖浚仪〗本大梁。

〖尉氏〗

〖雍丘〗本F56B国。

〖襄邑〗有滑亭。有承匡城。

〖外黄〗有葵丘聚,齐桓公会此,城中有曲棘里。有繁阳城。

〖小黄〗

〖东昬〗

〖济阳〗

〖平丘〗有临济亭,田儋死此。有匡。有黄池亭。

〖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虫牢。

〖酸枣〗

〖长垣〗侯国。有匡城。有蒲城。有祭城。

〖己吾〗有大棘乡。有首乡。

〖考城〗故菑,章帝更名。故属梁。

〖圉〗故属淮阳。有高阳亭。

〖扶沟〗故属淮阳。

◎ 东郡秦置。去雒阳八百余里。十五城,户十三万六千八十八,口六十万三千三百九十三。

〖濮阳〗古昆吾国,春秋时曰濮。有咸城,或曰古咸国。有清丘。有鉏城。

〖燕〗本南燕国。有雍乡。有胙城,占胙国。有平阳亭。有瓦亭。有桃城。

〖白马〗有韦乡。

〖顿丘〗

〖东阿〗有清亭。

〖东武阳〗湿水出。

〖范〗有秦亭。

〖临邑〗有B925庙。

〖博平〗

〖聊城〗有夷仪聚。有聂城。

〖发干〗

〖乐平〗侯国。故清,章帝更名。

〖阳平〗侯国。有莘亭。有冈成城。

〖卫〗公国。本观故国,姚姓,光武更名。有河牧城。有竿城。

〖穀城〗春秋时小穀。有巂下聚。

◎ 东平国故梁,景帝分为济东国,宣帝改。雒阳东九百七十五里。七城,户七万九千一十二,口四十四万八千二百七十。

〖无盐〗本宿国,任姓。有章城。

〖东平陆〗六国时曰平陆。有阚亭。有堂阳亭。

〖富成〗

〖章〗

〖寿张〗春秋曰良,汉曰寿良,光武改曰寿张。有堂聚,故聚属东郡。

〖须昌〗故属东郡。有致密城,古中都。有阳穀城。

〖宁阳〗故属泰山。

◎ 任城国章帝元和元年,分东平为任城。雒阳东千一百里。三城,户三万六千四百四十二,口十九万四千一百五十六。

〖任城〗本任国。有桃聚。

〖亢父〗

〖樊〗

◎ 泰山郡高帝置。雒阳东千四百里。十二城,户八千九百二十九,口四十三万七千三百一十七。

〖奉高〗有明堂,武帝造。

〖博〗有泰山庙。岱山在西北。有龟山。有龙乡城。

〖梁甫〗侯国。有菟裘聚。

〖钜平〗侯国。有亭禅山。有阳关亭。

〖嬴〗有铁。

〖山茌〗侯国。

〖莱芜〗有原山,潘水出。

〖盖〗沂水出。

〖南武阳〗侯国。有颛臾城。

〖南城〗故属东海。有东阳城。

〖费〗侯国,故属东海。有BD25亭。有台亭。

〖牟〗故国。

◎ 济北国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雒阳东千一百五十里。五城,户四万五千六百八十九,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九十七。

〖卢〗有平阴城。有防门。有光里。有景兹山。有敖山。有清亭。有长城至东海。

〖蛇丘〗有遂乡。有下F446亭。有铸乡城。

〖成〗本国。

〖茌平〗本属东郡。

〖刚〗

◎ 山阳郡故梁,景帝分置。雒阳东八百一十里。十城,户十万九千八百九十八,口六十万六千九十一。

〖昌邑〗刺史治。有梁丘城。有甲父亭。

〖东缗〗春秋时曰缗。

〖钜野〗有大野泽。

〖高平〗侯国。故橐,章帝更名。有茅乡城。

〖湖陆〗故湖陵,章帝更名。

〖南平阳〗侯国。有漆亭。有闾丘亭。

〖方与〗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

〖瑕丘〗

〖金乡〗

〖防东〗

◎ 济阴郡故梁,景帝分置。雒阳东八百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六十五万七千五百五十四。

〖定陶〗本曹国,古陶,尧所居。有三ED24亭。

〖冤句〗有煮枣城。

〖成阳〗有尧冢、灵台,有雷泽。

〖乘氏〗侯国。有泗水。有鹿城乡。

〖句阳〗有垂亭。

〖鄄城〗

〖离狐〗故属东郡。

〖廪丘〗故属东郡。有高鱼城。有运城。

〖单父〗侯国,故属山阳。

〖成武〗故属山阳。有郜城。

〖己氏〗故属梁。

右兖州刺史部,郡、国八,县、邑、公、侯国八十。

◎ 东海郡高帝置,雒阳东千五百里。十三城,户十四万八千七百八十四,口七十万六千四百一十六。

〖郯〗本国,刺史治。

〖兰陵〗有次室亭。

〖戚〗

〖朐〗有铁。有伊卢乡。

〖襄贲〗

〖昌虑〗有蓝乡。

〖承〗

〖阴平〗

〖利城〗

〖合乡〗

〖祝其〗有羽山。春秋时曰祝其,夹谷地。

〖厚丘〗

〖赣榆〗本属琅邪,建初五年复。

◎ 琅邪国秦置。建武中省城阳国,以其县属。雒阳东一千五百里。十三城,户二万八百四,口五十七万九百六十七。

〖开阳〗故属东海,建初五年属。

〖东武〗

〖琅邪〗

〖东莞〗有郓亭。有邳乡。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

〖西海〗

〖诸〗

〖莒〗本国,故属城阳。有铁。有峥嵘谷。

〖东安〗故属城阳。

〖阳都〗故属城阳。有牟台。

〖临沂〗故属东海。有丛亭。

〖即丘〗侯国,故属东海,春秋曰祝丘。

〖缯〗侯国,故属东海。有概亭。

〖姑幕〗

◎ 彭城国高祖置为楚,章帝改。雒阳东千二百二十里。八城,户八万六千一百七十,口四十九万三千二十七。

〖彭城〗有铁。

〖武原〗

〖傅阳〗有BB72水。

〖吕〗

〖留〗

〖梧〗

〖菑丘〗

〖广戚〗故属沛。

◆广陵郡景帝置为江都,武帝更名。建武中省泗水国,以其县属。雒阳东一千六百四十里。十一城,户八万三千九百七,口四十一万百九十。

〖广陵〗有东陵亭。

〖江都〗有江水祠。

〖高邮〗

〖平安〗

〖氵夌〗故属泗水。

〖东阳〗故属临淮。有长洲泽,吴王濞太仓在此。

〖射阳〗故属临淮。

〖盐渎〗故属临淮

〖舆〗侯国,故属临淮。

〖堂邑〗故属临淮。有铁。春秋时曰堂。

〖海西〗故属东海。

◎ 下邳国武帝置为临淮郡,永平十五年更为下邳国。雒阳东千四百里。十七城,户十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九,口六十一万一千八十三。

〖下邳〗本属东海。有葛峄山,本峄阳山。有铁。

〖徐〗本国。有楼亭,或曰古蒌林。

〖僮〗侯国。

〖睢陵〗

〖下相〗

〖淮阴〗

〖淮浦〗

〖盱台〗

〖高山〗

〖潘旌〗

〖淮陵〗

〖取虑〗有蒲姑陂。

〖东成〗

〖曲阳〗侯国,故属东海。

〖司吾〗侯国,故属东海。

〖良成〗故属东海。春秋时曰良。

〖夏丘〗故属沛。

右徐州刺史部,郡、国五,县、邑、侯国六十二。

猜你喜欢
  魏本纪第五·李延寿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八·姚之骃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十四【七则】·岳珂
  卷七十四·张守节
  李叔同年谱(4)·李叔同
  豫章王刘子尚传·沈约
  熊昙朗传·姚思廉
  抱嶷传·李延寿
  梁太祖本纪·薛居正
  刘耈传·张廷玉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司马光
  卷二十二·佚名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知罃赵武·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某·唐圭璋

      失调名   □□□□皆阝□□流垂□断崖依旧横碧。□□独有千古文章,铿鍧炳耀,不与名□□□□□□□□□□□□尽□□远□□□□□□□不□□拳石。举杯相属,坐还有此客。

  • 卷一·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学言稿卷一(元)吴当 撰○四言诗明良诗御史明良赐都棱特穆尔开府为字乃东平文忠王拜珠丞相之子忠宣王安丞相之孙也于赫皇祖肇基朔土惟时忠襄实佐神武天戈攸指罔不率俾忠武之才雄特瑰伟逮乎忠宣相我世皇式

  •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李延寿

    宋文帝诸子 孝武诸子 孝明诸子文帝十九男:元皇后生元凶劭,潘淑妃生始兴王浚,路淑媛生孝武帝,吴淑仪生南平穆王铄,高修仪生庐陵昭王绍,殷修华生竟陵王诞,曹婕妤生建平宣简王宏,陈修容生东海王袆,谢容华生晋熙王昶,江修容生武昌王

  • ●卷三·姚元之

    跳神,满洲之大礼也。无论富贵士宦,其内室必供奉神牌,只一木版,无字。亦有用木龛者,室之中西壁一龛,北壁一龛。凡室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则以南方为上。龛设于南,龛下有悬帘帏者,俱以黄云缎为之。有不以帘帏者。北龛

  • 卷之一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宋馆阁录卷九     宋 陈騤 撰廪禄秘书监【行四十二贯守三十八贯试三十五贯米麦各十石添给钱十贯厨食钱十二贯】少监【行三十二贯守三十贯试二十八贯米麦各七石五斗厨食钱十二贯 按宋史职官志旧

  • 卷九·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平义卷九      秀水俞汝言撰襄公【名午成公之子母定姒夫人敬归四嵗即位在位三十一年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里】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楚

  • 卷六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八庄公元年考异永懐堂注且别于内女也于作于下女于同释文鄑子斯反【四叶】元文斯作斳疏始念之也【四叶左六行】宋板念作人谨按作人为是谷梁传注始

  • 春秋经解卷十一·孙觉

    宋 孙觉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郓我邑也乆防于外而今取得之故曰取郓而不系之国也定十年书曰齐人归郓讙隂田葢近郓者似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总论卷二    明 季本 撰删次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本三千余篇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皆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頴逹曰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

  • 己身品第二十三·佚名

    常习善语言,沙门思坐起。一坐而所乐,欲求於息心。一坐而一卧,独步而无伴。当自降伏心,自乐居山林。千千而为敌,一夫能胜之。莫若自伏心,便为战中胜。自胜而为上,如彼众生心。自降为大士,众行则具足。非天彦达嚩,非魔及梵天。弃

  •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佚名

        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  人在生死  缠绵来久  习罪识深  从起恼乱  淫之为病  必成波激  犹河瀑溢  有所伤损  慧者执心  念计分明  淡泊自守  御诸恶原  二十一结  染污人心 

  • 具戒便蒙目次·祩宏

    大比丘具足二百五十戒四波罗夷法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二不定法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九十波逸提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  一百应当学法  七灭诤法具戒便蒙目次(终)卍云。具足戒名数。散见处处。故今省之。

  • 第十四章 大寺及支提山之受纳·佚名

    闻长老之言王愈益欢喜,不受[园丁所捧]瞻波迦华,亦以此捧献于长老。(一)长老投瞻波迦华于地面。于此处大地亦震动。[此]为第八地之震动。(二)与国人等俱,王军队见此希有扬举叫声,振摇衣服。(三)“大雄!第八地之震动何故耶?大慧者!

  • 苇碧轩诗集·翁卷

    宋诗别集。1卷。翁卷著。集中作品题材比较狭窄,大多为寄赠、送别及身边琐事的描写,但也时有壮志难酬、潦倒终身的愤懑心情的流露。如《赠张亦》诗写出了在“罢兵”的妥协政策下,“男儿”报国无门的愤慨。《观落花》诗则

  • 黄楼赋并叙·苏辙

    辞赋名篇。北宋苏辙作。《宋文鉴》、《栾城集》见载。文章以序言交代作意:描写其兄苏轼守徐州时遭遇特大水灾的情景,以及苏轼身先士卒、帅全城官民共御洪水的功绩和水退后主宾登黄楼之所见风光。正文内容分为四层:首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

    袁世凯复辟,9月3日,梁启超在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了明确反对称帝的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申报》、《时报》等大报迅速转载,风行一时,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

  • 虚堂集·丹霞子淳

    凡六卷。全称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又作虚堂录。宋代僧丹霞子淳撰,林泉从伦评唱,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系从伦摘取‘丹霞子淳禅师语录’卷下之颂古百则,重新编纂,加入示众、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