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和帝 殇帝

孝和皇帝讳肇,肃宗第四子也。母梁贵人,为窦皇后所,忧卒,窦后养帝以为己子。建初七年,立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三月丁酉,改淮阳为陈国,楚郡为彭城国,西平并汝南郡,六安复为庐江郡。遗诏徙西平王羡为陈王,六安王恭为彭城王。癸卯,葬孝章皇帝于敬陵。庚戌,皇太后诏曰:

先帝以明圣,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静,庶事咸宁。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外有大国贤王并为蕃屏,内有公卿大夫统理本朝,恭己受成,夫何忧哉!然守文之际,必有内辅以参听断。侍中宪,朕之元兄,行能兼备,忠孝尤笃,先帝所器,亲受遗诏,当以旧典辅斯职焉。宪固执谦让,节不可夺。今供养两宫,宿卫左右,厥事已重,亦不可复劳以政事。故太尉邓彪,元功之族,三让弥高,海内归仁,为群贤首,先帝褒表,欲以崇化。今彪聪明康强,可谓老成黄B177矣。其以彪为太傅,赐爵关内侯,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朕庶几得专心内位。于戏!群公其勉率百僚,各修厥职,爱养元元,绥以中和,称朕意焉。

辛酉,有司上奏:「孝章皇帝崇弘鸿业,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穑。文加殊俗,武畅方表,界惟人面,无思不服。巍巍荡荡,莫与比隆。《周颂》曰:'于穆清庙,肃雍显相。'请上尊庙曰肃宗,共进《武德》之舞。」制曰:「可。」癸亥,陈王羡、彭城王恭、乐成王党、下邳王衍、梁王畅始就国。

夏四月丙子,谒高庙。丁丑,谒世祖庙。

戊寅,诏曰:「昔孝武皇帝致诛胡、越,故权收盐铁之利,以奉师旅之费。自中兴以来,匈奴未宾,永平末年,复修征伐。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而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其申敕刺史、二千石,奉顺圣旨,勉弘德化,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五月,京师旱。诏长乐少府桓郁侍讲禁中。

冬十月乙亥,以侍中窦宪为车骑将军,伐北匈奴。

安息国遣使献师子、扶拔。

永元元年春三月甲辰,初令郎官诏除者得占丞、尉,以比秩为真。

夏六月,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南单于出满夷谷,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窦宪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北单于遣弟右温禺鞮王奉奏贡献。

秋七月乙未,会稽山崩。

闰月丙子,诏曰:「匈奴背叛,为害久远。赖祖宗之灵,师克有捷,丑虏破碎,遂扫厥庭,役不再籍,万里清荡,非朕小子眇身所能克堪。有司其案旧典,告类荐功,以章休烈。」

九月庚申,以车骑将军窦宪为大将军,以中郎将刘尚为车骑将军。

冬十月,令郡国B175刑输作军营,其徙出塞者,刑虽未竟,皆免归田里。庚子,阜陵王延薨。

是岁,郡国九大水。

二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

二月壬午,日有食之。己亥,复置西河、上郡属国都尉官。

夏五月庚戌,分太山为济北国,分乐成、E4C3郡、勃海为河间国。丙辰,封皇弟寿为济北王,开为河间王,淑为城阳王,绍封故淮阳王昞子侧为常山王。赐公卿以下至佐史钱、布各有差。己未,遣副校尉阎磐讨北匈奴,取伊吾卢地。丁卯,绍封故齐王晃子无忌为齐王,北海王睦子威为北海王。

车师前后王并遣子入侍。月氏国遣兵攻西域长史班超,超击降之。

六月辛卯,中山王焉薨。

秋七月乙卯,大将军窦宪出屯凉州。

九月,北匈奴遣使称臣。

冬十月,遣行中郎将班固报命南单于。遣左谷蠡王师子出鸡鹿塞,击北匈奴于河云北,大破之。

三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中二千石、列侯、宗室子孙在京师奉朝请者黄金,将、大夫、郎吏、从官帛。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大酺五日。郡国中都官系囚死罪赎缣,至司寇及亡命,各有差。庚辰,赐京师民酺,布两户共一匹。

二月,大将军窦宪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大破之,获其母阏氏。

夏六月辛卯,尊皇太后母比阳公主为长公主。辛丑,阜陵王种薨。

冬十月癸未,行幸长安。诏曰:「北狄破灭,名王仍降,西域诸国,纳质内附,岂非祖宗迪哲重光之鸿烈欤?寤寐叹息,想望旧京。其赐行所过二千石长吏已下及三老、官属钱帛,各有差;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十一月癸卯,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诏曰:「高祖功臣,萧、曹为首,有传世不绝之义。曹相国后容城侯无嗣。朕望长陵东门,见二臣之垅,循其远节,每有感焉。忠义获宠,古今所同。可遣使者以中牢祠,大鸿胪求近亲宜为嗣者,须景风绍封,以章厥功。」

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己校尉官。庚辰,至自长安,减B175刑徒从驾者刑五月。

四年春正月,北匈奴右谷蠡王于除鞬自立为单于,款塞乞降。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玺绶。

三月癸丑,司徒袁安薨。闰月丁丑,太常丁鸿为司徒。

夏四月丙辰,大将军窦宪还至京师。

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丙辰,郡国十三地震。窦宪潜图弑逆。庚申,幸北宫。诏收捕宪党射声校尉郭璜,璜子侍中举,卫尉邓叠,叠弟步兵校尉磊。皆下狱死。使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遣宪及弟笃、景就国,到皆自杀。

是夏、旱、蝗。

秋七月己丑,太尉宋由坐党宪自杀。

八月辛亥,司空任隗薨。癸丑,大司农尹睦为太尉,录尚书事。丁巳,赐公卿以下至佐史钱、谷各有差。

冬十月己亥,宗正刘方为司空。

十二月壬辰,诏:「今年郡国秋稼为旱、蝗所伤,其什四以上勿收田租、刍稿;有不满者,以实除之。」

武陵零陵澧中蛮叛。烧当羌寇金城。

五年春正月乙亥,宗祀五帝于明堂,遂登灵台,望云物。大赦天下。戊子,千乘王伉薨。辛卯,封皇帝万岁为广宗王。

二月戊戌,诏有司省减内外厩及凉州诸苑马。自京师离宫果园上林广成囿悉以假贫民,恣得采捕,不收其税。丁未,诏曰:「去年秋麦入少,恐民食不足。其上尤贫不能自给者户口人数。往者郡国上贫民,以衣履釜B17A为赀,而豪右得其饶利。诏书实核,欲有以益之,而长吏不能躬亲,反更征召会聚,令失农作,愁扰百姓。若复有犯者,二千石先坐。」甲寅,太傅邓彪薨。戊午,陇西地震。

三月戊子,诏曰:「选举良才,为政之本。科别行能,必由乡曲。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故先帝明敕在所,令试之以职,乃得充选。又德行尤异,不须经职者,别署状上。而宣布以来,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司隶、刺史讫无纠察。今新蒙赦令,且复申敕,后有犯者,显明其罚。在位不以选举为忧,督察不以发觉为负,非独州郡也。是以庶官多非其人。下民被奸邪之伤,由法不行故也。」庚寅,遣使者分行贫民,举实流冗,开仓赈禀三十余郡。

夏四月壬子,封阜陵王种兄鲂为阜陵王。

六月丁酉,郡国三雨雹。

秋九月辛酉,广宗王万岁薨,无子,国除。

匈奴单于于除鞬叛,遣中朗将任尚讨灭之。壬午,令郡县劝民蓄蔬食以助五谷。其官有陂池,令得采取,勿收假税二岁。

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十一月乙丑,太仆张酺为太尉。

是岁,武陵郡兵破叛蛮,降之。护羌校尉贯友讨烧当羌,羌乃遁去。南单于安国叛,骨都侯喜斩之。

六年春正月,永昌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己卯,司徒丁鸿薨。

二月乙未,遣谒者分行禀贷三河、兖、冀、青州贫民。

许阳侯马光自杀。丁未,司空刘方为司徒,太常张奋为司空。

三月庚寅,诏流民所过郡国皆实禀之,其有贩卖者勿出租税,又欲就贱还归者,复一岁田租、更赋。丙寅,诏曰:「朕以眇末,承奉鸿烈。阴阳不和,水旱违度,济、河之域,凶馑流亡,而未获忠言至谋,所以匡救之策。寤寐永叹,用思孔疚。惟官人不得于上,黎民不安于下,有司不念宽和,而竞为苛刻,覆案不急,以妨民事,甚非所以上当天心,下济元元也。思得忠良之士,以辅朕之不逮。其令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内郡守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昭岩穴,披幽隐,遣诣公车,朕将悉听焉。」帝乃亲临策问,选补郎吏。

夏四月,蜀郡徼外羌率种人遣使内附。

五月,城阳王淑薨,无子,国除。

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

秋七月,京师旱。诏中都官徒各除半刑,谪其未竟,五月已下皆免遣。丁巳,幸洛阳寺,录囚徒,举冤狱。收洛阳令下狱抵罪,司隶校尉、河南尹皆左降。未及还宫而澍雨。

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尉犁,斩其王。自是西域降服,纳质者五十余国。

南单于安国从弟子逢侯率叛胡亡出塞。九月癸丑,以光禄勋邓鸿行车骑将军事,与越骑校尉冯柱、行度辽将军朱徽、使匈奴中郎将杜崇讨之。冬十一月,护乌桓校尉任尚率乌桓、鲜卑,大破逢侯,冯柱遣兵追击,复破之。

诏以勃海郡属冀州。

武陵溇中蛮叛,郡兵讨平之。

七年春正月,行车骑将军邓鸿、度辽将军朱徽、中郎将杜崇皆下狱死。

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帝引见公卿问得失,令将、大夫、御史、谒者、博士、议郎、郎官会廷中,各言封事。诏曰:「元首不明,化流无良,政失于民,谪见于天。深惟庶事,五教在宽,是以旧典因孝廉之举,以求其人。有司详选郎官宽博有谋、才任典城者三十人。」既而悉以所选郎出补长、相。

五月辛卯,改千乘国为乐安国。

六月丙寅,沛王定薨。

秋七月乙巳,易阳地裂。

九月癸卯,京师地震。

八年春二月己丑,立贵人阴氏为皇后。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欲占者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癸亥,乐成王党薨。甲子,诏赈贷并州四郡贫民。

五月,河内、陈留蝗。

南匈奴右温禺犊王叛,为寇。秋七月,行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追讨之,斩右温禺犊王。车师后王叛,击其前王。

八月辛酉,饮酎。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诣敦煌戍。其犯大逆,募下蚕室;其女子宫。自死罪已下,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赎,各有差。

九月,京师蝗。吏民言事者,多归责有司。诏曰:「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专咎自下,非助我者也。朕寤寐恫矜,思弭忧衅。昔楚严无灾而惧,成王出郊而反风。将何以匡朕不逮,以塞灾变?百僚师尹,勉修厥职,刺史、二千石详刑辟,理冤虐,恤鳏寡,矜孤弱,思惟致灾兴蝗之咎。」庚子,复置广阳郡。

冬十月乙丑,北海王威有罪自杀。

十二月辛亥,陈王羡薨。

丁巳,南宫宣室殿火。

九年春正月,永昌徼外蛮夷及掸国重译奉贡。

三月庚辰,陇西地震。癸巳,济南王康薨。西域长史王林击车师后王,斩之。

夏四月丁卯,封乐成王党子巡为乐成王。

六月,蝗、旱。戊辰,诏:「今年秋稼为蝗虫所伤,皆勿收租、更、刍稿;若有所损失,以实除之,余当收租者亦半入。其山林饶利,陂池渔采,以赡元元,勿收假税。」

秋七月,蝗虫飞过京师。

八月,鲜卑寇肥如,辽东太守祭参下狱死。

闰月辛巳,皇太后窦氏崩。丙申,葬章德皇后。

烧当羌寇陇西,杀长吏,遣行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世等讨破之。

九月庚申,司徒刘方策免,自杀。甲子,追尊皇妣梁贵人为皇太后。

冬十月乙酉,改葬恭怀梁皇后于西陵。

十一月癸卯,当禄勋河南吕盖为司徒。

十二月丙寅,司空张奋罢。壬申,太仆韩B179为司空。己丑,复置若庐狱官。

十年春三月壬戌,诏曰:「堤防沟渠,所以顺助地理,通利壅塞。今废慢懈B175,不以为负。刺史、二千石其随宜疏导。勿因缘妄发,以为烦扰,将显行其罚。」

夏五月,京师大水。

秋七月己巳,司空韩B179薨。

八月丙子,太常太山巢堪为司空。

九月庚戌,复置廪牺官。

冬十月,五州雨水。

十二月,烧当羌豪迷唐等率种人诣阙贡献。

戊寅,梁王畅薨。

十一年春二月,遣使循行郡国,禀贷被灾害不能自存者,令得渔采山林池泽,不收假税。

丙午,诏郡国中都官徒及笃癃老小女徒各除半刑,其未竟三月者,皆免归田里。

夏四月丙寅,大赦天下。己巳,复置右校尉官。

秋七月辛卯,诏曰:「吏民逾僭,厚死伤生,是以旧令节之制度。顷者贵戚近亲,百僚师尹,莫肯率从,有司不举,怠放日甚。又商贾小民,或忘法禁,奇巧靡货,流积公行。其在位犯者,当先举正。市道小民,但且申明宪纲,勿因科令,加虐羸弱。」

十二年春二月,旄牛徼外白狼、B435薄夷率种人内属。

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赐下贫、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及郡国流民,听入陂池渔采,以助蔬食。

三月丙申,诏曰:「比年不登,百姓虚匮。京师去冬无宿雪,今春无澍雨,黎民流离,困于道路。朕痛心疾首,靡知所济。'瞻仰昊天,何辜今人?'三公,朕之腹心,而未获承天安民之策。数诏有司,务择良吏。今犹不改,竞为苛暴,侵愁小民,以求虚名,委任下吏,假势行邪。是以令下而奸生,禁至而诈起。巧法析律,饰文增辞,货行于言,罪成乎手,朕甚病焉。公卿不思助明好恶,将何以救其咎罚?咎罚既至,复令灾及小民。若上下同心,庶或有廖。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壬子,赐博士员弟子在太学者布,人三匹。

夏四月,日南象林蛮夷反,郡兵讨破之。

闰月,赈贷敦煌、张掖、五原民下贫者谷。戊辰,秭归山崩。

六月,舞阳大水,赐被水灾尤贫者谷,人三斛。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九月戊午,太尉张酺免。丙寅,大司农张禹为太尉。

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是岁,烧当羌复叛。

十三年春正月丁丑,帝幸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博选术艺之士以充其官。

二月,任城王尚薨。丙午,赈贷张掖、居延、朔方、日南贫民及孤、寡、羸弱不能自存者。

秋八月,诏象林民失农桑业者,赈贷种粮,禀赐下贫谷食。

己亥,北宫盛馔门阁火。护羌校尉周鲔击烧当羌,破之,荆州雨水。

九月壬子,诏曰:「荆州比岁不节,今兹淫水为害,余虽颇登,而多不均浃,深惟四民农食之本,惨然怀矜。其今天下半入今年田租、刍稿;有宜以实除者,如故事。贫民假种食,皆勿收责。

冬十一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及条枝大爵。丙辰,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脩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鲜卑寇右北平,遂入渔阳,渔阳太守击破之。戊辰,司徒吕盖罢。

十二月丁丑,光禄勋鲁恭为司徒。辛卯,巫蛮叛,寇南郡。

十四年春二月乙卯,东海王政薨。

缮修故西海郡,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戍之。

三月戊辰,临辟雍,飨射,大赦天下。

夏四月,遣使者督荆州兵讨巫蛮,破降之。

庚辰,赈贷张掖、居延、敦煌、五原、汉阳、会稽流民下贫谷,各有差。

五月丁未,初置象林将兵长史官。

六月辛卯,废皇后阴氏,后父特进纲自杀。

秋七月甲寅,诏复象林县更赋、田租、刍稿二岁。壬子,常山王侧薨。

是秋,三州雨水。

冬十月甲申,诏:「兖、豫、荆州今年水雨淫过,多伤农功。其令被害什四以上皆半入田租、刍稿;其不满者,以实除之。」辛卯,立贵人邓氏为皇后。丁酉,司空巢堪罢。

十一月癸卯,大司农徐防为司空。

是岁,初复郡国上计补郎官。

十五年春闰月乙未,诏流民欲还归本而无粮食者,过所实禀之,疾病加致医药;其不欲还归者,勿强。

二月,诏禀贷颍川、汝南、陈留、江夏、梁国、敦煌贫民。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食之。

五月戊寅,南阳大风。

六月,诏令百姓鳏、寡渔采陂池,勿收假税二岁。

秋七月丙寅,济南王错薨。

复置涿郡故安铁官。

九月壬午,南巡狩,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并从。赐所过二千石长吏以下、三老、官属及民百年者钱、布,各有差。是秋,四州雨水。

冬十月戊申,幸章陵,祠旧宅。癸丑,祠园庙,会宗室于旧庐,劳赐作乐。戊午,进幸云梦,临汉水而还。

十一月甲申,车驾还宫,赐从臣及留者公卿以下钱、布,各有差。

十二月庚子,琅邪王宇薨。

有司奏,以为夏至则微阴起,靡草死,可以决小事。

是岁,初令郡国以日北至案薄刑。

十六年春正月己卯,诏贫民有田业而以匮乏不能自农者,贷种粮。

二月己未,诏兖、豫、徐、冀四州比年雨多伤稼,禁沽酒。

夏四月,遣三府掾分行四州,贫民无以耕者,为雇犁牛直。

五月壬午,赵王商薨。

秋七月,旱。戊午,诏曰:「今秋稼方穗而旱,云雨不沾,疑吏行惨刻,不宣恩泽,妄拘无罪,幽闭良善所致。其一切囚徒于法疑者勿决,以奉秋令。方察烦苛之吏,显明其罚。」辛酉,司徒鲁恭免。庚午,光禄勋张酺为司徒。辛巳,诏今天下皆半入今年田租、刍稿;其被灾害者,以实除之。贫民受贷种粮及田租、刍稿,皆勿收责。

八月己酉,司徒张酺薨。

冬十月辛卯,司空徐防为司徒,大鸿胪陈宠为司空。

十一月己丑,行幸缑氏,登百岯山,赐百官从臣布,各有差。

北匈奴遣使称臣贡献。

十二月,复置辽东西部都尉官。

元兴元年春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见禁中,选除七十五人,补谒者、长、相。

高句骊寇郡界。

夏四月庚午,大赦天下,改元元兴。宗室以罪绝者,悉复属籍。

五月癸酉,雍地裂。

秋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貊人,破之。

冬十二月辛未,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立皇子隆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机。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前后符瑞八十一所,自称德薄,皆抑而不宣。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

论曰: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B175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

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北匈奴遣使称臣,诣敦煌奉献。

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封皇兄胜为平原王。癸卯,当禄勋梁鲔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尊庙曰穆宗。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

夏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鲜卑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追击,战没。丙寅,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司空陈宠薨。

五月辛卯,皇太后诏曰:「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兢兢寅畏,不知所济。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罚在后。将稽中和,广施庆惠,与吏民更始。其大赦天下。自建武以来诸犯禁锢,诏书虽解,有司持重,多不奉行,其皆复为平民。」壬辰,河东垣山崩。

六月丁未,太常尹勤为司空。郡国三十七雨水。己未,诏曰:「自夏以来,阴雨过节,暖气不效,将有厥咎。寤寐忧惶,未知所由。昔夏后恶衣服,菲饮食,孔子曰'吾无间然'。今新遭大忧,且岁节未和,彻膳损服,庶有补焉。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丁卯,诏司徒、大司农、长乐少府曰:「朕以无德,佐助统政,夙夜经营,惧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及远,先内后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余年,宫人岁增,房御弥广。又宗室坐事没入者,犹托名公族,甚可愍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抒幽隔郁滞之情。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其名,务令实悉。」

秋七月庚寅,敕司隶校尉、部刺史曰:「夫天降灾戾,应政而至。间者郡国或有水灾,妨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不揣流亡,竞增户口,掩匿盗贼,令奸恶无惩,署用非次,选举乖宜,贪苛惨毒,延及平民。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假贷之恩,不可数恃,自今以后,将纠其罚。二千石长吏其各实核所伤害,为除田租,刍稿。」

八月辛亥,帝崩。癸丑,殡于崇德前殿。年二岁。

赞曰:「孝和沈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慝。抑没祥符,登显时德。殇世何早,平原弗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 谢超宗刘祥·萧子显
  卷八十二·列传第二十·脱脱
  卷二百四十二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二百一十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遵旨照看熊赐履之子情形摺·佚名
  第三卷 图说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九·阿桂
  澄斋日录 光绪廿五年己亥·恽毓鼎
  七三 阿有与阿桂·周作人
  自序·邹漪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卷一百五十二·杨士奇
  ●皇朝通典卷八十一·佚名
  189.狄青不怕出身低·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马致远

    (外扮使臣引卒子捧砌末上,云)小官党继恩是也,乃太慰党进之子。今奉官里诏书,将着安车蒲轮、币帛玄纁,向西华山请那陈抟先生。此系王命,不可怠慢,须索走一遭去者。(下)(正末上,云)贫道自从汴梁竹桥边算了那两个君臣之命,归到山

  • 卷八十六·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八十六目录【起一百八字至一百十字】菩萨鬘引罗志仁击梧桐柳永夺锦标张埜折红梅杜安世吴感江城子慢【又一体】吕渭老蔡松年解佩环彭元逊杜韦嬢杜安世前调【又一体】无名氏緑意刘基

  • 卷六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黄居中【一首】居中字明立晋江人万厯乙酉举人自上海教谕迁南京国子监丞有千顷斋集【静志居诗话监丞鋭意藏书手自抄撮仲子虞稷继之岁増月益太仓之米五升文馆之烛一挺晓夜孜

  • 张耒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授临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十二月。壬午朔。皇太后遣公遏必隆、祭端敬皇后。  ○升江西袁州参将孙加印、为浙江衢州副将。广东广州水师右协参将吴文猷、为河南协守开封副将。福建福州水师署副将韩尚亮、为江西南赣右

  • 提要·来保

    【臣】等谨案钦定平定金川方畧三十二卷乾隆十三年大学士来保等恭撰奏进凡二十六卷后恭录御制诗文一巻又附载诸臣纪功诗文五卷金川土司在四川徼外本吐蕃之遗种即明史所谓金川寺者是也国朝康熈中其土舎色勒奔初慕化归诚

  • 表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一。高丽太祖降罗灭济尽有三韩之地子孙传守世通上国传世凡三十二王历年幷伪辛共四百七十五岁其始终有可考焉作年表。------------------

  • 世家卷第四十 高丽史四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三。○(壬寅)十一年春正月戊申朔王在福州贺正。甲子安佑李芳实黄裳韩方信李余庆金得培安遇庆李龟寿崔莹等率兵二十万屯东郊摠兵官郑

  • 唐纪·张居正

    高祖初封唐王,其后遂以为有天下之号。这书记唐家一代的事,故称唐纪。高祖高祖神尧皇帝,姓李氏,名渊,陇西成纪人。其父李昞,以功封唐国公,渊袭封为太原留守,乘隋之乱,举兵进克关中,遂代隋而有天下,在位九年。谥为神尧,庙号高祖。原

  • 卷一百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乐考度量衡宋理宗时姜夔进大乐议请正权衡度量夔言雅俗乐高下不一宜正权衡度量自尺律之法亡於汉魏而十五等尺杂出於隋唐正律之外有所谓倍四之

  • 卷十三·杨士勋

    ◎成公起元年,终八年[疏]《鲁世家》: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以周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终时无冰则志,此未终时而言无冰,何也?言终寒时无冰,当志之耳。今

  • 霸形第二十二·管仲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槛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

  • 第二章 18·辜鸿铭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辜讲一个弟子(子张,姓颛,名孙师,字子张。孔子死后,他曾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为了升官而努力读书,孔子道:“学习一切东西,读

  • 慈宗要藏目录·太虚

    一 经藏一、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二、弥勒佛法身咒印(佛说陀尼集经)  三、观上生经要及诸疏摘要  四、弥勒诸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罗什译)  佛说弥勒来时经(失名译)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  

  • 孤独与深思·苏利·普吕多姆

    《孤独与深思》是由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所写,苏利·普吕多姆的诗歌长于提示人心灵演算的隐秘、幽微的感受和体验。更长于分析,无论是灵感诗还是哲理诗,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他创作上的成就,1881年,他被选为法兰

  • 台阳见闻录·唐赞衮

    杂志。作者唐赞衮,字之,湖南善化人。曾任台南府知府。在台任职期间入境问俗,咨访旧章,甄搜事类,综要备录,成书两卷。包括建置、通商、田赋、政事、文教、防务、风俗、地理、物产等内容。书成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 秦淮世家·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上海三友书社1940年11月初版。小说描述在秦淮河边生活的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唐大嫂原是秦淮河边一个很有影响的歌妓,她有两个名叫唐二春、唐小春的女儿,唐小春继承了母亲的事业,也成了夫子庙一

  • 三慧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集录经论中种种因缘、法义而成,凡六十余条,可作佛教徒修养之指南。梁武帝即尝于同泰寺开讲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