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加富尔之再相与北意大利之统一
自1820年烧炭党革命以来,迄于今日,实为1860年。时玛志尼五十五岁,加里波的五十三岁,加富尔五十岁。此四十年中,骚乱继以骚乱,蹉跌继以蹉跌,意大利志士之脑之血,亦既已绞尽矣。大业垂成,遂为奸雄拿破仑所卖,名相名将相继辞职,意大利之黑暗至是而极。虽然,积数十年来万千志士之脑之血,固断非无结果以终古。至是而意大利统一之业,既已如壁上画龙,鳞爪俱现,其点睛飞去,直需时耳。果也,不数月而加富尔复相。
虽然,自《肥拉甫郎卡条约》以后,大局之形势一变,既非复《巴黎条约》时代之旧。其在法国,务坚守《肥拉甫郎卡约》,使中意大利之附庸小侯王皆复其旧。其在奥国与法同意,而更促撒的尼亚以实行。其在英国,则渐解意大利之真相,谓必当从民所欲以施政治。其在意大利人民则切望统一,深恐复蹈1849年之覆辙,而惴惴皇皇,不可以终日。于是加富尔既再出山,有不可不含诟忍辱者一事。何以故?加富尔今日之政策,莫急于防奥法合纵故,防奥法合纵,则不得不践前诺割沙波、尼士两地于法,以买其欢心故。
时撒的尼亚志士,若达志格里阿,若菲里尼之徒,游说奔走于四方,以鼓舞其人民,或往波罗格拿,或往门的拿,或往达士卡尼亚、巴尔摩、罗马格拿诸地,怂恿其民,使图自立,各地云集响应,莫不执干戈以逐其傀儡之君主,而求合并于撒国,彼时为撒国者何以待之,亦一困难之问题也。其纳之乎,是间接以蔑弃肥拉甫郎卡之条约,授强敌以口实也;其拒之乎,彼等之来,本出于加富尔辈所奖厉,始乱之而终弃之,是使撒的尼亚之威信坠于地也。加富尔乃说拿破仑曰:“今事势已至此,且为奈何?我直割沙波、尼士与贵国,贵国其许我自由以处置彼等乎?”拿破仑犹豫而未应,加富尔曰:“事变终不可以无著,诸地憎奥既极。今非合于撤,则合于法耳。今革命党既得势力,虽其首领之意多向我撒,然民心犹未可定。盍征诸各地舆论,使人民各投一票,从法从撤,唯其所择,三占决二,以多票为衡,任之天运,不亦可乎?”拿破仑曰:“诺。”于是为全国普通投票,卒以大多数而前举之诸国悉合并于撒的尼亚。拿破仑愕然,而“意大利万岁万岁万岁”之声,遂震天地。
1861年4月2日,意大利开第一次国会,凡新合并诸国,皆各选出代议士,齐集于焦灵,加富尔之喜可知矣。时沙波、尼士虽割于法国,尚未实行,玛志尼自故乡志那亚,加里波的自故乡尼士,皆选出为议员。尼士之割,固加富尔所不欲,而加里波的所尤痛心者也。乃于4月16日,在国会场,拍案厉声痛骂加富尔之无状,詈之为犬,詈之为狐,詈之为卑劣之奴,詈之为意大利之敌,最后乃放言曰:“若加富尔者,以无情之手段,而卖国于外,以挑发我同胞相残相杀之祸,以若此之政府,而欲使余与彼握手共事,余有死不能。”而玛志尼等复相与应和之,其咆哮无礼实难名状。加富尔初闻恶言,亦愤懑几不自制。一刹那间,忽复其沉著之旧态,徐答言曰:“余知余与所最敬爱之加将军,其间若有一深渊,使我两人隔绝者存。余以割地之事劝诸我王,质之我国会,是我最伤心之义务,而亦为完我一生种种之义务,不得已而为之者也。当日余之所经验所悔恨(按:此指去年辞职之事也),亦不减于加将军。余冀以此自解于将军,若将军必不解而不我恕者,然吾敬爱将军之念,终不以此而稍渝也。”虽然,加里波的盛怒之下,终不可霁。其日国会议场,纷扰不知所极。议长乃命停议,自后各有志者频出调和,而两人之沟壑终不可破。国王忧之,卒乃于焦灵城外之离宫召二人密谈,为加里波的详述国运内外之实情,辨明前此政府所取之方针不得已之故。加富尔亦披肝沥胆,请将军解怒顾大局,于是,此第一大政治家与第一大将军,复握手于其所尊所爱国王陛下之前,齐呼“意大利万岁”,共戮力以图将来。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范晔 卷一百八十一 至和二年(乙未,1055)·李焘 ●卷一百八十·徐梦莘 卷一·沈德符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七十一·佚名 卷之九十五·佚名 六九一 谕孙士毅免发伊犂着在全书处自备资斧効力赎罪·佚名 卷六·傅恒 第三十三章 赴俄途中·冯玉祥 一九五 拾遗己·周作人 王正言传·薛居正 史弘肇传·欧阳修 卷十八贼盗律·窦仪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