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黑眚、黑祥,惟火B928水。」鱼孽,刘歆传以为介虫之孽,谓蝗属也。

和帝永元元年七月,郡国九大水,伤稼。京房《易传》曰:「颛事有知,诛罚绝理,厥灾水。其水也,雨杀人,陨霜,大风,天黄。饥而不损,兹谓泰,厥水水杀人。辟遏有德,兹谓狂,厥水水流杀人,已水则地生虫。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杀人。追诛不解,兹谓不理,厥水五谷不收。大败不解,兹谓皆阴,厥水流入国邑,陨霜杀谷。」是时,和帝幼,窦太后摄政,其兄窦宪干事,及宪诸弟皆贵显,并作威虣虐,尝所怨恨,辄任客杀之。其后窦氏诛灭。

十二年六月,颍川大水,伤稼。是时,和帝幸邓贵人,阴有欲废阴后之意,阴后亦怀恚怨。一曰,先是恭怀皇后葬礼有阙,窦太后崩后,乃改殡梁后,葬西陵,征舅三人皆为列侯,位特进,赏赐累千金。

殇帝延平元年五月,郡国三十七大水,伤稼。董仲舒曰:「水者,阴气盛也。」是时,帝在襁抱,邓太后专政。

安帝永初元年冬十月辛酉,河南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是时司空周章等以邓太后不立皇太子胜而立清河王子,故谋欲废置。十一月,事觉,章等被诛。是年郡国四十一水出,漂没民人。《谶》曰:「水者,纯阴之精也。阴气盛洋溢者,小人专制擅权,妒疾贤者,依公结私,侵乘君子,小人席胜,失怀得志,故涌水为灾。」

二年,大水。三年,大水。四年,大水。五年,大水。六年,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是时,邓太后犹专政。

延光三年,大水,流杀民人,伤苗稼。是时安帝信江京、樊丰及阿母王圣等谗言,免太尉杨震,废皇太子。

质帝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乐安、北海,溺杀人、物。是时帝幼,梁太后专政。

桓帝建和二年七月,京师大水。去年冬,梁冀枉杀故太尉李固、杜乔。三年八月,京都大水。是时,梁太后犹专政。

永兴元年秋,河水溢,漂害人、物。二年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

永寿元年六月,雒水溢至津阳城门,漂流人、物。是时梁皇后兄冀秉政,疾害忠直,威权震主。后遂诛灭。

延熹八年四月,济北河水清。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言:「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征,岂独诸侯有规京都计邪?」其明年,宫车晏驾,征解犊亭侯为汉嗣,即尊位,是为孝灵皇帝。

永康元年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没杀人。是时,桓帝奢侈淫祀,其十一月崩,无嗣。

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清。五月,山水大出,漂坏庐舍五百余家。

熹平二年六月,东莱、北海海水溢出,漂没人物。三年秋,雒水出。四年夏,郡国三水,伤害秋稼。

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余里。

中平五年,郡国六水大出。

献帝建安二年九月,汉水流,害民人。是时,天下大乱。十八年六月,大水。二十四年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

庶征之恒寒。

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

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寒风如冬时。

和帝永元五年六月,郡国三雨雹,大如鸡子。是时和帝用酷吏周纡为司隶校尉,刑诛深刻。

安帝永初元年,雨雹。二年,雨雹,大如鸡子。三年,雨雹,大如雁子,伤稼。刘向以为雹,阴胁阳也。是时邓太后以阴专阳政。

元初四年六月戊辰,郡国三雨雹,大如杅杯及鸡子,杀六畜。

延光元年四月,郡国二十一雨雹,大如鸡子,伤稼。是时安帝信谗,无辜死者多。三年,雨雹,大如鸡子。

桓帝延熹四年五月己卯,京都雨雹,大如鸡子。是时,桓帝诛杀过差,又宠小人。七年五月己丑,京都雨雹。是时,皇后邓氏僭侈,骄恣专幸。明年废,以忧死,其家皆诛。

灵帝建宁二年四月,雨雹。四年五月,河东雨雹。

光和四年六月,雨雹,大如鸡子。是时,常侍、黄门用权。

中平二年四月庚戌,雨雹,伤稼。

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右扶风雹如斗。

和帝元兴元年冬十一月壬午,郡国四冬雷。是时皇子数不遂,皆隐之民间。是岁,宫车晏驾,殇帝生百余日,立以为君;帝兄有疾,封为平原王,卒,皆夭无嗣。

殇帝延平元年九月乙亥,陈留雷,有石陨地四。

安帝永初六年十月丙戌,郡六冬雷。七年十月戊子,郡国三冬雷。

元初元年十月癸巳,郡国三冬雷。三年十月辛亥,汝南、乐浪冬雷。四年十月辛酉,郡国五冬雷。六年十月丙子,郡国五冬雷。

永宁元年十月,郡国七冬雷。

建光元年十月,郡国七冬雷。

延光四年,郡国十九冬雷。是时,太后摄政,上无所与。太后既崩,阿母王圣及皇后兄阎显兄弟更秉威权,上遂不亲万机,从容宽仁任臣下。

桓帝建和三年六月乙卯,雷震宪陵寝屋。先是梁太后听兄冀枉杀李固、杜乔。

灵帝熹平六年冬十月,东莱冬雷。

中平四年十二月晦,雨水,大雷电。雹。

献帝初平三年五月丙申,无云而雷。四年五月癸酉,无云而雷。

建安七八年中,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大鸣如牛呴声,积数年。后豫章贼攻没醴陵县,杀略吏民。

灵帝熹平二年,东莱海出大鱼二枚,长八九丈,高二丈余。明年,中山王畅、任城王博并薨。

和帝永元四年,蝗。八年五月,河内、陈留蝗。九月,京都蝗。九年,蝗从夏至秋。先是,西羌数反,遣将军将北军五校征之。

安帝永初四年夏,蝗。是时,西羌寇乱,军众征距,连十余年。五年夏,九州蝗。六年三月,去蝗处复蝗子生。七年夏,蝗。元初元年夏,郡国五蝗。二年夏,郡国二十蝗。

延光元年六月,郡国蝗。

顺帝永建五年,郡国十二蝗。是时,鲜卑寇朔方,用众征之。

永和元年秋七月。偃师蝗。去年冬,乌桓寇沙南,用众征之。

桓帝永兴元年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是时,梁冀秉政无谋宪,苟贪权作虐。二年六月,京都蝗。

永寿三年六月,京都蝗。

延熹元年五月,京都蝗。

灵帝熹平六年夏,七州蝗。先是,鲜卑前后三十余犯塞。是岁,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将南单于以下,三道并出讨鲜卑。大司农经用不足,殷敛郡国,以给军粮。三将无功,还者少半。

光和元年诏策问曰:「连年蝗虫至冬踊,其咎焉在?」蔡邕对曰:「臣闻《易传》曰:'大作不时,天降灾,厥咎蝗虫来。'《河图秘征篇》曰:'帝贪则政暴而吏酷,酷则诛深必杀,主蝗虫。'蝗虫,贪苛之所致也。」是时,百官迁徙,皆私上礼西园以为府。

献帝兴平元年夏,大蝗。是时,天下大乱。

建安二年五月,蝗。

猜你喜欢
  表第三 宰相下·欧阳修
  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柯劭忞
  东都事略卷十六·王称
  第七十九回 老将失谋还师被虏 昏君嗣位惨戮沈冤·蔡东藩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辫子军·蔡东藩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小花园中新艳史·吴虞公
  一三 炼度·周作人
  卷六 武帝纪 第六·班固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陈寿
  李元护传·李延寿
  晁补之传·脱脱
  崔铣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八·宋敏求
  卷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出 败露·许自昌

    【剑器令】〔末冠带众随上〕参破这根由。果然是落他机彀。且仔细将伊追究。怎能胡掩乱搊。莫信直中术。须防人不仁。下官蔡九知府。为宋江题了反诗。差戴宗到京。请问个下落。他昨日回来。书中叫说解至京师。下官到

  • 鲜于枢·隋树森

    鲜于枢(一二四六——一三○二),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自号困学山民,又号直寄老人。蓟州(今天津蓟县)人。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江浙行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元成宗大德

  • 在火车中一次心软·徐志摩

    在清朝时过一座教堂, 再过去望见海滨的黄沙, 正午过一处烟黑的村庄, 下午过一座森林,黑橡与赤杨, 最后瞥见了月台上的她: 她不曾见我,这光艳的妙影, 我自问,“你敢在此下车,为她?” 但我坐在车厢里踌躇未定, 车轮已经离站开行。顽

  • 卷五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公是集【三】小雨春城频过雨一望一增新欲晚云成锦初晴草似茵和声散喧鸟芳意属游人向晚车马息东风飞暗尘送人之洛逢人问嵩少千里驾征轩倦马夜未寝鸣蝉秋

  • 卷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十九明 高栋 编接武【下】于鹄秦越人洞中咏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峯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清斋将入时戴花兼抱松石迳隂且寒地响如远钟似行山林外闻乘屐声重低碍更俯身渐远昼

  • 63.孟郊:诗三首·施蜇存

    自从陈子昂以《感遇》诗复兴了汉魏风格的五言诗,唐诗中一向存在着一派古淡的传统。开元、天宝年间,王维、孟浩然是陈子昂诗格的继承者。接下去,元结选录《箧中集》,其中所收的诗也都是古淡一派。大历十才子的作品中,有不少

  • 提要·陈栎

    (臣)等谨案厯代通畧四卷元陈栎撰是编叙厯代兴废得失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羲至五代为二卷北宋南宋则各占一卷葢详近畧逺之意也南宋止于宁宗卷末栎自跋谓理度二朝无史可据也旧本题増广通畧而不言因谁氏之书千顷堂书目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二五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恭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五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恭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四月十四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缴应毁书籍,仰祈睿鉴事。窃臣去年因委员搜罗应毁遗书,旋得八部,当卽查照委员所开各书来历,檄饬查追有无底本及旧存板片,务令尽数

  • 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范晔

    (桓谭、冯衍)◆桓谭传桓谭字君山,沛国郡相县人。他父亲在成帝时是太乐令。桓谭因父亲的关系任为郎,因而爱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把五经读遍了,能解释古书大义。不离章辨句。文章写得好,尤喜爱古学,多次从刘歆、杨雄辩论分析疑

  • 兴宗本纪·脱脱

    (一)兴宗神圣孝章皇帝,名宗真,字夷不堇,乳名只骨。圣宗长子,母为钦哀皇后萧氏。皇上出生以后,为齐天皇后领养。少年聪慧,成年后体貌魁梧,龙颜日角,豁达大度。擅长骑射,爱好儒家学说,通晓音律。三岁被封为梁王,太平元年(1021)被册

  • ●附录一·吴子光

    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候补训导邑庠生吕公传国子生运湖谢君家传直隶州知州衔赏戴蓝翎甲午科举人修堂刘公传医者许一壶传郡庠生星南吴先生传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公讳冠英,字福泽,姓罗氏;原籍

  • 卷三十七 布萨揆侵宋更盟·李有棠

    章宗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宋试户部尚书郭德麟、宜州观察使蔡锡贺正旦。秋七月己巳,遣礼部尚书王翛等贺宋生日。八月己酉,宋使贺天寿节。冬十一月乙卯,遣签书枢密事巴达尔呼等贺宋正旦。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宋试吏部尚书苏山

  • 徐新六·佚名

    徐新六先生小传徐先生名振飞字新六浙江杭县人幼从耆宿受经史之学稍长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三十三年卒业翌年由浙省派赴英国留学入柏明亨大学宣统三年得学士位复入孟德斯鸠大学商学院民国二年得商学士位旋又赴法求学以

  • 卷十九·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九吴江陈启源撰坐民之什上【正大雅】生民姜嫄为帝喾元妃见家语世本大戴礼史记诸书宜为可信然揆之事理实有难通诚如张融所駮矣【説载孔疏】且非直此也姜嫄是帝喾元妃

  • 黄龙死心新禅师语录·死心悟新

    初住云岩开堂升座 僧问。觉花未开。即不问。觉花开处事如何 师竖起拂子云。看 进云。恁么则一阳交令节。迸出一枝荣 师云。有眼如盲 僧提起坐具云。争奈这个何 师云。自领出去。师乃云。问答纵横。理归一贯。问

  • 第一章 如来来降·佚名

    归命于出生清族极净之正觉者,予说多数鞞益之一而无缺之大王统史。(一)此[大王统史原]由昔人所作,[其]或部过详或部过简约,又多反覆[之个所]。(二)[予此大王统史]此等无瑕疵,易学易记忆,起信心与感激,亦继承传统。(三)于应起信心之处而起信

  • 左庵词话·李佳

    清李佳撰。二卷。书末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六月作者跋语,谓为夏日消遣计,“检读各种诗馀,自录其有禆诵习者匝月,居然成帙,爰额曰《左庵词话》”。可知是书为读词随笔,卷上八十四则,卷下九十四则,共一百七十八则。内容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