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七 祭祀上

光武即位告天 郊 封禅

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故人知之至于念想,犹豺獭之自然也,顾古质略而后文饰耳。自古以来王公所为群祀,至于王莽,《汉书·郊祀志》既着矣,故今但列自中兴以来所修用者,以为《祭祀志》。

建武元年,光武即位于鄗,为坛营于鄗之阳。祭告天地,采用元始中郊祭故事。六宗群神皆从,未以祖配。天地共犊,余牲尚约。其文曰:「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睠顾降命,属秀黎元,为民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僚,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弑窃位,秀发愤兴义兵,破王邑百万众于昆阳,诛王郎、铜马、赤眉、青犊贼,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依鄗。采元始中故事。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黄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其外为?遗,重营皆紫,以像紫宫;有四通道以为门。日月在中营内南道,日在东,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别位,不在群神列中。八陛,陛五十八DD3C,合四百六十四DD3C。五帝陛郭,帝七十二DD3C,合三百六十五DD3C。中营四门,门五十四神,合二百一十六神。外营四门,门百八神,合四百三十二神。皆背营内乡。中营四门,门封神四,外营四门,门封神四,合三十二神。凡千五百一十四神。营即?遗也。封,封土筑也。背中营神,五星也,及中官宿五官神及五岳之属也。背外营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农、风伯、雨师、四海、四渎、名山、大川之属也。

至七年五月,诏三公曰:「汉当郊尧。其与卿大夫、博士议。」时侍御史杜林上疏,以为「汉起不因缘尧,与殷、周异宜,而旧制以高帝配。方军师在外,且可如元年郊祀故事」。上从之。语在《林传》。

陇、蜀平后,乃增广郊祀,高帝配食,位在中坛上,西面北上。天、地、高帝、黄帝各用犊一头,青帝、赤帝共用犊一头,白帝、黑帝共用犊一头,凡用犊六头。日、月、北斗共用牛一头,四营群神共用牛四头,凡用牛五头。凡乐奏《青阳》、《朱明》、《西皓》、《玄冥》,及《云翘》、《育命》舞。中营四门,门用席十八枚,外营四门,门用席三十六枚,凡用席二百一十六枚,皆莞簟,率一席三神。日、月、北斗无陛郭DD3C。既送神,燎俎实于坛南巳地。

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诏书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桓公欲封,管仲非之」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兼令屯田。」从此群臣不敢复言。三月,上幸鲁,过泰山,告太守以上过,故承诏祭山及梁父。时,虎贲中郎将梁松等议:「《记》曰'齐将有事泰山,先有事配林',盖诸侯之礼也。河岳视公侯,王者祭焉。宜无即事之渐,不祭配林。」

三十二年正月,上斋,夜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感此文,乃诏松等复案索《河》、《雒》谶文言九世封禅事者。松等列奏,乃许焉。

初,孝武帝欲求神仙,以扶方者言黄帝由封禅而后仙,于是欲封禅。封禅不常,时人莫知。元封元年,上以方士言作封禅器,以示群儒,多言不合古,于是罢诸儒不用。三月,上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颠。遂东巡海上,求仙人,无所见而还。四月,封泰山。恐所施用非是,乃秘其事。语在《汉书·郊祀志》。

上许梁松等奏,乃求元封时封禅故事,议封禅所施用。有司奏当用方石再累置坛中,皆方方尺,厚一尺,用玉牒书藏方石。牒厚五寸,长尺三寸,广五寸,有玉检。又用石检十枚,列于石傍,东西各三,南北各二,皆长三尺,广一尺,厚七寸。检中刻三处,深四寸,方五寸,有盖。检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以为泥。玉玺一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寸。方石四角又有距石,皆再累。枚长一丈,厚一尺,广二尺,皆在圆坛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厚一尺,广二尺,如小碑,环坛立之,去坛三步。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尺。又用石碑,高九尺,广三尺五寸,厚尺二寸,立坛丙地,去坛三丈以上,以刻书。上以用石功难,又欲及二月封,故诏松欲因故封石空检,更加封而已。松上疏争之,以为「登封之礼,告功皇天,垂后无穷,以为万民也。承天之敬,尤宜章明。奉图书之瑞,尤宜显着。今因旧封,窜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命之义。受命中兴,宜当特异,以明天意」。遂使泰山郡及鲁趣石工,宜取完青石,无必五色。时以印工不能刻玉牒,欲用丹漆书之;会求得能刻玉者,遂书。书秘刻方石中,命容玉牒。

二月,上至奉高,遣侍御史与兰台令史,将工先上山刻石。文曰:

维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班于群神,遂觐东后。从臣太尉熹、行司徒事特进高密侯禹等。汉宾二王之后在位。孔子之后褒成侯,序在东后,蕃王十二,咸来助祭。《河图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河图会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则封,诚合帝道孔矩,则天文灵出,地祇瑞兴。帝刘之九,会命岱宗,诚善用之,奸伪不萌。赤汉德兴,九世会昌,巡岱皆当。天地扶九,崇经之常。汉大兴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泰山,刻石着纪,禅于梁父,退省考五。」《河图合古篇》曰:「帝刘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河图提刘予》曰:「九世之帝,方明圣,持衡拒,九州平,天下予。」《雒书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会修符,合帝际,勉刻封。」《孝经钩命决》曰:「予谁行,赤刘用帝,三建孝,九会修,专兹竭行封岱青。」《河》、《雒》命后,经谶所传。昔在帝尧,聪明密微,让与舜庶,后裔握机。王莽以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权势,依托周公、霍光辅幼归政之义,遂以篡叛,僭号自立。宗庙堕坏,社稷丧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杨、徐、青三州首乱,兵革横行,延及荆州,豪杰并兼,百里屯聚,往往僭号。北夷作寇,千里无烟,无鸡鸣狗吠之声。皇天睠顾皇帝,以匹庶受命中兴,年二十八载兴兵,以次诛讨,十有余年,罪人斯得。黎庶得居尔田,安尔宅。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舟舆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贡职。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设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贽。吏各修职,复于旧典。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日{曰矢},不敢荒宁,涉危历险,亲巡黎元,恭肃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聪允明恕。皇帝唯慎《河图》、《雒书》正文,是月辛卯,柴,登封泰山。甲午,禅于梁阴。以承灵瑞,以为兆民,永兹一宇,垂于后昆。百僚从臣,郡守师尹,咸蒙祉福,永永无极。秦相李斯燔《诗》、《书》,乐崩礼坏。建武元年已前,文书散亡,旧典不具,不能明经文,以章句细微相况八十一卷,明者为验,又其十卷,皆不昭晰。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受其礼。」后有圣人,正失误,刻石记。

二十二日辛卯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方,群神皆从,用乐如南郊。诸王、王者后二公、孔子后褒成君,皆助祭位事也。事毕,将升封。或曰:「泰山虽已从食于柴祭,今亲升告功,宜有礼祭。」于是使谒者以一特牲于常祠泰山处,告祠泰山,如亲耕、貙刘、先祠、先农、先虞故事。至食时,御辇升山,日中后到山上更衣,早晡时即位于坛,北面。群臣以次陈后,西上,毕位升坛。尚书令奉玉牒检,皇帝以寸二分玺亲封之,讫,太常命人发坛上石,尚书令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事毕,皇帝再拜,群臣称万岁。命人立所刻石碑,乃复道下。

二十五日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中元元年,复博、奉高、赢勿出元年租、刍稿。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高庙。太尉奉匮以告高庙,藏于庙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脱脱
  第二十二回 马援病殁壶头山 单于徙居美稷县·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九·乾隆
  ●簷曝雜記卷五·赵翼
  卷中·钱澄之
  第三十四回 玉体横陈·德龄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平闽纪卷之十·杨捷
  一三四五 军机大臣奏查《元朝名臣事略》人名俱经改正情形片·佚名
  郭祚传·李延寿
  姚兴传·脱脱
  理宗谢皇后传·脱脱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九·王世贞
  卷一百二十七·雍正
  卷下·郑兴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彭定求

        卷430_1 【题浔阳楼(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白居易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 ●第三十五出 赠佩·孟称舜

    【临江仙】〔外、老旦上〕昨日音书来报喜,他家早已荣归。〔小生、生上〕〔小生〕忙排樽远相期,〔生〕知他何日到,暗里自思惟。〔外〕昨阿舅差人来说,任满改调,打从这里经过。凭限紧急,家眷人多,不便入城停阁,约我们邮亭一见

  • ◆文太常矩(子方集)·顾嗣立

    矩字子方,长沙人。卢翰林挚廉访湖南,辟署书吏,敬其才辩,遇之殊常人。大德间,授荆湖北道宣慰司照磨,兼承发架阁,公卿闻其名,留补刑部宗正,转秘书省校书郎。延佑间,升著作郎,改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至治初,议遣使持诏谕

  • 卷三百二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二 韩守益 过长风沙 长风沙风高沙濶天无涯红云画舫揺双橹宦游几见芦花飞芦花飞映晴雪身世飘零不须说四海皆兄弟无端对面分秦越丈夫莫学冷煖情襟

  • 第十七回 南北夹攻完颜赤族 东西遣将蒙古张威·蔡东藩

      却说金叛臣崔立,既劫后妃等送蒙古军,遂迎速不台入汴城。速不台遣使告捷,且以攻汴日久,士卒多伤,请屠城以雪愤。窝阔台汗欲从其请,亏得耶律楚材多方劝阻,乃令除完颜氏一族外,余皆赦免。是时汴城民居,尚有百四十万户,幸得保

  • 第六十三册 天命九年·佚名

    第六十三册 天命九年汗曰:“额亦都巴图鲁独取舒勒格布占,取巴尔达城,败萨克寨之来军,奋战於尼玛兰城,论功列为一等,将赐三牛录。考色章京在乌拉大国之战中,身先士卒,亲身下马步行攻战,败其乌拉之兵,灭大国,故准折十两之罪,

  • 范延光传·欧阳修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临璋人。唐明宗当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没发现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还掌握着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征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立即请求前去,于是

  • 黄磋玖·佚名

    黄磋玖先生小传黄先生浙之馀姚人初名承乾字楚九后以字行因更号磋玖焉为明末大儒黎洲先生之裔尊甫知异老人邃于医眼科得异人传授尤称神手先生幼世其业遍览医籍以中医缺脑脏义欠圆满遂决然舍去专心研究西药创设中法药房

  • 《尔雅》疏叙·邢昺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等奉敕校定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后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于衷,将以纳民于善。洎夫醇ㄤ既

  • 七患第五·墨子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

  • 卷一·王引之

    與鄭注《禮記·檀弓》曰:「與,及也。」常語也。與,猶「以」也。《易·係辭傳》曰:「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言可以酬酢,可以祐神也。《禮記·檀弓》曰:「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言以賓主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①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②,是名须陀洹。”&ldq

  • 卷第三十七·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七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宗经论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百卷) (许敬宗序) (南节至静北犹至气) 弥勒菩萨说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本地分第一。一者五

  • 卷第九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论】第三海岸聚落善住比丘主修行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专念善知

  • 银孔雀·安房直子

    安房直子著,银色的孔雀,古老的传说,总有些人要为那编织美丽旗帜的使命付出自己的一生……是不是所有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只银色孔雀的灵魂,是不是所有幻想出的幸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孤独者的叹息。

  • 紫柏尊者全集·真可

    三十卷。明·达观真可(1543~1603)语,憨山德清(1546~1623)校,别称《紫柏老人集》。系紫柏尊者著述之集成。收在《万续藏》第一二六册、一二七册,《禅宗全书》第五十册。此书卷首有序赞、塔铭等多篇。对紫柏其人生平,叙述颇详。憨

  • 夏侯常侍集·夏侯湛

    诗文集。西晋夏侯湛(243—291)撰。一卷。湛字孝若, 谯国 (今安徽亳县)人。文学家,才高貌美,与潘岳相友善,时称“连璧”。泰始中,举为贤良, 历太子舍人、 尚书郎等职,惠帝司马衷即位,至散骑常侍。善为小赋,多写草花鸟

  • 窦氏联珠集·褚藏言

    五卷。唐褚藏言辑。褚藏言江西人,事迹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年间在世。此集收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每人一卷,共一百首。每卷各有小序,详其始末。窦常字中行,官国子祭酒。窦牟字贻周,官国子司业。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