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中平元年,拜东中郎将,持节,代卢植击张角于下曲阳,军败抵罪。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榆中,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

温参军事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慎惧,乃弃车重而退。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卓于望垣北为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乃于所度水中伪立?焉,以为捕鱼,而潜从?焉下过军。比贼追之,决水已深,不得度。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屯于扶风,封EA69乡侯,邑千户。

三年春,遣使者持节就长安拜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始之于温。其冬,征温还京师,韩遂乃杀边章及伯玉、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反,与遂连和,共杀凉州刺史耿鄙。而鄙司马扶风马腾,亦拥兵反叛,又汉阳王国,自号「合众将军」,皆与韩遂合。共推王国为主,悉令领其众,寇掠三辅。五年,围陈仓。乃拜卓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击破之。韩遂等复共废王国,而劫故信都令汉阳阎忠,使督统诸部。忠耻为众所胁,感恚病死。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

六年,征卓为少府,不肯就,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及灵帝C85D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及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卓得召,即时就道。并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内食。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人。今臣辄鸣钟鼓如洛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卓未至而何进败,虎贲中郎将袁术乃烧南宫,欲讨宦官,而中常侍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夜走小平津。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之事。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初,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寻而何进及弟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卓,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而并其众,卓兵士大盛。乃讽朝廷策免司空刘弘而自代之。因集议废立。百僚大会,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公卿以下莫敢对。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坐者震动。尚书卢植独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德,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罢坐。明日复集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乃立陈留王,是为献帝。又议太后B369迫永乐太后,至令忧死,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迁于永安宫,遂以弑崩。

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CD37侯。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蕃等爵位,擢用子孙。

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封母为池阳君,置令丞。

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卓尝遣军至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收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虚、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时人以为秦始皇见长人于临兆,乃铸铜人。卓,监洮人也,而今毁之。虽成毁不同,凶暴相类焉。

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BC60、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亻由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初平元年,馥等到官,与袁绍之徒十余人,各兴义兵,同盟讨卓,而伍琼、周BC60阴为内主。

初,灵帝末,黄巾余党郭太等复起西河白波谷,转寇太原,遂破河东,百姓流转三辅,号为「白波贼」,众十余万。卓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又闻东方兵起,惧,乃鸩杀弘农王,欲徙都长安。会公卿议,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廷争不能得,而伍琼、周BC60又固谏之。卓因大怒曰:「卓初入朝,二子劝用善士,故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遂斩琼、BC60。而彪、琬恐惧,诣卓谢曰:「小人恋旧,非欲沮国事也,请以不及为罪。」卓既杀琼、BC60,旋亦悔之,故表彪、琬为光禄大夫。于是迁天子西都。

初,长安遭赤眉之乱,宫室营寺焚灭无余,是时唯有高庙、京兆府舍,遂便时幸焉。后移末央宫。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

时,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B857、亨之。卓所得义兵士卒,皆以布缠裹,倒立于地,热膏灌杀之。

时,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阳津,将以图卓。卓遣疑兵挑战,而潜使锐卒从小平津过津北,破之,死者略尽。明年,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轸、布败走。卓遣将李C765诣坚求和,坚拒绝不受,进军大谷,距洛九十里。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墓间,卓败走,却屯黾池,聚兵于陕。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坚乃埽除宗庙,平塞诸陵,分兵出函谷关,至新安、黾池间,以<雀戈>卓后。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诸将数败矣,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戆,诸将军宜慎之。」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

卓讽朝廷使光禄勋宣E02A持节拜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乃引还长安。百官迎路拜揖,卓遂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言其服饰近天子也。以弟B857为左将军,封鄠侯,兄子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于是宗族内外,并居列位。其子孙虽在髫B062,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数与百官置酒宴会,淫乐纵恣。乃结垒于长安城东以自居。又筑坞于CD37,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尝至CD37行坞,公卿已下祖道于横门外。卓施帐幔饮设,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杀之。先断其舌,次斩手足,次凿其眼目,以镬煮之。未及得死,偃转杯案间。会者战B169,亡失匕箸,而卓饮食自若。诸将有言语蹉跌,便戮于前。又稍诛关中旧族,陷以叛逆。

时,太史望气,言当有大臣戮死者。卓乃使人诬卫尉张温与袁术交通,遂笞温于市,杀之,以塞天变。前温出屯美阳,令卓与边章等战,无功,温召又不时应命,既到而辞对不逊。时孙坚为温参军,劝温陈兵斩之。温曰:「卓有威名,方倚以西行。」坚曰:「明公亲帅王师,威振天下,何恃于卓而赖之乎?坚闻古之名将,杖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武者也。故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若纵之,自亏威重,后悔何及!」温不能从,而卓犹怀忌恨,故及于难。

温字伯慎,少有名誉,累登公卿,亦队与司徒王允共谋诛卓,事未及发而见害。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忿卓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卓。孚语毕辞去,卓起送至阁,以手抚其背,孚因出刀刺之,不中。卓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而大诟曰:「虏欲反耶!」孚大言曰:「恨不得磔裂奸贼于都市,以谢天地!」言未毕而毙。

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有人书「吕」字于布上,负而行于市,歌曰:「布乎!」有告卓者,卓不悟。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D926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乃陈兵夹道,自垒及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扞卫前后。王允乃与士孙瑞密表其事,使瑞自书诏以授布,令骑都尉李肃与布同心勇士十余人,伪着卫士服于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墯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驰赍赦书,以令宫陛内外。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衔肆。使皇甫嵩攻卓弟旻于眉阝坞,杀得母妻男女,尽灭其族。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诸袁门生又聚董氏之尸,焚灰扬之于路。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E067纨素奇玩,积如丘山。

初,卓以牛辅子婿,素所亲信,使以兵屯陕。辅分遣其校尉李C765、郭汜、张济将步骑数万,击破河南尹朱俊于中牟。因掠陈留、颍川诸县,杀略男女,所过无复遗类。吕布乃使李肃以诏命至陕讨辅等,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弘农,布诛杀之。其后朱辅营中无故大惊,辅惧,乃赍金宝逾城走。左右利其货,斩辅,送首长安。

C765、汜等以王允、吕布杀董卓,故忿怒并州人,并州人其在军者男女数百人,皆诛杀之。牛辅既败,众无所依,欲各散去。C765等恐,乃先遗使诣长安,求乞赦免。王允以为一岁不可再赦,不许之。C765等益怀忧惧,不知所为。武威人贾诩时在C765军,说之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C765等然之,各相谓曰:「京师不赦我,我当以死决之。若攻长安克,则得天下矣;不克,则抄三辅妇女财物,西归乡里,尚可延命。」众以为然,于是共结盟,率军数千,晨夜西行。

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胡轸、徐荣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C765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引C765众得入。城溃,放兵虏掠,死者万余人。杀卫尉种拂等。吕布战败出奔。王允奉天子保宣平城门楼上。于是大赦天下。李C765、郭汜、樊稠等皆为将军。遂围门楼,共表请司徒王允出,问:「太师何罪?」允穷蹙乃下,后数日见杀。C765等葬董卓于眉阝,并收董氏所焚尸之灰,合敛一棺而葬之。葬日,大风雨,霆震卓墓,流水入藏,漂其棺木。

C765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汜后将军,稠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并封列侯。C765、汜、稠共秉朝政。济出屯弘农。以贾诩为左冯翊,欲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乃此。更以为尚书典选。

明年夏,大雨昼夜二十余日,漂没人庶,又风如冬时。帝使御史裴茂讯诏狱,原系者二百余人。其中有为C765所枉系者,C765恐茂赦之,乃表奏茂擅出囚徒,疑有奸故,请收之。诏曰:「灾异屡降,阴雨为害,使者衔命宣布恩泽,原解轻微,庶合天心。欲释冤结而复罪之乎!一切勿问。」

初,卓之入关,要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遂、腾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兴平元年,马腾从陇右来朝,进屯霸桥。时腾私有求于C765,不获而怒,遂与侍中马宇、右中郎将刘范、前凉州刺史种劭、中郎将杜禀合兵攻C765,连日不决。韩遂闻之,乃率众来欲和腾、C765,既而复与腾合。C765使兄子利共郭汜、樊稠与腾等战于长平观下。遂、腾败,斩首万余级,种劭、刘范等皆死。遂、腾走还凉州,稠等又追之。韩遂使人语稠曰:「天下反覆未可知,相与州里,今虽小违,要当大同,欲共一言。」乃骈马交臂相加,笑语良久。军还,利告C765曰:「樊、韩骈马笑语,不知其辞,而意爱甚密。」于是C765、稠始相猜疑。犹加稠及郭汜开府,与三公合为六府,皆参选举。

时,长安中盗贼不禁,白日虏掠,C765、汜、稠乃参分城内,各备其界,犹不能制,而其子弟纵横,侵暴百姓。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恤有虚,乃亲于御前自加临检。既知不实,使侍中刘艾出让有司。于是尚书令以下皆诣省阁谢,奏收侯汶考实。诏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后多得全济。

明年春,C765因会刺杀樊稠于坐,由是诸将各相疑异,C765、汜遂复理兵相攻。安西将军杨定者,故卓部曲将也。惧C765忍害,乃与汜合谋迎天子幸其营。C765知其计,即使兄子暹将数千人围宫。以车三乘迎子、皇后,太尉杨彪谓暹曰:「古今帝王,无在人臣家者。诸君举事,当上顺天心,奈何如是!」暹曰:「将军计决矣。」帝于是遂幸C765营,彪等皆徒从。乱兵入殿。掠宫人什物,C765又徙御府金帛乘舆器服,而放火烧宫殿宫府居人悉尽。帝使杨彪与司空张喜等十余人和C765、汜,汜不从,遂质留公卿。彪谓汜曰:「将军达人间事,奈何君臣分争,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此可行邪?」汜怒,欲手刃彪。彪曰:「卿尚不奉国家,吾岂求生邪!」左右多谏,汜乃止。遂引兵攻C765,矢及帝前,又贯C765耳。C765将杨奉本白波贼帅,乃将兵救C765,于是汜众乃退。

是日,C765复移帝幸其北坞,唯皇后、宋贵人俱。C765使校尉监门,隔绝内外。寻复欲徙帝于池阳黄白城,君臣惶惧。司徒赵温深解譬之,乃止。诏遣谒者仆射皇甫郦和C765、汜。郦先譬汜,汜即从命。又诣C765,C765不听。曰:「郭多,盗马虏耳,何敢欲与我同邪!必诛之。君观我方略士众,足办郭多不?多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汜一名多。郦曰:「今汜质公卿,而将军胁主,谁轻重乎?」C765怒,呵遣郦,因令虎贲王昌追杀之。昌伪不及,郦得以免。C765乃自为大司马。与郭汜相攻连月,死者以万数。

张济自陕来和解二人,仍欲迁帝权幸弘农。帝亦思旧京,因遣使郭请C765求东归,十反乃许。车驾即日发迈。李C765出屯曹阳。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复还屯陕。迁郭汜车骑将军,杨定后将军,杨奉兴义将军。又以故牛辅部曲董承为发集将军。汜等并侍送乘舆。汜遂复欲胁帝幸眉阝,定、奉、承不听。汜恐变生,乃弃军还就李C765。车驾进至华阴。宁辑将军段煨乃具服御及公卿以下资储,请帝幸其营。初,杨定与煨有隙,遂诬煨欲反,乃攻其营,十余日不下。而精犹奉给御膳,禀赡百官,终无二意。

李C765、郭汜既悔令天子东,乃来救段煨,因欲劫帝而西。杨定为汜所遮,亡奔荆州。而张济与杨奉、董承不相平,乃反合C765、汜,共追乘舆,大战于弘农东涧。承、奉军败,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辎重,御物符策典籍,略无所遗。射声校尉沮俊被创坠马。李C765谓左右曰:「尚可活不?」俊骂之曰:「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C765使杀之。天子遂露次曹阳。承、奉乃谲C765等与连和,而密遣间使至河东,招故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并率其众数千骑来,与承、奉共击C765等,大破之,斩首数千级,乘舆乃得进。董承、李乐拥卫左右,胡才、杨奉、韩暹、去卑为后距。

C765等复来战,奉等大败,死者甚于东涧。自东涧兵相连缀四十里中,方得至陕,乃结营自守。时残破之余,虎贲羽林不满百人,皆有离心。承、奉等夜乃潜议过河,使李乐先度具舟舡,举火为应。帝步出营,临河欲济,岸高十余丈,乃以绢缒而下。余人或匍匐岸侧,或从上自投,死亡伤残,不复相知。争赴舡者,不可禁制,董承以戈击披之,断手指于舟中者可掬。同济唯皇后、宋贵人、杨彪、董承及后父执金吾伏完等数十人。其宫女皆为C765兵所掠夺,冻溺死者甚众。既到大阳,止于人家,然后幸李东营。百官饥饿,河内太守张杨使数千人负米贡饷。帝乃御牛车,因都安邑。河东太守王邑奉献绵帛,悉赋公卿以下。封邑为列侯,拜胡才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皆假节、开府。其垒壁群竖,竞求拜职,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或赍酒肉就天子燕饮。又遣太仆韩融至弘农,与C765、汜等连和。C765乃放遣公卿百官,颇归宫人妇女,及乘舆器服。

初,帝入关,三辅户口尚数十万,自C765、汜相攻,天子东归后,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蠃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建安元年春,诸将争权,韩暹遂攻董承,承奔张杨,杨乃使承先缮修洛宫。七月,帝还至洛阳,幸杨安殿。张杨以为己功,故因以「杨」名殿。乃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扞外难,何事京师?」遂还野王。杨奉亦出屯梁。乃以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暹与董承并留宿卫。

暹矜功盗睢,干乱政事,董承患之,潜召兖州牧曹操。操乃诣阙贡献,禀公卿以下,因奏韩暹、张杨之罪。暹惧诛,单骑奔杨奉。帝以暹、杨有翼车驾之功,诏一切勿问。于是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余人为列侯,赠沮俊为弘农太守。曹操以洛阳残荒,遂移帝幸许。杨奉、韩暹欲要遮车驾,不及,曹操击之,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暹惧,走还并州,道为人所杀。胡才、李乐留河东,才为怨家所害,乐自病死。张济饥饿,出至南阳,攻穰,战死。郭汜为其将伍习所杀。

三年,使谒者仆射裴茂诏关中诸将段煨等讨李C765,夷三族。以段煨为安南将军,封E255乡侯。

四年,张杨为将杨丑所杀。以董承为车骑将军,开府。

自都许之后,权归曹氏,天子总己,百官备员而已。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承遂与刘备同谋,未发,会备出征,承更与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结谋。事泄,承、服、辑、硕皆为操所诛。

韩遂与马腾自还凉州,更相战争,乃下陇据关中。操方事河北,虑其乘间为乱,七年,乃拜腾征南将军,遂征西将军,并开府。后征段煨为大鸿胪,病卒。复征马腾为卫尉,封槐里侯。腾乃应召,而留子超领其部典。十六年,超与韩遂举关中背曹操,操击破之,遂、超败走,腾坐夷三族。超攻杀凉州刺史韦康,复据陇右。十九年,天水人杨阜破超,超奔汉中,降刘备。韩遂走金城羌中,为其帐下所杀。初,陇西人宗建在枹罕,自称「河首平汉王,署置百官三十许年。曹操因遣夏侯渊击建,斩之,凉州番平。

论曰:董卓初以虓虎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夫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呜呼,人之生也难矣!天地之不仁甚矣!

赞曰:百六有会,《过》、《剥》成灾。董卓滔天,干逆三才。方夏崩沸,皇京烟埃。无礼虽及,余CB4A遂广。矢延王辂,后缠魏象。区服倾回,人神波荡。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魏虏·萧子显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九·赵尔巽
  卷二百八 表四十八·赵尔巽
  邺侯外传 全文·李繁
  第九十二回 居大内闻耗哭遗臣 处局外严旨守中立·蔡东藩
  千百年眼卷九·张燧
  卷第六·徐鼒
  ○端王与溥俊·许指严
  ●崇祯实录卷之四·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九·朱国祯
  ◎十六议席取得议长·刘以芬
  ◎王大娘单独结婚宣言·吴虞公
  ●东京·吴廷燮
  卷七十·阿桂
  食货八·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逢舟·孔尚任

    ◎乙酉二月〖水底鱼〗(净扮苏昆生背包裹骑驴急上)戎马纷纷,烟尘一望昏;魂惊心震,长亭连远村。(丑扮执鞭人赶呼介)客官慢走,你看黄河堤上,逃兵乱跑,不要被他夺了驴去。(净不听,急走介)(杂扮乱兵三人迎上)弃甲掠盾,抱头如鼠奔;无暇笑哂,大

  • 卷三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送董彦速游仙岩吾闻天竺峯耸若在天上峯前溪万仭激石吼寒浪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莾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此行何所求岂欲除二障闻呼试回头未可踏折杖

  • 卷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二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上虞人】 从军行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劒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絶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

  • 卷七·杨基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七明 杨基 撰五言律省垣对雨【二首】朱邸开东阁青闺对晚林雨苔行处湿风叶坐来深俯仰唯缄口交游孰吐心偶逢佳节醉万事总销沉其二旧雨深丛菊新霜小树枫醉怜花冷淡愁爱叶疎红沙远无鸣柝江寒有断鸿

  • 唐音原序·杨士弘

    襄城杨伯谦好唐人诗五言七言古诗律诗絶句以盛唐中唐晚唐别之凡几巻谓之唐音音也者声之成文者也可以观世矣其用意之精深岂一日之积哉葢其所録必也有风雅之遗騒些之变汉魏以来乐府之盛其合作者则録之不合乎此者虽多弗取

  • 世宗纪五·薛居正

    显德五年春正月癸未朔,帝在楚州城下,从臣诣行宫称贺。 《隆平集·马仁瑀传》:世宗征淮南,登楚州水寨飞楼,距城百步,城卒诟骂,左右射莫能及。召仁瑀至,应弦而毙。 乙酉,降同州为郡。右骁卫将军王环卒。丙戌,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攻

  •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皇王大纪卷六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敬王三十七年鲁用田赋初鲁昭公娶于吴同姓也称之曰孟子孟子卒孔子与吊适季氏季氏不絻放绖而拜鲁侯防吴王于橐臯太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

  • 卷二十三·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三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五唐姚崇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元崇武后以其同突厥反者命以字行後避开元尊号又改名崇崇少倜傥尚气节年二十爲猎师呼鹰逐兽

  • 楼钥传·脱脱

    楼钥字大防,明州鄞县人。隆兴元年(1163),楼钥参加礼部考试,有关部门以为他的文章文辞奇伟瑰丽,打算列为第一名,由于他的策论中偶尔触犯旧讳,知贡举洪遵奏明皇帝,得到旨令置于末等。楼钥投书感谢各位考官,考官胡铨称赞楼钥说:“

  • 王玉传(附王忱传)·宋濂

    王玉,赵州宁晋人,金末为万户,镇守赵州。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下中原,王玉率所部归附,命他仍领本部人马,随大军攻邢、氵名、磁三州及济南诸郡。因其体长,人称他为“长汉万户”。又随大军攻泽、潞诸州。唯潞州久攻不下,王玉奋力死

  • 卷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四吏部十三考功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文职官吏之考课考核官吏见於诸司职掌者若京官试职有司官遇缺借除之类後事例多不同今备载之诸司职掌一凡在京六

  • 七年·佚名

    (癸卯)七年清乾隆四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癸巳朔,行酌獻禮于璿源殿。○御仁政殿,受百官賀。○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農者,民之自力而自食者,固不待乎人之勸起,而惟其有勤有怠。勸則四野墾闢,不勸則百畝蕪翳。又況民時奪而耕耘

  • 四時之副第五十五·苏舆

      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養,秋清以殺,冬寒以藏。暖暑清寒,異氣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歲也。聖人副天之所行以為政,故以慶副暖而當春,以賞副暑而當夏,以罰副清而當秋,以刑副寒而當冬。慶賞罰刑,畢事而同功,皆王者之所以成德也。慶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林语堂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语译天地万物都有本源,这个本源就是道;道创生天

  • 生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舅甥经第十二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六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六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智品之二◎以何等故一人前后二心不俱生。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此是傍生论。所以者何。前说二心不得展转相因。何以故。无

  • 褐衣男子·阿加莎·克里斯蒂

    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唯一一次以生活里的人物为原型创作一个书里的角色,而且是应一位朋友的要求——爵士的秘书一角的原型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前夫的朋友、邀请阿加莎一家去南非旅行的贝尔彻,在题词中,阿加莎也将本书献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