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郭太 符融 许劭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共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乃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

左原者,陈留人也,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字叔达,钜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庾乘字世游,颍川鄢陵人也。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佣。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

宋果字仲乙,扶风人也。性轻悍,憙与人殷仇,为郡县所疾。林宗乃训之义方,惧以祸败。果感悔,叩头谢负,遂改节自敕。后以烈气闻,辟公府,侍御史、并州刺史,所在能化。

贾淑字子厚,林宗乡人也。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林宗遭母忧。淑来修吊,既而钜鹿孙威直亦至。威直以林宗贤而受恶人吊,心怪之,不进而去。林宗追而谢之曰:「贾子厚诚实凶德,然洗心向善。仲尼不逆互乡,故吾许其进也。」淑闻之,改过自厉,终成善士。乡里有忧患者,淑辄倾身营救,为州闾所称。

史叔宾者,陈留人也。少有盛名。林宗见而告人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后果以论议阿枉败名云。

黄允字子艾,济阴人也。以俊才知名。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见允而叹曰:「得婿如是足矣。」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妇谓姑曰:「今当见弃,方与黄氏长辞,乞一会亲属,以展离诀之情。」于是大集宾客三百余人,妇中坐,攘袂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言毕,登车而去。允以此废于时。

谢甄字子微,汝南召陵人也。与陈留边让并善谈论,俱有盛名。每共候林宗,未尝不连日达夜。林宗谓门人曰:「二子英才有余,而并不入道,惜乎!」甄后不拘细行,为时所毁。让以轻侮曹操,操杀之。

王柔字叔优,弟泽,字季道,林宗同郡晋阳县人也。兄弟总角共候林宗,以访才行所宜。林宗曰:「叔优当以仕进显,季道当以经术通,然违方改务,亦不能至也。」后果如所言,柔为护匈奴中郎将,泽为代郡太守。

又识张孝仲刍牧之中,知范特祖邮置之役,召公子、许伟康并出屠酤,司马子威拔自卒伍,及同郡郭长信、王长文、韩文布、李子政、曹子元、定襄周康子、西河王季然、云中丘季智、郝礼真等六十人,并以成名。

论曰:庄周有言,人情险于山川,以其动静可识,而沈阻难征。故深厚之性,诡于情貌;「则哲」之鉴,惟帝所难。而林宗雅俗无所失,将其明性特有主乎?然而逊言危行,终享时晦,恂恂善导,使士慕成名,虽墨、孟之徒,不能绝也。

符融字伟明,陈留浚仪人也。少为都官吏,耻之,委去。后游太学,师事少府李膺。膺风性高简,每见融,辄绝它宾客,听其言论。融幅巾奋袖,谈辞如云,膺每捧手叹息。郭林宗始入京师,时人莫识,融一见嗟服,因以介于李膺,由是知名。

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炫曜上京,卧托养疾,无所通接。洛中士大夫好事者,承其声名,坐门问疾,犹不得见。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融察其非真,乃到太学,并见李膺曰:「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融恐其小道破义,空誉违实,特宜察焉。」膺然之。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叹逃去。后果为轻薄子,并以罪废弃。

融益以知名。州郡礼请,举孝廉,公府连辟,皆不应。太守冯岱有名称,到官,请融相见。融一往,荐达郡士范冉、韩卓、孔亻由等三人,因辞病自绝。会有党事,亦遭禁锢。

妻亡,贫无殡敛,乡人欲为具棺服,融不肯受。曰:「古之亡者,弃之中野。唯妻子可以行志,但即土埋藏而已。」

融同郡田盛,字仲向,与郭林宗同好,亦名知人,优游不仕,并以寿终。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DA78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乃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

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赞曰:林宗怀宝,识深甄藻。明发周流,永言时道。符融鉴真,子将人伦。守节好耻,并不逡巡。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张廷玉
  卷五十 后燕録八·崔鸿
  第四十四回 忍签约丧权辱国 倡改制立会筹安·蔡东藩
  椒生随笔·卷一·王之春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六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卷四十八 贾谊传 第十八·班固
  柳公绰传·欧阳修
  汉高祖本纪·欧阳修
  刘观传·张廷玉
  第九节 革命后之形势·梁启超
  卷八十六·佚名
  第六十八章 江南“开门揖盗”,广州望梅止渴·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搜挟·李渔

    (小生扮氤氲使者上)莫道姻缘是偶然,红丝端的暗中牵。奸雄空使回天力,铜雀何曾锁丽娟。——自家氤氲使者便是。自从在雨花庵暗引崔、曹二女缔就姻盟,后来被周公梦那厮阴使诡计,拆散鸾凰。如今周贼恶贯已盈,石生功名

  • 卷二百十·列传第九十八·张廷玉

        桑乔 谢瑜 何维柏 徐学诗 厉汝进 王宗茂 周冕 赵锦 吴时来 张翀 董传策 邹应龙 林润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十四年冬,由主事改御史,出按山西。所部频寇躏,乔奏请尽蠲徭赋,厚恤死者家。参

  • 问玉第三十六·王肃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何也?为玉之寡而?多欤?”?石似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缜密致塞貌栗坚也缜之忍反致直利反廉而不刿,义也;割而有廉隅而不

  • 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扫穴 返庐山奉榇奔丧·蔡东藩

      却说绍兴五年,金主晟病殁,金人称他为太宗,当由粘没喝、兀朮等,拥立金太祖孙合剌为主。合剌一作赫拉。合剌易名为亶,继立后,却也没甚变动。偏宋廷诸大臣以为金立新君,或肯许和,应遣使通问,借觇情势。惟中书舍人胡寅,极力谏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七·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太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优礼大臣○嘉靖元年五月己未致仕大学士谢迁遣

  • ◎礼十(嘉礼)·徐天麟

    ○行幸高帝六年冬,人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十二月,会诸侯于陈,信迎谒,因执之。(本纪下同。)七年冬,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上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十五、订婚·包天笑

      我的订婚的年齿,也是在十八岁。在那个时代,婚姻制度是牢不可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合呀。我虽然已经读过了不少描写婚姻不自由的著作与小说,觉得婚姻是要自由的,但我对于恋爱,一无对象。在亲戚中,我幼

  • ●七 徙居云州·佚名

    二十三日,同知坐堂上,引帝至堂下,再拜宣诏曰: 赵佶父子朝廷恩宥免死,着令居止安肃,乃敢结连同知李奉国,意欲叛归西夏,负恩特甚。本拟诛夷,姑体上天好生之德,免其诛戮,更令往云州居住,听候指挥。仍仰安肃军押送前去。 读毕,同知命役

  • 闽游月记卷二·华廷献

    华廷献撰嗣后,下午必打粮,黎明必犯城。或掘地道,则御以矢炮;或从水门,则御以火石。如是者三昼夜。至十二日,而士气懈矣;张公厉声曰:『今晚男子困乏,须妇女上城!吾老妾、幼婢,尚堪鞍马;何论绅衿!有下城者,共砍之』!于是复奋。予谓非信

  • 巢王李元吉传·刘昫

    李元吉,是高祖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太原起义后,被任命为太原郡太守,封为姑臧郡公。不久晋封为齐国公,任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留下镇守太原,赋予他自行处理军政事务的权力。高祖武德元年(618),他晋封为齐王,任并州总管。武

  • 王彰传·张廷玉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1387),获得乡荐,补为国子监生。他出使山东平价收购粮食时,有廉洁能干的名声,因此被升为吏科源士。过了一年,改为给事中,累升为山西左参政。永乐五年(1407),他被召回任礼部侍郎。父亲去世,守孝期满

  • 三年·佚名

    (戊申)三年大明嘉靖二十七年春正月1月2日○己卯,刑曹判書鄭士龍啓曰:「小臣除授本職,于今三載,久於重地,不能處決,人多怨疾。故至投匿名書於街路。此非徒有累於臣之一身,亦虧損國體。反覆思之,不可冒處,請遞。」傳曰:「自古刑官,豈

  • 卷二十一·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一宋 高闶 撰宣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宣公受弑贼之立而不复讨贼是与闻乎弑也是篡也此不天无王之甚而书春王正月公即位者以天道王法正其自即位之罪也其自即位奈何以不弑自居圣人因如其意

  • 卷二十四之下·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四之下 明 何楷 撰 周襄王之世诗 鳲鸠曹人美晋文公也【按左传晋文公为公子时出亡过曹曹共公不礼焉及即位伐曹执曹伯以畀宋人事在鲁僖公二十九年于是周襄

  • 卷之四·张居正

    商书商,是成汤有天下之号。这书,记商家一代的事,故名为商书。汤誓这是成汤伐桀誓师之辞,故名为汤誓。【原文】王曰:&ldquo;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直解】格字,解做来字。台字,解做我字。称

  • 忆念品第十五·佚名

    入息出息念,具满谛思惟。常依次第行,按如佛所说,是则照世间,如雲开月现。起止觉思惟,坐卧不废忘。刍立是念,现利未来胜。始得终最胜,逝不睹生死。若见身所住,六触以为最。刍常一心,便自知圆寂。以有是诸念,自身恒逮行。若其不如

  • 卷第二十·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遗身篇 宋 喻弥陀传(附净真) 思净。钱塘喻氏子。好画阿弥陀佛臻其妙。杨无为。呼为喻弥陀。世因以称焉。或者问。师能画弥陀。何不参禅。师答曰。平生只解念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