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淳熙盛事

    宋孝宗御宇,高宗在德寿,光宗在青宫,宁宗在平阳邸,四世本支之盛,亘 古未有。杨诚斋时为官僚,贺光宗诞辰诗云:“祖尧父舜真千载,禹子汤孙更一 家。”读者服其精切。又云“天意分明昌火德,诞辰值世总丁年。”盖高宗生于 丁亥,孝宗生于丁未,光宗生于丁卯也。“丁年”字出李陵书,借用亦佳。    

    ○孝宗恢复

    高宗之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 故其出师,才遇少衄,满朝争论,其非屈己请和,而不能遂孝宗之志。惜哉!  

    ○辛幼安词

    辛幼安《晚春词》云:“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长春恨花开 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石。千金纵买相 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 栏,斜阳烟柳,正在断肠处。”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 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愚闻寿圣见此词 颇不悦,然终不加罪,可谓至德也已。其《题江西造口》词云:“郁孤台下清江 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 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 因此起兴,“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又《寄丘宗卿》词云:“千古 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 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 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烽火,犹记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词集中不载,尤隽壮可喜。 朱文公云:“辛幼安、陈同甫若朝廷赏罚明,此等皆可用。”

    ○东窗事发

    秦桧欲杀岳飞,于东窗下谋其妻王夫人。夫人曰:“擒虎易,放虎难。”其 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被发周声曰:“汝误国害民,我已诉于 天,得请于帝矣。”桧遂死。未几,秦喜亦死。夫人思之,方士伏章见喜荷 铁枷,因问秦太师所在,喜曰:“吾父见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果见桧 与万俟Ι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庆元侍讲

    宋庆元初,赵子直当国,召朱文公为侍讲。文公欣然而至,积诚感悟,且编 次讲义以进。宁宗喜,令点句以来。他日请问,上曰:“宫中常读之,大要在求 放心耳。”公因益推明其说曰:“陛下既知学问之要,愿勉强而力行之。”退谓 其徒曰:“上可与。为善若常,得贤者辅导天下有望矣。”然是时,韩胄自谓 有夹日之功,已居中用事。公因进对面谏,又约吏部侍郎彭子寿请对白发其奸, 且以书白赵丞相云:“当以厚赏酬其劳,勿使干预朝政。”胄于是谋逐公。忽 一日内降御批云:“朕闵卿耆老,当此隆冬,恐难进讲,已除卿宫观内侍。”王 德谦径遣付下宰相执奏。台谏给事争留,皆不从。时子寿出护使客回,则公已去 矣。即上章攻胄云:“昔元符间,向宗良兄弟只缘交通宾客,漏泄机密。陈 抗章劾之,谓自古戚里侵权便为衰世之象,外家干政即是亡国之本。亦如州县之 政,只要权出守令,若子弟亲戚交通关节,则奸人鼓舞,良民怨咨,此言不可不 察。今骨所为不止如宗良,而朝无陈,莫能出力排之。在太上皇朝始用姜特 立,大臣尚能逐之使去;复用袁佐,谏官尚能论之使惧。不谓陛下始初清明,有 臣如此,乃无一人敢出往语,则其声势可知矣。”上谓宰相曰:“胄是朕亲戚, 龟年是朕旧学,极是难处。”宰相进两留之说,且谓龟年性刚,乞宣谕留之。上 曰:“此人质直,兼是先朝旧僚。四人两人罢,一人忧去,只有龟年有事肯来说, 如此区处甚好。”其晚忽降省札,直批彭龟年予郡,宰相亦不知也。自是众君子 皆逐矣。上始初虽为胄所误,然三十一年敬仁勤俭如一日,天文示变,斋心露 祷,禁中酒器以锡代银。上元夜尝荧烛清坐,小黄门奏曰:“官家何不开宴?” 上愀然曰:“尔何知外间百姓无饭吃,朕饮酒何安?”尝幸聚景园,晚归,都人 观者争入门,蹂践有死者。上闻之深悔,自是不复出。文公格心之效终不可泯。

    ○韩平原  

    宋宁宗既受禅,韩平原所望,不过节钺。知ト刘弼尝从容告赵忠定曰:“此 事胄不为无功,亦须分些官职与他。”忠定不答,由是渐有邪谋。迄逐众君子, 余友赵从道有诗云:“庆元宰相事纷纷,说着令人暗断魂。好听当时刘弼语,分 些官职与平原。”余亦作一篇云:“斋坛一钺底须悭,坐见诸贤散似烟。不使庆 元为庆历,也由人事也由天。”  

    ○赵子直  

    韩平原倾,赵子直罢政远窜,薨于古酃。讣闻有无名子作诗,大书于朝天门 下云:“两手旋乾复转坤,群邪何事肆流言。狼胡跋伤周旦,鱼腹衔冤葬屈原。 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犹赖史长存。九原若见韩忠献,休说渠家末世孙。”    

    ○韩平原客

    韩平原尝为南海尉,延一士人作馆客,甚贤而文,既而音问杳不通。平原当 国,常思其人。一日忽来上谒,盖已改名登第数年矣。一见欢甚,馆遇极厚。尝 夜阑酒罢,平原屏左右,促膝问曰:“某谬当国柄,外间议论如何?”其人太息 曰:“平章家族危如叠卵矣,尚复何言!”平原愕然问故,对曰:“是不难知也。 椒殿之立非出于平章,则椒殿怨矣。皇子之立非出于平章,则皇子怨矣。贤人君 子自朱熹、彭龟年、赵汝愚,斥逐贬死不可胜数,则士大夫怨矣。边兴既开,三 军暴骨,孤儿寡妇之哭声相闻,则三军怨矣。并边之民死于杀掠,内地之民死于 科需,则四海百姓皆怨矣。丛是众怨,平章何以当之!”平原默然久之,曰:   “何以教我?”其人辞谢再三,固问,乃曰:“仅有一策。主上非心黄屋,若急 建青宫,间陈三圣家法,为揖逊之举,则皇子之怨可变而为恩。而椒殿退居德寿, 虽怨无能为矣。于是辅佐新君,涣然与海内更始。曩时诸贤,死者赠恤,生者召 还。遣使聘虏释怨,请和以安边境,优犒诸军,厚恤死士,除苛解扰,尽去军兴 无名之赋,使百姓有更生之意。然后选择名儒,逊以相位,乞身告老为绿野之游。 则易危为安,转祸为福,或者其庶几乎。”平原犹豫不能决,欲留其人处以掌故, 其人力辞,竟去,未几祸作。    

    ○济王    

    济王已废,潘壬潘丙谋立王,遗书李全,约以二月望日举事。为逻卒获其行 人并书以白弥远,弥远易书以二月改作三月;且许行人以美官重赏,令其以书达 全。二月,潘壬潘丙率太湖亡命数十人,各以红半袖为号,乘夜逾城而入,至邸 索王,言推戴事。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窦中。久而得王,拥至州治,以黄袍加身, 王号泣不从,不获,已与之约曰:“汝能勿伤太后、官家否?”众许诺,遂发军 资库金帛、楮券犒军,命守臣谢周卿率现任寄居官入贺,且揭李全榜于州门,言 史弥远废立等罪,且称现率精兵二十万水陆并进。人皆耸动,以为江东狡谋。比 晓,王视其士卒,则太湖渔人,巡尉司弓兵而已。王知其谋不成,乃与郡将州兵 剿之,其数元不满百也。王元春以轻舟告变于朝,史弥远急召殿司将彭忄屯赴之, 兵至而事已平矣,乃班师。时全守淮安,知所约失时,遂叛归北。史弥远欲杀济 王,遣其客余天锡来,且颁宣医视疾之命。时王本无疾,天锡谕上意,逼王就死, 遂缢于州治,寻下诏贬王为巴陵郡公。其后魏了翁、真德秀、洪咨夔、潘枋相继 上疏,咸言其冤。大理评事胡梦昱应诏上书,言济王之不当废,引用晋太子申生、 汉戾太子及秦王廷美之事,凡百余言,讦直无忌。弥远恐,窜梦昱于象州。绍定 壬辰,沛恩宥过,梦昱已不及矣。赠朝奉郎,谥刚简,仍官其子。    

    ○三京之役

    宝庆乙酉,赵葵、赵范、全子才奏,因降人谷用安之言,欲乘时抚定中原, 建守河据关之议以闻于朝。乃命赵范开阃于光黄之间,六月,全子才合淮西兵万 余人赴汴,以十二日离合肥,七月二日抵东京,距城二十里驻兵,五日整兵入城。 行省李伯渊先期以文书来降。先是黄河南旧有寸金淀,乃为金人所决,河水淫溢, 自寿至汴,水深齐腰,行役良苦。子才驻汴以俟粮,嵩之主和,中沮之,不肯运 粮,卒致误事。江南滁州路钤樊辛,路分王中,以偏师下郑州,陈州蔡州望风归 附。赵葵以淮西兵五万取泗州,由泗至汴,与子才军会。因谓子才曰:“我军始 谋据关守河,今已抵汴,半月不急议攻洛阳、潼关,奚待耶?”子才以粮饷未集 对。赵葵益督促之,遂檄范用吉、樊辛、李先、胡显等提军一万三千人,命淮西 帅机徐敏子为监军,先令西上,且命杨以庐州强勇军一万五千继之,各给路五 日粮,诸军以粮少为辞。敏子以二十一日启行。二十六日,遣和州宁淮军正将张 迪以二百人趣洛阳,至夜逾城,大躁而入,城中寂然无应者,盖北军戌洛阳者皆 空其城以诱我矣。及晓,有民庶三百余家登城投降。二十八日,迪等遂入洛阳。 二十九日,军食已尽,乃采蒿和面作饼而食之。杨至洛东三十里,方散坐蓐食, 忽数百步外有立红黄凉伞者,众方骇异而伏,兵突起深蒿中,仓卒无备,大溃, 拥入洛水者甚众,仅以身免。是晚有溃兵奔进而至,云杨一军已为金人大阵 冲散,今北兵已据北岸矣,于是在洛之师闻而夺气。八月一日,北军已有近城下 寨者。敏子与战,胜负半之。士卒乏粮,遂杀马而食。俟粮不至,遂班师。    

    ○大字成犬

    宁宗初政,首召真德秀、魏了翁诸君子在朝,天下人心翕然向化。史弥远欲 逐真德秀、魏了翁,梁成大自荐于史相,遂除成大为察院。成大贻书所亲曰:   “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伪君子。此举大快公论。”而以成大守建宁,拆真 德秀宏词坊,苟可以捃摭者,无所不尽其致矣。当时太学诸生曰:“大字旁宜添 一点曰梁成犬。余谓犬之狺狺,不过吠非其主耳,是有功于主也。今夫不肖之台 谏,受权贵之指呼,纳豪富之贿赂,内则翦天子之羽翼,外而夺百姓之父母,是 有害于主也。吾意犬亦羞与为伍矣。”    

    ○辛卯火  

    宋绍定辛卯临安之火,比辛酉之火加五分之三,虽太庙亦不免,而史丞相府 独全。洪舜俞诗云:“殿前将军猛如虎,救得汾阳令公府。祖宗神灵飞上天,可 怜九庙成焦土。”时殿帅乃冯时也,人言藉藉,迄不免责。

    ○史弥远  

    史弥远开禧丁卯为礼部侍郎,与杨太后诛胄,其事甚秘。胄死,宁宗不 知也。居数日,上顾问胄安在,左右乃以实对,上深悼之。弥远出入宫禁,外 议哗然,有诗曰:“往来与月为俦侣,舒卷和天也蔽蒙。”盖以云讥弥远也。弥 远为相十七年,如真德秀、魏了翁者皆遭斥逐。杨后之事,济王嫉之,一日书于 几上曰:“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左右以告弥远,弥远衔之。及宁宗疾,革废济 王而立理宗。使潘壬、潘丙之谋成,弥远将安所容其身哉?理宗之立,又独相九 年,用余天锡、梁成大、李知孝等列布于朝,最用事者薛极、胡榘、聂子述、赵 汝述,时号四木。及上亲政,台谏争言其非,上思其功不忘,复进其侄嵩之。  

    ○夹攻辽金

    绍定辛卯,襄帅言陈垓奏鞑靼国遣使,约夹攻女真。壬辰,国兵与鞑靼兵合 围燕京,金义宗自汴京突围,出奔归德府。癸巳一月,遣襄阳太尉江海、枣阳帅 孟珙以兵至蔡州,兵驻城南,帅臣史嵩之运粮十万给南北军。端平甲午正月,北 兵至蔡州,宋孟珙兵先薄蔡城下,金主知城必破,乃传位后主,闭阁自缢。愚尝 谓宋之与邻国有两失:宋之与辽,自真宗澶渊之役,以侄事本朝,世守欢盟,一 旦从女真之请,议夹攻辽。高丽尝遣使寻医,托其言以劝中国矣,而徽宗不信, 又启唇亡齿寒之患矣。童贯兵出白沟而无纪律,兵抵燕京而即奔溃,金人哂之, 反得以欺我,卒致靖康之祸。金虽世仇,在所当灭,真西山言金亡而中国之忧始 大,洪咨夔奏金亡必有兴者,二公有先知之明矣。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班固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脱脱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十七·张廷玉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六·赵尔巽
  卷九十二 志六十七·赵尔巽
  ●卷一百八十一·徐梦莘
  元史纪事本末卷二·陈邦瞻
  卷三【六则】·岳珂
  第三卷 兴学·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纪昀
  陆九渊传·脱脱
  叶兑传·张廷玉
  卷三百十九·杨士奇
  卷八十学堂三·冯煦
  兪庆恩·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孟昉·隋树森

    孟昉,字天。本西域人,回族,寓居北京。廷祐(一三一四——一三二〇)间为胄监生。明敏英妙,质美而行懿,由乡举得举,从事臬司宪部掾枢府,进中书西曹,典国子监簿。二十年间,读书不废,被誉为贤才。至正十二年(一三五

  • 韵语阳秋卷一·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谢朝华之巳披起夕秀于未振学诗者尤当领此陈腐之语固不必渉笔然未去其陈腐不可得而飜为怪怪竒竒不可致诘之语以欺人不独欺人而且自欺诚学者之大病也诗人首二谢灵运在永嘉因梦惠连遂有池塘生春草之句元晖

  • 卷第十·陈与义

    ○中牟道中二首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依然壤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其二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秋雨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书生重口轻肝肾,不如墙角蚯蚓

  • 梅雪争春·徐志摩

    (纪念三一八)南方新年里有一天下大雪, 我到灵峰去探春梅的消息; 残落的梅萼瓣瓣在雪里腌, 我笑说这颜色还欠三分艳! 运命说:你赶花朝节前回京, 我替你备不真鲜艳的春景: 白的还是那冷翩翩的飞雪, 但梅花是十三龄童的热血!

  • 潜斋集补钞·管庭芬

    潜斋集补钞何梦桂赠留中斋归昆明灰劫化尘缁,梦觉功名黍一炊。钟子未甘南操改,庾公空作北朝悲。归来眼底吴山在,别后心期浙水知。白发门生羞未死,青衫留得裹遗尸。鲁斋集钞王柏催雨人世如居甑,骄阳不可锄。未闻刍作狗,安得梦

  • 卷五十·志第三上·五行一·宋濂

        ◎五行一   人与天地,参为三极,灾祥之兴,各以类至。天之五运,地之五材,其用不穷,其初一阴阳耳,阴阳一太极耳。而人之生也,全付畀有之,具为五性,着为五事,又着为五德,修之则吉,不修则凶,吉则致福焉,不吉则致极焉。征

  • 卷五十九·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五十九镶黄旗有名位希姓精吉氏喀喇萨尔都氏拖博辉和岳络氏达礼浑舍顔氏那尔浑毕鲁勒氏鄂和达瑚克锡勒氏偏图顺布鲁氏科启舒发察氏

  • 卷50·陈邦瞻

    徽宗崇宁元年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造作器用。诸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之工,曲尽其巧。诸色匠日役数千,而材物所须,悉科于民,民力重困。三年二月,令天下坑冶金银悉输内藏。四年十

  • 八年·佚名

    (戊子)八年大明永樂六年春正月1月1日○庚戌朔,上服冕服,行向闕禮,停百官朝賀。1月2日○辛亥,分遣海道察訪軍器監李季控于忠淸道,巡禁司大護軍韓雍于全羅道,判禮賓寺事安騰于慶尙道。先是,司諫院上言:騎船軍爲國藩籬,扞禦外侮,民之

  • 三传辨疑卷十四·程端学

      成公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左氏曰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就左氏论之在十一年周公奔晋十二年始来告故鲁史书其来告之日如其信然是鲁史之愚也不书其奔晋之日而

  • 提要·何异孙

    【臣】等谨按十一经问对五卷题本题何异孙撰不着时代考其第二卷中论孟子彻法助法称大元官制承宋职田则当为元人第一卷中论论语莫春者称王稼村先生于杭州府学讲此一章稼村为王义山之号义山宋景定中进士入元官江西儒学提

  • 卷一 晋·宝唱

    ○晋竹林寺净捡尼传一净捡,本姓仲,名令仪,彭城人也。父诞武威太守,捡少好学,早寡家贫。常为贵游子女教授琴书,闻法信乐,莫由谘禀。后遇沙门法始,经道通达,晋建兴中于宫城西门立寺,捡乃造之。始为说法,捡因大悟,念及强壮,以求法利,从

  • 卷十三·僧祐

    安世高传第一支谶传第二(竺朔佛支曜)安玄传第三康僧会传第四(严佛调康孟详维祇难竺将炎白延)朱士行传第五支谦传第六竺法护传第七(聂承远法炬法立)竺叔兰传第八尸梨蜜传第九僧伽跋澄传第十(佛图罗刹)昙摩难提传第十一(竺佛念)僧

  • 在中日佛徒联谊会致词·太虚

    ──十七年一月在上海讲──频年尽力佛化,实感佛教有与各国联合共进之必要,而东西各国,惟日本能保存各国输入之佛学,又能融贯西洋哲学之所长。深望中、日两国,从事于佛化之共作,俾成为东方最高之文化。现在与玉居士等创办寰

  • 卷第一百一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四三业。谓身语意业。复有三业。谓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

  • 素问·佚名

    全称《黄帝内经素问》,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医学著作。它汇集了各家的医论,是着重论述基础理论的中医学著作。其书阐述阴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丰富的医学原理,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广泛指导着临床实

  • 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佚名

    托名许逊释。当与《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同时,出自元后。其目录与《经法》共。述宇宙本源、天人相副及《经法》要旨、体例。

  • 台湾私法债权编·佚名

    本书(二册二四九面一四九、四○○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债权之事例,凡二章,共十六节。此项事例,为日据时期台湾旧惯调查会所搜集。按当时日人为实施有效统治,尝对台湾旧惯进行调查。是项调查区分二部:第一部为法制之部,第二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