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任光 子隗 李忠 万脩 邳彤 刘植 耿纯

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也。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啬夫、郡县吏。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光因率党与从赐,为安集掾,拜偏将军,与世祖破王寻、王邑。

更始至洛阳,以光为信都太守。及王郎起,郡国皆降之,光独不肯,遂与都尉李忠、令万脩、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同心固守。廷掾持王郎檄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即时开门,与李忠、万脩率官属迎谒。世祖入传舍,谓光曰:「伯卿,今势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邪?」光曰:「不可。」世祖曰:「卿兵少,如何?」光曰:「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世祖从之。拜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留南阳宗广领信都太守事,使光将兵从。光乃多作檄文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遣骑驰至巨鹿界中。吏民得檄,传相告语。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旬日之间,兵众大盛,因攻城邑,遂屠邯郸,乃遣光归郡。

城头子路者,东平人,姓爰,名曾,字子路,与肥城刘诩起兵卢城头,故号其兵为「城头子路」。曾自称「都从事」,诩称「校三老」,寇掠河、济间,众至二十余万。更始立,曾遣使降,拜曾东莱郡太守,诩济南太守,皆行大将军事。是岁,曾为其将所杀,众推诩为主,更始封诩助国侯,令罢兵归本郡。

力子都者,东海人也。起兵乡里,抄击徐、兖界,众有六七万。更始立,遣使降,拜子都徐州牧。为其部曲所杀,余党复相聚,与诸贼会于檀乡,因号为檀乡。檀乡渠帅董次仲始起茌平,遂渡河入魏郡清河,与五校合,众十余万。建武元年,世祖入洛阳,遣大司马吴汉等击檀乡,明年春,大破降之。

是岁,更封光阿陵侯,食邑万户。五年,征诣京师,奉朝请。其冬卒。子隗嗣。

后阮况为南阳太守,郭唐至河南尹,皆有能名。

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所得奉秩,常以赈恤宗族,收养孤寡。显宗闻之,擢奉朝请,迁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又迁长水校尉。肃宗即位,雅相敬爱,数称其行,以为将作大匠。将作大匠自建武以来常谒者兼之,至隗乃置真焉。建初五年,迁太仆,八年,代窦固为光禄勋,所历皆有称。章和元年,拜司空。

隗义行内修,不求名誉,而以沈正见重于世。和帝即位,大将军窦宪秉权,专作威福,内外朝臣莫不震慑。时,宪击匈奴,国用劳费,隗奏议征宪还,前后十上。独与司徒袁安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鲠言直议,无所回隐,语在《袁安传》。

永元四年薨,子屯嗣。帝追思隗忠,擢屯为步兵校尉,徙封西阳侯。

 屯卒,子胜嗣。胜卒,子世嗣,徙封北乡侯。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也。父为高密都尉。忠元始中以父任为郎,署中数十人,而忠独以好礼修整称。王莽时为新博属长,郡中咸敬信之。

更始立,使使者行郡国,即拜忠都尉官。忠遂与任光同奉世祖,以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时,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带忠,因从攻下属县。至苦陉,世祖会诸将,问所得财物,唯忠独无所掠。世祖曰:「我欲特赐,李忠,诸卿得无望乎?」即以所乘大骊马及绣被衣物赐之。

进围巨鹿,未下,王郎遣将攻信都,信都大姓马宠等开城内之,收太守宗广及忠母、妻,而令亲属招呼忠。时,宠弟从忠为校尉,忠即时召见,责数以背恩反城,因格杀之。诸将皆惊曰:「家属在人手中,杀其弟,何猛也!」忠曰:「若纵贼不诛,则二心也。」世祖闻而美之,谓忠曰:「今吾兵已成矣,将军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忠曰:「蒙明公大恩,思得效命,诚不敢内顾宗亲。」世祖乃使任光将兵救信都,光兵于道散降王郎,无功而还。会更始遣将攻破信都,忠家属得全。世祖因使忠还,行太守事,收郡中大姓附邯郸者,诛杀数百人。及任光归郡,忠乃还复为都尉。建武二年,更封中水侯,食邑三千户。其年,征拜五官中郎将,从平宠萌,董宪等。

六年,迁丹阳太守。是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附,其不服者悉诛之,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着者五万余口。十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病去官,征诣京师。十九年,卒。

子威嗣。威卒,子纯嗣,永平九年,坐母杀纯叔父。国除。永初七年,邓太后复封纯琴亭侯。纯卒,子广嗣。

万脩字君游,扶风茂陵人也。更始时,为信都令,与太守任光、都尉李忠共城守,迎世祖,拜为偏将军,封造义侯。及破邯郸,拜右将军,从平河北。建武二年,更封槐里侯。与扬化将军坚镡俱击南阳,未克而病,卒于军。

子普嗣,徙封泫氏侯。普卒,子亲嗣,徙封扶柳侯。亲卒,无子,国除。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脩曾孙丰为曲平亭侯。丰卒,子炽嗣。永建元年,炽卒,无子,国除。延熹二年,桓帝绍封脩玄孙恭为门德亭侯。

邳彤字伟君,信都人也。父吉,为辽西太守。彤初为王莽和成卒正。世祖徇河北,至下曲阳,彤举城降,复以为太守,留止数日。世祖北至蓟,会王郎兵起,使其将徇地,所到县莫不奉迎,唯和成、信都坚守不下。彤闻世祖从蓟还,失军,欲至信都,乃先使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选精骑二千余匹,缘路迎世祖军。彤寻与世祖会信都。世祖虽得二郡之助,而兵众未合,议者多言可因信都兵自送,西还长安。彤廷对曰:

议者之言皆非也。吏民歌吟思汉久矣,故更始举尊号而天下响应,三辅清宫除道以迎之。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又卜者王郎,假名因势,驱集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况明公奋二郡之兵,扬响应之威,以攻则何城不克,以战则何军不服!今释此而归,岂徒空失河北,必要惊动三辅,堕损威重,非计之得者也。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

世祖善其言而止。即日拜彤为后大将军,和成太守如故,使将兵居前。比至堂阳,堂阳已反属王郎,彤使张万、尹绥先晓譬吏民,世祖夜至,即开门出迎。引兵击破白奢贼于中山。自此常从战攻。

信都复反为王郎,郎所置信都王捕系彤父弟及妻子,使为手书呼彤曰:「降者封爵,不降族灭。」彤涕泣报曰:「事君者不得顾家。彤亲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刘公之恩也。公方争国事,彤不得复念私也。」会更始所遣将攻拔信都,郎兵败走,彤家属得免。

及拔邯郸,封武义侯。建武元年,更封灵寿侯,行大司空事。帝入洛阳,拜彤太常,月余日转少府,是年免。复为左曹侍中,常从征伐。六年,就国。

彤卒,子汤嗣,九年,徙封乐陵侯。十九年,汤卒,子某嗣;无子,国除。元初元年,邓太后绍封彤孙音为平亭侯。音卒、子柴嗣。

初,张万,尹绥与彤俱迎世祖,皆拜偏将军,亦从征伐。万封重平侯,绥封平台侯。

论曰:凡言成事者,以功着易显;谋几初者,以理隐难昭。斯固原情比迹,所宜推察者也。若乃议者欲因二郡之众,建入关之策,委成业,临不测,而世主未悟,谋夫景同,邳彤之廷对,其为几乎!语曰「一言可以兴邦」,斯近之矣。

刘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人也。王郎起,植与弟喜、从兄歆率宗族宾客,聚兵数千人据昌城。闻世祖从蓟还,乃开门迎世祖,以植为骁骑将军,喜、歆偏将军,皆为列侯。时真定王刘扬起兵以附王郎,众十余万,世祖遣植说扬,扬乃降。世祖因留真定,纳郭后,后即扬之甥也,故以此结之。乃与扬及诸将置酒郭氏漆里舍,扬击筑为欢,因得进兵拔邯郸,从平河北。

建武二年,更封植为昌城侯。讨密县贼,战殁。子向嗣。帝使喜代将植营,复为骁骑将军,封观津侯。喜卒,复以歆为骁骑将军,封浮阳侯。喜、歆从征伐,皆传国于后。向徙封东武阳侯,卒,子述嗣,永平十五年,坐与楚王英谋反,国除。

耿纯字伯山,巨鹿宋子人也。父艾,为王莽济平尹。纯学于长安,因除为纳言士。

王莽败,更始立,使舞阴王李轶降诸郡国,纯父艾降,还为济南太守。时李轶兄弟用事,专制方面,宾客游说者甚众。纯连求谒不得通,久之乃得见,因说轶曰:「大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奋迅拔起,期月之间兄弟称王,而德信不闻于士民,功劳未施于百姓,宠禄暴兴,此智者之所忌也。兢兢自危,犹惧不终,而况沛然自足,可以成功者乎?」轶奇之,且以其巨鹿大姓,乃承制拜为骑都尉,授以节,令安集赵、魏。

会世祖度河至邯郸,纯即谒见,世祖深接之。纯退,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遂求自结纳,献马及缣帛数百匹。世祖北至中山,留纯邯郸。会王郎反,世祖自蓟东南驰,纯与从昆弟?、宿、植共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老病者皆载木自随,奉迎于育。拜纯为前将军,封耿乡侯,?、宿、植皆偏将军,使与纯居前,降宋子,从攻下曲阳及中山。

是时,郡国多降邯郸者,纯恐宗家怀异心,乃使?、宿归烧其庐舍。世祖问纯故,对曰:「窃见明公单车临河北,非有府臧之蓄,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徒以恩德怀之,是故士众乐附。今邯郸自立,北州疑惑,纯虽举族归命,老弱在行,犹恐宗人宾客半有不同心者,故燔烧屋室,绝其反顾之望。」世祖汉息。及至鄗,世祖止传舍,鄗大姓苏公反城开门内王郎将李恽。纯先觉知,将兵逆与恽战,大破斩之。从平邯郸,又破铜马。

时,赤眉、青犊、上江、大彤、铁胫、五幡十余万众并在射犬,世祖引兵将击之。纯军在前,去众营数里,贼忽夜攻纯,雨射营中,士多死伤。纯勒部曲,坚守不动。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绕出贼后,齐声呼噪,强弩并发,贼众惊走,追击,遂破之。驰骑白世祖。世祖明旦与诸将俱至营,劳纯曰:「昨夜困乎?」纯曰:「赖明公威德,幸而获全。」世祖曰:「大兵不可夜动,故不相救耳。军营进退无常,卿宗族不可悉居军中。」乃以纯族人耿B025为蒲吾长,悉令将亲属居焉。

世祖即位,封纯高阳侯。击刘永于济阴,下定陶。初,纯从攻王郎,堕马折肩,时疾发,乃还诣怀宫。帝问:「卿兄弟谁可使者?」纯举从弟植,于是使植将纯营,纯犹以前将军从。

时真定王刘扬复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后,瘿扬为主。」扬病瘿,欲以惑众,与绵曼贼交通。建武二年春,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征扬,扬闭城门,不内副等。乃复遣纯持节,行赦令于幽、冀,所过并使劳慰王侯。密敕纯曰:「刘扬若见,因而收之。」纯从吏士百余骑与副、隆会元氏,俱至真定,止传舍。扬称病不谒,以纯真定宗室之出,遣使与纯书,欲相见。纯报曰:「奉使见王侯牧守,不得先诣,如欲面会,宜出传舍。」时,扬弟临邑侯让及从兄细各拥兵万余人,扬自恃众强而纯意安静,即从官属诣之,兄弟并将轻兵在门外。扬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B22B悉诛之,因勒兵而出。真定震怖,无敢动者。帝怜扬、让谋未发,并封其子,复故国。

纯还京师,因自请曰:「臣本吏家子孙,幸遭大汉复兴,圣帝受命,备位列将,爵为通侯。天下略定,臣无所用志,愿试治一郡,尽力自效。」帝笑曰:「卿既治武,复欲修文邪?」乃拜纯为东郡太守。时,东郡未平,纯视事数月,盗贼清宁。四年,诏纯将兵击更始东平太守范荆,荆降。进击太山济南及平原贼,皆平之。居东郡四岁,时发干长有罪,纯案奏,围守之,奏未下,长自杀。纯坐免,以列侯奉朝请。从击董宪,道过东郡,百姓老小数千随东驾涕泣,云「愿复得耿君」。帝谓公卿曰:「纯年少被甲胄为军吏耳,治郡乃能见思若是乎?」

六年,定封为东光侯。纯辞就国,帝曰:「文帝谓周勃'丞相吾所重,君为我率诸侯就国',今亦然也。」纯受诏而去。至邺,赐谷万斛。到国,吊死问病,民爱敬之。八年,东郡、济阴盗贼群起,遣大司空李通、横野大将军王常击之。帝以纯威信着于卫地,遣使拜太中大夫,使与大兵会东郡。东郡闻纯入界,盗贼九千余人皆诣纯降,大兵不战而还。玺书复以为东郡太守,吏民悦服。十三年,卒官,谥曰成侯。子阜嗣。

植后为辅威将军,封威邑侯。宿至代郡太守,封遂乡侯。?为赤眉将军,封着武侯,从邓禹西征,战死云阳。凡宗族封列侯者四人,关内侯者三人,为二千石者九人。

阜徙封B43F乡侯,永平十四年,坐同族耿歙与楚人颜忠辞语相连,国除。建初二年,肃宗追思纯功,绍封阜子盱为高亭侯。盱卒,无嗣,帝复封盱弟腾。卒,子忠嗣。忠卒,孙绪嗣。

赞曰:任、邳识几,严城解扉。委佗还旅,二守焉依。纯、植义发,奉兵佐威。

猜你喜欢
  外篇 汉书五行志错误第十·刘知几
  ◎礼五(吉礼)·徐天麟
  宋史全文卷二十下·佚名
  卷九 朋党六案·丁耀亢
  第八回 齐桓公晋重耳五霸称尊·黄士衡
  卷之七十一·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二·徐紘
  ●革除遗事四·黄佐
  郑氏关系文书·佚名
  绎史卷八十八·马骕
  世家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四十三·郑麟趾
  ·与台湾道府论杀贼书·丁曰健
  唐纪七十八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900)·司马光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吕思勉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三三 宋紀十五·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旃蒙單閼(乙卯),凡五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七年(辛亥,公元四七一年)   春,二月,戊戌,分交、廣置越州,治臨漳。   初,上為諸王,寬和有令譽,獨為世祖所親。卽位之初,義嘉之黨多蒙全宥,隨才引用,有如舊臣。

  • 卷二十三累臣自叙略节·刘若愚

    累臣若愚,生于万历甲申二月,至戊戌七月悖父兄之教,感异梦而自宫,废儒业,读医书,习养生家言。辛丑六月,遇例选入皇城,隶先监陈公讳矩名下,派与掌家常太监云照管。该班则供抄誊之役,下班则习字读书,颇蒙先监器许,解衣推食,耳提面命,即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正德六年二月壬午朔升湖广左布政使董杰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升户部郎中毕玺青州府知府董天锡俱为都转运盐使司运使玺两淮天锡山东○南京工部尚书张宪卒宪字廷式江西德兴县人成化壬辰进士授吏部考功主事□厂□

  • 卷之九十·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三月。丙戌朔。喀尔喀部落丹津喇嘛车臣汗等、贡驼马方物。宴赉如例。  ○丁亥。谕吏部等衙门。朕屡经降谕求言。祗因兵民疾苦、积弊丛生。内外大小诸臣。必有嘉言良策、可佐治平。是用广咨

  • 十二 巡抚安徽陈汝器奏销江宁织造支过俸饷文册·佚名

    康熙三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陈汝器谨奏:为册报支放江宁织造官员俸廪、粮料事。 窃照江宁织造衙门岁支俸廪、粮料等项,案经前督臣准有部文,另

  • 第三十一卷 仕绩 二 二·缪荃孙

    淮 安 府 秦秦 嘉秦嘉,凌人。陈胜初立,嘉与铚人董缫等特起,将兵围东海守于郯。胜使武平君畔监其军。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矫以王命杀畔。闻胜军败,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以距项梁。梁引兵击败嘉军,嘉还战一日,死

  • 卷八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八十乾隆二十四年冬十月朔戊寅恩谕缓征陜西歉收各属新旧钱粮上谕大学士曰陜省西安各府属之咸阳等十州县今夏得雨稍迟收成歉薄虽于例并不成灾而民力不无竭蹶所有懐逺清涧米脂呉堡四县

  • 世家卷第二十 高丽史二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明宗二。○(己亥)九年春正月庚申朔放朝贺。甲子遣郞中李俊材如金进方物; 将军孙硕贺万春节。壬申燃灯王如奉恩寺。丙子金遣大府大将军少

  • 顾况传·刘昫

    顾况是苏州人,擅长写诗,生性诙谐,即使像王公这样高贵的人和他交往,他也必定戏耍侮弄他们,然而因为他戏谑会写文章,人们都愿亲近他。柳浑任宰相,举荐他任校书郎。后李泌又任宰相,他自认为好友当权,自己会当大官,但很长时间后才升

  • 第十五节 意奥开战之准备·梁启超

    布郎比里密约,除拿破仑、加富尔、英玛努埃三人外,举天下无知之者。然英玛努埃尝语人云:“吾不久将定吾之位置,不为全意大利之国王,则为沙波之一平民。”闻者以其夙抱大志,不之怪也。未几,又为1848年挪巴伦之役从先王死国难之

  • 论语通卷六·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六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章【冯氏曰此篇多评弟子贤否故以次于夫子言动之后○赵氏曰评其贤则能者劝评其否则不能者

  • 提要·吕柟

    【臣】等谨案四书因问六卷明吕柟撰柟字仲木号泾野髙陵人正徳戊辰进士第一人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諡文简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编记其门人质问四书之语大学中庸各一卷论语孟子各二卷然其中称柟为先生又原本先生字或跳行似乎

  • 春秋讲义卷四上·戴溪

    宋 戴溪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衞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虢之防宋之盟为之也夫天下之事恶其始之不正也不明天下之大义徒狥一时之美名其意以善为之而不知其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上。与大苾刍众俱。尔时大智舍利子法将中最。哀愍世间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欲少咨问。愿垂听许。佛告舍利弗。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澄观

    第三扶昔大义不欲掩人者。谓晋译微言。幽旨包博。玄义全盛。贤首方周。故讲得五云凝空六种震地。而刊定记主师承在兹。虽入先生之门。不晓亡羊之路。徒过善友之舍。犹迷衣内之珠。故大义屡乖。微言将隐。破五教而立四

  • 天台传佛心印记·怀则

    元传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 怀则 述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是知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修恶显佛界性善。是为缘理断九。非今所论。故止观所明十乘妙观。

  • 上清黄书过度仪·佚名

    《上清黄书过度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早期天师道经典。《宋史‧艺文志》着录《黄书过度仪》一卷,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与《洞真黄书》近似,言修行黄赤之道。但该书以讲述理法为主,本书

  • 陆倕诗集·陆倕

    陆倕的诗词全集共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