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

执金吾 太子太传 大长秋 太子少傅 将作大匠 城门校尉 北军中候 司隶校尉

城门校尉北军中候司隶校尉

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

武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

右属执金吾。本注曰:本有式道、左右中候三人,六百石。车驾出,掌在前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中兴但一人,又不常置,每出,以郎兼式道候,事已罢,不复属执金吾。又省中垒、寺互、都船令、丞、尉及左右京辅都尉。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

大长秋一人,二千石。本注曰:承秦将行,宦者。景帝更为大长秋,或用士人。中兴常用宦者,职掌奉宣中宫命。凡给赐宗亲,及宗亲当谒见者关通之,中宫出则从。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

中宫仆一人,千石。本注曰:宦者。主驭。本注曰:太仆,秩二千石,中兴省「太」,减秩千石,以属长秋。

中宫谒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中宫谒者三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主报中章。

中宫尚书五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文书。

中宫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藏币帛诸物,裁衣被补浣者皆主之。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宫永巷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宫人。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宫黄门冗从仆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黄门冗从。

中宫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宫请署天子数。女骑六人,丞、复道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复道丞主中阁道。

中宫药长一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

右属大长秋。本注曰:承秦,有詹事一人,位在长秋上,亦宦者,主中诸官。成帝省之,以其职并长秋。是后皇后当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讫罢。宦者诛后,尚书选兼职吏一人奉引云。其中长信、长乐宫者,置少府一人,职如长秋,及余吏皆以宫名为号,员数秩次如中宫。本注曰:帝祖母称长信宫,故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位在长秋上,及职吏皆宦者,秩次如中宫。长乐又有卫尉,仆为太仆,皆二千石,在少府上。其崩则省,不常置。

太子少傅,二千石。本注曰:亦以辅导为职,悉主太子官属。

太子率更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庶子、舍人更直,职似光禄。

太子庶子,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如三署中郎。

太子舍人,二百石。本注曰:无员,更直宿卫,如二署郎中。

太子家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太子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仓谷。

太子食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饮食。

太子仆一人,千石。本注曰:主车马,职如太仆。

太子厩长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车马。

太子门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旧注》云职比郎将。旧有左右户将,别主左右户直郎,建武以来省之。

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本注曰:员五人,职如侍中。

太子洗马,比六百石。本注曰:《旧注》云员十六人,职如谒者。太子出,则当直者在前导威仪。

太子中盾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周卫徼循。

太子卫率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门卫士。

右属太子少傅。本注曰:凡初即位,未有太子,官属皆罢,唯舍人不省,领属少府。

将作大匠一人,二千石。本注曰:承秦,曰将作少府,景帝改为将作大匠。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土之功,并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丞一人,六百石。

左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左工徒。丞一人。

右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右工徒。丞一人。

右属将作大匠。

城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雒阳城门十二所。

司马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兵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雒阳城十二门,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北宫门属卫尉。其余上西门,雍门,广阳门,津门,小苑门,开阳门,BD2A门,中东门,上东门,穀门,夏门,凡十二门。

右属城门校尉。

北军中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监五营。

屯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步兵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长水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胡骑司马各一人,千石。本注曰:掌宿卫,主乌桓骑。

射声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右属北军中候。本注曰:旧有中垒校尉,领北军营垒之事。有胡骑、虎贲校尉,皆武帝置。中兴省中垒,但置中候,以监五营。胡骑并长水。虎贲主轻车,并射声。

凡中二千石,丞比千石。真二千石,丞、长史六百石。比二千石,丞比六百石。令、相千石,丞、尉四百石;其六百石,丞、尉三百石。长、相四百石及三百石,丞、尉皆二百石。诸侯、公主家丞,秩皆比百石。诸边鄣塞尉、诸陵校尉长,皆二百石。有常例者不署秩。

司隶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孝武帝初置,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元帝去节,成帝省,建武中复置,并领一州。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功曹从事,主州选署及众事。别驾从事,校尉行部则奉引,录众事。簿曹从事,主财谷簿书。其有军事,则置兵曹从事,主兵事。其余部郡国从事,每郡国各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皆州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假佐二十五人。本注曰:主簿录阁下事,省文书。门亭长主州正。门功曹书佐主选用。《孝经》师主监试经。《月令》师主时节祠祀。律令师主平法律。簿曹书佐主簿书。其余都官书佐及每郡国,各有典郡书佐一人,各主一郡文书,以郡吏补,岁满一更。司隶所部郡七。

河南尹一人,主京都,特奉朝请。其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人,汉初都长安,皆秩中二千石,谓之三辅。中兴都雒阳,更以河南郡为尹,以三辅陵庙所在,不改其号,但减其秩。其余弘农、河内、河东三郡。其置尹,冯翊、扶风及太守丞奉之本位,在《地理志》。

猜你喜欢
  卷一二一 宋紀三·司马光
  ●卷十·司马光
  通鉴续编卷十一·陈桱
  卷之五百七十四·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三·司马光
  一五 鲁老太太·周作人
  谠论集卷二·陈次升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萧子显
  代宗本纪·刘昫
  田汝成传·张廷玉
  卷三十七·杨士奇
  卷十四·雍正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二十六年·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葛立方

    老杜卒于大历五年,享年五十九,当生于先天元年。观其献《大礼赋表》云:“臣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以此推之,天宝十载始及四十,则是献《大礼赋》当在天宝九载也。本传以谓天宝十三载,因献三赋,帝奇之,待制集贤

  • 卷二十二·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二 宋 陆游 撰 赠惟了侍者 水边剥啄打门谁满?清风一纸诗惊起放翁蝴蝶梦半窗寒日欲斜时 又 雪中僵卧不须悲彻骨清寒始解诗一等人间闲草木月窗君看早梅枝 题湖边旗亭 春色初回杜若洲佳人

  • 卷九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一罗隠隠字昭谏新登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歴淮润皆无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勲郎梁祖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

  • ●蚁术诗选卷之五·邵亨贞

    元云间邵复孺着 明新都汪 稷校 七言排律 汪太守寿席同诸老分韵得兰字 寄孤山和靖祠堂叶掌祠 曹安雅翁新营瀼东庄 ○汪太守寿席同诸老分韵得兰字 九仙山下梅开早生意斋前竹耐寒插架书多呈琬琰写经牕静长琅玕昼闲风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三月癸卯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裕陵○甲辰○吏部都给事中赵灼等河南道御史罗元祯等紏拾各抚按官奉诏参劾所遗方命有司不职官员四川左布政使亢思谦右参政徐楚四川按察司佥事李彦士狭西右参政张

  • 第二七切结状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一一二○三-三·佚名

    已革胥吏许祥检交承办案卷具切结状革书许祥,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祥承办新旧钱刑各案件共玖件,蒙宪单,饬值役李禄检卷等因,祥遵单,随将所有承办新旧案件,如数检交李禄,禀缴赴辕察夺;余并无隐匿各案等情。如

  • 梁简文帝本纪·李延寿

    太宗简文皇帝名叫纲,字世赞,小字六通,是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弟弟。天监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显陽殿。五年,封为晋安王。普通四年(523),多次升迁而任都督、雍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被征入朝,还没到达,而

  • 樊山政书卷十七·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西安府光守禀批卢旗官禀批华州褚牧详批神木县词讼册批褒城县禀批临潼县李令禀批四川同乡官尹守等禀牌示批罪犯习艺所龙令云藻禀批华州褚牧详批渭南县廪生田纪凤等呈词札第二营收支委员唐令德容会臬司

  • 崇儒二·徐松

    在京小学据宣和二年八月五日指挥,在京小学并依元丰法。其起创月日,检未获。徽宗大观三年四月八日,知枢密院郑居中等言:「修立到小学敕令格式申明,一时指挥,乞冠以『大观重修』为名,付礼部颁降。」诏:「第一卷内,小学能通经为文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奏议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四日大学士管两江縂督髙晋等奏言窃惟地临吴越分星稍逺尧封迹界江淮行水每烦禹画遡昔圣祖翠华六度徧咨谋而共予安恬蒙皇上法驾频临勤旰宵而普资乐利元辰元日随春

  • 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孔子

    【原文】 孔子曰:“待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②。” 【注释】 ①愆(qian):过失,②瞽(gu):瞎子。 【译文】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失误:还没轮到自己说话却抢先说了,这叫

  • 卷十·刘逢禄

    灾异例第三十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传:记异也。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注:象君行外强内虚,故日月之行无迟疾,食不失朔也。二日食,象

  • 卷十二·孙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二宋 孙复 撰哀公名蒋定公子共王二十六年即位哀谥也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楚子以诸侯围蔡报栢举也案定六年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此复见者盖郑灭之为

  • 卷二百二十五·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六三恪二王后蕙田案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而春秋传又有以备三恪之文后之说者各不同有以二王之前复立三恪并三与二为五代者郑康成刘熹

  • 卷十一·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四人)○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一钵和尚南印)释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坐则加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于新定登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师法席,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

  • 亳州牡丹史·薛凤翔

    四卷。明薛凤翔撰。薛凤翔,字公仪,毫州 (今安徽亳县)人,生卒年不详。薛氏本为例贡出身,后官至鸿胪寺少卿。当时毫州牡丹最盛,薛氏家园中种植最多。薛氏就撰写了《牡丹史》这本书。是书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一书的基础上,

  • 御定千叟宴诗·康熙

    四卷。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奉敕编。为集皇家开宴庆颂之诗。首录康熙之作,继以群臣和章,以颂“盛世”安以乐之音。有 《四库全书》本。

  •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月江正印

    凡三卷。又作月江和尚语录、月江印禅师语录。元代临济宗僧月江正印撰,居简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收录正印禅师于碧云寺、淀山寺、南禅兴国寺、宣化寺、道场寺等处之上堂与小参语,以及拈古、颂古、普说、法语、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