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灵帝纪第八

孝灵皇帝讳宏,肃宗玄孙也。曾祖河间孝王开,祖淑,父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EA52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

建宁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门校尉窦武为大将军。己亥,帝到夏门亭,使窦武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改元建宁。以前太尉陈蕃为太傅,与窦武及司徒胡广参录尚书事。

使护羌校尉段颎讨先零羌。

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庙曰威宗。

庚午,谒高庙。辛未,谒世祖庙。大赦天下。赐民爵及帛各有差。

段颎大破先零羌于逢义山。

闰月甲午,追尊皇祖为孝元皇,夫人夏氏为孝元皇后,考为孝仁皇,夫人董氏为慎园贵人。

夏四月戊辰,大尉周景薨。司空宣酆免,长乐卫尉王畅为司空。

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及郡国守、相举有道之士各一人;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太中大夫刘矩为太尉。

六月,京师雨水。

秋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复破先零羌于泾阳。

八月,司空王畅免,宗正刘宠为司空。

九月辛亥,中常侍曹节矫诏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皆夷其族。皇太后迁于南宫。司徒胡广为太傅,隶尚书事。司空刘宠为司徒,大鸿胪许栩为司空。

冬十月甲辰晦,日有食之。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各有差。

十一月,太尉刘矩免,太仆沛国闻人袭为太尉。

十二月,鲜卑及濊貊寇幽、并二州。

二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

三月乙巳,尊慎园董贵人为孝仁皇后。

夏四月癸巳,大风,雨雹。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

五月,大尉闻人袭罢,司空许栩免。六月,司徒刘宠为太尉,太常许训为司徒,太仆长沙刘嚣为司空。

秋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悉平。

九月,江夏蛮叛,州郡讨平之。

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

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览讽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D4A2、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皆为钩党,下狱,死者百余人,妻子徙边,诸附从者锢及五属。制诏州郡大举钩党,于是天下豪桀及儒学行义者,一切结为党人。

戊戌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太尉刘宠免,太仆郭禧为太尉。

鲜卑寇并州。

是岁,长乐太仆曹节为车骑将军,百余日罢。

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三月丙寅晦,日有食之。

夏四月,太尉郭禧罢,太中大夫闻人袭为太尉。

秋七月,司空刘嚣罢。

八月,大鸿胪桥玄为司空。

九月,执金吾董宠下狱死。

冬,济南贼起,攻东平陵。

郁林乌浒民相率内属。

四年春正月甲子,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赐公卿以下各有差,唯党人不赦。

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清。

三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太尉闻人袭免,太仆李咸为太尉。诏公卿至六百石各上封事。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司徒许训免,司空桥玄为司徒。

夏四月,太常来艳为司空。

五月,河东地裂,雨雹,山水暴出。

秋七月,司空来艳免。癸丑,立贵人宋氏为皇后。

司徒桥玄免。太常宗俱为司空,前司空许栩为司徒。

冬,鲜卑寇并州。

熹平元年春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

夏五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熹平。

长乐太仆侯览有罪,自杀。

六月,京师雨水。癸巳,皇太后窦氏崩。

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

宦官讽司隶校尉段颎捕系太学诸生千余人。

冬十月,渤海王悝被诬谋反,丁亥,悝及妻子皆自杀。

十一月,会稽人许生自称「越王」,寇郡县,遣杨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讨破之。

十二月,司徒许栩罢,大鸿胪袁隗为司徒。鲜卑寇并州。

是岁,甘陵王恢薨。

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丁丑,司空宗俱薨。

二月壬午,大赦天下。

以光禄勋杨赐为司空。

三月,太尉李咸免。

夏五月,以司隶校尉段颎为太尉。

沛相师迁坐诬罔国王,下狱死。

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

秋七月,司空杨赐免,太常颍川唐珍为司空。

冬十二月,日南徼外国重译贡献。太尉段颎罢。鲜卑寇幽、并二州。癸酉晦,日有食之。

三年春正月,夫馀国遣使贡献。

二月己巳,大赦天下。

太常陈耽为太尉。

三月,中山王畅薨,无子,国除。

夏六月,封河间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

秋,洛水溢。

冬十月癸丑,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十一月,杨州刺史臧旻率丹阳太守陈寅,大破许生于会稽,斩之。任城王博薨。

十二月,鲜卑寇北地,北地太守夏育追击破之。鲜卑又寇并州。

司空唐珍罢,永乐少府许训为司空。

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封河间王建子佗为任城王。

夏四月,郡国七大水。

五月丁卯,大赦天下。

延陵园灾,遣使者持节告祠延陵。

鲜卑寇幽州。

六月,弘农、三辅螟。

遣守宫令之盐监,穿渠为民兴利。令郡国遇灾者,减田租之半;其伤害十四以上,勿收责。

冬十月丁巳,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拜冲帝母虞美人为宪园贵人,质帝母陈夫人为勃海孝王妃。

改平准为中准,使宦者为令,列于内署。自是诸署悉以阉人为丞、令。

五年夏四月癸亥,大赦天下。

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颙讨平之。复崇高山名为嵩高山。大雩。使侍御史行诏狱亭部,理冤枉,原轻系,休囚徒。

五月,太尉陈耽罢,司空许训为太尉。

闰月,永昌太守曹鸾坐讼党人,弃市。诏党人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

六月壬戌,太常南阳刘逸为司空。

秋七月,太尉许训罢,光禄勋刘宽为太尉。

冬十月壬午,御殿后槐树自拔倒竖。

司徒袁隗罢。十一月丙戌,光禄大夫杨赐为司徒。

十二月,甘陵王定薨。

试太学生年六十以上百余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国文学吏。

是岁,鲜卑寇幽州。沛国言黄龙见谯。

六年春正月辛丑,大赦天下。

二月,南宫平城门及武库东垣屋自坏。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鲜卑寇三边。市贾民为宣陵孝子者数十人,皆除太子舍人。

秋七月,司空刘逸免,卫尉陈球为司空。

八月,遣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并伐鲜卑,晏等大败。

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

帝临辟雍。

辛丑,京师地震。辛亥,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十一月,司空陈球免。

十二月甲寅,太常河南孟<有彧>为太尉。庚辰,司徒杨赐免。太常陈耽为司空。

鲜卑寇辽西。

永安太仆王旻下狱死。

光和五年春正月,合浦、交阯乌浒蛮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郡县。太尉孟<有彧>罢。

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癸丑,光禄勋陈国袁滂为司徒。己未,地震。

始置鸿都门学生。

三月辛丑,大赦天下,改元光和。

太常常山张颢为太尉。

夏四月丙辰,地震。

侍中寺雌鸡化为雄。

司空陈耽免,太常来艳为司空。

五月壬午,有白衣人入德阳殿门,亡去不获。

六月丁丑,有黑气堕所御温德殿庭中。

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

八月,有星孛于天市。

九月,太尉张颢罢,太常陈球为太尉。司空来艳薨。

冬十月,屯骑校尉袁逢为司空。

皇后宋氏废,后父执金吾酆下狱死。丙子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太尉陈球免。

十二月丁巳,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

是岁,鲜卑寇酒泉。京师马生人。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三月,司徒袁滂免,大鸿胪刘郃为司徒。乙丑,太尉桥玄罢,太中大夫段颎为太尉。

京兆地震。司空袁逢罢,太常张济为司空。

夏四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辛巳,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并下狱死。丁酉,大赦天下,诸党人禁锢小功以下皆除之。

东平王端薨。

五月,卫尉刘宽为太尉。

秋七月,使匈奴中郎将张脩有罪,下狱死。

冬十月甲申,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谋诛宦者,事泄,皆下狱死。

巴郡板楯蛮叛,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克。

十二月,光禄勋杨赐为司徒。鲜卑寇幽、并二州。

是岁,河间王利薨。洛阳女子生儿,两头四臂。

三年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二月,公府驻驾庑自坏。

三月,梁王元薨。

夏四月,江夏蛮叛。

六月,诏公卿举能通《古文尚书》、《毛诗》、《左氏》、《穀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议郎。

秋,表是地震,涌水出。

八月,令系囚罪未决,入缣赎,各有差。

冬闰月,有星孛于狼、弧。鲜卑寇幽、并二州。

十二月己巳,立贵人何氏为皇后。

是岁,作毕圭、灵昆苑。

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二月,郡国上芝英草。夏四月庚子,大赦天下。

交阯刺史朱俊讨交阯、合浦乌浒蛮,破之。

六月庚辰,雨雹。秋七月,河南言凤皇见新城,群鸟随之;赐新城令及三老、力田帛,各有差。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卫尉许<有彧>为太尉。

闰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

司徒杨赐罢。冬十月,太常陈耽为司徒。

鲜卑寇幽、并二州。

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着商估服,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着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放效。

五年春正月辛未,大赦天下。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陈耽免。

夏四月,旱。太常袁隗为司徒。

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巴郡板楯蛮诣太守曹谦降。癸酉,令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八月,起四百尺观于阿亭道。

冬十月,太尉许<有彧>罢,太常杨赐为太尉。

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遂巡狩于广成苑。十二月,还,幸太学。

六年春正月,日南徼外国重译贡献。

二月,复长陵县,比丰、沛。

三月辛未,大赦天下。

夏,大旱。

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

始置圃囿署,以宦者为令。

冬,东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

大有年。

中平元年春二月,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壬子,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诏公卿出马、弩,举列将子孙及吏民有明战阵之略者,诣公车。遣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讨颍川黄巾。庚子,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守褚贡。

夏四月,太尉杨赐免,太仆弘农邓盛为太尉。司空张济罢,大司农张温为司空。朱俊为黄巾波才所败。侍中向栩、张钧坐言宦者,下狱死。汝南黄巾败太守赵谦于邵陵。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

五月,皇甫嵩、朱俊复与波才等战于长社,大破之。

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击张曼成,斩之。交阯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遣交阯刺史贾琮讨平之。皇甫嵩、朱俊大破汝南黄巾于西华。诏嵩讨东郡,朱俊讨南阳。卢植破黄巾,围张角于广宗。宦官诬奏植,抵罪。遣中郎将董卓攻张角,不克。

洛阳女子生儿,两头共身。

秋七月,巴郡妖巫张脩反,寇郡县。河南尹徐灌下狱死。

八月,皇甫嵩与黄巾战于仓亭,获其帅。乙巳,诏皇甫嵩北讨张角。

九月,安平王续有罪诛,国除。

冬十月,皇甫嵩与黄巾贼战于广宗,获张角弟梁。角先死,乃戮其尸。以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

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黄巾于下曲阳,斩张角弟宝。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与先零羌叛,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军帅,攻杀护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陈懿。癸巳,朱俊拔宛城,斩黄巾别帅孙夏。诏减太官珍羞,御食一肉;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

十二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中平。

是岁,下邳王意薨,无子,国除。郡国生异草,备龙蛇鸟兽之形。

二年春正月,大疫。

琅邪王据薨。

二月己酉,南宫大灾,火半月乃灭。癸亥,广阳门外屋自坏。

税天下田,亩十钱。黑山贼张牛角等十余辈并起,所在寇钞。

司徒袁隗免。三月,廷尉崔烈为司徒。北宫伯玉等寇三辅,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讨之,不克。

夏四月庚戌,大风,雨雹。

五月,太尉邓盛罢,太仆河内张延为太尉。

秋七月,三辅螟。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免。

八月,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

九月,特进杨赐为司空。

冬十月庚寅,司空杨赐薨,光禄大夫许相为司空。

前司徒陈耽、谏议大夫刘陶坐直言,下狱死。

十一月,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又遣中郎将董卓讨先零羌。慎、卓并不克。鲜卑寇幽、并二州。

是岁,造万金堂于西园。洛阳民生儿,两头四臂。

三年春二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庚戌,大赦天下。

大尉张延罢。车骑将军张温为太尉,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

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又铸四出文钱。

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六月,荆州刺史王敏讨赵慈,斩之。车骑将军赵忠罢。

秋八月,怀陵上有雀万数,悲鸣,因斗相杀。

冬十月,武陵蛮叛,寇郡界,郡兵讨破之。前太尉张延为宦人所谮,下狱死。

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四年春正月己卯,大赦天下。

二月,荥阳贼杀中牟令。己亥,南宫内殿罘D66D自坏。

三月,河南尹何苗讨荥阳贼,破之,拜苗为车骑将军。

夏四月,凉州刺史耿鄙讨金城贼韩遂,鄙兵大败,遂寇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没。扶风人马腾、汉阳人王国并叛,寇三辅。太尉张温免,司徒崔烈为太尉。

五月,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丁宫为司空。

六月,洛阳民生男,两头共身。

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攻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杨终、护乌桓校尉公綦稠等。举自称天子,寇幽、冀二州。

秋九月丁酉,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冬十月,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寇桂阳,长沙太守孙坚击斩之。

十一月,太尉崔烈罢,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十二月,休屠各胡叛。

是岁,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

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丁酉,大赦天下。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三月,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遂与南匈奴左部胡合,杀其单于。

夏四月,汝南葛陂黄巾攻没郡县。太尉曹嵩罢。

五月,永乐少府樊陵为太尉。

六月丙寅,大风。

太尉樊陵罢。

益州黄巾马相攻杀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又寇巴郡,杀郡守赵部,益州从事贾龙击相,斩之。郡国七大水。

秋七月,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司徒许相罢,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刘弘为司空。卫尉董重为票骑将军。

九月,南单于叛,与白波贼寇河东。遣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讨渔阳贼张纯等。

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E771兵于平乐观。

十一月,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右将军皇甫嵩救之。

遣下军校尉鲍鸿讨葛陂黄巾。巴郡板CF48蛮叛,遣上军别部司马赵瑾讨平之。公孙瓒与张纯战于石门,大破之。

是岁,改刺史,新置牧。

六年春二月,左将军皇甫嵩大破王国于陈仓。

三月,幽州牧刘虞购斩渔阳贼张纯。下军校尉鲍鸿下狱死。

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太尉马日磾免,幽州牧刘虞为太尉。丙辰,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上军校尉蹇硕下狱死。

五月辛巳,票骑将军董重下狱死。

六月辛亥,孝仁皇后董氏崩。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

雨水。

秋七月,甘陵王忠薨。庚寅,孝仁皇后归葬河间慎陵。

徙渤海王协为陈留王。司徒丁宫罢。

八月戊辰,中常侍张让、段珪杀大将军何进,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攻诸宦者。庚午,张让、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幸北宫德阳殿。何进部曲将吴匡与车骑将军何苗战于朱雀阙下,苗败,斩之。辛末,司隶校尉袁绍勒后收伪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及诸阉人,无少长皆斩之。让、珪等复劫少帝、陈留王走小平津。尚书卢植追让、珪等,斩数人,其余投河而死。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辛未,还宫。大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

并州牧董卓杀执金吾丁原。司空刘弘免,董卓自为司空。

九月甲戌,董卓废帝为弘农王。

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论曰:《秦本纪》说赵高谲二世,指鹿为马,而赵忠、张让亦绐灵帝不得登高临观,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然则灵帝之为灵也优哉!

赞曰:灵帝负乘,委体宦孽。征亡备兆,《小雅》尽缺。麋鹿霜露,遂栖宫卫。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司马迁
  志第七 地形二下·魏收
  卷四十·本纪第四十·顺帝三·宋濂
  ●卷六十三·徐梦莘
  卷二十六 穆宗·王夫之
  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诡说遇天神 筑离宫微行探春色·蔡东藩
  ●卷二·徐锡麟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纪昀
  一三七九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马骕
  附录一 关于阿Q正传·周作人
  宗越传·沈约
  卢损传·薛居正
  卷二百七十四·杨士奇
  卷之九十  平夷賦(明)趙輔 撰·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张元凯

    五言律诗出塞二首赤帜空邻壁,朱麾满汉营。受降当夜半,飞捷入春明。赐锦麟裁就,悬金鹊化成。玺书频慰劳,天子重干城。列骑猎飞狐,龙城出虎符。宝刀寒太白,绣甲卷天吴。都尉称强弩,将军字破奴。控弦三十万,踊跃取休屠。侠客二首

  • 槎翁诗集卷六·刘崧

    (明)刘嵩 撰○七言律诗题刘道士杏林图白鹤观前红杏林高人习隠契玄心悬壶通市天光近采药乱山云气深微雨独携松下屐清风时动壁间琴望中疑是旌阳宅车马萧萧费逺寻题山水画絶壁芙蓉四面开中天积翠郁崔嵬苍烟尽卷秋光去飞雨

  • 卷五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六 李嘉佑【字从一赵州人】 江上曲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鸬鷀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巫山雨苍

  •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陈寿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

  • 列传第二十二 王洛兒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万安国·魏收

    王洛儿,京兆人也。少善骑射。太宗在东宫,给事帐下,侍从游猎,夙夜无怠。性谨愿,未尝有过。太宗尝猎于氵垒南,乘冰而济,冰陷没马。洛儿投水,奉太宗出岸。水没洛儿,殆将冻死,太宗解衣以赐之。自是恩宠日隆。天赐末,太宗出居于外,洛儿

  • 名山藏卷之七十一·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正德臣二)◆臣林记(正德臣二)周经雍泰许进林瀚傅珪牟斌范辂孙燧许逵(万木郑山赵楠辜增叶景允附)罗侨张钦熊绣陈茂烈方良永周经雍泰许进林瀚傅珪牟斌○周经周经字伯常阳曲人父瑄以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壬申朔礼部言宁府宸濠既以反诛其大宗宗庙已毁小宗支属犹存始封之王不可无祭而已毁之庙不当复建此所谓礼之变而当议处者也始本部议请献惠二庙每一易世钦定一郡王奉祀盖即本有之庙而定祭祀之礼将以息觊

  • 第二卷 物产二·缪荃孙

    品 名 二徐 州 府品属 品名及产区并附注 稻谷 稻:产萧县。白米山泉灌溉者尤佳,有水、旱二种。 秫秫:有红、黄二种。一名高梁,用以酿酒。其茎秆作柴供炊,名曰秫秸,亦可编篱。

  •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佚名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翰林院奏补文渊阁校理并带领引见,奉谕旨:韦谦恒着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德昌着以原衔署文渊阁校理。瑞保、汪如藻、五泰、陈崇本、刘谨之、彭元珫、邹

  • 沈洙传·姚思廉

    沈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祖父沈休稚,梁余杭县令。父沈山卿,梁国子博士、中散大夫。沈洙少时文雅大方,不与人滥行交游。治《三礼》、《春秋左氏传》。精通典籍,博闻强记,于《五经》章句、诸子史书,有问必能作答。初仕为梁湘东

  • 昂吉儿传·宋濂

    昂吉儿,张掖人,姓野蒲氏,出身于西夏世代将门。其父甘卜(又译为也蒲甘卜)于西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率所部归附于太祖,为千户,随木华黎出征而病卒。昂吉儿继其父统领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1269),授本军千户,佩金符,进军淮

  • ●附录一·吴子光

    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候补训导邑庠生吕公传国子生运湖谢君家传直隶州知州衔赏戴蓝翎甲午科举人修堂刘公传医者许一壶传郡庠生星南吴先生传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公讳冠英,字福泽,姓罗氏;原籍

  • 卷六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二土田志昔者成周以穑事开基自公刘彻田为粮着三单之美古公疆理宣亩自西徂东以周於执事武王周公本之为体国经野之略从古帝王之兴未有不敦崇本计者

  • 卷十三户婚律·窦仪

    【九门】律条十八并疏令敕条七起请条五占盗侵夺公私田典卖指当论竞物业婚田入务旱涝霜雹虫蝗部内田畴荒芜课农桑给复除差科赋役不均平及擅赋敛加益输税违期婚嫁妄冒离之正之居丧嫁娶占盗侵夺公私田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

  • 卷二十八·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八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祭义春禘秋尝集说王制言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礿夏禘秋尝冬烝注云夏殷之祭名周则春祠夏禴秋尝冬烝也郊特牲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禘读为禴然则此章二禘字亦当读为禴

  • 第十章 16·辜鸿铭

    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辜讲绝对看不到孔子直挺挺像僵尸一样躺在床上。日常在家的时候,他绝不使用非常正式的礼仪。如果遇

  • 散种章第一·佚名

    天竺须赖国三藏僧伽罗刹汉言,众护造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从明胜日出像。亦颜色行德多。中多贵姓尊行德守。本从是种有。世间亦天上皆叉手礼佛。是故持头面为礼佛。为无上天下无有等精进者,鬼龙天人亦在三界中。随近持

  • 张英家训·张英

    清朝名臣张英(1637-1708)的家训包括《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是明清家训代表作之一。张英出生在书香门第,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张英家训》的主体思想大体可总结为三部分:修身之道、齐家之道、养生之道。修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