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本行集经

佛教经典。以佛传为主体,综合本生故事发展而成。共60品。内容叙述*释迦牟尼及其主要弟子的前生、今世的修道活动,富于神话色彩。全经分成3大部分。第1部分讲述释迦牟尼的前生,从发菩提心开始,到上生兜率天宫,后又托胎于摩耶夫人;第2部分讲述释迦牟尼诞生,学习、结婚等在家生活,厌世、出家、访问仙人、苦行等出家修道生活,以及成道后的初转法轮。第3部分讲述释迦牟尼的传道生活及其弟子列传。本经对研究古代印度社会和佛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隋*阁那崛多(Jnanagupta)于587—592年译成汉文,60卷。

《佛本行集经》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
(2)卷二
(3)卷三
(4)卷四
(5)卷五
(6)卷六
(7)卷七
(8)卷八
(9)卷九
(10)卷十
(11)卷十一
(12)卷十二
(13)卷十三
(14)卷十四
(15)卷十五
(16)卷十六
(17)卷十七
(18)卷十八
(19)卷十九
(20)卷二十
(21)卷二十一
(22)卷二十二
(23)卷二十三
(24)卷二十四
(25)卷二十五
(26)卷二十六
(27)卷二十七
(28)卷二十八
(29)卷二十九
(30)卷三十
(31)卷三十一
(32)卷三十二
(33)卷三十三
(34)卷三十四
(35)卷三十五
(36)卷三十六
(37)卷三十七
(38)卷三十八
(39)卷三十九
(40)卷四十
(41)卷四十一
(42)卷四十二
(43)卷四十三
(44)卷四十四
(45)卷四十五
(46)卷四十六
(47)卷四十七
(48)卷四十八
(49)卷四十九
(50)卷五十
(51)卷五十一
(52)卷五十二
(53)卷五十三
(54)卷五十四
(55)卷五十五
(56)卷五十六
(57)卷五十七
(58)卷五十八
(59)卷五十九
(60)卷六十

猜你喜欢
  达摩宝传·悟真子
  海东高僧传·觉训
  寂志果经·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法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佚名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佚名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佚名
  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佚名
  十二天供仪轨·佚名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慧日
  天地八阳神咒经·佚名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佚名
  方融玺禅师语录·如玺
  明行道六成就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丁绍仪

    张衡〈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永平中。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永初中。大将军邓骘累召不应。公车特徵。拜郎中。迁尚书郎。转太史令。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阳嘉中。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徵拜尚书。

  • 第二十二出 却媒·李渔

    〖女临江〗(小生冠带领外上)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一番驰马过,三日使人愁。下官侯永士,自从别了蕙娟来京赴试,且喜得中第一甲第三名,钦赐探花及第。这一次的榜首,就是那轻财重义,买妾赠我的华中郎。他是

  • 卷十二·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二      休宁孙默编尤侗百末词上余以放废余生停骖吴市悔庵握手劳苦如平生各有近词一帙拟授无言较梓者迭为序之追维三十年以来世事沧桑功名荣落不可胜计独笔墨之缘少年积习老而不辍自髫

  • 卷六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十六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 清都夜境 夜久连观静斜月何晶荧寥天如碧玉历历缀华星楼榭自隂映云牖深冥冥纎埃悄不起玉砌寒光清栖鹤

  • 诸夏侯曹传第九·陈寿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

  • 卷之八十五·佚名

    洪武六年九月己亥朔置重庆府涪州长寿县改夔州府开州为开县○庚子以工部侍郎刘昭先为礼部尚书赞善大夫赵翥为工部尚书○冀州枣强县旱民饥命有司赈恤之○诏直隶府州及浙江江西二行省今年秋粮令以绵布代输以给边戍○辛丑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辑·佚名

     刘翱供状案  颜希深奏刘翱呈缴悖逆书本折 缴回朱批档  兵部侍郎臣颜希深跪奏为奏闻事本年五月初四日有安化县民刘翱赴臣衙门禀呈供状书一本臣见其形迹诡异当即率同在省司道据供称我安化县人住居归化乡地方今年

  • 卷四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陈涉世家第十八     史记四十八 陈胜者阳城人也【即河南阳城县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括地志云陈州太康县本汉阳夏县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

  • 何伯祥传(附何玮传)·宋濂

    何伯祥,易州易县人。自幼服役于金军中,后随张柔归附于蒙古军。太祖平定河朔,唯保定之王子昌、信安之张进坚守,蒙古军未攻下。子昌是金朝一员骁将,张柔命伯祥攻打。伯祥兵逼保定城,王子昌弃城逃走,伯祥追赶,遭子昌回箭射中。伯

  • 卷七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储嗣宋仁宗嘉佑元年知制诰吴奎上奏曰臣闻王者以社稷为本宗庙为重社稷必有奉宗庙必有主今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嗣续未立天地

  • 卷十二·陆九渊

    卷十二 与赵然道 若已汩于利欲,蔽于异端,逞志遂非,往而不反,虽复鸡呜而起,夜分乃寐,其为害益深,而去道愈远矣。 三 富贵利达之不足慕,此非难知者。......但一切断弃,则非道矣。知道之士自不溺于此耳,初未

  • 顺鼓篇第四六·王充

    【题解】顺,是训诂解释之义。本篇是为解释《春秋》鲁“大水,鼓,用牲于社”而作的。本篇主要论述水灾是怎样产生的?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消除它?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把《春秋》中关于“大水,鼓,用牲于社”的记载

  • 卷四十三·道世

    △轮王灾第四十(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盖闻飞行皇帝,统御四洲。边鄙逆命,则七宝威伏;十善引化,则千子感现。囊括遐迩,独处中原。发慈父之抚育,感赤子之忠臣。世居久远,贪逸弥繁。峻极威戎,远思天报。於是行转轮之猛,腾帝释之宫。

  • 卷第二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猛光侍缚迦  金光[醫-酉+口]罗钵那剌陀得果  妙发钵持油尔时猛光王默自思念。我今婴此不睡之病日觉有增。欲设何方令得瘳愈。应可召集国内医人

  • 方洲集·张宁

    二十六卷。附《读史录》四卷。明张宁(约1469前后在世)撰。张宁,字靖之,号芳州,浙江海盐人,一说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天顺元年(1457)奉命使朝鲜。回国后,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

  • 丘文庄公集·邱濬

    诗文集,十卷,明邱濬撰。丘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其实不下于他的诗篇。其散文取材广泛,反映现实,文笔恣肆疏隽,议论深闳,颇受后世文士推崇。

  • 菩萨生地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种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