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教化兵将品下

尔时世尊渐渐行到恒河岸边。至於彼已,而恒河畔有一船师。遥见世尊向已而来。从坐速起。急疾向前。迎接世尊,到佛边已,而白佛言:善来世尊,从何远来。而忽到此。世尊,若为怜愍我故。愿上此船。我度世尊,到於彼岸。不取其价。

尔时世尊,即上船上。坐船上已,将如是偈。教诲示导彼船师言:汝今善曝晒此船,如是当得艇轻利。若能舍此欲恚恼,必定速得至涅槃。汝以慈心晒此船,令其轻便早疾渡。

汝今若能舍欲恚,必定速得趣涅槃。汝以悲心晒此船,令其轻便早疾渡。汝今若能舍欲恚,必定速得趣涅槃。汝以喜心晒此船,令其轻便早疾渡。

汝今若能舍欲恚,必定速得趣涅槃。汝以舍心晒此船,令其轻便早疾渡。汝今若能舍欲恚,必定速得趣涅槃。若有比丘行慈心,能信世尊佛教法。

速疾证於寂定处,不久得无动涅槃。若有比丘行悲心,能信世尊佛教法。速疾证於寂定处,不久得无动涅槃。若有比丘行喜心,能信世尊佛教法。

速疾证於寂定处,不久得无动涅槃。若有比丘行舍心,能信世尊佛教法。速疾证於寂定处,不久得无动涅槃。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船师言:汝善男子,将水晒船。作是语已,时彼船师所有俗形。皆隐不现。左手自然执瓦器钵。头须及发,犹如七日剃落比丘。行步威仪,犹如百夏上座无异。如是成就。即得出家。受具足戒。

尔时世尊为欲令彼生欢喜故。复更为彼增加说法。而彼不久。善男子,以行梵行讫。现自证法。求得诸通。欲舍生死修於净行。所作已办。自言我更不受後有。而彼长老成阿罗汉。心善解脱。是时长老佛教诲已,令行他方传化众生。

尔时世尊教彼长老船师比丘。令行去已,独一身在。更无二伴。渐渐至彼优娄频螺聚落之所。

尔时忉利帝释天王作如是念。如来今者在於何处而自观看。见於如来。独自无人。向彼优娄频螺所去。既观见已,是时帝释即自隐身。化作梵志摩那婆形。可喜端正。众人乐见。头上螺髻。用以为冠。身著黄衣。左手执持纯金澡瓶。右手擎持杂宝之杖。在如来前。即从佛取三衣钵盂。於先而行。时彼帝释在前行路。若值州县聚落国城。即以神通。飞腾虚空。围绕州县聚落村邑。各各三匝。三匝讫已,停於彼上。

尔时彼化摩那婆身。如是端正。如是可喜。为人乐观如是威德。见已众类百千万众。雲雨集聚。各问彼言:汝摩那婆。是何处人。谁家种族。兄弟姓字。云何而来。时摩那婆即以偈颂。报答於彼诸人等言:

世间丈夫知足者,自能觉悟世无双。名阿罗汉善独行,我今为彼作弟子。众生没溺烦恼海,困苦不能出到边。彼今为作法船师,既已自度欲度彼。

若其世间能度者,我为侍者逐後行。彼既能尽欲贪恚,无明黑闇亦破裂。世间有漏尽除灭,我作弟子而供承。世间最妙无比双,何况得有胜上者,

如来世尊今出现,我为亲侍随东西。世间如是无上尊,今日欲来至於此。

时天帝释说是偈已,如来世尊即到其前。而众人见如来如是可喜殊特为人乐睹。乃至身体犹如虚空众星庄严。大众见已,各相谓言:如此师者堪此弟子。如是弟子堪如是师。而世尊为彼等诸人。作於微妙善巧密教言说法义。

尔时彼诸一切人中。或闻如来说此妙法。或有发心求出家者,或有得於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或复有为未来世作声闻乘中种子因缘。或复有为未来世作缘觉乘中种子因缘。或复有为未来世作菩萨乘中种子因缘。其中或有受三归依及五戒者尔时世尊发遣天主帝释去已,乞食时至。著衣持钵。独自而行。欲乞於食。渐渐到彼大兵将村。入彼邑已,即诣兵将婆罗门家。到其家已,即便进入於其门内。铺座而坐。尔时兵将大婆罗门有於二女。一名难陀。二名波罗。时彼二女出向佛边。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卻住一面尔时世尊知於彼等心行所趣结使已保知於诸界。知诸入已,说四谛法。如是说已,时彼二女闻佛说法。破二十重诸见之山。即时得证须陀洹果。彼等女见法实相已,随佛乞受三归五戒。既得戒已,即从佛手取於钵器。将好色香美味具足。种种饮食。满盛钵中。以用奉佛。尔时世尊受彼食已,从村而出。尔时提婆大婆罗门。从他转闻彼大沙门来至於此。闻已即作如是思念。我昔曾请彼大沙门。许施饮食。我今薄财贫贱困乏。当作何计。而彼提婆大婆罗门。闻此言已,速疾而还。向自己家。到自家已,语於其妻。作如是言:昔大沙门。在於优娄频螺聚落。苦行之时我愿施食彼大沙门。今日至此当作何计。而彼妻报夫提婆言:乞听所说,未审尔不。我忆往昔年少之时,是时兵将大婆罗门曾弄於我。欲求世事。我时不听。彼暂指触。而今圣夫将我与彼行於世事。从其随索多少钱物。得以而为彼大沙门作食布施。

尔时提婆大婆罗门报其妻言:此事不然。我婆罗门理不合作如是之事。然其提婆大婆罗门别思惟已,即诣兵将婆罗门边。到彼所已,即便白言:善哉兵将。唯愿借贷我五百钱。若我能偿。此事善哉。脱不能偿。我之夫妇。二人详共悉入汝家。为汝作力。

尔时兵将大婆罗门即与提婆婆罗门钱。足满五百。而语之言:汝今将去随意所用。其事若讫。更不得传从他借贷。持以偿我。如汝所要。身自出力。觅钱与我。尔时提婆大婆罗门从兵将边。依法受取五百钱已,至自己家付与其妻。付已语言:汝宜精好备办饮食。身即自诣於外林中。而往佛边。到佛所已,共佛对颜。言语慰喻。问讯起居讫已,卻一面立。欲请如来。

尔时提婆大婆罗门即白佛言:善哉大德。沙门瞿昙。唯愿受我明日饭食。是时世尊默然受请。尔时提婆大婆罗门知佛默然受其请已,从坐而起。绕佛三匝。辞佛而去。至自己家。是时城内一切巷陌皆卖熟食。尔时提婆大婆罗门即於彼夜。严备多种甘美饭食。如是咬啖唼?束?尃唊。其夜悉办如是诸味。过夜天明。家内洒扫。铺床座讫。即至佛边。长跪谘白。作如是言:大善沙门。若知时者,饮食已办。愿赴我家。

尔时世尊既至食时。著衣持钵。渐渐而行。至彼提婆婆罗门家。到其家已,随铺而坐。尔时提婆见佛坐已,夫妇自手擎持多种微妙清净众味饮食。立於佛前。以奉世尊,唯愿如来。自恣而食。是时提婆奉佛食讫。别於佛边铺座而坐。坐已世尊即为提婆大婆罗门。如应说法示现教诲。令欢喜已,从坐而起。随意而去。

尔时提婆大婆罗门送佛而出。其提婆妻从他借衣。著奉佛食。供养佛已,见佛出还。即便解衣。置於一处。而扫除地。时有一贼。忽尔来偷其衣将去。时提婆妻为失衣故。心大愁恼。时其提婆。送佛还家。见於其妇。心大扰乱。即便问言:汝今何故。如是烦恼。妻报夫言:圣夫当知。我所借衣。不知谁偷。忽然失去。是时提婆闻此语已,心地迷闷。不知所为。作如是言:我以从他贷五百钱。用为供具。汝今从他借衣而著。忽复失去。我家贫短。以何备偿。当作何计。

尔时提婆欲求自死。即便往至尸陀林中。上大树上。欲自扑地。而不能堕。即复大愁。然彼贼人执其衣裳至尸陀林。忽尔还来。在於提婆所上树下。掘地埋之。以土覆上。於上大便。放讫而去。时彼提婆在於树上。遥见此事。贼去以後。从树而下。掘取其衣。还将向舍。时提婆妻扫除舍内。处处分除。其屋一角。忽然自陷。低头观睹地下。见有一赤铜瓶。其中满金。乃至略说。见第二瓶,第三第四。悉皆是瓶。更复观看其下。更见一赤铜瓮。亦满中金。彼见金已,即大惊叫。指示夫言:圣夫圣夫。速来速来。我已得也。

尔时提婆闻妇声已,作是思惟。此妇可怜。何故失心如是诳语。云我已得。得於何物。其前他处借衣失去。我今已得衣现在此。其何故唱言我已得。是时提婆将衣入家。问其妻言:居家善者,汝何所得。彼妇即便指示其金。语言圣夫。我得此也。是时提婆复语妻言:汝所失衣我亦得也。而彼妇女。取其衣裳。向所借处。还归其主。

尔时提婆大婆罗门作是思惟。我今独自不能淹消食多许金。即便携将五百钱。直还向兵将婆罗门边。而偿其债。到已语彼大兵将言:我从仁者贷五百钱。今以还汝。是时兵将语提婆言:我前语汝。不得从他举钱偿我。唯出自家身力偿我。提婆复言:我不从他贷取此物。兵将复问。汝从何得。提婆报言:我从地得此之金藏。彼不承信。尔时提婆即将兵将。到自己家示其金藏。

尔时兵将见其金藏。是一聚炭。语提婆言:汝何狂也。语我是炭用作金相。是时提婆复更重语彼兵将言:此实真金。非是火炭。如是再过三过。以手触彼金藏唱示言:此是金非炭。复作誓愿。如我善业因缘力故得此金者,乞示兵将。婆罗门见如此语已,炭即为金尔时兵将见此地藏悉皆是金。见已复问彼提婆言:仁者汝今供养何谁。为天为仙。并及善人。而彼与汝。如是愿报。提婆报言:我於今日。家唯供养是大沙门。来於宅内。奉施饭食。或应藉彼功德果报。当成於此。是时兵将报提婆言:汝今所得此之金藏。悉皆是彼善业因缘故生此报。无人能夺。无人能断。汝莫作疑。安隐而食。

尔时提婆作如是念。我以布施大沙门食。生於如是大功德报。心生欢喜。踊跃无量。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复诣佛边。到已共佛对论美言:慰喻问讯。种种说已,卻坐一面。

尔时提婆重白佛言:愿大沙门。受我明日更奉施食。世尊默然还受其请。是时提婆见佛默然受其请已,从坐而起。绕佛三匝。辞退而还。至自家已,城内街巷。一切悉有五熟而卖。如上所说,乃至施食饭佛以後。共妻二人。在於佛前。铺座而坐。欲听法故。佛知彼等心行体性。诸使薄少。为说四等诸法相门。彼等闻已,卻二十重我见之山。即便证得须陀洹果。彼等既见法实相已,即受三归。奉持五戒。

尔时世尊从坐起已,随意而行。於後一时。诸比丘等。心疑各念。共相问言:彼之提婆大婆罗门并及妻等。先作何业。而造业已,得是果报。至如来边。证诸圣法。复作何业。今世贫穷。还卒大富。时诸比丘如是语已,即诣佛所。到佛所已,即谘问言:善哉世尊,彼之提婆大婆罗门并及妻等。昔作何业。而造业已,得此果报。复至佛边。得诸圣法。更造何业。先贫後富。一旦如是,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若欲闻者,今应谛听。彼之提婆大婆罗门。亦有过业。亦有现业。何等名为过去之业。诸比丘知。我念往昔。此贤劫中。是时众生。寿二万岁。有佛出世。号曰迦叶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时迦叶佛已转法轮。度生死岸。竖立法幢。满昔誓愿。成最丈夫。开化众生。无量千亿住於善道。还居在此波罗奈城昔圣处所鹿野苑中。

尔时还彼波罗奈城。有於一人。从佛边受三归五戒。而其生中不行布施。命终之时,心发是愿。迦叶如来所授於彼菩萨记别。名曰护明。言是菩萨。於当来世。众生百年寿命之中。得成佛者,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愿我值遇於彼世尊以是因缘。汝等当知。尔时彼受三归五戒不行布施优婆塞者,今此提婆婆罗门是。其於彼时受此三归。护持五戒。为优婆塞。命终乞愿。愿值於我。以是因缘。今得值我。复以彼时不行布施。今得贫报。此是过去所造作业。

比丘当知。何者名为现在世业。我昔六年苦行之时,而彼提婆随宜将食。布施於我。我今得成无上菩提其复请我。至於己家。布施我食。以是因缘。得现世报是故汝等诸比丘辈。应当须向佛法僧边。生於恭敬希有之心。当得如是功德果报,犹如提婆婆罗门身现受其福。不得报者,以慳贪人不肯布施。今受贫贱困苦之患。汝等比丘。当如是学。世尊自从波罗奈国。来至优娄频螺聚落。於其中间。有八万人。受佛教化。入诸法中。

佛本行集经迦叶三兄弟品第四十四上。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今先可教化一个得通之人。令其欢喜。彼欢喜已,应当次第广化多人。是时优娄频螺聚落。其中有三螺髻梵志仙人居止,第一所谓优娄频螺迦叶为首。教授五百螺髻弟子。修学仙法。为匠为导。最在前行,第二名为那提迦叶。复领三百螺髻弟子。为首为导,第三名为伽耶迦叶。复领二百螺髻弟子。为首为导。合有千人。随彼兄弟。修学仙法。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今此优娄频螺迦叶。其声遍满摩伽陀国。彼处内外一切人民并谓言:其是阿罗汉。我今可先化彼优娄频螺迦叶。令其欢喜。彼欢喜已,当有多人受其教法。佛复思念。此等诸仙。以何为重。彼行是何。念已即知彼等唯用苦行为尊。其次则以领众为重。

尔时世尊,隐本形相。即便化作苦行之身。头上结发。螺髻为冠。兼复化作五百梵志摩那婆子。以为徒众。悉皆可喜。端正无双。为人乐见。围绕左右。以神通飞到彼优娄频螺迦叶所闻声处。下地而祝

尔时彼等一切诸仙。见化众已,悉各忩遑。东西驰走。或有安置於铺设者,或有洗足。或入草庵拂拭整顿。或有将草作席铺设。或有取水以拟澡洗。又复各各告彼等言:汝等今者从何忽来。而至於此。不相告知。汝等何不於先遣使道我欲来。我若先知。当预置设。是故汝等当少时祝我等办具种种供拟。世尊既知一切诸仙心生愿乐。悉知佛已,

尔时世尊还摄神通复於本形。独立而祝时彼诸仙既见世尊剃除须发身著袈裟染色之衣。是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神。大有威德。然其未得阿罗汉果。如我今日。在於此祝此是如来最初於先出神通法。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即白佛言:善大沙门。仁今何远来至於此。善大沙门。仁今若当愿乐於此。我住处者,随仁所须。我当供给。又仁意乐於何处所。坐起眠卧。此是草庵。此是草堂。任意选龋作是语已,佛告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言:善哉迦叶。汝若不辞。能见敬重。我欲入汝祭祀火神处所安居。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有一弟子。於先旧患下痢之玻以病下故。粪秽草庵。自馀一切诸弟子等。见秽草庵。瞋忿不净。驱遣令出。是时彼患摩那婆身被驱出。时作如是念。此之庵舍。为於一切螺髻而造。云何见我病患下粒驱遣我出。愿我舍命。得是身体。仰报彼等如是之事。时彼患者作是念已,即便命终。命终已後。即受如是大毒龙身。生已在於彼草堂内。或有人来。或畜生来。皆被螫杀。以是因缘。彼堂即空。无有人祝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有何对治。能伏毒龙。唯应有火能相屈耳。作是念已,即以火神。安彼草堂。恒常如法依时供养。尔时优娄频螺迦叶即白佛言:善大沙门。我实不辞。亦不惜是此之草堂。但彼草堂有大极恶严炽龙王。居住彼中。其龙甚有大神通力。有大恶毒。有猛厉毒。非止害仁。亦损我也尔时世尊如是再过语迦叶言:汝若不辞不敬重。彼但当与我草堂居祝迦叶报言:我意不愿仁住火堂。所以者何。彼处今有一大毒龙。猛恶严炽。恐为於仁并及我身。作於毒害。善大沙门。此堂本来。我等师徒。久共舍之。无人能入。

尔时世尊第三重告彼迦叶言:仁者迦叶。若有一切毒龙。来满此堂住者,彼等不能损我一毛。况一龙也。仁者迦叶。但汝意可。我自当入。愿汝莫辞。莫重彼堂。其终不能损害於我。是时优娄频螺迦叶。以佛三度殷勤未已,即白佛言:善大沙门。我亦不辞。亦不重彼。我以相语。若心不疑。当随意祝常作方便。莫令被害。

尔时世尊得於迦叶印可听已,手自执持一把之草。入火神堂。入已铺草。取僧迦梨襞作四叠。以铺草上。加趺而坐僧伽梨上。端身而祝正念不动。除舍一切外内怖畏。身毛不竖。寂然禅定。

尔时彼堂毒龙。出外求觅食故。处处经历。饱已回还。入於火堂。遥见如来坐火堂内。见已其心作如是念。我身犹活。今有何人。忽入我堂。其意既恶。即兴毒害。口出烟炎。如来复坐如是三昧。身亦放烟。

尔时彼龙见是烟已,增长更嗔。放猛火炎。如来尔时亦入如是火光三昧。身出大火。佛及毒龙。各放猛火。是时彼堂。严炽猛炎。以猛炎故。草堂彤然。如大火聚。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我今可作如是神通。作神通已,莫害於彼龙王命根。但当烧其皮肉筋骨。悉令净荆尔时世尊即作如是神通变化。以神通故。令彼龙王。命不伤害。但使其馀身分然荆如是讫已,又复从身出於诸种杂色光明。所谓青黄赤白黑色。出已唯照一寻地。明示於彼龙。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去彼祭祀火堂不远。遥见堂内出大猛炎。见已即作如是念言:呜呼呜呼。此大沙门。今被毒龙之所烧害可惜可惜。以其不取我等师徒好言善语。时彼众有一摩那婆。名阿罗陀祇梨迦(隋言湿树衣皮)。见彼火堂。亦大懊恼。自馀一切诸摩那婆。各各称名。悉皆恐怖。并相呼唤。谓迦吒牟尼(隋言苦行仙)。谓耶摩其尼(隋言双火)。谓何唎尼毗奢耶那(隋言立火)。谓毗罗波罗婆(隋言丈夫光)。谓奢摩罗耶那(隋言杂色眼)。谓波罗耶那(隋言能度彼岸)。谓迦吒耶那(隋言将爱行)。谓瞿昙姓(隋言暗牛)。谓目揵连种(隋言白捧)。谓婆私吒姓(隋言化住)。谓颇罗堕(隋言重憧)。汝等汝等。速来速来。此大沙门今被毒龙吐火烧爇。我等当往助其扑灭。

尔时彼等诸摩那婆。闻是声已,或将水瓶。或复担梯。速疾走来。来已著梯。上彼火神大堂之上。上已将水欲灭於火。而彼火炎。世尊力故。更增炽盛。时彼一切诸摩那婆。即还下彼火神堂祝在一边立。各相谓言:此大沙门端正可喜。而被毒龙之所恼害(梵本沙门来并再称)尔时众中。湿树皮衣摩那婆仙。悲哀说偈。以哭佛言:

呜呼微妙端正身,头发甚青指罗网。七处圆满端正眼,被龙翳如日月昏。尔时更有一摩那婆。还复悲哀哭泣於佛。而说偈言:呜呼诸王胜家生,甘<辶蔗>上种人中胜。

世间无过此生处,今为毒龙火烧身。尔时更有一摩那婆。还复悲哀哭泣於佛。而说偈言:三十二相庄严体,自得解脱能脱他。瞋恚能伏不害身,今被毒龙毒火灭。

尔时更有一摩那婆。还复悲哀哭泣於佛。而说偈言:支节长短正等身,甘<辶蔗>诸王种增益。体如阎浮檀金柱,今为毒龙火所焚。尔时更有一摩那婆。还复悲哀哭泣於佛。而说偈言:

诸仙闻声心欢喜,布施持戒最福田。身体柔软大吉祥,呜呼今被龙火杀。尔时优娄频螺迦叶亦来集聚。去彼火堂。不远立祝

尔时有一摩那婆。来白於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言:和上一过试观占彼大沙门。看其大沙门生宿之中。更不为於诸馀恶星所犯触也。其所犯者,何星逼是沙门生宿。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即便仰瞻虚空星已,还告於彼摩那婆言:汝摩那婆。今应当知。此大沙门鬼宿日生。而彼鬼宿不为馀星之所逼触。谓摩那婆。此大沙门星甚快明。如我所见。星宿相貌。大沙门今共龙角斗决胜之状。此相必定是大沙门。决降彼龙。无有疑也。

猜你喜欢
  竹 阴 闲 话·太虚
  第三十七章 摩诃阇那·佚名
  卷二十·普济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玄奘
  卷三百七十四·佚名
  本无品第十四·佚名
  佛说优填王经·佚名
  07.说六随念品·佛音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八·雍正
  後跋·通奇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五(末)·窥基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法镜经序·佚名
  十地经论 第六卷·佚名
  卷第九·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五十四·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五十四 明 陆时雍 编 晩唐第六 皮日休【遭黄巢之乱卒不能自全作隐书凡六十篇以见志云】 五言古诗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 平声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鸬鷀成羣嬉芙蓉相偎眠渔通蓑衣城帆过菱

  • 卷七十一·毕沅

      ◎宋纪七十一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柔兆执徐十二月,凡二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熙宁八年辽太康元年   春,正月,乙未,辽主如混同江。   庚子,蔡挺罢。挺奏事殿中,疾作而仆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纪昀

    列传元 【九】○元九严实【忠济忠嗣】 刘通 岳存王玉汝刘伯林【黑马 元振 元礼】郭宝【玉德海侃】 石天 应严实刘通岳存王玉汝刘伯林郭宝玉石天应△严实严实字武叔泰安长清人志气豪放不治生产喜交结施与落魄里社

  • 张臣传·张廷玉

    张臣,陕西榆林卫人。行伍出身,担任队长。他矫健精悍,喜欢打攻坚战。跟着千总刘朋防守黄甫川。刘朋遇敌丧失坐骑被敌人包围了,张臣单骑前往救援,射中敌人的头目,抢夺一匹马载着刘朋回到军营,从此声名大震。不久代替刘朋的职位

  • 徐忠传·张廷玉

    徐忠,合肥人。承袭父爵为河南卫副千户。屡次随大军北征,俘获颇多,进升为济阳卫指挥佥事。洪武末年,徐忠镇守开平。燕兵攻破居庸、怀来,徐忠以开平投降。随军攻战于滦河,与陈旭一起攻取其城。李景隆进攻北平,燕兵自大宁回救。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六庆祝五【贡献三】是月亲王以下闲散宗室觉罗以上醵金铸佛庆祝万寿诏送栴檀寺宗人府摺奏恭逢皇上万寿无疆大庆亲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共一千四十五人觉罗共一千五百五十六人宗室觉罗共二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七一太常寺寺建於後府之南通政司之北坐西向东中为寅清堂堂左为博士厅右为典簿厅後为川堂川堂左右为少卿官舍後为後堂後堂左北为卿官舍後为香帛库前公亭三间北为柴库左为巡库房浇烛房右为祭器祭

  •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五·高晋

    目录□章【十五】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五天章【庚子 直 山东】诗南廵啓跸四叠前韵【有序】十六载溯懐系念莫申苍赤之诚三千里积悃就瞻难却东南之请矧清弱黄强之乆悉复南坍北涨之夙期后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六·佚名

    通謚節愍諸臣(上)遊擊寶永澄、贊理通判董爾礪、守備江萬春,籍貫俱未詳;萬曆四十六年,隨兵備僉事潘宗顏由開原出三岔口,與大兵戰於斐芬山,全軍敗沒(按潘示顏,明謚節愍)。(見明史及輯覽)。撫順千總王命印,籍貫未詳;萬曆四十六年,大兵克

  • 李鸣龢·周诒春

    李鸣和 字竹书。年三十岁。生于江苏东台县。本籍住址。江苏东台县茶城巷口李寓。已婚。女一。兄鸣谦。审计院协审官。初学于上海中西书院。毕业于南洋公学。任湖州致用公学。及南京商业学校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

  • 第十四章 46·辜鸿铭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辜讲有个毫无价值观的人(原壤,孔子的同乡),孔子很熟悉,有一次他叉开双腿坐着,孔子从旁边过,也没站起来。孔子就对他说:“你年轻的时候就任性而恶劣,长大

  • 卷四十九·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九钱塘程川撰书九周书二近诸孙将旅獒来读是时武王已八十余岁矣太保此书谆谆如教小儿相似若自后世言之则为非所宜言不尊君矣铢问人不易物之易合如字合作去声曰防上文意则当作如字读但德

  • 卷三十三·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三    宋 黄伦 撰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逺省尔知寜王若勤哉无垢曰周公意言武王勤劳辛苦得天下为子孙万世之基以绥养天下万世之民今不可故违吉卜安坐求敬忍视王室之

  • 佛是我们的善友·太虚

    ──三十五年十二月在首都监狱讲──今天到这里来和各位谈话,不惟见到有些故旧朋友,有许多虽不是亲知旧谊,以今日有缘聚谈,也觉到在过去世中必然是做过亲戚朋友的;要证实这个感觉,当以佛法眼光来看。佛教中名世界人生为有情

  • 楚林禅师语录目录·楚林上睿

    卷首序文目录一卷住潭州南云兴化禅林语录住梅城放光山毗卢禅寺语录二卷住郢州桐泉山法兴禅寺语录三卷住郢州桐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四卷住北京慈明寺语录住北京翊教寺语录五卷颂古六卷颂古目录终

  • 三春梦·佚名

    全称《刘进忠三春梦全传》,清代白话长篇历史小说,三十三回。未署撰人,作者不详,但从行文上看,可以确定是潮州人所写。 《三春梦》的石印本有“叙”但没有加“叙”题,叙后作者也没有署名。《三春梦》的写作年代是清朝

  • 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佚名

    简称《如意轮观门义注秘诀》、《如意轮观门义注》。密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属瑜伽密教莲花部注释书,注释如意轮中心真言及布字观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