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伯祥传(附何玮传)

何伯祥,易州易县人。自幼服役于金军中,后随张柔归附于蒙古军。太祖平定河朔,唯保定之王子昌、信安之张进坚守,蒙古军未攻下。子昌是金朝一员骁将,张柔命伯祥攻打。伯祥兵逼保定城,王子昌弃城逃走,伯祥追赶,遭子昌回箭射中。伯祥拔矢弃枪与子昌徒手搏斗,生擒子昌。张进闻王子昌战败,也弃城逃跑。伯祥攻克西山诸寨,后又攻汴京,克洛阳,围归德,破蔡州,多立战功,授易州等处军民总管。

太宗九年(1237),随主帅察罕伐宋,伯祥攻拔三十余寨,缴获战舰千余艘。又攻破芭蕉、望乡、大洪、张家等寨,俘虏大批宋军,缴获军械堆积如山。察罕上报其功,赐锦衣金甲。宪宗二年(1252),蒙古诸军进入宋境,伯祥提出,乘敌人不备,深入其地。他自己率兵突然发起进攻,直抵司空寨。夜间以精兵埋伏于险要之地。天将明,令士卒急速前进,宋军果然追击,伏兵四起,大败宋军。宪宗闻知,赐伯祥金二百两。

世祖南伐,伯祥参预军机,卒于军中。赠仪同三司、太保、上柱国,追封易国公,谥忠毅。

何玮,何伯祥之子,承继父职为易州知州,随蒙古大军围攻襄樊时,宋将夏贵率水军来援救,何玮的军营位于城东北,首当其冲。贵兵纵火烧毁北关,进逼何玮军营。万户脱因不花召玮退入城内,玮回答说:“建功立业正在此时,为何退避。”率众誓死战斗。将夏贵军击溃。

至元十一年(1274),丞相伯颜受命伐宋,以何玮为帐前都镇抚。大军至阳罗堡,夏贵率战舰封锁江面。玮在元帅阿术指挥下率所部先渡江,诸军随后,夏贵败走。宋丞相贾似道率水军在丁家洲进行抵抗,玮率军出战,夺舟千余艘,贾似道逃跑,何玮因功授武德将军、管军总管,佩金虎符。平宋之后,晋升为怀远大将军、太平路军民达鲁花赤,很快又升为昭勇大将军、行户部尚书、两淮都转运使。

至元十八年,何玮提升为参议中书省事。二十年,升为江南浙西道按察使。二十二年,改任大名路总管。二十八年,调湖南宣慰使。三十一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当时宰相共十一人,玮曰:“古时只有一个宰相,素以贤者任职,现在宰相多,政出多门,相互猜忌,请减少。”此意见未被采纳,请求更换他自己职务。

大德四年(1300),授侍御史,因母病辞职。七年,授御史中丞,奏陈当时要务十条,成宗嘉奖并采纳了。京师孔庙建成,何玮上书说:“唐、虞、三代,国都、闾巷都建有学校,今孔庙既成,应在其旁建立国学。”朝廷同意了。赛典赤、八都马辛从被贬谪的地方回来恢复丞相之职。玮上书道:“奸党不可再用,应选正人在朝廷为官。”成宗深以为然。监察御史郭章弹劾哈剌哈孙受赃,已完全服罪。但哈剌哈孙又暗中勾结权贵,诬告郭章是冤枉了他。玮率台臣陈奏皇上,辨清事实,使郭章免于诬陷之罪。

九年,成宗崩,丞相阿忽台奉皇后懿旨,召集廷臣讨论将成宗列于祖庙附祭及仁宗代理朝政的事,何玮提出反对意见。阿忽台对他声色俱厉地说“:中丞认为不可行,难道你不怕死?”众皆畏惧,而玮从容回答说:“怕死就是不义,如果为义而死,又有何畏。”不久称病辞职。

武宗即位于上都,授何玮为太子副詹事,遣使催他就职,并遥授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武宗从上都回到京师,临朝问谁是何中丞。玮出班拜见。武宗道“:朕知卿忠直为国,如朕有不到之处,卿当勉力辅佐。”

至大元年(1308),调任太子詹事,兼卫率使。很快就辞中书左丞,而仍为平章政事,商议中省事。不久,升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佩金虎符,主管屯田事务。武宗召至床前面谕道:“汴省事重,且屯田久已废弛,卿当为国竭力。”赐黑貂裘一套、锦衣二套。玮至汴后,建诸葛亮祠,设立书院,以地三千亩之租税作为书院经费。三年,改任河南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卒于官。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梁国公,谥文正。

猜你喜欢
  卷一 前赵录·崔鸿
  ●卷九十五·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四十二·王称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一·佚名
  卷七十一下·郝经
  儒林宗派卷四·万斯同
  绎史卷八十六之四·马骕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复鹿港厅兴宜泉书·丁曰健
  提要·杨大雅
  王恺传·张廷玉
  卷九十六·雍正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吕思勉
  卷二·佚名
  王鉴和·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投笔集卷上·钱谦益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 己亥七月初一作 龙虎新军旧羽林,八公草木气森森。楼船荡日三江涌,石马嘶风九域阴。扫穴金陵还地肺,埋胡紫塞慰天心。长干女唱平辽曲,万户秋声息捣碪。 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金陵旧识秦淮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八·杨仲良

      神宗皇帝   青苗法上   熙宁二年九月,制置三司条例司请以常平广惠仓见在斛斗,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其可以计会转运司用苗钱及钱斛,就便转易者,亦许兑换,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例取。民情愿豫给,令随税纳斛

  • 第七十回 陆敬舆斥奸忤旨 韩全义掩败为功·蔡东藩

      却说李泌自陈衰老,上表辞职,德宗不肯照准,泌又入朝面请,乞更除授一相。德宗道:“朕亦知卿劳苦,但恨未得贤能,为卿代劳。”泌即说道:“天下不患无才,但教陛下留意牧卜,自庆得人。”德宗道:“卢杞忠清强介,人多说他奸邪,朕至今

  • 卷之六十八·佚名

    洪武四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辛亥以故元降臣汪瓦儿间为河州卫指挥佥事赐文绮袭衣瓦儿间仕元为平章至是来归故有是命○甲寅高丽国王王颛遣其臣姜仲祥等奉表贡金银龙盏布文席龟贝等物贺 天寿圣节并贺皇太子千秋节○上

  • 卷之二十一·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冬十月。己卯朔。享太庙遣户部尚书英俄尔岱行礼  ○上躬祀堂子  ○颁顺治三年时宪历  ○顺天府举行乡饮酒礼。  ○以甲喇章京刘武元、为山东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天津兵备道

  • 一○一五 谕内阁陆费墀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佚名

    一○一五 谕内阁陆费墀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十九日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陆费墀既为侍郎,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周弘正传·姚思廉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周岂页的九世孙。祖父周..,齐朝中书侍郎,领著作。父亲周宝始,梁朝司徒祭酒。周弘正幼年丧父,和弟弟周弘让、周弘直都由伯父护军周扌舍收养。十岁时,通晓《老子》、《周易》,周扌舍每每与他

  • 狄仁杰·苏辙

    母后临朝,据人君之地而私其亲。有志之士,将欲正之,常患不克。汉吕后欲王诸吕,王陵以高帝旧约争之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背之不可。”言虽直,不见省。陵幸而不死,亦废不用。唐武后废庐陵王,立豫王。豫王虽在位,未尝省天下事

  •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晏婴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

  • 第七章 4·辜鸿铭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天如也。辜讲但是尽管孔子上面说过那些话,他在闲暇的时候,总能保持平静安详、高高兴兴。

  • 卷十九·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九宋 王质 撰颂闻颂一南风雅皆周独颂有周有鲁有商鲁则本国商则异代季子所观其辞极天下之美恐鲁僖公未足以当之史克亦未足以当之也杜氏以为盛德之所同也为有商鲁故同为盛德

  • 开元释教录卷第七·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七  周宇文氏都长安。  从闵帝元年丁丑(依古无号直称元年)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沙门四人。所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于中六部一十一卷见在八部一十八卷阙本)周沙门攘那跋陀罗(

  • 卷第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住于佛住;得佛平等,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立不思议,普见三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莫不皆是

  • 菩萨处胎经 第四卷·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四卷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随喜品第十一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曰顶王。将二万五千人。从东方安住世界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前白佛言。吾闻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

  • 卷第一百九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见纳息第五之一诸有此见无施与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释契经中所说见趣令知断故。所以者何。于生死中起大执著引大无义。为大

  • 卷第二·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二 佛祖 法身 佛像 佛祖 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 雪窦云。便与掀倒禅床。 法眼云。云门

  • 南濠诗话·都穆

    明代都穆撰。都穆 (1458—1525), 字玄敬, 吴县(今属江苏)人。明孝宗弘治年间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历礼部主客郎中,官终太仆少卿。该书亦称《南濠居士诗话》,一卷,七十多则。书中以记载古今诗人佚诗佚事为主,论诗不专主一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