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从园还城品下

尔时迦毗罗城。有诸释种五百大臣。皆悉是於菩萨眷属。还复造立五百精舍。拟菩萨坐。当於菩萨初入城时。各各立在自家门前。以欢喜心。合掌恭敬。而作是言:愿天中天。入我精舍。愿大船师。入我精舍。愿身金色。清净众生。入我精舍。愿施一切欢喜心者,入我精舍。愿名远闻。无毁缺者,入我精舍。愿德最尊。无等等者,入我精舍。时净饭王。为如是等五百亲眷。生怜愍故。将於菩萨。次第巡历。入其精舍。悉皆周遍。然後始将入於自宫。

尔时菩萨当生之日。即有五百诸释种子。同日而生。菩萨巍危最为初首。复有五百诸释种女。亦同日生。耶输陀罗而为上首。复有五百诸释奴仆。亦同日生。净饭王宫车匿为首。

复有五百释种婢媵。亦同日生净饭王宫侍卫太子。复有五百鲜白马驹。亦同日生。净饭王■揵陟为首。

复有五百大香象王。色白如雪。齐有六牙。在王宫门。忽然而现。复有五百大巨伏藏。周匝四面。绕迦毗罗。自然而现。

复有五百妙好园林。流泉浴池。种种花果。皆悉遍满。并现在於迦毗罗城。四面周匝。悉是太子威德力故。复有五百大商贾主。积诸钱财。多饶珍宝。相随来诣迦毗罗城。

复有五百微妙伞盖五百金瓶。并是五百粟散诸王。遣使送来。上净饭王。作如是言:今以是物。奉献大王。庆贺太子。

复有五千诸婆罗门及刹利种大富长者,各持己女。将来奉上於净饭王。时净饭王。凡所须者,皆悉备具时净饭王。自心思惟。我生太子。今作何名。

复更思惟。彼生之日一切众事。皆悉自成。今我可为太子立名。名为成利。时净饭王。即开藏出百亿两金。供养成利。为立名字。是故偈言:如是王宫内,众事悉丰饶。

今作太子名,应当名成利。佛本行集经相师占看品第八上。

时净饭王。即召相师解占观者,呼使前来。令看太子。作如是言:汝诸相师婆罗门等。占是太子。在我族中。为好为恶。汝等好看吉凶之相。

是时诸相师婆罗门等。闻王敕已,一心瞻仰太子形容。各依先圣所有诸论。共相量宜。量宜讫已,白於王言:大王。今者大得众利。何以故?此太子者,有大威德。是大众生。今生王家。大王当知。此太子身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凡有一人。具三十二丈夫相者,於世间中。则有二种果报不差。更无馀异。何等为二。一若在家受世乐者,则得作於转轮圣王。王四天下。护持大地。七宝具足。乃至不用刀杖化人。自然如法。遍於海内。若舍王位。出家学道。得成如来应正遍知。名称远闻。充满世界。

时净饭王。闻是记已,复更重问婆罗门言:太子何处是大丈夫三十二相。婆罗门言:三十二种大人相者,一者太子足下安立。皆悉平满。二者太子双足下。有千辐轮相。端正处中。可喜清净。三者太子手指纤长。四者太子足跟圆好。五者太子足趺高拢六者太子手足柔软。七者太子手足指间具足罗网。八者太子踹如鹿王。九者太子正立不曲二手过膝。十者太子阴马藏相。十一太子皮肤一孔一毛旋生。十二太子身毛上靡。十三太子皮肤细软如兜罗绵。十四太子身毛金色。十五太子身体淳净。十六太子口中深好可喜方正。十七太子颊车方正如师子王。十八太子两胫广阔。十九太子身体上下纵横正等如尼拘树。二十太子七处满好。二十一者具四十齿。二十二者诸齿齐密。二十三者齿不疏缺不齹不齵。二十四者四牙白净。二十五者身体清净纯黄金色。二十六者声如梵王。二十七者舌广长大柔软红保二十八者所食之物皆为上味。二十九者眼目绀青。其三十者太子眉眼睫如牛王。三十一者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具足柔软清净光鲜。三十二者顶上肉髻高广平好。大王。此是太子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如是具足。若有一人具足此等丈夫相者,是人所得二种果报。在家出家如上所说,

时净饭王。闻诸相师说是语已,心大欢喜。遍体踊跃。不能自胜。即出种种百味饮食。设彼相师婆罗门等。令其自恣随意饱满。复以种种杂妙衣服。种种诸宝及馀资财。而布施之时,净饭王於迦毗罗大城之内。四衢道头及诸街巷。处处遍满。立无遮会。凡所须物。皆悉给与。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衣与衣。须香与香。须床敷与床敷。须房舍与房舍。须资财与资财。须駄乘与駄乘。所有功德。皆悉回施。并为资益於太子身。

是时菩萨。在天臂城岚毗尼园。从於母胎。初出生时。正忆正念。放大光明。遍满世界。又此大地。六种震动。备十八相。尔时地居诸天诸仙。见此瑞已,欢喜遍身。不自胜持。扬声叫唤。发大语言:今日阎浮岚毗尼中。菩萨出生。为於一切天人世间。作大安乐。为诸无明黑闇众生。作大光照。时四天王。闻彼地居诸天诸仙发大声已,其四天王。所在诸天。传闻此语。复大欢喜。发大音声。戏弄衣裳。作如是言:今於人中。菩萨出生。为诸世间。安乐明故。三十三天。闻四天王叫唤音声。亦大欢喜。如是乃至须夜摩天。从忉利闻至兜率陀。从夜摩闻化自乐天。从兜率闻他化自在。从化乐闻展转复至色界梵天。从他化闻梵众天。从梵天处闻梵辅天。从梵众天闻大梵天。从梵辅天闻光天。从彼大梵天闻少光。从彼光天处闻无量光天。从少光闻光音天。从无量光闻净天。从彼光音天闻少净天。从净天处闻无量净天。从少净闻遍净天。从无量净闻广天。从彼遍净天闻从於广天至少广天。从少广天至无量广。从无量广至广果天。从广果天至於热天。从於热天至无热天。从无热天至无比天。从无比天至善现天。从善现天。如是次第。一刹那顷。乃至到於阿迦尼吒一切诸天。各各唱言:今日菩萨。生於世间。为於天人。作大安乐。为於黑暗盲冥众生。作大灯明。尔时有一阿私陀仙。在三十三天上安居。见彼诸天。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或弄衣裳。扬声如前。见已即问彼诸天言:仁者大德三十三天。今以何故。欢喜踊跃。遍满身中。不能自胜。复大叫唤。手弄衣冠。说是语已,三十三天。报彼仙人阿私陀言:阿私陀仙大德不闻。今人世间阎浮提地。当於北方雪山之下。有释种城。名迦毗罗。彼城有王。名为净饭。彼王最大夫人生子。极大端正。可喜绝殊。身色黄金。头如伞盖。鼻高圆直。两臂下垂。形体端严。六根具足。处处皆充。如铸金挺。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备八十种微妙之好。大仙彼之菩萨决定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已决定转於无上清净法轮。而彼菩萨能於一切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诸世间中。自证诸通。证诸通已,阐扬正法。其法祕密。初中後善。义味深妙具足。说於清净梵行。彼说法时。所有一切诸众生等。以闻法故。有生法者,断绝生法。受老法者,断其老法。受病法者,得断病法。受死法者,得断死法。忧愁苦恼。悉得断除。灭其根本。阿私陀仙。从彼三十三天闻已,心生重信。即於彼天。隐身来下。现增长林尔时复有说如是言:南天竺地。有一城名优禅耶尼。去城不远。山名频陀。於其中间。更有一山。名阿私陀。是时仙人。於彼山居。以彼山故。即称仙人。名阿私陀。其仙人从忉利天下。在彼山时。阿私陀仙。将一侍者,名那罗陀。从彼山中。隐身来此迦毗罗城。去城不远。下而立祝作是思惟。我昔於此迦毗罗城。闻众国师及婆罗门云:净饭王生菩萨子。彼是天人及我等师。不得轻忽。若我今於迦毗罗城。现神通入无有此理。何以故?迦毗罗城。不同往昔。今日若往。应当更现其馀异相。我应敬彼如事尊神。我宁步行。入彼城内。时阿私陀及其侍者那罗陀。身徒步共入迦毗罗城。从小巷里。私窃欲向净饭王所。到宫门前。时迦毗罗人民稠闹。处处遍满。间无有空。为菩萨故。作大庄严。

时诸大众。见彼仙人步行而来。入迦毗罗。复从小巷。趣向净饭大王宫门。见已无量无边人民。雲雨而集。随逐仙人。心生惊愕。怪不敢问。以何义故。仙人致此。时彼大众。城内人民。或在自家门前而立。或在窗边。或倚构栏。或在台头。或在屋上。观彼仙人。各相谓言:往昔此仙。来入迦毗罗婆城。时乘大神通。腾空而行。到於净饭大王宫中。今日步行而来入城。我等不知。以何义故。步涉而来。

时阿私陀。至净饭王宫门前已,语当门人。作如是言:我婆罗门。久来耆耄,犹如祖父。今日步行。翻似年少。二十小儿及那罗陀童子而来。其那罗陀。年始八岁。汝可为我白净饭王。时守门者,语仙人言:如尊者教。我当奉谘。即入宫门。渐渐而行。到於王前。具以白王。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心大敬仰。欢喜无量。即从座起。语彼通事守门人言:汝急疾引仙人将来。勿使淹迟。时守门者,还仙人所。而作是言:大仙知时。宜速入宫。时阿私陀。闻彼语已,即共侍者那罗陀。入净饭王宫。时净饭王。遥在殿见阿私陀仙渐渐而行。将至王所。是时大王。即从座起。诣仙人所。承事迎接。扶持其腋。将好最胜最妙第一希有宝座。安置令坐。坐已礼拜。口唱是言:我今恭敬礼拜尊者,是时仙人。口即咒愿净饭王言:唯愿大王。常得安乐。时净饭王。白仙人言:尊者何求故屈到此。为须衣耶。为须食乎。为复求须其馀诸事。须者但道。我悉备具。必与不违。时阿私陀。谘白王言:大王当知。今我来者,无所乏少。不求衣食。一切诸事。悉所不须。然我今者故从远来。欲见大王最胜童子,大王慈恩。愿当示我善胜童子,是时童子,在於宝座。睡卧眠寝。净饭王语阿私陀言:尊者大仙。少时留心。童子今眠。犹未觉寤。愿待须臾。时阿私陀。即白王言:大王莫说如是语言:称童子睡。何以故?我等虽寤,犹如睡人。大王童子久来断除。无复眠睡。昼夜恒为诸众生等。得安乐故。大利益故。而入禅定。

时净饭王。知童子眠寤时欲至。即入宫内。敕令庄严宫舍殿堂。净水洒地。扫除粪秽。香水重洒。花散其上。在在处处。安置香炉。烧杂妙香。复悬种种缯采幡盖。垂诸旒苏。竖大宝幢。复悬无量真珠婴珞真珠罗网。种种宝铃。垂覆其上。悬众杂宝,犹如日月星宿之光复挂种种妙宝衣裳。喻如飞天。手持花婴。复悬杂色。朱紫红黄。种种众毛。诸如是等。挍饰精丽。庄严宫中。如乾闼城。一种无异。复召释种内外眷属。最大最胜。威德尊者,令来入宫。使共摩耶夫人一处。是时摩耶诣童子所。至已持手抱童子头。令向仙人拟如礼拜仙人之足。是时童子,威德力故。其身自转。足向仙人。时净饭王。更复共扶回童子头。令拜仙人。童子力故。足还自转。向彼仙人。时净饭王。复回童子,头向仙人。还复转足。如是至三。其阿私陀。遥见童子,是时童子,放常光明。照触大地。童子威德。端正可喜。色纯黄金。头如宝盖。鼻直而圆。脩臂下垂。支节正等。无缺无减。具足庄严。

时阿私陀。即从座起。白於王言:大王莫将童子圣头回向於我。何以故?彼头不合顶礼我足。我头应当顶礼彼足。复唱是言:希有希有。大人出世。最大希有。大人出世。我本从天所闻之者,即此童子真实。定是如彼不异。时阿私陀。整理衣服。偏袒右臂。右膝著地。伸其两手。抱持童子,安其顶上。还复本座。本座坐已,还下童子,置於膝上。是时摩耶国大夫人即白大仙阿私陀言:仁者尊师。当令童子礼大仙足。阿私陀仙报夫人言:国大夫人。莫作是语。今是童子,不应礼我。我及一切诸天世人。应当接足礼拜童子,

时净饭王。即持种种杂妙珍宝。以用嚫施阿私陀仙。时阿私陀。持自澡罐。以水洗手。受此施物。受已即持回奉童子,时净饭王。白阿私陀大仙人言:尊者大仙。我以此物。施於尊者,唯愿纳受。仙人报言:大王施我。我今回施最胜童子,净饭王言:我知大仙福田胜故。供养大师。阿私陀仙。复报王言:我今见是胜因缘故。回施童子,净饭王言:大圣尊仙。我今不解尊师此意。仙人复言:大王当知。我今身心。深自归伏於此童子,净饭王言:何因何缘。愿为解释。时阿私陀。即报王言:大王谛心。善听是义。我当为王说其本末。大王当知。我昔在於忉利天上。安居行道。忽见忉利一切诸天。欢喜踊跃。充遍其身。不能自胜。舞弄衣冠。跳踯悦豫。我时於彼。即便问言:诸天仁者,何因何缘。欢喜腾跃。不能自胜。执持衣冠。舞弄踯?属。作是语已,忉利诸天。即答我言:大德仙人。汝今知不。於下世间北方地内雪山之下。有释种城。名迦毗罗。彼城有王。名为净饭。彼王最大第一夫人。产一童子,端正可喜。人所乐见。身黄金色。头圆鼻直。足满臂长,犹如金像。备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必定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转无上清净法轮。今此童子,相貌具足。决是无疑。今此童子,以自神力。能知此世及以过去未来世等。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一切世间。自证知已,分别法相。乃至略说种种苦恼。可解脱者,令得解脱。大王我於彼时。闻是语已故。来至此观看童子,时净饭王。报仙人言:若如是者,大怜愍我。大饶益我。无覆忧愁。更有何法。过四种行。四行过已,能胜能最。今此童子,既人所生。能於未来。得无上道。阿私陀仙。复白王言:大王当知。彼等一切诸婆罗门。在在处处。云何得胜而证知耶。时净饭王。复更谘白於仙人言:我今在於大仙之前。愿为解说。令我乐闻。时阿私陀。答言:大王如我相传婆罗门家。四毗陀经说。往昔有一婆罗门。名曰羖羊。复有婆罗门。名拔迦利。复有婆罗门。名拔伽婆。复有婆罗门。名末檀地。复有婆罗门。名迦吒啰唎。复有婆罗门。名般適尸弃。彼等皆得阿修罗王算计之法。得胜得上。复有仙人。名阿帝利耶。复有一王名钵啰摩檀那。复有一王。名阇那迦。此等诸人。皆得除灭身苦方便。大王当知。如是如是,今此童子,虽生人间。而过於人。得胜人法。大王往昔复有一王。名婆伽罗。大海奔涛。波浪如山。甚难得渡。非祖非父。彼身能渡。大王诸如是等。虽生人间。有大威德。以威德故。过诸天人。

时净饭王。报仙人言:若如尊师所宣说者,我无有疑。但我爱子。其心狭劣。故生惊恐。阿私陀仙。复语王言:大王所有心狐疑者,今可谘问。悉为决之。时净饭王白言:大师我实怀疑。如彼往昔。有调浮王。多罗求王。知离婆王。达离波王。诸如是等。不曾得见。不曾得知。我此童子,云何得知得见此事。愿说因缘。时阿私陀。复报王言:大王我亦知王有是疑惑。不得言无。何以故?大王但闻他所说事。以意消息。筹量取之。用自决疑。凡其前後。所作诸王。未必一向有於证验。大王。彼等诸王子。及父祖。胜劣不同。是故大王不可种姓。独取其胜。不可以家。独取其胜。不可以先生故而胜。後为不如。或有後出而胜先生。大王譬如天晓之时,先现明相。然後出日。论其明相。未能照明。其日後出。普光大地。破一切闇。无有遗馀。大王世间如是如是,或时生子胜父胜祖。时净饭王。白仙人言:大德尊师。善以譬喻证明於事。慰解於我。令得决疑。心大安隐。大仙尊师。善摄受我。时阿私陀。复白王言:大王当知。我齿衰迈。馀残无几。今此童子,幼稚少年。春秋方盛。长大成就。当向山林出家学道。恨我朽耄。不觌慈颜。时净饭王。白仙人言:大仙尊师。今是童子,决出家耶。阿私陀仙。报於王言:大王今者不须疑虑。时净饭王。回头顾视看国师面。时阿私陀。问於王言:大王内心欲作何语。净饭王言:大德尊仙。此我国师婆罗门等。曾语我言:今此童子,必定得作转轮圣王。阿私陀仙。复白王言:大王如我意者,终不虚妄。我今所语。诚实至真。时净饭王。闻是语已,复更白言:大仙尊师。若审然者,乃令我心。更大忧愁。切割我心。肝肠恼沸。时阿私陀。复报王言:大王智慧勿作是言:大王往昔高曾祖父以行福业功德缘故。得度众生到於彼岸。如是匠导。讬作王儿。不但独为治化人民令得安乐而为王子。时净饭王。复白仙言:大师我意亦然。思惟如是,今此童子,种我王世。荷负重担。代我所忧。我至老年。出家入山。当修古道时净饭王。复白仙言:大师我意。欲令我子常在。云何方便。及今幼年。勿使舍我。阿私陀仙。复白王言:大王我实不能专正决定说是方便。令作障碍。

时净饭王。复语仙人。作如是言:大师善听。我今当作种种方便。设方便已,不令我子。从今幼稚。及到盛年。不听暂离。舍我出家。阿私陀仙。即问王言:大王今者因何事故。说如是语。时净饭王。报彼仙人阿私陀言:尊师当知。如我国内。所有相师婆罗门等。皆语我言:若是童子,在家当作转轮圣王。以是因缘。我如是语。阿私陀仙。复白王言:大王当知。彼等相师。皆大妄语。何以故?如是胜相。非是转轮圣王之相。今此童子,有百善相。八十随形。挺特殊好。分明炳著。皆悉具足。时净饭王。问仙人言:大师何等是此童子八十随形之好。时阿私陀。具白王言:

大王当知今此童子,两手掌内。有金刚文。大王今是童子诸指爪甲薄而且软。大王今是童子诸指爪甲其色赤红犹如铜鍱。大王今是童子诸指爪甲悉皆润泽。

大王今是童子诸指妙色。大王今是童子诸指皆佣。大王今是童子踝骨不现。大王今是童子两膝团圆有大光液。

大王今是童子进止雍容安详徐步。大王是童子行如师子王。大王是童子行犹如牛王。大王是童子行犹如鹅王。

大王是童子行安详徐步犹如耳珰。大王是童子行安庠如祝大王是童子身形体挺直。大王是童子身形体柔软。

大王是童子身形体滑泽。大王是童子身肤体上充。大王是童子身出妙熏香。大王是童子身肤体无上。

大王是童子身肤体整肃。大王是童子身支节分解。各自分明。大王是童子身肤体显现如大梵王。大王是童子身肤体无戾。

大王是童子身肤体清净无有黑皯(古汗切)。大王是童子身无有诸玻大王是童子身圆满正等。大王是童子身七处齐满。

大王是童子身具足诸好。大王是童子身遍体端正。大王是童子身行处淳净。大王是童子身最胜无垢诸毛清净。

大王是童子身无有垢障能出净光。大王是童子身常光一寻。大王是童子腰犹如弓巴(百雅切)。大王是童子腹无有破坏(谓其皮不皱欇等)。

大王是童子脐深隐妙好。大王是童子脐团圆不散。大王是童子脐犹如车轮。大王是童子脐分明右旋。

大王是童子手不粗不涩。大王是童子手如兜罗绵。大王是童子手掌心之中文理画深。大王是童子手文理册画柔软光泽。

大王是童子手文不破散。大王是童子手所有册文分明次第。大王是童子手两腕阔大。大王是童子头犹如踝骨。

大王是童子口唇色犹如频婆罗果。大王是童子面颜貌寂静。大王是童子舌薄而且长。如赤铜色。

大王是童子声深而清亮。

猜你喜欢
  方外英华(原版存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八)·寒松智操
  卷五·性音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世友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四·法藏
  五 锡兰岛之佛教·佚名
  起世因本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三(本末合)(尽毗卢遮那品)·慧苑
  佛说大藏正教血盆经·佚名
  照明十方品第十·佚名
  广慧琏禅师·惠洪
  罗湖野录序·晓莹
  放洋寰游启事·太虚
  第十三品·佚名
  卷第十一·雷庵正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二十一)·朱彝尊

    宋词六十九首天香龙涎香王沂孙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一春归【赵曰题云春归言归当春时也○广德二年成都作】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归到忽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鷰受风斜【有态】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

  • 卷三百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一栗类七言律栗熟         【宋】朱 子树杂椅桐继国风莫敎林下长蒿蓬【种树法栗下不得有艸木】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病起数升传药录【夲草云人有脚弱往栗树下

  • 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刘昫

    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朔,上御丹凤楼,制曰:“朕以菲薄,托于王公之上,恭承天地之序 ,虔奉祖宗之训,遐想至理,思臻大和。而诚不感物,化不柔远,声教犹郁,征赋仍繁。顷者务于安人,不惮屈己,与西蕃结好,申以齐盟。而戎心不厌,背义亏信,劫胁士

  • ●卷四·周密

      ○避讳   古今避讳之事,杂见诸书,今漫集数条于此,以备考览。   盖殷以前,尚质不讳名,至周始讳,然犹不尽讳。如穆王名满,定王时有王孙满之类。至秦始皇讳政,乃呼正月为征月,《史记·年表》作端月。卢生曰:"不敢端言其过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四)·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壬午朔以上尊谥册宝祭告 大行皇帝 仁孝皇后祝文曰仰惟 皇考 皇姚圣德神功亘古莫伦谨命文武群臣议上尊谥众心仰戴与论翕同恭惟册宝上尊号 皇考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位至孝 文皇帝庙号太宗

  •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十一月。乙未朔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停止次日朝贺。  ○丁酉。江南道御史鹿祐、疏参顺

  • 卷六十七·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七附载满洲旗分内之蒙古姓氏萨尔图氏栢德       谟和理禇库巴图鲁以上俱有传赛音巴彦岱    舒尔穆托尔本格   

  • 第一节 昭宗征河东·吕思勉

    光启四年(888年)二月,僖宗不豫,自凤翔还京。既至,改元曰文德。三月,崩。群臣欲立吉王保。杨复恭请立寿王杰。更名敏,又更名晔,是为昭宗。昭宗亦唐室贤主。史称其意在恢复旧业,号令天下,观其所为,信为不诬,而惜乎其时之不可为也。

  • 卷一·班固

    ○爵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

  • 卷十·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吴江陈启源撰南有嘉鱼之什上【正小雅】小雅次什之首至宋儒而两更不数六亡诗而以南有嘉鱼为什首者毛公之旧也苏颍濵嫌其非孔子之旧仍数六诗于什中而更以南陔为什首朱子又据仪礼奏乐之次升南

  • 卷十三·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三 宋 严粲 撰 陈    国风 【谱曰陈者太皥虙牺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爲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嬀满於陈都於宛丘之侧是曰陈胡公以备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

  • 续诗传鸟名卷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弱冠从伯氏论诗作毛诗续成值顺治五年王师下西陵土兵掠民间所藏窜入海传失其半越六年而怨家墨箧则尽樔之出走所记祗得国风省篇毛诗写官记诗札三种余沉沉矣康熙乙酉相距六十年予东归草堂隣人呉氏

  • 药师本愿经讲记校后跋·太虚

    佛法平等,原无高下,得其门而入,处处皆通,背其道而驰,头头障碍。佛陀说法,原以人类众生为其中心对象,随众生八万四千之病症,施治以八万四千之法药,法法悉能疗病,门门皆可入道,所谓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中国佛教,自唐、宋以降,偏

  • 象护缘品第四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摩竭国中。有一长者。生一男儿。相貌具足。甚可爱敬。其生之日。藏中自然出一金象。父母欢喜。便请相师。为其立字。时诸相师。见儿福德。问其父

  • 黄龙死心新禅师语录·死心悟新

    初住云岩开堂升座 僧问。觉花未开。即不问。觉花开处事如何 师竖起拂子云。看 进云。恁么则一阳交令节。迸出一枝荣 师云。有眼如盲 僧提起坐具云。争奈这个何 师云。自领出去。师乃云。问答纵横。理归一贯。问

  • 新华严经论·李通玄

    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本书系就实叉难陀所译之新华严经明其玄旨,并随释经文而成。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别、教义差别、成佛同别、见佛差别、说教时分、净土权实、摄化境界、因果延促、

  • 三论略章·吉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大乘三论略章》旧题名为胡嘉祥法师导义之要,共十六章。第一章二谛义,第二章二智义,第三章般若意,第四章真应义,第五章涅槃佛义,第六章佛性义,第七章二河义,第八章二种次第义,第九章正像义,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