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唐诗镜

《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明陆时雍撰, 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崇祯癸酉贡生。是编选自汉魏以迄晚唐 之诗,分为二集。前有总论一篇,其大旨以神韵为宗,情境为 主。如云: 诗须观其自得,古人佳处不在言语间。又云: 气太 重,意太深,声太宏,色太厉,佳而不佳,反以此病。又云: 诗不患无材,而患材之扬; 不患无情,而患情之肆; 不患无 言,而患言之尽; 不患无景,而患景之烦。所言皆妙解诗理。 其间如《孔雀东南飞》 一诗,讥其情词之纰缪,而于储光羲、 孟浩然辈亦俱有微词,盖其时王李余波,相沿未息,学者方以 吞剥为工,故于蹊径易寻者,往往加之排斥,欲以此针砭流 俗,故不免于惩羹而吹虀。然其采摭精审,评释详核,凡运会 升降,一一皆可考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之中,固不可不谓之善本矣。

《古唐诗镜》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诗镜原序
(3)诗镜总论
(4)古诗镜卷一
(5)古诗镜卷二
(6)古诗镜卷三
(7)古诗镜卷四
(8)古诗镜卷五
(9)古诗镜卷六
(10)古诗镜卷七
(11)古诗镜卷八
(12)古诗镜卷九
(13)古诗镜卷十
(14)古诗镜卷十一
(15)古诗镜卷十二
(16)古诗镜卷十三
(17)古诗镜卷十四
(18)古诗镜卷十五
(19)古诗镜卷十六
(20)古诗镜卷十七
(21)古诗镜卷十八
(22)古诗镜卷十九
(23)古诗镜卷二十
(24)古诗镜卷二十一
(25)古诗镜卷二十二
(26)古诗镜卷二十三
(27)古诗镜卷二十四
(28)古诗镜卷二十五
(29)古诗镜卷二十六
(30)古诗镜卷二十七
(31)古诗镜卷二十八
(32)古诗镜卷二十九
(33)古诗镜卷三十
(34)古诗镜卷三十一
(35)古诗镜卷三十二
(36)古诗镜卷三十三
(37)古诗镜卷三十四
(38)古诗镜卷三十五
(39)古诗镜卷三十六
(40)唐诗镜卷一
(41)唐诗镜卷二
(42)唐诗镜卷三
(43)唐诗镜卷四
(44)唐诗镜卷五
(45)唐诗镜卷六
(46)唐诗镜卷七
(47)唐诗镜卷八
(48)唐诗镜卷九
(49)唐诗镜卷十
(50)唐诗镜卷十一
(51)唐诗镜卷十二
(52)唐诗镜卷十三
(53)唐诗镜卷十四
(54)唐诗镜卷十五
(55)唐诗镜卷十六
(56)唐诗镜卷十七
(57)唐诗镜卷十八
(58)唐诗镜卷十九
(59)唐诗镜卷二十
(60)唐诗镜卷二十一
(61)唐诗镜卷二十二
(62)唐诗镜卷二十三
(63)唐诗镜卷二十四
(64)唐诗镜卷二十五
(65)唐诗镜卷二十六
(66)唐诗镜卷二十七
(67)唐诗镜卷二十八
(68)唐诗镜卷二十九
(69)唐诗镜卷三十
(70)唐诗镜卷三十一
(71)唐诗镜卷三十二
(72)唐诗镜卷三十三
(73)唐诗镜卷三十四
(74)唐诗镜卷三十五
(75)唐诗镜卷三十六
(76)唐诗镜卷三十七
(77)唐诗镜卷三十八
(78)唐诗镜卷三十九
(79)唐诗镜卷四十
(80)唐诗镜卷四十一
(81)唐诗镜卷四十二
(82)唐诗镜卷四十三
(83)唐诗镜卷四十四
(84)唐诗镜卷四十五
(85)唐诗镜卷四十六
(86)唐诗镜卷四十七
(87)唐诗镜卷四十八
(88)唐诗镜卷四十九
(89)唐诗镜卷五十
(90)唐诗镜卷五十一
(91)唐诗镜卷五十二
(92)唐诗镜卷五十三
(93)唐诗镜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白莲集·齐己
  归田诗话·瞿佑
  草木传·蒲松龄
  芳兰轩集·徐照
  彊村词剩·朱祖谋
  历代诗话·吴景旭
  全宋诗·佚名
  李太白诗集注·王琦
  赌棋山庄词话·谢章铤
  璇玑图·苏蕙
  玉台新咏·徐陵
  涧泉集·韩淲
  独醉亭集·史谨
  红拂记·张凤翼
  关张双赴西蜀梦·关汉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梦鹤轩梅澥诗钞卷三·缪公恩

    沈阳缪公恩立庄 登岱 无字碑 途中 都中晤洪稚存即留别 旅邸 春日漫成 小亭静坐 题画 题蛱蜨 春日 春阴 题平湖远眺 题晚径归樵 春行 春晴兼

  • 唐诗拾遗目录·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拾遗目録卷一五言古诗上太宗皇帝  许敬宗   虞世南魏澂    李百药   于志宁令狐德棻  杜正伦   陈子良任希古   刘孝孙   王易从卢照邻   刘庭芝   沈佺期宋之问   

  • 卷四·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四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送李亿【一作忆】东归【六言】 黄山远隔秦树【嗣立案西京赋绕黄山而欵牛首注汉书右扶风槐里县有黄山宫杜甫诗两行秦树直】紫禁斜通渭城

  •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成化十七年冬十月壬寅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癸卯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韩致亨等奉表贡马及方物来朝贺 万寿圣节○赐海外诸国及西域番王敕先是外夷朝贡者于所过驿传需索无厌至是礼部奏请因其使回降敕谕其国王敕

  • 卷十二·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二 【起辛未周定王十有七年○止己丑周简王十有四年】凡十九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案定王十六年五霸始毕故另分卷帙余见第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

  • 卷七十六、亲贵用事·黄鸿寿

    德宗光绪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命郡王衔贝勒载涛、贝勒毓朗、陆军部尚书铁良,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时另编禁卫军由监国摄政王亲统,而派载涛等司训练。宣统元年,春正月,派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陆军部尚书铁良、海军统领萨镇

  • 卷四十七 论语二十九·黎靖德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章   或问:"阳货矙亡以馈孔子,孔子矙亡而往拜之。阳货之矙亡,此不足责。如孔子亦矙亡而往,则不几於不诚乎?"曰:"非不诚也,据道理合当如此。彼人矙亡来,我亦矙亡往;一往一来,礼甚相称。但孔子

  • 卷五·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五      元 吴澄 撰深衣【郑氏曰名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素纯曰长衣有表则谓中衣澄曰玉藻篇内已略记深衣之制此则专记深衣而致详焉今以次玉藻之後孔氏曰余服上衣

  • 四书正误卷四 论语下·颜元

    先进吾友陈翁戆庵述旧解曰:「先辈于礼乐一段质朴意思,还是无位的野人存着;后辈华靡光景,都是有位的君子干的。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问修己「『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夫子何日不用礼乐,怎说『如用之』?」对:「不解。」予曰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而得空性。何等为十。一者能知力空性。二者能知无畏空性。三者能知不共法空性。四者能知戒蕴空性。五者能知三摩地空性。六者能知般若空性。七者能知解脱蕴空性。八者

  • 卷第三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二于正法内。有作是言。身及山等。久住不灭。故契经说。或有一类。身住十年。乃至广说。又说七日羯剌蓝住。又说持地住经一劫。由此知身可得久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澄观

    续藏经 华严经疏钞玄谈 唐 澄观撰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 将释此序大文分三初明题目次辨撰人后解本文初中经疏钞题具如下释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故名为序又序因

  • 总目·即非如一

    即非禅师全录总目卷第一道影赞(郑溥元)序(沈廷文 林宾)圣寿山崇福禅寺语录卷第二广寿山福聚禅寺语录卷第三升座小参秉拂卷第四法语卷第五举古拈古卷第六颂古代古答古卷第七机缘答问卷第八赞卷第九赞卷第十赞卷第十一

  • 毛文锡茶谱·毛文锡

    五代茶书,前蜀毛文锡撰,1卷,已佚,陈尚君辑本辑得41条。约成书于后蜀明德二年 (935),已佚。凡一卷,多记茶故事,后附以唐人诗文。

  • 暴风雨前·李劼人

    李劼人著。作于1936年。以四川成都为背景,写辛丑条约至辛亥革命前夜的社会变化。作品通过成都一个半官半商家庭内外的矛盾纠葛,着重写一群知识分子在维新浪潮中的各种不同的政治态度。成都闹起了红灯教的反清活动,不久被

  •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张泰来

    宋代诗歌史料著作。1卷。清人张泰来撰。作者本王应麟《小学绀珠》之说,列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录黄庭坚以下属江西诗社的诗人陈师道、潘大临、潘大观、谢逸、谢薖、洪朋、洪刍、洪炎、饶节、祖可、善权、徐俯、

  • 番大悲神咒·佚名

    一卷,纯梵语之大悲咒也,番者西蕃之义,即西域也。

  • 盂兰盆经疏·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二卷。是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的注释书。宗密自序云:“早年丧亲,依此经追荐亡灵。后还乡里,应乡亲之请,制此新疏。”书中判此经属律藏,为人天藏所摄,以拔苦报恩为宗。疏分四段:一教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