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镜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四

明 陆时雍 编

梁第八

虞羲【按本集序曰字子阳会稽人七岁能属文齐始安王引为侍郎寻兼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又兼记室参军事天监中卒南史云羲字士光余姚人有才藻卒於晋安王侍郎】

送友人上湘

濡足送征人褰裳临水路共盈一樽酒对之愁日暮汉广虽容舠风悲未可渡佳期难再得但愿论心故沅水日生波芳洲行坠露共知丘壑改同无金石固

虞骞【会稽人工为五言诗官至王国侍郎】

登锺山下峰望

冠者五六人携手岩之际散意百仭端极目千里睇叠岫乍昏明浮云时卷闭遥看野树短远望樵人细

【遥看远树短远望樵人细语死无韵】

江洪【济阳人工属文为建阳令坐事死】

乐府

秋风曲三首

先拂连云台罢入迎风殿已折池中荷复驱檐里鷰孀妇悲四时况在秋闺内凄叶留晚蝉虚庭吐寒采

【末句高韵】

北牖风摧树南篱寒蛩吟庭中无限月思妇夜鸣砧

胡笳曲二首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红顔征戍儿白首边城将落日惨无光临河独饮马飋飓夕风高聨翩飞鴈下

【气岸高迥】

采菱曲

白日和清风轻云杂高树忽然当此时采菱复相遇

【高韵】

为传建康咏红牋

杂彩何足奇惟红偏作可灼烁类蕖开轻明似霞破镂质卷芳脂裁花承百和且传别离心复是相思裹不值情牵人岂识风流座

伏挺【字士操一云士标平昌安丘人博学有才思为五言诗善效康乐体天监中除中军参军事迁侍御史邵陵王为江州携挺之镇侯景乱中卒】

行舟值早雾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渔人惑澳浦行舟迷泝沿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字字江行字字早雾所谓借景生情此是画家作用】

高爽【广陵人工属文齐永明时举孝廉天监初历官临川王参军出为?阳令】

咏镜

初上凤凰墀此镜照蛾眉言照长相守不照长相思虚心曾不采贞明空自欺无言故此物更复对新期

【三四好意】

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少勤学工文辞为安成王记室天监十五年迁治书侍御史迁秣陵令通事舍人出为黟县令除武陵王参军】

奉和湘东王教班媫妤

寂寂长信晚雀声喧洞房蜘蛛网高阁駮藓被长廊虚殿帘帏静闲堦花蘂香悠悠视日暮还复守空牀

【好韵致 优柔旖旎具见言外故善诗者不惟写情兼能写态】

拟古

故交不可忘犹如兰桂芳新知虽可悦不异茱萸香妾有凤凰曲无非陌上桑荐君君不御抱瑟自悲凉

【直而尽更无余藴】

何子朗【字世明逊之宗人早冇才思卒於国山令】

和虞记室骞古意

美人弄白日灼灼当春牖清镜对蛾眉新花弄玉手燕下拾池泥风来吹细柳君子何时归与我酌樽酒

【燕下拾池泥风来吹细柳物色闲静】

费昶【江夏人善为乐府尝作鼔吹曲武帝重之勅曰才气新抜有足嘉异赐绢十疋】

乐府

巫山高

巫山光欲晓阳台色依依彼美岩之曲宁知心是非朝云触石起暮雨润罗衣愿解千金佩请逐大王归

长门怨

向夕千愁起自悔何嗟及愁思且归牀罗襦方掩泣绦树揺风软黄鸟弄声急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

【末语善於寄诮】

王台卿【梁南平王世子恪除雍州刺史宾客有江仲举蔡□王台卿庾仲容四人俱被接遇按台卿诗多与简文倡和广弘明集曰州民前臣刑狱参军王台卿】

乐府

陌上桑四首

郁郁陌上桑盈盈道傍女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君去戍万里妾来守空闺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郁郁陌上桑袅袅机头丝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

【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语冷而隽】

朱超道

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语色轻艶如许附岁晚沉痾烛滴龙犹伏罏开凤欲骞】

朱超

咏孤石

侵霞去日近镇水激流分对影疑霜阙孤生若断云遏风静华浪腾烟起薄曛虽言近七岭独立不成羣

城上乌

朝飞集帝城犹带夜啼声近日毛虽煖闻弦心尚惊沈君攸【後梁人】

乐府

双鷰离

双鷰双飞双情相思容色已改故心不衰双入幕双出帷秋风去春风归幕上危双鷰离衔羽一别涕泗垂夜夜孤飞谁相知左囘右顾还相慕翩翩桂水不忍渡悬目挂心思越路萦郁摧折意不泄愿作镜鸾相对絶【衔羽一别涕泗垂色多殢鸟作鸟言人作人言乃佳故内通已情外通人情旁通物情方可以诗】羽觞飞上苑

上路薄晚风尘合禁苑初春气色华石径断丝阑蔓草山流细沫拥浮槎鱼文熠爚含余日鹤盖低昂照落霞隔树银鞍喧宝马分衢玉轴动香车车马处处尽成隂班荆促席对芳林藤杯屡动情仍畅翠樽引满趣弥深山阳倒载非难得宜城醇醖促须斟半醉骊歌应可奏上客莫虑掷黄金

施荣泰【玉台作施泰荣】

乐府

王昭君

垂罗下椒阁举袖拂胡尘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

【末语善怨怨自恃故】

桓法闓

初入山作【见华阳隐居墨帖】

【元帝在藩送碑入山今犹在朱阳馆东又有南平王萧伟所造清远之馆即弘崇弟子桓清远所居其桓师名法闓即清远之师也桓师初入山作诗曰】

寒谷夜将晨置赏复寻真方坛垂密叶澈水渡朱鳞杏林虽伏兽芝田讵俟人丹成方转石鑪变欲销银当知胜地远於此絶嚣尘

王金珠

乐府

子夜四时歌

夏歌

垂帘倦烦热卷幌乘清隂风吹合欢帐直动相思琴

秋歌

叠素兰房中劳情桂杵侧朱顔润红粉香汗光玉色徐悱妻刘氏【孝绰之妹称刘三娘姊妺二人并有才学悱妻文尤清拔悱为晋安郡卒丧还建邺刘为祭文辞甚凄怆 玉台作刘令嫺】

荅外

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芳树鸣鹂叶中舞戏蝶花间骛调琴本要欢心愁不成趣良会诚非远佳期今不遇欲知幽怨多春闺深且暮

【是绮罗语气落日更新妆开帘对芳树断肠景色】

题甘蕉叶示人

夕泣已非疎梦啼太真数唯当夜枕知过此无人觉

代陈庆之美人为咏

临妆欲含涕羞畏家人知还代粉中絮拥泪不听垂

梦见故人

觉罢方知恨人心定不同谁能对角枕长夜一边空吴兴妓童

赠谢府君

玉钗空中堕金钿行已歇独泣谢春风长夜孤明月【附褚翔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下句胜】

【附朱超咏贫窻开两片月霜足一重寒何不窻开一片月霜足两重寒然终不雅咏孤石对影疑双阙孤生若断云嫌太形似】

【附朱记室送别山开云吐气风愤浪生花俚甚且吐气生花又为蛇足於情景何当】

【附范静妻沈氏晨风行 理檝令舟人停舻息旅薄河津念君劬劳冒风尘临路挥袂涙沾巾飈流劲润逝若飞山高帆急絶音徽留子句句独言归中心??将依谁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循带易缓愁难却心之忧矣颇销铄晋人有情不能言情为不及情齐梁无情强欲生情为过於情二者均之为病】

横吹曲辞【古辞】

折杨柳歌辞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折杨柳枝歌

上马不捉鞭反抝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窻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企喻歌

【企喻本北歌古今乐录曰企喻歌四曲或云後又有二句头毛堕落魄飞杨百草头最後男儿可怜虫一曲是苻融诗本云深山解谷口把谷无人收与今传者小异】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羣雀两向波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琅琊王歌辞

【古今乐录曰琅琊王歌八曲或云隂凉下又有二句云盛冬十一月就女覔冻浆最後云谁能骑此马唯有广平公按晋书载记广平公姚弼兴之子泓之弟也】

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於十五女客行依主人愿得主人强猛虎依深山愿得深栢长快马高纒鬃遥知身是龙谁能骑此马唯有广平公

地驱乐歌

【古今乐録曰侧侧力力以下八句是今歌有此曲最後云不可与力或云各有努力】

青青黄黄雀石颓唐槌杀野牛押杀野羊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侧侧力力念君无极枕郎左臂随郎转侧

摩将郎须看郎顔色郎不念女不可与力

地驱乐歌

【古今乐録曰与前曲不同】

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

隔谷歌【二曲】

【古今乐录曰前云无辞乐工有辞如此】

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弟为官吏马食粟何惜钱刀来我赎

淳于王歌

肃肃河中育育熟须含黄独坐空房中思我百媚郎百媚在城中千媚在中央但使心相念高城何所妨

捉搦歌

粟谷难舂付石臼弊衣难护付巧妇男儿千凶饱人手老女不嫁只生口

华隂山头百丈井下有流水彻骨冷可怜女子能照影不见其余见斜领

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小时怜母大怜壻何不早嫁论家计

幽州马客吟歌辞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

郎在十重楼女在九重阁郎非黄鹞子那得云中雀

木兰诗

【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 古文苑作唐人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嬢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勲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牀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窻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始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兎脚扑朔雌兎眼迷离两兎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诗镜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八·彭定求
  ◆方布衣澜(叔渊遗稿)·顾嗣立
  萨真人夜断碧桃花·臧懋循
  《词综》(卷三十)·朱彝尊
  卷三·袁华
  卷二·詹安泰
  二集卷三十七·乾隆
  提要·冯惟讷
  卷十五·陈焯
  卷三十四·陈廷敬
  卷五百二十四·佚名
  游灉湖上寺·张说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辛壬癸甲録》·张次溪
  阮阅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十四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八哀诗【并序宝应广德至大历初所作】补注【鹤曰八诗非一时所作如李光弼诗云洒涙巴东峡严武诗云怅望龙骧茔武以永泰元年夏薨而旐出江汉舟转荆衡巳是数月今

  • 卷三百五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六萱花类五言古塘上行         【宋】谢恵连芳萱秀陵阿菲质不足营幸有忘忧用移根托君庭垂颖临清池擢彩仰华甍霑渥云雨润葳蕤吐芳馨愿君眷轻叶留景恵余眀咏萱草  

  • 卷三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五裴度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中擢第授河隂县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宪宗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寻转本司郎中使魏州还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寻兼刑部侍郎十六年

  • 卷九十五·列传第三十三·脱脱

        移剌履 张万公 蒲察通 粘割斡特剌 程辉 刘玮 董师中 王蔚 马惠迪 马琪 杨伯通 尼庞古鉴   移剌履字履道,辽东丹王突欲七世孙也。父聿鲁,早亡。聿鲁之族兄兴平军节度使德元无子,以履为后。方五岁,晚卧庑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正统十年五月甲戌朔礼部言天下诸司官吏军民建言例会廷臣议行窃见宣德中尚书蹇义夏原吉已角□羊职务特诏与议正统初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轮番会议今士奇荣已故惟溥尚在请令学士陈循曹鼐马愉参之 上以溥年老礼宜优闲令循

  • 续后汉书音义卷一·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音义卷一    宋 萧常 撰 纪一胜子贞元朔二年封陆城侯【陆城亭名隶涿郡按前书表贞以元朔二年封而陈夀蜀书作元狩六年误也若此类皆刋正之夀云封亭侯表无亭字】延熹【

  • 史纠卷三·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北齐书文襄纪渤海王业不繇子惠溯其树迹全逊晋景厕置帝纪将无过情此纪叙次不伦中载侯景答书尤属无谓一纪之中或取魏纪或取梁书或取北史剽集三家率尔而成絶无裁割疑非李氏之笔当属后人所补邢邵传传中载请

  • 十一 北票煤矿公司(1921—1925)——《努力周报》(1922—1923)·胡适

    我认识在君和徐新六是由于陶孟和的介绍。他们都是留学英国的。孟和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又是《新青年》杂志的社员,新青年社是一个小团体,其中只有孟和和我是曾在英美留学的,在许多问题上我们两人的看法比较最接近。在君和新

  • 龚景张·佚名

    龚景张先生小传龚先生名心铭字景张安徽合肥人光绪壬辰科进士授职翰林以庶常改职考取商部记名时奕劻父子柄国苞苴竞进先生以薄贽投之触怒载振奏劾落职遂绝意仕进耽金石书画之学书得平原诚悬神髓收藏金石碑版尤富受知于

  • 御制题宋版尚书详觧·夏僎

    御制题宋版尚书详觧五十八篇始至终厯为详解折扵中道心毋使人心杂圣法由来王法通士行【去声】胡编诚足伟九峯蔡实相同设如切已举其要二典三谟用不穷御制书夏僎尚书详觧费誓篇论淮夷徐戎事尝谓解经者不可以己意穿凿见

  • 生活中自有菩提,能静心才是智慧·李叔同

    生命起始之处,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就能发现,这颗心原来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柴米油盐中的那份安详智慧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 第五章 节欲·佚名

    伊川先生对张绎说:“我出生时体气薄弱,三十岁变得强盛,四十五十以后才完备。现在七十二岁了,比较一下筋骨,和壮年时没啥不同。这都是平时清心寡欲而形成的。”张绎说:“先生难道是因为体气薄弱才重视保命修身的?”伊川说

  • 卷四·佚名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五尔时佛薄伽梵。於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五种发菩提心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百千俱胝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已成就六种波罗蜜多。复有无量大阿罗汉。诸漏已尽

  • 朱子论禅的方法·胡适

      ……曰,然则其徒盖有实能恍然若有所睹,而乐之不厌,至于遗外形骸,而死生之变不足动之者,此又何耶?  曰,是其心之用既不交于外矣,而其体之分于内者乃自相同而不舍焉【适按,此句颇讲不通】,其志专而切,其机危而迫

  • 星槎胜览·费信

    中国古代外国地理游记。费信撰。明正统元年(1436)成书。原本前、后集2卷,后有改订本为4卷;近人冯承钧校注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费信(1388—?),字公晓,江苏太仓人,14岁时代兄为太仓卫戍军,借

  • 齐东野语·周密

    史料笔记。南宋周密撰。存明刊本、明正德胡文璧刊本、 《稗海》本、 《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说库》本等。有二十卷本和一卷本两类。近年排印出版的以二十卷本为底本,参以他书校勘而成,较为精湛。全书二百七

  • 资治通鉴全译·司马光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光有意编撰编年体通史,初成战国、秦时八卷,因“私家力薄,无由可成”,乃上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

  • 施灯功德经·佚名

    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说施灯之功德。佛在舍卫给孤独园。告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若七众以灯供养,其福不可思议。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于临终时,得三种明,又复得见四种光明,便生三十三天。于五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