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镜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五

明 陆时雍 编

乐章第三

北周

庾信

【庾信乐章疏达条畅絶去陈言布兹新令于雅颂则不足于词章则有余矣】

祀圜丘歌十二首

【隋书乐志曰周闵帝受禅居位日浅明帝虽革魏氏之乐而未臻雅正天和元年武帝初造山云舞以备六代南北郊雩坛太庙禘祫俱用之六舞者大夏大濩大武正德武德山云也于是正定雅音为郊庙乐宣帝嗣位皆循用之】

昭夏【降神】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来下风肃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蹔转鈎陈开

皇夏【皇帝入门】

旌回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云屯藉茅无咎扫地唯尊揖让展礼衡璜节步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昭夏【俎入】

日至大礼丰牺上辰牲牢修牧茧栗毛纯俎豆斯立陶匏以陈大报反命居阳兆日六变鼔钟三和琴瑟俎奇豆偶惟诚惟质

昭夏

员玉已奠苍币斯陈瑞形成象璧气含春礼从天数智总圆神为祈为祀至敬咸遵

皇夏【皇帝升坛】

七星是仰八陛有凭就阳之位如日之升思?肃肃致敬绳绳祝史陈信玄象斯格惟类之典唯灵之泽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云门舞【初献】

献以诚郁以清山罍举沈齐倾惟尚飨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

云门舞【初献配帝】

长丘远历大电遥源弓藏高陇鼎没寒门人生于祖物本于天奠神配德迄用康年

登歌【初献及献配帝毕奏】

岁之祥国之阳苍灵敬翠云长象为饰龙为章乘长日坯蛰户烈云汉迎风雨六吕歌云门舞省涤濯奠牲牷郁金酒凤凰樽回天睠顾中原

皇夏【饮福酒】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唯肃饮福唯?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鈎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斚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雍夏【撤奠】

礼将毕乐将阑回日辔动天关翠凤摇和鸾响五云飞三步上风为驭雷为车无辙迹有烟霞畅皇情休灵命雨留甘云余庆

皇夏【就望燎位】

六典联事九司咸则率由旧章于焉允塞掌礼移次燔柴在焉烟升玉帛气敛牲牷休气馨香膋芳昭晰翼翼?心明明上彻

皇夏【还便殿】

玉帛礼毕神人事分严承乃睠瞻仰回云辇路千门王城九轨式道移候司方回指得一惟清於万斯宁受兹景命于天告成

祀方泽歌四首

昭夏【降神】

报功隂泽展礼玄郊平琮镇瑞方鼎升庖调歌丝竹缩酒江茅声舒钟鼔器质陶匏列燿秀华凝芳都荔川泽茂祉丘陵容卫云饰山罍兰浮泛齐日至之礼歆兹大祭

昭夏【奠玉帛】

曰若厚载钦明方泽敢以敬恭陈之玉帛德包含养功藏灵迹斯箱既千子孙则百

登歌【初献】

质明孝敬求隂顺阳坛有四陛琮分八方牲牷荡涤萧合馨香和銮戾止振鹭来翔威仪简简钟鼓喤喤声和孤竹韵入空桑封中云气坎上神光下元之主功深盖藏

皇夏【望坎位】

司筵撤席掌礼移次回顾封坛恭临坎位瘗玉埋俎藏芬敛气是曰就幽成斯地意

祀五帝歌十二首

皇夏【奠玉帛】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礼禀色随方神班其次岁礼惟常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皇夏【初献】

惟令之月惟嘉之辰司坛宿设掌史诚陈敢用明礼言功上神鈎陈旦辟阊阖朝分旒垂象冕乐奏山云将回霆策蹔转天文五运周环四时代序鳞次玉帛循回樽俎神其降之介福斯许

青帝云门舞【以下竝初献奏】

甲在日鸟中星礼东后奠苍灵树春旗命青史候鴈还东风起歌木德舞震宫泗滨石龙门桐孟之月阳之天亿斯庆兆斯年

配帝舞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其明在日其位居春劳以定国功以施人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赤帝云门舞

招摇指午对南宫日月相会实沈中离光布政动温风纯阳之月乐炎精赤雀丹书飞送迎朱弦绦鼓罄?诚万物含养各长生

配帝舞

以炎为政以火为官位司南陆享配离坛三和实俎百味浮兰神其茂豫天步艰难

黄帝云门舞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戊已行初历黄锺始变宫平琮礼内镇隂管奏司中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配帝舞

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犹吹凤凰管尚对梧桐园器圜居土厚位总配神尊始知今奏乐还用我云门

白帝云门舞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配帝舞

金行秋令白帝朱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执文之德对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万年

黑帝云门舞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隂风御寒次律将回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於隂竹声未入於春弦待归余於送历方履庆於斯年

配帝舞

地始坼虹始藏服玄玉居玄堂沐蕙气浴兰汤匏器洁水泉香陟配彼福无强君欣欣此乐康

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序曰元正飨会大礼宾至食举称觞荐玉六律既从八风斯畅以歌大业以舞成功

宫调曲五首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我皇承下武革命在君临应图当舜玉嗣德受尧琴泥首多推运阳城有让心就日先知远观渊早见深玄精实委御苍正乃皆平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玉帛咸观礼华戎各在庭凤响中夷则天文正玉衡皇基自天保万物乃由庚

握衡平地纪观象正天枢祺祥锺赤县灵瑞炳皇都更受昭华玉还披兰叶图金波来白兔若木下苍乌玉斗调元协金沙富国租青丘还扰圃丹穴更巢梧安乐新成庆长生百福符

明明九族序穆穆四门宾阴陵朝北附蟠木引东臣涧途求版筑溪源取钓纶多士归贤戚维城属茂亲贵位连南斗高荣据北辰迎时乃推策司职且班神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均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

郁盘舒栋宇峥嵘侔大壮拱木诏林衡全模徵梓匠千栌绮翼浮百栱长虹抗北去邯郸道南来偃师望龙首载文?云楣承武帐居者非求隘卑宫岂难尚壮丽天下观是以从萧相

变宫调二首

帝游光出震君明擅在离岩廊惟眷顾钦若尚无为龙穴非难附鸾巢欲可窥具茨应不远汾阳宁足随烝民播植重沟洫劬劳多桑林还注雨积石遂开河明徵逢永命平秩值年和更有薰风曲方闻晨露歌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黄锺六律正阊阖八风宣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君子得其道太平何有焉

商调曲四首

君以宫唱寛大而谟明臣以商应闻义则可行有熊为政访道于容成殷汤受命委任于阿衡忠其敬事有罪不逃刑诵其箴谏言之无隐情有刚有断四方可以寜既颂既雅天下乃升平专精一致金石为之开动其两心妻子恩情乖苟利社稷无有不尽怀昊天降佑元首唯康哉

百川俱会大海所以深羣材既聚故能成邓林猛虎在山百兽莫敢侵忠臣处国天下无异心昔我文祖执心且危虑驱剪豺狼经营此天步今我受命又无敢逸豫惟尔弼谐各可知兢惧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檝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风力是举而台阶序平重黎既登而天地位成功无与让铭太常之旌世不失职受騂毛之盟辑瑞班瑞穆穆于尧门惟翰惟屏膴膴于周原功成而治定礼乐斯存复子而明辟姬旦何言

角调曲二首

止戈见于絶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忌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穷山之竹克明其德贡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恊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谷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闻之康叔祁寒暑雨是无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渗漉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徵调曲六首

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达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踈者根必深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

淳风布政常无欲至道防人能变俗求仁义急于水火用礼让多于菽粟屈轶无佞人可指獬豸无繁刑可触王道荡荡用无为天下四人谁不足

圣人千年始一生黄河千年始一清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东南可以补地阙西北可以正天倾浮鼋则东海可厉运锸则南山可平衆仙就朝于瑶水羣帝受享於明庭怀和则韎任并奏功烈则钟鼎俱铭三光以纪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雷风大山岳之响寒暑通隂阳之气武功则六合攸同文教则二仪经纬有道则咸浴其德好生则各繁其类白日经天中则移明月横汉满而亏能亏能缺既无为虽盈虽满则不危开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周监二代所损益郁郁乎文其可知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秉耕稼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而无暇草上之风无不偃君子之甿知可化将欲比德于三皇未始追踪于五霸纤纤不絶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髪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羣后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网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囘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翺翔于礼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羣盗奔克寛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赤玉则南海输賮白环则西山献琛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羽调曲五首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唯涣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千载克圣咸煕七百在我应期实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训之运平後亲之俗时乱先疎之雄踰桂林而驱象济弱水而承鸿既浮干吕之气还吹八律之风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火中乃寒乃暑年和一风一雨听钟磬念封疆闻笙竽思蓄聚瑶琨筱荡既从怪石铅松即序长乐善马成廐水衡黄金为府

百川乃宗巨海衆星是仰北辰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廵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略而东宾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古诗镜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二百八十三·彭定求
  第十出 疑谶·洪昇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九 第九段下·杨慎
  卷九·仇兆鳌
  卷六·袁华
  卷一百二十八·徐世昌
  卷第二十三·陈与义
  卷一百八十五·陈思
  熊·刘半农
  卷十三·佚名
  后集卷五·孙存吾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御选元诗卷二十四·康熙
  卷一·王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睢景臣·隋树森

    睢景臣(约一二七五——约一三二O)。天一阁本《录鬼簿》云:景臣名舜臣,后字嘉贤。后字景贤,又字嘉宾。江苏扬州人,后来移居杭州。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将其名列在“方今己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

  • 卷八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五 许棠【字文化宣城人】 过洞庭湖 惊波长不定半日鬓成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还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登渭南县楼 近甸名偏着登城景最

  • 曲话卷三·梁廷枏

    乾隆中,高宗纯皇帝第五次南巡,族父森时服官浙中,奉檄恭办梨园雅乐。先期命下,即以重币聘王梦楼编修文治塡造新剧九折,皆即地即景为之,曰《三农得澍》,曰《龙井茶謌》,曰《详征冰茧》,曰《海宇謌恩》,曰《灯燃法界》,曰《葛岭丹炉

  • 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四十八·赵尔巽

      杨捷石调声 万正色 吴英 蓝理 黄梧子芳度、从子芳、世芳泰穆赫林段应举   杨捷,字元凯,义州人,先世居宝应,明初,以军功授后屯卫指挥使,世袭,遂家焉。捷初为明裨将,顺治元年来降,授山西抚标中军游击。岚县土寇高九英等聚

  • 安维峻劾李文忠疏·佚名

    安维峻既以抗疏请归政,革职,遣戍张家口。朝命既下,安直声震天下。大侠王五身护之往,车驮资皆其所赠,则当时安为国人推重可知。然余肄业北京大学分科时,见安先生人极谨愿,已无复有昔日刚劲之气。至观安劾李文忠一疏,语多牵强附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六年七月甲申朔时享太庙遣侯陈良弼代○丙戌湖广道御史毕三才言故事省中六科每科设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各一员给事中三员总之不下四十人台中十三道每道多者十员少者七八员总之不下百人今尽台省新旧人数尚未足当

  • 卷十五·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五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论安石才学治平四年以王安石知江宁府曾公亮曰安石真相才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郡牧备见迂阔用之必乱纪纲以安石为翰林学士奎曰安石文行诚善上曰当事何如奎曰恐迂阔上

  • 睿宗兴献皇帝传·张廷玉

    睿宗兴献皇帝朱..木元,宪宗第四子。母亲是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他被封为兴王。弘治四年(1491),兴王在德安建造府邸。不久,改在安陆。七年,兴王起程前往藩地,船只中途停泊龙江时,有数万慈乌绕船而飞,到达黄州后也出现了

  •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二经籍考【十二】史【载记 史评 史钞 政书 职官】【臣】等谨按古者偏方割据僭号纪年各设史官以纪事迹後人论定因以霸伪目之马端临兼用阮孝绪七録隋经籍志之名辑为一类然其书实

  • 第25章 祭统·戴圣

    在管理百姓的种种方法之中,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吉、凶、宾、军、嘉五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礼。祭礼,并不是外界有什么东西强迫你这么办,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感物伤时,触景生情,不由地就

  • 外储说右下 译文·韩非

    一君臣共同掌握赏罚大权、法令就不能推行。怎么说明这个道理呢?用造父、王良驾马的事来说明。子罕就像突然窜出的猪,田恒就像田圃里的水池,所以宋君和齐简公终于被他们杀掉了。祸害表现在王良、造父共驾一辆车而无法指挥

  • 叹深品第五十五·佚名

    尔时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以天名花而散佛上。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叉手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晓难了。不可思议。是智者之所知。是一切世间所可信者,是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道径。从是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

  • 与优昙书(五通)·太虚

    一优昙法师览:巨赞法师来,带来你的信及香一盒,又密持居士港币百元,心尊居士银耳与参各一盒,均收谢!另舫法师与妙吉祥一书已付海刊。巨赞面告各节,大致均由其函覆。唯闻你与心尊居士等议移设巴利文学院于港,且可购地造屋,诚胜事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六·澄观

    第九总释名题中。初总标章疏。今初总题下。别释。于中二。先释总题中三。初标举。二一通显下列章名。三今初诸经下别释。于初章中有二。先总举诸经体式。二别明今经得名。前中疏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者。总说也。以

  • 指要钞序·知礼

    宋东山沙门遵式述大教隆夷存乎其人。诸祖既往玄化几息。时不可以久替。必有间世者出焉。四明传教导师礼公。实教门之伟人也。童子受经便能思义。天机特发不曰生知之上性者乎。及进具禀学于宝云。通师初预法席。厥父梦

  • 保幼新编·无忌先生

    儿科著作。不分卷。明无忌先生撰。约刊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首论运气、病源和胎热、初生危证、惊风、丹毒、腹痛等小儿急症治法; 次论小儿内科,外科及五官诸疾百余种。每证详述治法、方药,多选简效易得之方。所录三

  • 无上秘要·佚名

    北周武帝宇文邕(561—578在位)令通道观学士所纂。道教类书。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宋史·艺文志》录存七十二卷,今《正统道藏》太平部目录止于一百卷,但缺佚一至二、十至十四、三十六、五十

  • 别译杂阿含经·佚名

    佛教经典。后秦失译。十六卷。共收阿含经不同传本三百六十四部。形态与《杂阿含经》相同,绝大部分经亦可在《杂阿含经》中找到,但编排顺序不同。研究者或谓各部派《杂阿含经》似有含专门教理与不含专门教理之别,本经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