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诗镜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六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八

李颀【东川人开元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调新乡尉】

五言古诗

裴尹东谿别业

公才廊庙器官亚河南守别墅临都门惊湍激前後旧交与羣从十日一擕手幅巾望寒山长啸对高柳清欢信可尚散吏亦何有岸雪青城阴水光远林首闲观野人筏或饮川上酒幽云澹徘徊白鹭飞左右庭竹垂卧内村烟隔南阜始知物外情簪绂同刍狗

【附题合欢 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蝶遶西枝露风披东干阴黄衫漂细蘂时拂女郎砧】七言古诗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鴈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後二语可讽】

古行路难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茰锦带玉盘囊宾客填街复满座片言出口生辉光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後当时一顾登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苔絶知已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饶有气格】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隂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一起韵古】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山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飇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郑樱桃歌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樱桃美顔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後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宫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鸣鼙走马接飞鸟铜驮瑟瑟随去尘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赤花双簟珊瑚牀盘龙斗帐琥珀光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悟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老】

五言律诗

送窦参军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春衣句有风味】

七言律诗

寄司勲卢员外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早晩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五六语有芬气】

寄綦母三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南川稉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

【西岭句有色】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鴈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晩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五六老秀结语寄况无限】

送李囘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不覩声名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十月句芬藻】

宿莹公禅房闻梵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萧条已入寒空静?沓仍随秋雨飞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令心地欲皈依

【不精亦得不俚】

题璿公山池

远公遯迹庐山岑开山【一本作士】幽居祗树林片石孤峯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此外俗尘俱不染惟余玄度得相寻

【五六语境最是自得】

题卢五旧居

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窻前緑竹生空地门外青山如旧时怅望秋天鸣坠叶漓岏枯柳宿寒鸱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是谁

【五六作法老气】

【李颀七律诗格清链复流利可诵是摩诘以下一人】

【诗欲句句链字字灵若漫下一语非泛即死矣尝摭诸名家句如支遁买山情漫切昙摩泛海路空长是帮衬语飞萝半拂银题榜瀑布环流玉砌阴是活套语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舞觞前是妆扮语凤凰楼下交天仗鸟鹊桥边敌御筵是堆垜语黄河碛里砂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是支应语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是救急语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是凑叠语月到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缘空是学究语吴宫芳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体面语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是村庄语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虚张语高江急峡雷霆鬬古木苍藤日月昬是惊诧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哑谜语 律诗语气欲凝体格欲整鸿鴈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过中过只言啼鸟堪求侣无奈东风欲送行便觉败格】五言排律

宿香山寺石楼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峯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山磬发孤烟□有景色】

【附圣善阁药草空阶静梧桐返照寒】

七言絶句

百花原

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秋天旷野行人絶马首东来知是谁

祖咏【洛阳人开元十三年进士张说在并州引为驾部员外郎】

【祖咏气格卑下是诗家第一大病思虽工总不入雅】

五言律诗

苏氏别业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间坐听春禽

【景趣幽絶】

题韩少府水亭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鸟啼当户竹花绕傍池山水气侵堦冷松隂覆座闲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三四景佳】

江南旅情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泊扬子津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客衣今正薄寒气近来饶

【三四苦思然却少色故景有所不赋者此类是也】

七言律诗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五言排律

清明宴司勲刘郎中别业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牕阴晩杯香药味春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得杯香药味春一语稍破俗韵】

万楚【纪事云登开元进士第李颀有东郊寄楚诗】

五言絶句

河上逢落花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王之涣【并州人与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与王昌龄崔国辅联唱迭和名动一时】

五言絶句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七言絶句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集异记云开元中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共诣旗亭贳酒小饮有梨园伶官十数人会讌三人因避席隈映拥炉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奏乐皆当时名部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为优初讴昌龄诗次讴适诗又次复讴昌龄诗涣之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因大谐笑诸伶诣问因语其事乃竞拜乞就筵席三人从之饮醉竟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此是怨调思巧格老跨絶人远矣】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贾至【字幼邻洛阳人曾之子擢明经第为单父尉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至譔册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今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累封信都县伯以右散骑常侍卒諡曰文】

七言律诗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璅百啭流莺绕建章劒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早朝诸作此为下品以语格不老】

七言絶句

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後二语只愁恨二字如此叠来却有许多烦恼意在】

送南给事贬崖州

畴昔丹墀与凤池即今相见两相悲朱崖云梦三千里欲别俱为恸哭时

送李侍郎赴常州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西亭春望

日长风煖柳青青北鴈归飞入窅冥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浑然居胜】

崔国辅【吴郡人明皇时应县令举授许昌令累迁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後坐王鉷近亲贬晋陵郡司马】

五言絶句

怨词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着

【语意古】

古意二首

玉笼薰绣裳着罢眠洞房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

长信草【一作宫】

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长乐少年行【一作古意】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絶好少年情色】

湖南曲

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湖里鸳鸯鸟双双他自飞

中流曲

归来日尚早更欲向芳洲渡口水流急回船不自由

采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崔曙【宋州人开元二十六年登进士第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

五言古诗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东林气微白寒鸟忽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肃肃过颍上曨曨辨少阳川氷生积雪野火出枯桑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雨霜【少字疑误世无少阳语或是早字】

【气爽附途中晓发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

【疾月满下山迟旅望因高尽郷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三四亦在景所不赋之列】

綦母濳【字季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举进士由宜夀尉入为集贤待制迁右拾遗终着作郎】

五言律诗

宿龙兴寺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张潮【一作张朝曲阿人处士】

五言古诗

长干行【李白集载此诗而黄鲁直辨为李益作及考益集亦无此作按顾陶□诗作张潮或有所据】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緑浦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余顔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此诗视太白作有何不及第太白近古此作近艶耳後人都着意看李杜别作一等论列】七言古诗

襄阳行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凖昨见襄阳客剩说襄阳好无尽襄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只言一世长娇宠那悟今朝见别离君渡清羌渚知人独不语妾见鸟栖林忆君相思深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是君妇识君情怨君恨君为此行下牀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襄阳城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囬惑大堤诸女儿怜钱不怜德

七言絶句

采莲词

朝出沙头日正红晩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视崔国辅采莲五絶此觉韵饶】

江南行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唐诗镜卷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四·彭定求
  陈无咎·唐圭璋
  叶路钤·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二十·吴景旭
  第三折·李直夫
  自家伤感·戴望舒
  第二十四出 挥胆(越调桓欢韵)·丁耀亢
  卷一百十·曹学佺
  缙云集钞·吴之振
  沧浪集补钞·吴之振
  卷一百二十四·陈元龙
  前集卷三·孙存吾
  卷七百五十七·佚名
  卷四百三十一·佚名
  幽通赋评介·班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邬虙·唐圭璋

      虙字文伯,抚州临川人。   翻香令   醉和春恨拍阑干。宝香半灺倩谁翻。丁宁告、东风道,小楼空,斜月杏花寒。   梦魂无夜不关山。江南千里霎时间。且留得、鸾光在,等归时,双照泪痕乾。   冯镕   镕字景範,夔州

  • 卷十五·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五      宋 邵雍 撰观易吟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又云造化】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又云事】道不虚行只在人 观书吟

  • 白莲集卷五·齐己

    唐 释齐已 撰寄仰山光味长者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隂下来虽有路归去毎无心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经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贻庐岳陈沆秀才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莫虑捜贤僻征君旧此

  • 古诗镜卷三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歌谣第三 魏 行者歌 【王子年拾遗记曰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年十五容貌絶世咸煕中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常山太守习谷以千金宝赂聘之以献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之

  • 卷四十七·志第十七上·百官志三·脱脱

        ◎百官志三   ○南面上   契丹国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玄宗置经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后习闻河北蕃镇受唐官名,于是太师、太保、司徒、司空施于部族。太祖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枢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八·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八【起柔兆困敦正月尽屠维单开十二月凡四年】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二十六年春正月戊申张九成复秘阁修撰知温州 己酉金羣臣上其主尊号曰圣文神武皇帝金主自九月废朝不出有急奏召左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 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名对 上曰此人才可用遂命复旧职○山

  • 卷之七十二·佚名

    洪武五年二月己卯朔 上谕群臣曰凡居官者任之大小虽不同要皆尽其职而已昔范文正公居位凡日之所为必求与日相称或有不及明日必补之其心始安贤人君子于国家尽心如此朝廷岂有废事天下安得不治元之将亡内外诸官皆安于苟且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四景泰六年秋七月甲戌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给庆成王府镇国将军钟锵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以平阳府废仓并地分赐交成阳曲西河三王从王请也○乙亥 命故前军都督同知

  • 珠江名花小传·缪艮

    绣琴  绣琴,亦字柳燕,年十七,失身于人,故流落风尘,无所归著。余尝赠以诗云:瘦损腰支力不胜,多愁多恨有谁明。悔教攀折他人手,狼藉东风太薄情。(柳)不从白屋借乌衣,却向迷楼逐队飞。彩线何堪重系足,画梁空忆语依稀。(燕)杨子江头作

  • 九十八 曹寅奏报雨水过多众商平粜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初六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初四日,臣家奴赍捧御批摺子回扬,蒙旨;知道了。摺于回到,着速再报。钦此。 臣前奏三月内雨水过多,低田颗粒虽减,若天气大晴,高田尚可丰收。今自四月

  •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佚名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旨:据办理四库全书处奏,纂修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请交部议处等语。《永乐大典》为世间未

  • 解酲语·李材

    元 李材 泰定间中夜,忽召集贤学士邓文原,仓卒不备手诏,就以帝所佩玉从容召之,至晓着二朱衣送出,人以为荣。京朝官获美除者,僚友设酒于披云楼以为贺,因名“披云宴”。六部得堂署,则争相馈遗,谓之“烘堂”,

  • 崔元略传·刘昫

    崔元略,博陵人。祖父崔浑之。父崔儆,贞元间官至尚书左丞。崔元略应举进士,历任使府佐吏。元和八年(813),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817),调任刑部郎中、知台杂事,又擢升拜御史中丞。元和十三年(818),因李夷简自西川应召拜御史大

  • 李贤传·张廷玉

    李贤,字原德,邓县人。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1433),成为进士。奉命到河津考察蝗灾,被任为验封司主事。少师杨士奇想见他一面,李贤竟然不去。正统初年,他说:“投降的塞外人住在京师的已超过一万,指挥使每月的俸禄三十五石,实际

  • 卷六十·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钱唐程川撰礼一统论经义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疎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古乐亦难遽复且于

  •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伏狮义公禅师语录序从来弃荣趋寂超乎尘世之外而不为尘世所囿者幸皆慷慨英伟之士赋性刚烈故能担荷斯道直透本来遂为千古名宿至于香闺绣榻之俦大约婉顺迪躬柔嘉为则欲求其皈依法苑绍续传灯

  • 孔子弟子考·朱彝尊

    清朱彝尊撰。一卷。朱氏据《孔子家语》与《史记》中有关孔子弟子的记载,并参照《礼记》、《春秋》左氏传、《庄子》、《吕览》、《文翁礼殿图》、《鲁峻石壁画七十二子象》等典籍,对孔子弟子的缺失作了补遗。朱氏由此